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电流扰动观测控制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0 22:39

  本文选题:并网逆变器 + 电流扰动观测控制 ; 参考:《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年33期


【摘要】:并网逆变器的输出电流质量易受到电网电压状态及逆变器系统参数的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干扰。根据扰动观测器控制原理,建立电流控制的扰动观测模型,并设计电流扰动观测控制器,该方法将电网电压与直流侧电压变化设定为外部扰动变量,提高电流控制对这两种扰动的抗扰动性,同时可对输入功率变化时电路参数出现的差异性进行补偿控制,提高电流动态响应速度并减少输出电流谐波。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该电流控制方法可有效抑制三相电网电压不平衡或畸变状态造成的电流谐波,并改善在低输入功率状态的逆变器输出电流质量,当输入功率发生突变时,输出电流的响应速度与质量都得到明显提升,同时降低了光伏逆变器的最大功率跟踪过程时间。
[Abstract]:The output current quality of grid-connected inverter is easily disturbed by the voltage state of grid and the uncertainty of inverter system parameters.According to the control principle of disturbance observer, the disturbance observation model of current control is established, and the current disturbance observation controller is designed. The variation of grid voltage and DC side voltage is set as external disturbance variable by this method.At the same time, it can compensate and control the difference of circuit parameters when the input power changes, improve the dynamic response speed of current and reduce the harmonic of output current.The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urrent control method can effectively suppress the current harmonics caused by unbalanced or distorted voltage in three-phase power network, and improve the output current quality of the inverter in the low input power state. When the input power changes, the output current quality of the inverter can be improved.The response speed and quality of the output current are improved obviously, and the maximum power tracking process time of the photovoltaic inverter is reduced.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7137)~~
【分类号】:TM46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浩;刘文达;蒋炜;;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的仿真与试验研究[J];船电技术;2010年10期

2 曹凯;姜建国;杨兴武;陈婕;罗椺;;带有虚拟磁链估算补偿的STATCOM定频直接功率控制[J];电测与仪表;2010年09期

3 郑鹤玲;葛宝明;毕大强;;基于RT-LAB的光伏发电系统实时仿真[J];电工电能新技术;2010年04期

4 张纯江;郭忠南;孟慧英;刘炜;;主动电流扰动法在并网发电系统孤岛检测中的应用[J];电工技术学报;2007年07期

5 刘飞;查晓明;周彦;殷进军;段善旭;;基于极点配置与重复控制相结合的三相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2008年12期

6 丁新平;卢燕;钱照明;张民;杨水涛;;Z源逆变器光伏并网系统光伏电池MPPT和逆变器并网的单级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10年04期

7 王勤;张杰;阮新波;金科;;一种新型双输入反激DC/DC变换器[J];电工技术学报;2011年02期

8 程丽敏;李兴源;;基于扰动观测器的电压源型逆变器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11年08期

9 付家才;郭松林;沈显庆;;基于双调制波的单相三电平并网逆变器及电流优化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12年03期

10 刘芙蓉;康勇;段善旭;唐爱红;;电压正反馈式孤岛检测方法的边界条件及改进算法[J];电工技术学报;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董旭柱;雷金勇;饶宏;黄晓东;刘怡;李鹏;;含蓄电池储能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建模与仿真[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5分会场-大规模储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逸超;罗安;;集成谐波阻尼功能的单相光伏发电系统[A];分布式发电、智能微电网与电能质量——第三届全国电能质量学术会议暨电能质量行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3 武洪涛;臧海洋;;基于电流滞环控制的两级式光伏并网系统仿真研究[A];2014年十一省(市)金属(冶金)学会冶金安全环保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4 张剑;袁晓冬;;分布式光伏逆变器对配网继电保护的影响[A];第七届电能质量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5 Zeshao CHEN;Yiheng WEI;;A Novel Approach for Rejection of Cosine Disturbances[A];第26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4年

6 Qing LIANG;Zhen WANG;Jinwen PAN;Yiheng WEI;;A Unified Observer for High Order Disturbances in Time Series Expansion[A];第26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4年

7 LI Sheng-qing;ZHANG Bin;XU Tian-jun;YANG Jun;;A New MPPT Control Method of Photovoltaic Grid-connected Inverter System[A];第26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太强;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肖华锋;光伏发电高效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何人望;基于IGCT的逆变技术若干应用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王仕韬;基于一种半直驱式风力发电装置的整流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黄汉奇;风力发电与光伏发电系统小干扰稳定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张超;光伏并网发电系统MPPT及孤岛检测新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丁新平;Z-源变流器关键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吴春华;光伏发电系统逆变技术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9 刘飞;三相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控制策略[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熊远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控制问题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庄淑瑾;孙玉坤;任明炜;孙运全;;静止无功发生器的预测电流控制方法[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8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颜文旭,沈锦飞,惠晶,吴雷;脉冲均匀调制功率控制串联谐振式逆变器[J];电力电子技术;2004年04期

2 王耀北;闫英敏;;正弦逆变器控制软件设计[J];国外电子元器件;2005年12期

3 朱晓荣,彭咏龙,李和明;并联型逆变器的定角控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4 许爱国;谢少军;;数字双闭环瞬时值控制逆变器外特性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5 熊健;周亮;张凯;史鹏飞;;一种高性能的单相逆变器多环控制方案[J];电工技术学报;2006年12期

6 张春雨;彭咏龙;张智娟;;一种并联谐振型逆变器他激频率的控制方法[J];电力电子;2006年01期

7 崔彬;钱照明;丁新平;彭方正;;Z源逆变器的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J];电力电子技术;2007年09期

8 岳玉静;;196系列单片机在空调逆变器中的运用[J];电子技术;2009年06期

9 梁中华;于平泳;刘春芳;卢宝宏;刘宏楠;;多重化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10 周玉栋;许海平;曾莉莉;温旭辉;;电动汽车双向阻抗源逆变器控制系统设计[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年3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永利;霍艳军;;组合式三相正弦逆变器控制软件设计[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2 费雯丽;袁佳歆;陈立;;基于免疫算法的单相逆变器多目标最优控制策略研究[A];第七届中国高校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李红利;方文俊;仇书文;;基于60°坐标系的五电平逆变器研究[A];第22届全国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学术会议暨第4届中国煤矿信息化与自动化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郭建勇;方如举;李献伟;;光伏并网逆变器伪孤岛现象的研究[A];2012中国智能电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葛兴来;冯晓云;;逆变器无拍频控制策略研究[A];2008年中国铁道学会牵引动力学术年会——动车组、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李金刚;马鑫;钟彦儒;;新型中频正弦波逆变器控制方法实现的研究[A];2008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石志学;王金峰;金传付;吉文杰;郭艳鹏;陈可;;500kW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设计和实现[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3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叶楠;何中一;孟宪会;邢岩;;逆变器电流滞环控制技术研究[A];2006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张少杰;段铁群;杨勇;张亮;;1kW潮流能发电装置逆变器SVPWM技术的研究与应用[A];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海洋能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吴红飞;胡海兵;邢岩;;一种基于半实物仿真的DSP控制逆变器的实验方法[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上海 苏成富;一款新型逆变器控制芯片LX1692IDW简介[N];电子报;2013年

2 周志敏;新一代UPS的发展趋势[N];人民邮电;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房绪鹏;Z源逆变器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陈艳;光伏发电系统中Z源逆变器的控制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3 汤雨;Z源逆变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4 谭光慧;太阳能交流模块逆变器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5 郑伟锋;网络控制逆变器及其并联系统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6 程如岐;基于Z拓扑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许飞;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的电压型组合式逆变器和电流源逆变器控制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8 亓迎川;电压型逆变器分布式控制并联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建文;大容量高频谐振逆变器关键技术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10 许颇;基于Z源型逆变器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伍元彪;阻抗源逆变器在微型电动汽车上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赵玲霞;风光柴互补发电系统中并网双向逆变器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3 阚加荣;单相逆变器无互联线并联控制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4 张怀金;双向高频环节逆变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5 张志强;新型逆变器控制系统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6 郭哠;单相并网光伏逆变器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何耀;基于内高频环的并网三相光伏逆变器的研究和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8 王文杰;单相中频逆变器数字控制及其并联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9 金城;基于下垂法控制的无线并联逆变器系统由独立到并网模式切换策略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10 薛平;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用Z源逆变器的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332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7332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9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