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素对燃煤烟气中汞的均相和未燃尽炭表面非均相氧化的动力学研究
本文选题:汞 切入点:燃煤烟气 出处:《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汞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强的毒性,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燃煤电站是汞排放的最大人为污染源。燃煤烟气中单质汞(Hg0)因其具有较高的挥发性和较低的水溶性,是目前最难被控制的形态。将Hg0转化为氧化态汞(Hg2+)可以有效的控制燃煤电站的汞排放。卤素类物质可以有效的氧化Hg0,但目前其反应机理的研究主要在均相氧化范围内,非均相氧化机理还不清楚。因此,深入研究卤素类物质氧化Hg0的均相和非均相反应动力学机理对控制燃煤电站汞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以化学动力学为基础,构建了包括C/H/O/N/S/Cl/Br/Hg八种元素的卤素类物质对汞的均相氧化动力学模型以及涉及烟气中未燃尽炭(UBC)的汞的多相氧化动力学模型。应用CHEMKIN-PRO软件,模拟燃煤烟气中添加卤素类物质后汞的迁移及形态转化规律,并与现有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更为全面、准确的预报燃煤烟气中汞的形态转化规律。 研究了氯对燃煤烟气中汞的均相氧化和未燃尽炭表面的非均相氧化动力学。通过比较发现只考虑均相氧化模型,则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相比有较大的偏差,而相同条件下多相氧化模型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较好。通过对多相氧化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到了氯对汞进行非均相氧化的主要反应通道。O2浓度的增加促进汞的氧化;H2O、NO和SO2浓度的增加对汞的氧化呈现抑制作用;未燃尽炭颗粒直径对汞的氧化率有很大的影响,随着直径的增大,汞氧化率下降比较明显。 对溴氧化燃煤烟气中汞的均相和非均相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溴对汞的多相氧化模型。通过对多相氧化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出了溴对汞进行非均相氧化的主要反应通道。O2浓度的增加促进汞的氧化;NO、SO2浓度的增加抑制汞的氧化;随着未燃尽炭颗粒直径的增大,汞的氧化率下降比较明显。 建立了氯和溴对汞的多相氧化模型。单独对比氯和溴氧化模型发现,溴对汞的氧化能力比氯强很多。均相氧化模型中,溴浓度固定的情况下,随着氯浓度的增加,汞的氧化率随之下降。多相氧化模型中,,溴浓度固定的情况下,随着氯浓度的增加,汞的氧化率随之增加;其中,HgBr2的百分含量下降而HgCl2的百分含量上升。对氯和溴共同作用下的多相氧化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出了汞的主要氧化通道。烟气组分对汞的氧化影响:NO、SO2、H2O抑制汞的氧化;O2促进汞的氧化;随着未燃尽炭颗粒直径的增大,汞氧化率下降,但下降幅度相对变小。富氧燃烧气氛对汞的氧化影响并不大;富氧燃烧气氛下,随着O2浓度的增加,汞的多相氧化率有稍微的上升;H2O对汞氧化的影响比较大并且抑制汞的氧化。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X7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叶;禚玉群;刘晶;陈昌和;徐旭常;;燃煤烟气中汞均相氧化的数值模拟[J];化工学报;2011年01期
2 谢新苹;蒋剑春;孙康;卢辛成;王金表;;燃煤烟气除汞技术研究进展[J];生物质化学工程;2013年04期
3 方明;;美国研究燃煤烟气制化肥新工艺[J];世界环境;1986年03期
4 郝思琪;赵毅;薛方明;;燃煤烟气中元素态汞催化氧化剂的研究进展[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4年01期
5 刘迎晖,徐杰英,郑楚光,邱建荣;燃煤烟气中汞的形态分布及热力学模型预报[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8期
6 王海玲;;燃煤烟气二氧化硫的污染控制[J];浙江冶金;1995年Z1期
7 石应杰;都基峻;王红梅;王相凤;田刚;张凡;桑健;;燃煤烟气喷射废水协同氧化元素汞试验研究[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4年03期
8 高洪亮;周劲松;骆仲泱;岑可法;;燃煤烟气中汞氧化的动力学机理[J];动力工程;2007年06期
9 余敏;;燃煤烟气控制技术可缓解锅炉污染[J];技术与市场;2010年01期
10 徐晓亮;代旭东;缪明烽;;燃煤烟气汞排放控制技术研究进展[J];能源环境保护;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柏源;薛建明;李忠华;;湿式燃煤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研究[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杨圩;吴圣姬;Md. Azhar UDDIN;Eiji SASAOKA;谢正苗;;硫化铁脱除燃煤烟气中的元素态汞的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3 罗津晶;罗锦英;黄华伟;;燃煤烟气中重金属汞的去除新方法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4 洪燕;潘红;曾青;;燃煤烟气中汞的控制技术[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6年
5 李江荣;黄昆明;岑望来;李立松;李新;尹华强;;燃煤烟气脱汞技术研究[A];2013年火电厂污染物净化与绿色能源技术研讨会暨环保技术与装备专业委员会换届(第三届)会议论文集[C];2013年
6 李江荣;黄昆明;岑望来;李立松;李新;尹华强;;燃煤烟气脱汞技术研究[A];2013 火电厂污染物净化与绿色能源技术研讨会暨环保技术与装备专业委员会换届(第三届)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毛本将;王保健;黄文凤;谢明;王亚;涂强;;燃煤烟气电子束辐照脱硫脱硝工艺[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1998)[C];1998年
8 佟莉;徐文青;亓昊;朱廷钰;刘文;;活性炭吸附燃煤烟气中单质汞的影响因素研究[A];第七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S12 重金属污染与修复[C];2013年
9 杨士建;王驰中;李俊华;晏乃强;;氧化存储-催化还原法对燃煤烟气中零价汞污染的控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10 张坤;刘婷婷;吴圣姬;周洁;谢正苗;;硫化铁/活性炭混合吸附剂脱除燃煤烟气中汞的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本报记者 黄敏清;燃煤烟气实现“超洁净排放”[N];中国石化报;2014年
2 通讯员 吴大荣 本报记者 丁秀玉;平板玻璃及燃煤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技术有望产业化[N];科技日报;2014年
3 张妍 记者 赵宇清;“燃煤烟气污染控制”示范完成[N];黑龙江日报;2009年
4 周知明 黄正新 赵文彦 作者单位:辐射加工专业委员会;EB法治理燃煤烟气产业化前景[N];科技日报;2001年
5 李春惠;从燃煤烟气中收集硫资源技术[N];中国煤炭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娟;基于催化氧化—吸附于一体的燃煤烟气中汞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2 赵波;钼负载型催化剂对燃煤烟气汞催化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3 何胜;燃煤烟气汞催化氧化的试验和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袁媛;新型TiO_2基纳米材料一体化脱除燃煤烟气中多种污染物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赵鹏飞;固体吸附剂脱除燃煤烟气汞的实验与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刘子红;改性活性炭纤维协同脱除燃煤烟气中多种污染物的实验及放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7 张卫风;中空纤维膜接触器分离燃煤烟气中二氧化碳的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文博;卤素添加对燃煤烟气汞形态转化的影响[D];青岛科技大学;2015年
2 陈嵩涛;燃煤烟气中铅的反应机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周雯;燃煤烟气中痕量元素汞的氧化机理及其排放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4 侯启雄;活性炭浸渍丁二酸用于脱除燃煤烟气零价汞的研究[D];中北大学;2016年
5 赵利鹏;卤素对燃煤烟气中汞的均相和未燃尽炭表面非均相氧化的动力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6 王军辉;活性炭吸附脱除燃煤烟气中汞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陈玲;改性分子筛去除燃煤烟气中汞的实验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8 贺克雕;燃煤烟气中汞的析出及形态变化机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9 黄永琛;燃煤烟气中金属及氯对汞氧化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汪细河;燃煤烟气Hg形态转化均相反应动力学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383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638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