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基于LCC的配电网电压偏差治理措施的优化

发布时间:2018-03-24 11:12

  本文选题:配电网 切入点:供电电压偏差 出处:《电力自动化设备》2014年01期


【摘要】:提出了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LCC)理论的配电网电压偏差治理措施的优化方法。介绍了该方法的流程,构建了配电网工程改造的LCC分解模型,并利用现有的统计数据得出了主线换径、无功补偿及调整变压器分接头3种常用电压偏差改善措施的LCC计算模型。以某10 kV馈线为例,对其进行了供电电压偏差评估、改善方案制定及基于LCC理论的改善方案优化,方案确定为优先选择将变压器分接头档位提高一级,并在变压器二次侧加设无功补偿电容器。
[Abstract]:In this paper, an optimization method of voltage deviation control measures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 based on life-cycle cost theory is proposed. The flow of this method is introduced, and the LCC decomposition model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engineering transformation is constructed. The LCC calculation model of three kinds of common voltage deviation improvement measures, such as main line diameter-changing,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and transformer tap adjustment, is obtained by using the existing statistical data. Taking a 10kV feeder as an example, the power supply voltage deviation is evaluated. The design of improvement scheme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improvement scheme based on LCC theory are determined as the first choice to raise the gear of transformer tap and the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capacitor is added to the secondary side of transformer.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07065)~~
【分类号】:TM7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心海,罗毅芳,刘巍,施流忠;改进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的几点建议[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年13期

2 管霖;邱生敏;;配电网规划网架的线损理论评估方法[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1年07期

3 徐茹枝;王宇飞;;粒子群优化的支持向量回归机计算配电网理论线损方法[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2年05期

4 张宁;;配电网多目标经济性优化模型和算法[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2年08期

5 苏海锋;张建华;梁志瑞;张硕;牛胜锁;;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的配电网变电站选址定容优化规划[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23期

6 张锋,江道灼,黄民翔;基于配电监测数据的10kV配网实时三相线损计算[J];继电器;2003年03期

7 张五一;张言滨;刘华伟;;配电网三相负荷不对称的线损分析[J];继电器;2007年07期

8 魏勇;王锐;;全数字化变电站二次系统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分析[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年04期

9 刘甲庆;张皓;章健;;中压配电网计及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理论线损计算[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年06期

10 易永辉;王坤;王震学;陶永健;刘永欣;牛强;姜帅;;基于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智能变电站应用方案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年1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小龙;张旭辉;曾岸理;周力行;陈伟图;;小电源接入配网后的线损理论计算方法研究[J];电工电能新技术;2011年04期

2 钟贵传;王星华;钱同海;;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综述[J];电工技术;2011年05期

3 万国成;林春;;配网分线路线损统计探讨[J];电气应用;2008年13期

4 潘志;李湘华;陈岳;平杰;;三相不平衡负荷的管理和降损技术研究[J];电力学报;2012年02期

5 黄清社;曹斌;周保文;杨德伦;申元;;低压配电网的网损分析[J];电力建设;2010年10期

6 刘进胜;赵俊光;夏勇;;基于综合边界因素的城市配电网规划[J];电力建设;2011年10期

7 杨丽徙;刘辉;张鸿雁;娄北;;低压电网线损计算中的改进形状系数法[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9年04期

8 赵俊光;王主丁;乐欢;;中压配电网规划中馈线电气计算的估算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年16期

9 高卫东;宋斌;;月度实际线损率定量计算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02期

10 同向前;王海燕;尹军;;基于负荷功率的三相不平衡度的计算方法[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钟贵传;王星华;钱同海;;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综述[A];武汉(南方九省)电工理论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河南省电工技术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超英;基于电网智能化的中低压线损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张晶晶;保护系统的隐性故障相关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3 赖佳栋;电网企业资产管理模型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4 张莲梅;基于3S-VR的数字配电网基础模型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设备状态检修[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2 吴杨;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的全寿命比较[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3 阙秀炼;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的电网资产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4 朱洁;数据挖掘技术在电力营销系统线损计算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5 钟贵传;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6 尹超;县级供电企业配电网线损分析及降损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刘奇;小电流接地系统选线装置的实用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8 王斌;萝岗地区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与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9 刘晓军;青龙县供电公司配电网降损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10 张志深;基于ARM9200的数字化变电站IEC61850-9-2标准的实现[D];南昌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立臣,刘立,丁予展;复杂可维修设备寿命周期费用仿真[J];车辆与动力技术;2004年03期

2 麻秀范,张粒子;基于十进制编码的配网重构遗传算法[J];电工技术学报;2004年10期

3 李鑫滨;朱庆军;;一种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在多目标无功优化中的应用[J];电工技术学报;2010年07期

4 郜俊琴;三相不平衡线路的线损分析[J];电力学报;2001年02期

5 张宏;王健;文福拴;钟志勇;黄杰波;;兼顾可靠性和经济性的电力设备最优状态维修策略[J];电力科学与工程;2006年02期

6 赵祖康,王伟;中国城市配电网自动化与网络结构优化[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年19期

7 丁心海,罗毅芳,刘巍,施流忠;改进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的几点建议[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年13期

8 黄建华,全零三;变电站高压电气设备状态检修的现状及其发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年16期

9 袁慧梅,郭喜庆,于海波;中压配电网线损计算新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年11期

10 苏鹏声,王欢;电力系统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一;电力市场环境下的多目标输电网优化规划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 刘建华;粒子群算法的基本理论及其改进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梁榕珊;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变电站选址定容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2 王树鹏;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研究及其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3 高教银;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及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德刚,周 刚,陆洪智;宜昌供电局配电网GIS系统解决方案[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2年06期

2 周绍伟 ,李豫温;配电网无功管理应注意的问题[J];电气时代;2004年12期

3 王志琦;;城市配电网的无功补偿及其容量的确定[J];安徽电力;2004年01期

4 江涛,杨勇涛;配电网电容器熔丝的配置[J];农村电工;2005年08期

5 邓军红;城市配电网无功补偿实用计算方法[J];湖北电力;2005年03期

6 赵翠玲;配电网中性点不同接地方式的优缺点[J];医药工程设计;2005年04期

7 孙寄生;;配电网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践[J];供用电;2006年01期

8 张志龙;;配电网的安全运行[J];农村电气化;2006年04期

9 陈海涵;邓昌辉;程启诚;;配电网无功补偿降损效果的评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年13期

10 陈sピ,

本文编号:16580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6580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9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