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同步电机的最优矩角补偿控制
本文选题:永磁同步电机 + 矢量控制 ; 参考:《电工技术学报》2014年09期
【摘要】:针对一类d轴电感与q轴电感不相等的永磁同步电机(PMSM),在矢量控制坐标变换的基础上,提出了最优矩角补偿控制方法,利用永磁同步电机在d-q坐标系下电磁转矩方程,得出了转矩随补偿角变化的关系表达式,并按极值原理,推导出使电机电磁转矩取最大值的补偿角与电流的关系表达式。对提出的最优矩角补偿控制、Id=0控制等方法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定子电流下,采用最优矩角补偿控制电机输出更大的电磁转矩,系统动态响应快。最后,在基于DSP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平台上对该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工程可实现性。
[Abstract]:Based on the vector control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an optimal moment angle compensation control method is proposed for a class of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PMSMN) whose D-axis inductance and q-axis inductance are not equal. The electromagnetic torque equation of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in d-q coordinate system is used.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orque and the compensation angle is obtain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mpensation angle and the current is derive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extreme value.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same stator current, the optimal moment angle compensation control motor outputs larger electromagnetic torque, and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system is fast.Finally, the method is verified by experiments on the PMSM control platform based on DSP.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is effective and feasible.
【作者单位】: 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
【分类号】:TM3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季兰;;论同步电机转变为 d、q、O 轴系统的等效电机[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1964年02期
2 许国清;任鹏;倪万元;;同步电机的噪声治理[J];电机技术;1983年02期
3 陶桂林;魏厚培;李小瑞;张清;开岗生;;轧钢主传动电机阻尼条故障的修复[J];武钢技术;2006年04期
4 李文宇;;同步电机热计算与通风计算[J];船电技术;2007年02期
5 李春林;;同步电机稳定性能仿真分析[J];电机与控制应用;2008年06期
6 李宝金;;国外中小型同步电机发展概况(一)[J];电机与控制应用;1983年04期
7 李崇坚;交交变频正弦波型自控同步电机传动系统的分析[J];冶金自动化;1984年01期
8 迟岩,孙鹤旭,臧小杰,杨永;直流衰减法测取同步电机参数的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1993年02期
9 赵争鸣,郑逢时;同步电机模型和参数在电力系统动态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1994年12期
10 李崇坚,,王祥珩,李发海,高景德;阻尼绕组对磁场定向控制交-交变频同步电机动态行为的影响[J];电工技术学报;199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薛峰;王洪波;;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驱动稳定性分析[A];走中国创造之路——2011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深;杨斌;朱宏林;高丕国;;同步电机转子位置角的计算及应用[A];2010年全国轧钢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2010年
3 傅自清;李俭君;;同步电机负载励磁电流的确定[A];四川省电工技术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傅自清;李俭君;;同步电机负载励磁电流的数值计算方法[A];四川省电工技术学会电机、电测专业委员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唐志平;;同步电机自励磁状态空间分析[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6 张瑜;路尚书;李崇坚;赵晓坦;李凡;段巍;安虹;雷鸣;;三电平同步电机转子磁场定向控制系统介绍[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瑜;路尚书;李崇坚;赵晓坦;李凡;段巍;安虹;雷鸣;;三电平同步电机转子磁场定向控制系统介绍[A];2008全国第十三届自动化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8 胡彦奎;陶彩霞;;无阻尼绕组式感应同步电机做步进运动状态时的动态仿真[A];中国自动化学会全国第九届自动化新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9 张瑜;路尚书;李崇坚;赵晓坦;李凡;段巍;安虹;雷鸣;;基于三电平IGBT变流器的同步电机调速系统[A];2008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钟慧荣;周云海;;同步电机自励磁动态过程仿真[A];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青年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2届机械学院院长(系主任)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沈忠;交交变频同步电机调速系统获殊誉[N];科技日报;2004年
2 夏杰生;轧机主传动改造和节能有新途径[N];中国冶金报;2006年
3 晓强 刘俊勇 杨可 雷霞;大型发电机绕组电气故障分析[N];中国电力报;2005年
4 付长虹;发电设备迎新机遇 得标准者得市场[N];中国工业报;2007年
5 郝红;变频器发展六大特征[N];中国电力报;2003年
6 陈开胜;变频器发展凸显六面[N];中国电力报;2007年
7 广西 黄立添;美的LS9A远红外电暖器检修实例[N];电子报;2006年
8 玉丰;防爆电机技术保障安全[N];中国化工报;2008年
9 广东 刘瑞屏;立邦牌TAN-102型多功能电烤箱电路原理与故障检修[N];电子报;2009年
10 上海 苏成富;格力数显式转叶扇原理与检修(下)[N];电子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轩钦;电励磁同步电机双三电平矢量控制系统研究及其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2 王磊;电励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检测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3 张卓然;新型混合励磁同步电机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4 符晓;电励磁同步电机低开关频率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5 田淳;无位置传感器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理论研究与实践[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6 李浩;大功率三电平变换器关键技术及同步电机传动控制系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7 郭亮;新型同步电机的分析与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温志伟;基于数值分析的大型同步电机内温度场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工研究所);2006年
9 姚文熙;多电平六相同步电机变频调速全数字控制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王松;永磁同步电机的参数辨识及控制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灿;同步电机变频软起动智能并网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3年
2 陈成;永磁同步电机关键技术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4年
3 任晓刚;永磁同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4 蔡然;考虑磁饱和效应的同步电机建模与参数辨识[D];广东工业大学;2014年
5 李亚楠;三级式同步电机变频交流起动/发电系统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6 潘德栋;永磁同步电机的自适应反推控制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4年
7 王琼芳;选矿厂磨矿系统球磨同步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的数字化改造[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8 蒋晓玲;同步电机故障运行的计算机算法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9 沈锡全;变频器并联供电的同步电机调速系统研制及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杨樝;永磁同步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7462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746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