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基于自适应复合控制的同步电机软起动自动准同期并网控制方法

发布时间:2018-03-15 17:54

  本文选题:自动准同期 切入点:复合速度控制 出处:《电力自动化设备》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相角滑差的稳定是同步电机软起动系统中自动准同期装置并网成功的关键要素。分析得出了在双闭环调速系统中,电流环动态特性非理想条件下,采用速度比例积分控制器会引起滑差的不稳定,因此提出了自适应复合速度控制方法。在升速阶段采用单比例自适应速度控制算法,克服了传统比例控制器无法消除静差的问题;在准同期阶段,采用了基于相角滑差的准同期控制算法,解决了滑差不稳定的问题,并给出了可靠的并网判决策略。实验证明了自适应复合速度控制算法的正确性,最后运用该算法实现了同步电机软起动系统可靠并网。
[Abstract]:The stability of phase angle slip is the key factor for the success of the automatic quasi-synchronous device in the soft start system of synchronous motor.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rent loop are not ideal in the double closed loop speed control system.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daptive composite speed control method, which is based on a single proportional adaptive speed control algorithm, which can lead to the instability of slippage caused by using a speed proportional integral controller, and a single proportional adaptive velocity control algorithm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t overcomes the problem that the static error can not be eliminated by the traditional proportional controller, and in the quasi-synchronization stage, the quasi-synchronization control algorithm based on the phase angle slip is adopt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slippage instabilit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aptive composite speed control algorithm is correct. Finally, the algorithm is used to realize reliable grid-connected synchronous motor soft start system.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基金】:国家发改委重大技术产业开发项目~~
【分类号】:TM3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振然;基于递推最小二乘算法和自适应采样的微机自动准同期[J];电工电能新技术;1995年03期

2 彭晓涛,王少荣,程时杰;高性能微机自动准同期装置[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年09期

3 杨东俊;丁坚勇;李继升;禹海峰;许汉平;;同步发电机非同期并网引起强迫功率振荡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10期

4 张晓英;党存禄;王树东;;基于单片机和CPLD的同步发电机自动准同期装置设计[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7年08期

5 董璇;都洪基;郭新红;;基于Simulink的直流调速系统仿真及参数优化[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8年02期

6 江亚群;何怡刚;黄纯;潘华;;双单片机实现的双原理自动准同期并列装置[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9年04期

7 陈庆旭;余华武;;一种面向多对象的自动准同期装置[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0年04期

8 鲁文军;刘觉民;;同期装置导前时间误差分析[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2年01期

9 叶念国;由我国同期装置的现状所引发的思考[J];电网技术;1998年12期

10 韩晋;黄健;;同期捕捉算法的改进及实现[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3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海清,俞立,徐建明;500 kW准同期并列水电机组全过程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04年02期

2 张艳霞;王良;刘翠艳;;一种电力系统实时测频的精确算法[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6年02期

3 贺小明;;汽轮发电机并网问题的研究[J];电工技术;2010年12期

4 郭谋发,杨耿杰;双微机协同工作的自动准同期并网装置的研制[J];电气应用;2005年09期

5 李业兴;邓志杰;李文慧;;基于DSP的自动准同期装置的设计与实现[J];电气应用;2006年08期

6 马西庚;徐峻涛;路茂增;张昊;;24脉波整流的直流电机供电与控制系统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11年11期

7 吴卓娟;董杰;朱启晨;李芳灵;;基于相角差预测的准同期装置研制[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0年01期

8 刘家军;吴添森;崔志国;贺长宏;安源;;一种基于STATCOM的电网间同期并列复合系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18期

9 杨东俊;丁坚勇;李继升;许汉平;禹海峰;;基于参数辨识的强迫功率振荡扰动源定位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02期

10 盛锴;刘复平;刘武林;寻新;王伯春;李劲柏;;汽轮机阀门流量特性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及其控制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段虎明;实验模态分析的前端信号精度研究及虚拟式模态分析仪的研制[D];重庆大学;2008年

2 薛光辉;大型振动筛大梁裂纹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3 艾超;液压型风力发电机组转速控制和功率控制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4 黄杏;微网系统并/离网特性与控制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5 石访;Hamilton能量函数方法研究及其在电力系统稳定控制中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6 金光哲;大功率同步电动机自控变频式软起动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7 梁建钢;微电网变流器并网运行及并网和孤岛切换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安香;基于电动调速器的农村小水电自动准同期装置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2 陈铨;基于双CPU的电能质量监测仪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3 贺卫芳;内蒙古500kV变电站同期系统全过程技术管理[D];天津大学;2011年

4 杨沫;1000MW水轮发电机准同期并网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5 杨成;微机准同期并网装置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6 王军凯;自动准同期装置电参量测量算法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7 孙维蒙;基于智能学习算法的电压暂降影响评估与定位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宏达;船舶电站控制系统及物理仿真装置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9 涂晔海;基于DSP的自动准同期装置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4年

10 王大为;虚拟电能质量综合监测系统的研制与开发[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松柏;刘震宇;朱莹;;AVR单片机+CPLD体系在测频电路中的应用[J];兵工自动化;2006年01期

2 李振然;基于递推最小二乘算法和自适应采样的微机自动准同期[J];电工电能新技术;1995年03期

3 李业兴;邓志杰;李文慧;;基于DSP的自动准同期装置的设计与实现[J];电气应用;2006年08期

4 张英;高建民;商建锋;马承先;;以太网在自动准同期装置中的应用[J];大电机技术;2008年04期

5 龙瑜;论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J];电机电器技术;2004年01期

6 丁卫东,刘涤尘,王丽萍,宋俊涛;基于单片机及CPLD的电动机保护装置的研究[J];电力建设;2003年01期

7 姚晓光,汪广;微机自动准同期装置的研究[J];电力建设;1998年02期

8 叶念国,王渺;带微处理机的同步发电机快速准同期控制器[J];电力系统自动化;1983年06期

9 曾继伦;快速准同期及微处理机的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1983年06期

10 韩英铎,闵勇,何学农,胡琳,周金明;电力系统动态频率的新概念和新算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3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保进,朱q,

本文编号:16163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6163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6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