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微生物电解池构建新型BOD快速测定生物传感器
本文选题:生物传感器 + 生化需氧量 ; 参考:《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5年06期
【摘要】:基于微生物电解池构建了新型生化需氧量(BOD)快速测定生物传感器,以葡萄糖-谷氨酸溶液为模拟废水对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当外加电压保持为0.7 V,传感器的最大电流与BOD浓度在10~400 mg×L~(-1)内符合Monod方程,且传感器的最大电流和BOD浓度在10~100 mg×L~(-1)呈线性关系;(2)传感器的测量时间短,BOD浓度在10~400 mg×L~(-1)测量时间约为10 min;(3)传感器的重复性(±SD±12.2%,n=6)和稳定性(±SD±6%,12 d)好。结论:基于微生物电解池开发新型BOD生物传感器是可行的,且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检测时间短、重复性及稳定性好等优点,并能快速测定BOD。
[Abstract]:A new type of biosensor for rapid determination of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bod) was constructed based on microbial electrolytic cell. The performance of the biosensor was evaluated with glucose-glutamic acid solution as the simulated wastewat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applied voltage is kept at 0.7 V, the maximum current of the sensor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BOD in the range of 10 ~ 400mg 脳 L ~ (-1) a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onod equation. The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ximum current of the sensor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BOD is 10 ~ 100mg 脳 L ~ (-1).) the measuring time of the sensor is 10 ~ 400mg 脳 L ~ (-1). The measuring time of the sensor is about 10 min ~ (-1). The repeatability (卤SD 卤12.2) and the stability (卤SD 卤6 ~ (12) d) of the sensor are good. Conclusion: it is feasible to develop a new BOD biosensor based on microbial electrolytic cell, and the sensor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ensitivity, wide linear range, short detection time, good repeatability and good stability.
【作者单位】: 内蒙古科技大学数理与生物工程学院;内蒙古自治区生物质能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560015;31460142;31360126)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NJZY150) 内蒙古科技大学创新基金项目(2014QDL001)
【分类号】:TP212.3;TM911.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西梅,刘欣,陈永泉;生物传感器的研制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广州食品工业科技;2001年02期
2 李真;戴媛静;陈曦;;生物传感器及其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J];福建分析测试;2001年03期
3 李彦文,杨仁斌,郭正元;生物传感器在环境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动态;2004年01期
4 王锋;樊先平;王民权;;光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4年07期
5 耿敬章,仇农学;生物传感器及其在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J];粮油食品科技;2005年01期
6 周南;;德国生物传感器会议[J];分析试验室;2006年06期
7 李永生;高秀峰;齐娇娜;肖真;;乙醇荧光毛细生物传感器的研究[J];酿酒科技;2006年07期
8 康天放;刘润;鲁理平;程水源;;再生丝素固定乙酰胆碱酯酶生物传感器[J];应用化学;2006年10期
9 陈俭霖;;生物传感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J];污染防治技术;2006年03期
10 ;第十届世界生物传感器大会将在上海召开[J];物理化学学报;200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传金;吴海云;左月明;;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2 莫冰;刘晓为;;浅谈生物传感器在几个主要领域的应用及展望[A];中国传感器产业发展论坛暨东北MEMS研发联合体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薛瑞;康天放;;基于丝素蛋白固定乙酰胆碱酯酶的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生物传感器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4 李彤;赵纯;;用于水体监测的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2年
5 任湘菱;唐芳琼;;光电化学体系构建新型葡萄糖生物传感器[A];中国感光学会影像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邹琴;李刘冬;;生物传感器在贝毒快速检测中的应用[A];泛珠三角区域渔业经济合作论坛第三次年会会议论文[C];2008年
7 邱筱岷;;生物传感器及其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研究[A];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暨2009中华临床医学工程及数字医学大会论文集[C];2009年
8 马芬;张成孝;;多标记型汞离子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发光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任湘菱;唐芳琼;;银—金纳米复合颗粒增强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A];第一届全国纳米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10 黄智伟;黄琛;;光纤DNA生物传感器研究动向[A];中国电子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哈尔滨工业大学 莫冰;四大应用领域,生物传感器技术发展迅速[N];中国电子报;2004年
2 张巍巍;美研制出超灵敏生物传感器[N];科技日报;2012年
3 吴琼;生物传感器迅速成长[N];中国电子报;2000年
4 何屹;新生物传感器可观测细菌生长[N];科技日报;2011年
5 记者 毛黎;人体细胞生物传感器分子机理首次揭开[N];科技日报;2011年
6 记者 何永晋;乌生物传感器研究硕果累累[N];科技日报;2003年
7 白毅 王宇星;我国生物传感器研究获重大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6年
8 张佳星;“火眼金睛”窥测基因调控[N];科技日报;2008年
9 汪明;2009年全球生物传感器市场有望突破40亿美元[N];中国医药报;2006年
10 邹争春;漏声表面波生物传感器检测系统构建成功[N];中国医药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大川;恒温型纳米—滚环扩增-SPR传感器快速检测病原微生物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2 罗鹏;一次性电化学酒精生物传感器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3 卫银银;新型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构筑、机理及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盛平;基于支撑双分子层膜的智能生物传感器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5 曹淑瑞;纳米复合材料固载生物氧化酶构建高灵敏电流型酶生物传感器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6 刘咏;几种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及在分析中的研究应用[D];湖南大学;2010年
7 王福昌;无机离子化学传感器及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8 陈时洪;基于纳米材料构建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缪煜清;检测甲胎蛋白用新型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和表征[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0 卢宪波;室温离子液体和纳米材料在酶和蛋白质的直接电化学和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云英;基于免标记荧光生物传感器检测蛋白质和小分子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杨彩凤;水热法生长微/纳米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吴小平;基于新型碳纳米复合材料构建电致化学发光酶生物传感器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4 马晔;三维石墨烯/纳米材料复合生物传感器制备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5 范玲玲;两种二茂铁探针的合成及其在QCM生物传感器组装与再生研究中的应用[D];郑州大学;2015年
6 段凯月;硫族钼化物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7 何颖;金属纳米材料和功能化的碳纳米材料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8 张娟娟;基于纳米材料和酶构建的胆固醇和伴刀豆球蛋白A的电致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9 袁媛;几种非电活性生物分子检测的生物传感器研制[D];中南大学;2008年
10 詹月华;微喷涂生物传感器[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033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803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