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微电网中多功能并网逆变器的无线协调控制

发布时间:2018-04-17 07:19

  本文选题:微电网(微网) + 多功能并网逆变器 ; 参考:《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年09期


【摘要】:多功能并网逆变器在实现可再生能源并网的基础上,还能利用其功率裕量补偿微电网内的谐波和无功电流。然而,单台并网逆变器所能投入的用于电能质量治理的功率容量是有限的。因此,如何有机地组织和协调微电网内的多台多功能并网逆变器,实现它们之间对网内谐波和无功电流的无互连线分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基于限幅控制,提出了一种能协调微电网内多台多功能并网逆变器分摊网内谐波和无功电流的无互联线控制策略。该方法通过对多功能并网逆变器所检测到的补偿电流dq轴分量进行限幅,实现谐波和无功电流在各台多功能并网逆变器之间按补偿容量分摊。最后,在一个微电网实验平台内,利用两台10kVA的多功能并网逆变器并联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Abstract]:Mfgci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newable energy grid, but also the use of the power margin of harmonic compensation in microgrid and reactive current. However, the single inverter can input power capacity for power quality management is limited. Therefore, how to organize and coordinate the micro machine sets mfgci in the grid, between them on the net of harmonics and reactive current without interconnection allocation, has important research value. Based on the limit control, proposed a coordinated microgrid st2200 multifunctional grid connected inverter sharing network of harmonics and reactive current weless control strategy. The method of limiting the compensation current of DQ axis component of the detected of mfgci, realize the harmonic and reactive current compensation capacity according to the allocation between the Taiwan mfgci finally, In a microgrid experimental platform, the correctn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are verified b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wo 10kVA multifunction grid connected inverters.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2011AA0502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907060)~~
【分类号】:TM4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国荣;张铁良;丁明;苏建徽;汪海宁;;光伏并网发电与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统一控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年08期

2 王正仕;陈辉明;;具有无功和谐波补偿功能的并网逆变器设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年13期

3 曾正;杨欢;赵荣祥;;多功能并网逆变器及其在微电网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04期

4 程军照;李澍森;吴在军;陈江波;;微电网下垂控制中虚拟电抗的功率解耦机理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07期

5 曾正;杨欢;赵荣祥;汤浩;朱明磊;金磊;汤胜清;;一种多功能并网逆变器拓扑及其控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3年01期

6 王鹿军;张冲;吕征宇;;电网谐波背景下单相并网逆变器的锁相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年14期

7 李晓亮;夏明超;毛彦辉;张文豪;;基于改进型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结构的微电网控制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年22期

8 汪海宁;苏建徽;丁明;张国荣;;光伏并网功率调节系统[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7年02期

9 曾正;赵荣祥;汤胜清;杨欢;吕志鹏;;可再生能源分散接入用先进并网逆变器研究综述[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年24期

10 杨新法;苏剑;吕志鹏;刘海涛;李蕊;;微电网技术综述[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晓峰;谢君;;三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建模与仿真[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2 刘飞;秦亮;孙建军;查晓明;;三相并网逆变器的双环控制策略研究[J];变频器世界;2009年11期

3 查晓明;刘飞;;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控制技术现状与发展(上)[J];变频器世界;2010年02期

4 查晓明;刘飞;;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控制技术现状与发展(下)[J];变频器世界;2010年03期

5 王昊;;建筑集成光伏系统的常见结构及其设计要素[J];变频器世界;2012年06期

6 李建民;王睿;;基于APF的城市轨道交通再生能源利用及谐波治理研究[J];电测与仪表;2010年02期

7 刘飞;查晓明;段善旭;;三相并网逆变器LCL滤波器的参数设计与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10年03期

8 杜春水;张承慧;刘鑫正;陈阿莲;;带有源电力滤波功能的三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控制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2010年09期

9 王勤;张杰;阮新波;金科;;一种新型双输入反激DC/DC变换器[J];电工技术学报;2011年02期

10 吴春华;黄建明;陈卫民;陈国呈;;单相光伏并网与有源滤波的统一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陈可;金传付;王金锋;;微电网孤岛运行时的负荷分配策略[A];2013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第四分册)[C];2013年

2 彭春华;王立娜;李云丰;;低压微电网三相逆变器功率耦合下垂控制策略[A];2014年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4年

3 苏海滨;田林红;高孟泽;张露;;微电网分级控制设计方法[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学术年会——新能源发电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华锋;光伏发电高效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黄汉奇;风力发电与光伏发电系统小干扰稳定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丁新平;Z-源变流器关键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4 吴春华;光伏发电系统逆变技术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5 杨欢;混合能源系统若干关键部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杭丽君;基于电力电子网络的变流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7 刘邦银;建筑集成光伏系统的能量变换与控制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任永峰;并网型交流励磁双馈电机风力发电系统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8年

9 余蜜;光伏发电并网与并联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王树文;新型交直交电压源变换器的调制技术及相关问题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华;计及感应电动机负荷的光伏并网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2 李淅;微网中光伏发电系统的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3 吴春洋;基于分区控制的光伏并网功率调节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4 王娜;面向电网公司的光伏电站监视系统的设计[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武亚非;分布式发电及其对配电网潮流影响的仿真分析[D];郑州大学;2011年

6 王萍;三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与仿真[D];安徽大学;2011年

7 廖锦涛;光伏发电系统的Z源变流器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09年

8 刘兴旺;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的分析与改进[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贾芳成;基于实时仿真器的光伏并网功率调节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10 钟筱怡;大型并网光伏发电站接入电网技术关键及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盛建科;曾嵘;年珩;佘岳;徐凤星;;新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并网与离网运行的柔性切换技术[J];大功率变流技术;2012年02期

2 王玉斌;吕燕;田召广;徐桢;;谐波抑制与无功补偿装置控制技术的进展[J];电测与仪表;2006年04期

3 汪海宁,苏建徽,张国荣,茆美琴,丁明;光伏并网发电及无功补偿的统一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05年09期

4 王成山;肖朝霞;王守相;;微网中分布式电源逆变器的多环反馈控制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02期

5 刘增;刘进军;;一种可实现分布式发电系统平滑切换的三相逆变器控制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2011年05期

6 李珊瑚;杜雄;王莉萍;周雒维;;解耦多同步参考坐标系电网电压同步信号检测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2011年12期

7 吕志鹏;罗安;蒋雯倩;徐欣慰;;多逆变器环境微网环流控制新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2012年01期

8 王晓寰;张纯江;;分布式发电系统无缝切换控制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2012年02期

9 顾建军,徐殿国,刘汉奎,公茂忠;有源滤波技术现状及其发展[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3年02期

10 涂春鸣,罗安,谭甜源;一种新型并联混合有源滤波器的研制[J];电力电子技术;2004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王旭辉;[N];中国能源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为;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2 沈国桥;燃料电池并网逆变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3 吕志鹏;多逆变器型微网运行与复合控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奚淡基;逆变器并网孤岛检测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宝诚;郭小强;邬伟扬;;高性能并网逆变器数字控制技术研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8年09期

2 孙翠芬;赵艳雷;徐丙垠;孙磊;;一种电压型并网逆变器的拓扑和控制策略[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3 ;台湾群菱推出并网逆变器防孤岛保护试验检测装置[J];电源技术应用;2009年11期

4 万江;陈铁;郭真红;庹元科;吴真;郑继红;徐波;曾寅川;;基于单周控制的光伏双频并网逆变器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年01期

5 ;并网逆变器防孤岛试验检测装置[J];通信电源技术;2010年03期

6 肖永涛;朱理;;并网逆变器智能控制策略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22期

7 姜宪明;黄晓江;冬雷;杨耕;;并网逆变器的自动重启程序设计[J];电力电子技术;2010年08期

8 吴华波;;基于双闭环重复控制的并网逆变器的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10年11期

9 胡雪峰;王璐;龚春英;肖岚;朱晓亮;;并网逆变器的补偿控制技术[J];高电压技术;2010年12期

10 高学军;曹冲;周鑫;;基于单周控制的单相并网逆变器仿真分析[J];机电工程;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董鹏;毕天姝;薛安成;杨奇逊;;并网逆变器控制技术研究[A];2008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侯世英;庹元科;;双频并网逆变器的仿真研究[A];四川省电工技术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郭小强;邬伟扬;关雅娟;;并网逆变器直流注入控制策略研究[A];2008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史玉立;;微网中并网逆变器的一种改进下垂控制策略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CSAE 2011)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刘淑琴;戴敏;韩国志;徐聪;边忠国;;微电源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及仿真分析[A];分布式发电、智能微电网与电能质量——第三届全国电能质量学术会议暨电能质量行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6 刘聪;戴珂;张树全;段科威;康勇;;分布式发电并网逆变器实现有源滤波与无功补偿功能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电能质量学术会议暨电能质量行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林辉品;王鹿军;吕征宇;;电网谐波背景下并网逆变器的PRI控制方法[A];分布式发电、智能微电网与电能质量——第三届全国电能质量学术会议暨电能质量行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8 徐志英;许爱国;谢少军;汤雨;;LCL并网逆变器入网电流控制技术研究[A];2008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何占宁;夏东伟;刘玉朋;马秀秀;;一种基于dsPIC30F4011的并网逆变器锁相控制方法[A];2011年全国通信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记者 周伶;我区光伏电站关键设备研究水平步入世界先进行列[N];新疆科技报(汉);2012年

2 姜小莉 左裔;光伏发电若要并网 直流先要变成交流[N];常州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吴林;丰台垒球场成节能示范场[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杨波;基于并网逆变器电能质量与变换效率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姚志垒;并网逆变器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3 陈东;并网逆变器系统中的重复控制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4 王鹿军;分布式发电中三相三电平并网逆变器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5 殷进军;LCL滤波并网逆变器的数字单环控制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薛明雨;LCL型并网逆变器的解耦控制与优化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赵新;电励磁直驱风力发电机并网控制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爽;一种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常振国;风力发电并网逆变器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0年

3 王国君;基于虚拟磁链直接功率控制的并网逆变器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4 徐志英;并网逆变器电流控制技术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5 庹元科;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并网逆变器的单周控制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6 杜秀丽;微电网并网逆变器软件控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袁江伟;单相并网逆变器及反孤岛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刘梁;基于电流闭环的并网逆变器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9 张翔;一种带有谐波控制器的三相并网逆变器系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邱燕;三相并网逆变器滤波及锁相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626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7626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a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