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化学反应优化算法的电动汽车与可再生能源多目标协同调度
本文选题:化学反应优化算法 切入点:电动汽车 出处:《电网技术》2014年03期
【摘要】:为减小可再生能源出力波动对电网的影响以及加快电动汽车的普及速率,以最小化可再生能源的出力波动和最大化电动汽车用户收益为目标函数,计及电池储存电量约束、充放电功率约束和充放电次数约束等条件,建立了同时计及可入网电动汽车、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系统的多目标协同调度模型。提出了基于虚拟理想分子的多目标改进化学反应优化算法(chemical reaction optimization algorithm,CROA),并用该算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针对化学反应算法收敛速度慢、精度低的缺陷,在算法中融入了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更新模式。算例结果表明,通过合理安排电动汽车的充放电可以有效平抑可再生能源的出力波动和增加电动汽车用户的收益。通过比较验证了基于虚拟理想分子的多目标改进CROA具有较强的寻优能力。
[Abstract]:In order to reduce small renewable energy output fluctuations on the grid and speeding up the populariz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to output fluctuation rate, and the maximum electric car users return to renewable energy minimization as the objective function, the storage capacity constraints and battery charge and discharge power constraint and charge and discharge times of constraint conditions, and can also set up network electric vehicle scheduling model for cooperative multiple target of wind power generation and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is proposed. The improved chemical reaction optimiz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multi objective virtual ideal molecular (chemical reaction optimization algorithm, CROA), and use the algorithm for solving the model, the chemical reaction of the slow convergence of the algorithm, the defect of low precision, the algorithm in the update mode of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rough the 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can effectively stabilize the renewable The output fluctuation of energy and the benefits of electric vehicle users are increased. By comparison, it is verified that the multi-objective improved CROA based on virtual ideal molecule has strong ability of optimization.
【作者单位】: 青岛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聊城供电公司;
【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奖励计划项目(BS2011NJ005)
【分类号】:U469.72;TM7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大洋;宋曙光;张波;韩学山;;区域电网电动汽车充电与风电协同调度的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14期
2 黎瑞明;;电动汽车对电力系统的影响研究[J];电气技术;2011年09期
3 高赐威;张亮;;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影响的综述[J];电网技术;2011年02期
4 韩海英;和敬涵;王小君;姜久春;田文奇;;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电动车参与负荷平抑策略[J];电网技术;2011年10期
5 王淳;;基于化学反应算法的配电网重构[J];电网技术;2012年05期
6 王贵斌;赵俊华;文福拴;薛禹胜;辛建波;;配电系统中电动汽车与可再生能源的随机协同调度[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19期
7 陈光;戴攀;周浩;孙可;沈扬;;计及入网电动汽车和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系统重构[J];电网技术;2013年01期
8 蔡德福;钱斌;陈金富;姚美齐;;含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和风电的电力系统动态概率特性分析[J];电网技术;2013年03期
9 李茜;刘天琪;李兴源;;大规模风电接入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新方法[J];电网技术;2013年03期
10 何剑;程林;卜广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大规模接入环境下的发输电系统可靠性评估[J];电网技术;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维昊;陈哲;王晓茹;;大规模电动汽车接入电网的分析[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1年04期
2 尹春杰;张倩;刘振;张承慧;;电动汽车充电站供电系统无功补偿与谐波治理[J];电力电子技术;2011年12期
3 于大洋;黄海丽;雷鸣;李新;张波;韩学山;;电动汽车充电与风电协同调度的碳减排效益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10期
4 罗卓伟;胡泽春;宋永华;徐智威;阳岳希;刘辉;;大规模电动汽车充放电优化控制及容量效益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10期
5 姚伟锋;赵俊华;文福拴;薛禹胜;辛建波;;基于双层优化的电动汽车充放电调度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11期
6 杜爱虎;胡泽春;宋永华;吴俊阳;;考虑电动汽车充电站布局优化的配电网规划[J];电网技术;2011年11期
7 薛飞;雷宪章;张野飚;刘红超;高赐威;;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从V2G到B2G的全新结合模式[J];电网技术;2012年02期
8 曾鸣;薛松;刘宏志;李凌云;董军;;我国区域电动汽车运营模式及其最优并网规模规划模型[J];电网技术;2012年06期
9 谢莹华;谭春辉;张雪峰;卢奕城;;电动汽车充放电方式对深圳电网日负荷曲线的影响[J];广东电力;2011年12期
10 樊扬;左郑敏;朱浩骏;乔嘉赓;;电动汽车充电模式对广东电网负荷特性的影响[J];广东电力;2011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文;计及风力发电的电力系统可靠性与动态经济调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2 静铁岩;大规模风电并网条件下的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平衡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徐立中;微网能量优化管理若干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胡国珍;充放储一体化电站功率变换系统稳定分析与控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邱威;考虑间歇性能源接入和运行安全的多目标有功优化调度[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6 王成福;风电场并入电网的调控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史乐峰;需求侧管理视角下的电动汽车充放电定价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8 苗轶群;含电动汽车及换电站的微网优化调度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9 张学清;风电预测、协同调度及电网电压安全评估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10 张维戈;纯电动公交车换电站优化设计和经济运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梅;黄少芳;姜久春;;电动汽车充电机(站)接入电力系统的谐波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2 王震坡,孙逢春;锂离子动力电池特性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12期
3 杨洪明;熊脶成;刘保平;;插入式混合电动汽车充放电行为的概率分析[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0年03期
4 高格,傅鹏;可控并联十二脉波四象限运行整流电源的研制[J];电工技术学报;2004年07期
5 雷黎,刘权彬;电动汽车使用对电网负荷曲线的影响初探[J];电机技术;2000年01期
6 封亚琴;钱希兹;;居民电价与节能关系探析[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9年05期
7 康继光;卫振林;程丹明;徐凡;;电动汽车充电模式与充电站建设研究[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9年05期
8 毕鹏翔,刘健,刘春新,张文元;配电网络重构的改进遗传算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年02期
9 王成山;郑海峰;谢莹华;陈恺;;计及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系统随机潮流计算[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年24期
10 熊宁;程浩忠;;基于开关组的禁忌算法在配电网动态重构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于大洋;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协调策略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苑国良;电动汽车的电池技术[J];机电信息;2004年14期
2 涂东晓;电动汽车“快跑”[J];新财经;2004年03期
3 张煜,张春润,资新运,姜大海;电动汽车核心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汽车电器;2004年09期
4 ;天津加紧研发电动汽车[J];中国能源;2004年09期
5 ;科博会上的电动汽车[J];科技潮;2004年07期
6 张军;电动汽车“大卸八块”[J];科技潮;2004年10期
7 李喜超;;突破产业桎梏——论电动汽车标准化[J];时代汽车;2005年05期
8 王宇宁 ,姚磊 ,王艳丽;国外电动汽车的发展战略[J];汽车工业研究;2005年09期
9 苏晓洲;湖南电动汽车实用化攻关取得新突破[J];汽车电器;2005年09期
10 ;我国自主研制的电动汽车跃上新台阶[J];汽车电器;200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惠琴;欧万彬;鲍健强;叶瑞克;;电动汽车:引领城市低碳交通的未来[A];生态城市建设与生态危机管理——中国未来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晓勤;鲁植雄;逄小凤;;浅述电动汽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A];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国川;朱小平;王宗社;;电动技术在卡车上的应用[A];低碳陕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杨宗义;;河南省电动汽车发展现状和建议[A];河南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二届科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何玉鑫;;电动汽车研究与发展现状[A];第三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瞿文龙;;使用电动汽车充电站电池作为基站应急电源的初步设想[A];通信电源新技术论坛2011通信电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张生文;刘志远;刘海峰;;电动汽车剩余行驶里程估计与仿真方法的研究[A];第13届中国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刘林;;十五”期间,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电动汽车专项及共性关键技术 《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简介[A];四川省电工技术学会电机专业委员会二○○一年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张文娟;李朗如;;电动汽车用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有限元分析[A];2002中国电动汽车研究与开发[C];2002年
10 白文杰;孙立清;常玉华;王志福;;串行通信及其在电动汽车仿真的应用[A];2002中国电动汽车研究与开发[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钢;奥地利:电动汽车明年起上路[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09年
2 记者 尹江勇;积极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N];河南日报;2010年
3 记者 杜鹏;满足我市推广电动汽车需求[N];黄石日报;2010年
4 朱忠东 杨炳荣;18个电动汽车充电桩将在漳投建[N];闽南日报;2010年
5 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总会计师 许毅蒙;服务国家战略 支持产业转型 加快电动汽车发展[N];国家电网报;2011年
6 史德;电动汽车如何一绿到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7 记者 彭源长;中德将统一电动汽车充电接口标准[N];中国电力报;2014年
8 徐瑶译;美国电动汽车市场渐趋繁荣 上半年销售逾5万辆[N];中国电力报;2014年
9 本报特约撰稿 黄劏劏 本报见习记者 刘炎林;杭州电动汽车充换电计费技术“领跑”市场[N];中国能源报;2014年
10 刘娟 李亚杰;电动汽车为何遭遇“障碍”[N];中国改革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积勇;电动汽车控制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付翔;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动力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3 郑丹;电动汽车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以及交互作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4 王建;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的影响及有序充电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5 于强强;基于行为的电动汽车充换电需求与服务容量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6 田博;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财税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7 李秋硕;电动汽车接入电网的电能有序利用模型与控制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8 姚伟锋;考虑电动汽车广泛接入的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策略[D];浙江大学;2014年
9 陆凌蓉;可入网电动汽车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10 张翔;电动汽车建模与仿真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阳;轮式驱动电动汽车控制策略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2 俞志文;微型电动汽车用直流无刷电机的驱动器设计[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3 石舒娅;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新磊;电动汽车总体设计及性能仿真优化[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霍风利;我国发展电动汽车产业的可行性及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张菁菁;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与发展的多方博弈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于滢;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宋亚辉;城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布局规划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王嘉悦;电动汽车有源在线绝缘监测装置的研究与开发[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姚泽胜;电动汽车用串励直流电机控制原理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738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673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