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一种构建网络状态空间模型的新方法及其在SSR研究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8-04-15 18:44

  本文选题:次同步谐振 + 特征值分析 ; 参考:《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年04期


【摘要】:在总结输电网接线特点的基础上,给出网络部分状态变量的选取方法及电容支路动态导纳矩阵的定义,并提出一种形成电力系统网络状态空间模型的新方法。该方法无需通过复杂的拓扑分析生成网络常态树即可确定网络的状态变量,无需按照严格的规则对支路和节点进行编号,即可方便地生成网络状态空间模型,且在网络结构变化时网络状态空间模型修改容易,适于进行多机系统的次同步谐振(subsynchronous resonance,SSR)特征值分析。以国内某多机串补输电系统为例,利用文中所提方法分析了系统的SSR特性及静止无功补偿器对其SSR问题的抑制作用,并通过时域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分析结果的有效性。该方法可为火电厂的系统接入方案规划以及SSR抑制措施的设计提供指导和理论支撑。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mission network connection, the selection method of partial state variables and the definition of capacitive branch dynamic admittance matrix are given, and a new method to form the network state space model of power system is proposed.In this method, the state variables of the network can be determined without generating the normal tree of the network by complex topological analysis, and the network state space model can be generated conveniently without numbering the branches and nodes according to strict rules.The network state space model is easy to modify when the network structure changes, so it is suitable for the analysis of subsynchronous resonance and SSRs eigenvalues of multi-machine systems.Taking a domestic series compensation transmission system as an example, the SS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 and the suppression effect of static Var compensator on its SSR problem a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proposed method,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verified by time domain simulation.The method can provide guidance and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system access schem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SSR suppression measures in thermal power plants.
【作者单位】: 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
【基金】:国家863高技术基金项目(2011AA05A119) 国家电网公司大电网重大专项资助项目课题(SGCC-MPLG026-2012)~~
【分类号】:TM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谢小荣;杨庭志;姜齐荣;林惊涛;武云生;;采用SVC抑制次同步谐振的机理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年24期

2 韩俊;徐政;;基于状态空间分析法的多机系统次同步谐振和自励磁研究[J];电网技术;2011年06期

3 陈陈,杨煜;几种次同步振荡分析方法和工具的阐述[J];电网技术;1998年08期

4 徐政,罗惠群,祝瑞金;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问题的分析方法概述[J];电网技术;1999年06期

5 魏家鼎,毕建新,邓兰儒,金世义;多机电力系统中同步发电机组次同步扭转振荡分析的一种新算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990年05期

6 杨帆;王西田;徐英新;陈陈;;同型多机电力系统间扭振相互作用的等效简化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凤婷;晁勤;;风速变化的并网型风电场故障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2 杨罡;刘明光;屈志坚;;基于MPC算法的电力系统负荷频率控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3 陈诚;;基于瞬时无功理论的谐波电流检测法原理及内在联系探究[J];兵工自动化;2008年08期

4 刘燕;康积涛;秦浩庭;;应用STATCOM改善发电机轴系扭矩的研究[J];大功率变流技术;2008年06期

5 常勇;胡以怀;崔秀芳;;船舶电站负荷扰动下轴系瞬时转速的动态仿真[J];船舶工程;2010年04期

6 潘高飞;赵跃平;;基于虚拟仪器的船舶电站数字仿真平台研究[J];船舶工程;2010年S2期

7 王娟;吉晏平;;FACTS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10期

8 向婉芹;王朗珠;李沁;;基于Matlab/Simulink的发电机进相运行仿真[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9 杨力森;何一帆;;辛几何算法在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09年02期

10 鞠平;张建勇;;电力系统建模基本理论研究综述[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妙平;年晓红;;关联电力大系统的非线性分散控制[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胡伟;侯佑华;徐飞;于骥;;电力系统发电厂联络变压器的降损研究[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吴水军;陈晶;刘明群;杨滔;杨杨;;励磁系统调差环节对系统阻尼的影响机理和仿真分析[A];2010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优秀论文部分)[C];2010年

4 王正风;白涧;;发电机无功功率与电力系统稳定运行[A];第四届安徽科技论坛安徽省电机工程学会分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王正风;黄太贵;;发电机无功功率与机端电压对系统暂态功角稳定性的影响分析[A];第十六届(2008年)华东六省一市电机(电力)工程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刘鹏;;复杂系统临界电压的实用计算法[A];2003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分专业委员会成立暨第一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贾宁;常鲜戎;;调度员培训仿真系统(DTS)继电保护模块的开发[A];2007中国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行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姚涛;石晶;唐跃进;李敬东;;SMES和调速器的协调控制[A];湖北省电工技术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叶红权;林涛;;改进Prony算法在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分析中的应用研究[A];中南七省(区)电力系统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二届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邓集祥;纪晶;;基于复合模式的电力系统超低频振荡产生机理研究[A];2008中国水力发电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撖奥洋;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故障特性与保护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仲悟之;受端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机理研究[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0年

3 汪隆君;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及可靠性基础理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璞;多直流馈入受端交流电网继电保护动作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罗珂;基于输出预测和LMI方法的电力系统广域阻尼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施希;大型压水堆核电站接入电网的理论和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7 段志远;计及信号传输时延的电力系统阻尼控制器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8 胡笳;系统扰动条件下同步发电机运行行为的时步有限元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9 苏玲;微网控制及小信号稳定性分析与能量管理策略[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10 康锦萍;考虑饱和与磁场畸变的汽轮发电机运行行为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丛辉;船舶燃气轮机—发电系统稳定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张玉佳;特高压交直流系统相互作用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徐滨海;船舶电力仿真系统建模及拓扑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周志飞;考虑风速随机性的风电场电压相关问题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彩玲;改进PSO算法在综合负荷建模中的应用[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周葛城;基于Prony算法SCADA系统动态信息的压缩传输[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陶琼;基于电压水平约束的负荷安全域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汤伟;基于MATLAB的PSS的参数计算与仿真[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涛;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分析中特征值灵敏度的算法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0年

10 朱泽磊;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建模与优化及其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志平;同步电机自励磁状态空间分析[J];大电机技术;1999年05期

2 张东辉;谢小荣;刘世宇;杨庭志;;串补输电系统中次同步谐振的模态阻尼推导[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年06期

3 吴俊勇,肖东晖,程时杰,陈德树;特征结构分析及在电力系统次同步谐振研究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7年11期

4 唐志平;同步发电机自励磁研究[J];电网技术;1999年10期

5 杨煜,陈陈;伊敏—大庆500kV输电系统次同步谐振分析——兼论发电机轴系共振频率[J];电网技术;2000年05期

6 周长春,徐政,王冠;多机电力系统扭振相互作用的研究综述[J];电网技术;2004年06期

7 陈闽江,陈家庚,丁明;多机电力系统自励磁判定的状态空间分析法[J];电网技术;2004年15期

8 刘世宇;谢小荣;王仲鸿;;我国火电基地串补输电系统的次同步谐振问题[J];电网技术;2008年01期

9 陈陈,杨煜;几种次同步振荡分析方法和工具的阐述[J];电网技术;1998年08期

10 胡江溢,黄家裕,卞蓓蕾;阳城 500kV 输电系统次同步谐振的研究[J];电网技术;1998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成,程时杰,江全元;电力系统次同步谐振中Hopf分岔现象的研究[J];继电器;2002年05期

2 谢小荣;武云生;林惊涛;张银山;姜齐荣;;采用遗传—模拟退火算法优化设计SVC次同步阻尼控制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19期

3 张学群;康积涛;李林;刘永江;;基于SVC利用远端信号缓解次同步谐振研究[J];电气技术;2010年12期

4 汤凡;刘天琪;李兴源;;基于蚁群算法的次同步附加励磁阻尼控制器设计[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年19期

5 陈婕;姜建国;;基于MATLAB的SVC抑制SSR仿真研究[J];电测与仪表;2011年04期

6 顾威;李兴源;王渝红;刘建;穆子龙;魏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次同步阻尼控制器设计[J];电网技术;2010年08期

7 吕世荣,刘晓鹏,郭强,夏道止;次同步谐振分析中复转矩系数与特征值之间的关系[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9年03期

8 汤凡;刘天琪;李兴源;;电力系统稳定器及附加励磁阻尼控制器对次同步谐振的影响[J];电网技术;2010年08期

9 张帆;徐政;;采用SVC抑制发电机次同步谐振的理论与实践[J];高电压技术;2007年03期

10 杜继伟;王胜刚;;静止无功补偿器对电力系统性能改善的综述[J];继电器;2007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晓静;王西田;;SVC抑制电力系统次同步谐振SSR的模态分离控制策略[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杨帆;王西田;徐英新;陈陈;;同型多机电力系统扭振相互作用的等效简化研究——第二部分:模态特性分析[A];第十届全国电工数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靳希;张文青;;FACTS技术在抑制次同步振荡中的应用[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顾益磊;王西田;;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SEDC附加励磁阻尼控制器的设计[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刘兵;谢明华;黄群;;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数字控制器的研究[A];二○○二电力电容器学会论文集[C];2002年

6 逯帅;陈建业;刘秀成;王赞基;;SVC控制所需信号的快速检测方法[A];全国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年会(CTEE'2001)论文集[C];2001年

7 刘艳芹;席自强;陈昌晶;;浅析无功补偿的发展[A];湖北省电工技术学会、武汉电工技术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暨理事会换届大会论文集[C];2008年

8 陈文锐;阳懿;熊炜;;典型高能耗负荷电压质量控制[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9 刘艳芹;席自强;黄文聪;石刚;;基于Matlab仿真的3种无功补偿方法比较[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10 郑方圆;王杰;;基于随机结构的多机电力系统鲁棒控制器设计[A];第十一届全国电工数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舒眉;填补国际空白 荣信股份研发成功次同步谐振动态稳定器[N];机电商报;2009年

2 姚雷;公司三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N];国家电网报;2007年

3 张星宙;11项电力科技成果捧回国家奖[N];中国电力报;2007年

4 郭清梅;分布式SVC示范工程泉州投运[N];国家电网报;2008年

5 ABB集团 Rolf Grunbaum Peter Lundberg Goran Stromberg Bertil Berggren;减轻输电阻塞的几种FACTS装置[N];国家电网报;2008年

6 姚雷;科技支撑发展 创新成就未来[N];国家电网报;2007年

7 记者 刘作明;“SSR—DS”敢为天下先[N];鞍山日报 ;2009年

8 陈永安 吴真;机制创新激活一池春水[N];国家电网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石珊珊;风电超速发展遇困境 美国超导破解并网难题[N];机电商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王琦 郝宏升 赵淑伟 通讯员 宋立新 邓占锋 刘鹏 张逸飞;走自主创新之路 打造坚强智能电网[N];国家电网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振宇;多灵活交流输电控制器间交互影响分析及其协调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徐英新;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阻尼与晶闸管控制装置的模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3 张琳;FACTS控制器间的交互影响分析及控制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4 史蒂文(Oodo Ogidi Stephen);协调分布式无功补偿控制及其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向玲;电网冲击下汽轮发电机组轴系弯扭振动模拟试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6 刘艳村;负荷补偿用静止无功补偿器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7 赵洋;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控制策略及抑制次同步谐振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8 叶华;大规模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分析与广域自适应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孙妙平;时滞多机电力系统气门开度的分散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10 何斌;微分代数方程Hamilton系统及其在电力系统稳定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研;SVC抑制次同步振荡建模与实时仿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2 李亮;多机电力系统中FACTS控制器间交互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谢娜;基于可变电抗的静止无功补偿器拓扑结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田吉花;静止无功补偿器的设计与仿真[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5 杨晓峰;高压静止无功补偿器的研制[D];湖南大学;2011年

6 寇磊;静止无功补偿器的装备研制与工程应用[D];湖南大学;2013年

7 顾益磊;附加励磁阻尼控制器的原理与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8 任翔;基于差分熵的6.3KV静止无功补偿器控制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9 杨翠翠;高压静止无功补偿器监控系统及参数优化设计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10 曾智桢;10kV静止无功补偿器的多目标控制策略及其工程实现[D];湖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553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7553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3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