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次同步和低频振荡的多通道直流附加阻尼控制器设计
本文选题:次同步振荡 切入点:低频振荡 出处:《电力自动化设备》2014年03期
【摘要】:采用矩阵束算法分析了实际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在孤岛运行方式下次同步和低频振荡共存的现象,并获得保留系统关键特性的低阶模型。采用带通滤波器分离低频和次同步振荡模态,基于降阶模型设计多通道直流附加阻尼控制器。该控制器能够降低振荡模式间的相互影响,通过单独调节各通道的增益、相位、输出限幅及滤波器参数为不同频段的振荡提供恰当的阻尼,进而同时抑制次同步和低频振荡。EMTDC/PSCAD实例仿真证明了控制器的有效性。
[Abstract]:Using the matrix algorithm to analyze the actual AC / DC hybrid transmission system in the phenomenon of islanding operation of the next synchronization and 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 coexist, and obtain the low order model to retain the ke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 By using band-pass filter and frequency separation of 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 modal, reduced order model design of multi channel DC damping controller based on the controller can. To reduce the mutual influence between the oscillation mode, through independently adjust the gain of each channel phase, output limiting and filter parameters to provide appropriate damping oscillation for different frequency bands, and also inhibited the same step and 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EMTDC/PSCAD simulation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ntroller.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2011-AA05A119)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13CB2282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51037003) 国家电网公司大电网重大专项资助项目课题(SGCC-MPLG001-027-2012)~~
【分类号】:TM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朱瑞可;李兴源;赵睿;李宽;;矩阵束算法在同步电机参数辨识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06期
2 胡云花,赵书强;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和次同步振荡的阻尼耦合分析[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4年09期
3 胡云花,赵书强,马燕峰,黄常抒;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和次同步振荡统一模型阻尼分析[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5年07期
4 伍凌云;李兴源;杨煜;洪潮;刘海洋;付伟;;基于Prony辨识的次同步阻尼控制器研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7年09期
5 伍家驹;孙红艳;刘斌;刘文;;基于CIGRE HVDC控制器的PI参数可视化整定方法[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2年10期
6 陈中;胡吕龙;;基于阻尼转矩分析法的多广域阻尼控制器多模态交互影响分析[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2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凤婷;晁勤;;风速变化的并网型风电场故障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2 杨罡;刘明光;屈志坚;;基于MPC算法的电力系统负荷频率控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3 陈诚;;基于瞬时无功理论的谐波电流检测法原理及内在联系探究[J];兵工自动化;2008年08期
4 刘燕;康积涛;秦浩庭;;应用STATCOM改善发电机轴系扭矩的研究[J];大功率变流技术;2008年06期
5 常勇;胡以怀;崔秀芳;;船舶电站负荷扰动下轴系瞬时转速的动态仿真[J];船舶工程;2010年04期
6 潘高飞;赵跃平;;基于虚拟仪器的船舶电站数字仿真平台研究[J];船舶工程;2010年S2期
7 王娟;吉晏平;;FACTS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10期
8 向婉芹;王朗珠;李沁;;基于Matlab/Simulink的发电机进相运行仿真[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9 杨力森;何一帆;;辛几何算法在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09年02期
10 鞠平;张建勇;;电力系统建模基本理论研究综述[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妙平;年晓红;;关联电力大系统的非线性分散控制[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胡伟;侯佑华;徐飞;于骥;;电力系统发电厂联络变压器的降损研究[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吴水军;陈晶;刘明群;杨滔;杨杨;;励磁系统调差环节对系统阻尼的影响机理和仿真分析[A];2010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优秀论文部分)[C];2010年
4 王正风;白涧;;发电机无功功率与电力系统稳定运行[A];第四届安徽科技论坛安徽省电机工程学会分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王正风;黄太贵;;发电机无功功率与机端电压对系统暂态功角稳定性的影响分析[A];第十六届(2008年)华东六省一市电机(电力)工程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刘鹏;;复杂系统临界电压的实用计算法[A];2003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分专业委员会成立暨第一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贾宁;常鲜戎;;调度员培训仿真系统(DTS)继电保护模块的开发[A];2007中国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行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姚涛;石晶;唐跃进;李敬东;;SMES和调速器的协调控制[A];湖北省电工技术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叶红权;林涛;;改进Prony算法在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分析中的应用研究[A];中南七省(区)电力系统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二届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邓集祥;纪晶;;基于复合模式的电力系统超低频振荡产生机理研究[A];2008中国水力发电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撖奥洋;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故障特性与保护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仲悟之;受端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机理研究[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0年
3 汪隆君;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及可靠性基础理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璞;多直流馈入受端交流电网继电保护动作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罗珂;基于输出预测和LMI方法的电力系统广域阻尼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施希;大型压水堆核电站接入电网的理论和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7 段志远;计及信号传输时延的电力系统阻尼控制器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8 胡笳;系统扰动条件下同步发电机运行行为的时步有限元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9 苏玲;微网控制及小信号稳定性分析与能量管理策略[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10 康锦萍;考虑饱和与磁场畸变的汽轮发电机运行行为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丛辉;船舶燃气轮机—发电系统稳定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张玉佳;特高压交直流系统相互作用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徐滨海;船舶电力仿真系统建模及拓扑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周志飞;考虑风速随机性的风电场电压相关问题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彩玲;改进PSO算法在综合负荷建模中的应用[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周葛城;基于Prony算法SCADA系统动态信息的压缩传输[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陶琼;基于电压水平约束的负荷安全域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汤伟;基于MATLAB的PSS的参数计算与仿真[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涛;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分析中特征值灵敏度的算法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0年
10 朱泽磊;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建模与优化及其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兰华;袁天刚;王彬;张木子;李晋;;高压直流输电智能控制器的设计[J];电测与仪表;2010年12期
2 杨煜,陈陈;次同步谐振的线性化解析与阻尼系数处理[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年13期
3 吴旭升,马伟明,王公宝,孙俊忠,杨青;基于小波变换和Prony算法的同步电机参数辨识[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年19期
4 邹振宇,江全元,张鹏翔,李亮,曹一家,王海风;基于多目标进化算法的TCSC与SVC控制器协调设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年06期
5 王路,李兴源,颜泉,唐健;复杂交直流系统的双时标混合协调仿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年22期
6 管秀鹏;程林;孙元章;张剑云;吴琛;李文云;;基于Prony方法的大型互联电网PSS参数优化设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年12期
7 陈中;杜文娟;王海风;高山;;基于阻尼转矩分析法的储能系统抑制系统低频振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12期
8 党杰;李勇;徐友平;黄涌;曾正;董明齐;;基于WAMS和奇异熵矩阵束方法的电网低频振荡仿真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15期
9 吴俊勇,肖东晖,程时杰,陈德树;特征结构分析及在电力系统次同步谐振研究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7年11期
10 马宏忠,胡虔生,方瑞明;同步电机瞬变参数的测量[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绍英,葛栋,常挥,刘刚,韩芳,鲁铁成;配电网超低频振荡的仿真计算研究[J];高电压技术;2004年05期
2 邓集祥,赵丽丽;主导低频振荡模式二阶非线性相关作用的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年07期
3 鞠平,谢欢,孟远景,代飞,鄢安河,孙素琴,范斗,吴峰,张保会;基于广域测量信息在线辨识低频振荡[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年22期
4 赵义术;杨树新;牛新生;臧宏志;;2005年冬季华北-华中联网运行中的低频振荡计算分析[J];山东电力技术;2006年02期
5 肖友强;杨劲松;;低频振荡的产生原因分析[J];云南电力技术;2006年05期
6 赵义术;牛新生;臧宏志;王博;;华北-华中联网低频振荡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年06期
7 邓集祥;涂进;陈武晖;;大干扰下主导低频振荡模式的鉴别[J];电网技术;2007年07期
8 陈允平;孙婉胜;张海梁;樊友平;;低频振荡分析和控制方法的研究[J];高电压技术;2007年04期
9 邓集祥;陈武晖;贺建明;;应用模态级数3阶解析解分析大干扰低频振荡机理[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年22期
10 姚天亮;白洋;欧小高;邓集祥;;大区联网条件下四川电网低频振荡再分析[J];四川电力技术;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友强;杨劲松;;低频振荡的产生原因[A];2006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2 孙振;屈瑞谦;杨德昌;;区域间低频振荡在线监测方法研究综述[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文贤馗;钟晶亮;;电网低频振荡时汽轮机控制策略的研究[A];发耳电厂4×600MW机组工程施工论文总结汇编[C];2010年
4 潘晓杰;任冲;;现代控制技术在抑制低频振荡中的应用[A];中南七省(区)电力系统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二届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凯;;云南电网低频振荡安全预警及辅助决策系统构建方案[A];2007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任冲;刘涤尘;潘晓杰;雍志娟;倪晓东;;现代控制技术在抑制低频振荡中的应用[A];2006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明群;陈晶;吴水军;杨杨;刘洪涛;;电厂机组引起电网低频振荡原因分析[A];2012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王雁雄;;滇西电网小水电群低频振荡解列技术应用研究[A];2010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优秀论文部分)[C];2010年
9 陈玉林;侯学勇;王亮;常宝立;;电网低频振荡动态过程的信号特征及相量表征[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0 蒋周士;孙黎霞;周海强;鞠平;;火电厂动力系统对电力系统超低频振荡的影响[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赵琳;楚雄供电局开展抑制低频振荡应用科技项目研究[N];楚雄日报(汉);2011年
2 武汉王玉龙;自制广告彩灯电路[N];电子报;2013年
3 记者 仝晨章 实习记者 郭铁强 通讯员 雍涛;呼伦贝尔电业局构筑电网安全防线[N];中国电力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铁强;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共振机理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1年
2 易建波;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在线分析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3 向农;跨区电网低频振荡的机理与控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4 宫璇;多重扰动下大电网低频振荡预警体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5 杨慧敏;区域电网低频振荡特性分析与抑制方法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刘志坚;基于电气剖分网络的阻尼特性与低频振荡抑制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朱毓颖;中国冬季持续性低温事件的特征及其与大气低频振荡的联系[D];南京大学;2011年
8 陈雯;热带大气低频振荡的变频及其与海温、非绝热加热的联系[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9 竺炜;发电机稳定分析与控制的若干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10 巩远发;青藏高原及东亚大气热源低频振荡与我国东部旱涝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薄博;共振型低频振荡振源定位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2 卢香平;基于广域测量的低频振荡分析与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3 张涛;基于模糊聚类与动态分割的低频振荡信息辨识[D];东北电力大学;2008年
4 谭平;电网侧扰动引起的共振型低频与超低频振荡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5 马建伟;低频振荡模式的傅里叶及神经网络分析方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6 杨芳;基于神经网络滤波的低频振荡模式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7 刘贵富;低频振荡模式的鲁棒递推及自适应滤波辨识算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8 段秦刚;共振型低频振荡扰动源溯源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9 张一;低频振荡模式辨识方法及振荡机理判据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10 晏寒婷;基于机网协调的共振机理低频振荡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885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688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