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耦合式电能与信号传输技术的研究
本文选题:非接触 + 感应耦合式电能传输 ; 参考:《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蓬勃发展,非接触式电能和信号传输技术在井下装置检测及控制、人体植入设备的充电和数据传输等方面成为研究热点。非接触式电能和信号传输技术可以在完成电能传输的同时实现数据的传输,可以克服传统有线供电带来的电火花等缺点。本文以电磁感应技术为基础设计了一款空间利用率高的感应耦合式电能与信号传输系统。本设计的系统结构由供电端、电磁耦合结构、负载端及外围电路组成。供电端设计包括:全桥逆变电路与单桥、半桥逆变电路对比选择和设计,信号发生电路的设计,空心线圈的选择与设计,信号调制电路的设计等;电磁耦合结构设计包括:磁芯的选择、线圈的缠绕方式、传输距离的选择;负载端设计包括:电能的整流桥电路和多级稳压电路的设计,信号的解调电路、检波电路和比较电路的设计。根据设计搭建实验平台,对系统进行调试和实验数据记录。通过实验数据说明了传输功率与电磁耦合线圈线径、线圈电感、传输距离、频率的关系。感应耦合式电能与信号传输系统在一些特殊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能够完成传统电气不能完成的任务,同时完成数据传输功能,具有节约成本、空间利用率大等优点。因此,感应耦合式电能和信号传输技术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ower electronics technology, non-contact electric energy and signal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has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 in underground equipment detection and control, human implanted equipment charging and data transmission. The contactless power and signal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an realize the data transmission while completing the electric power transmission, and can overcome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traditional wired power supply such as electric spark. Based on the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technology, this paper designs an induction coupled power and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 with high spatial efficiency. The system structure is composed of power supply, electromagnetic coupling, load and peripheral circuit. The design of power supply includes: the comparison and design of full-bridge inverter circuit and single-bridge half-bridge inverter circuit the design of signal generation circuit the selection and design of hollow coil the design of signal modulation circuit and so on. The design of electromagnetic coupling structure includes the selection of magnetic core, winding mode of coil and transmission distance, the design of load end includes the design of rectifier bridge circuit of electric energy and multistage voltage stabilizing circuit, the demodulation circuit of signal, The design of detection circuit and comparison circuit.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the system is debugged and the experimental data are record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mission power and electromagnetic coupling coil diameter, coil inductance, transmission distance and frequency is explained by experimental data. Inductively coupled electric energy and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 has a wide development space in some special fields. It can accomplish tasks that can not be accomplished by traditional electricity and data transmission func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saving cost and utilizing large space. Therefore, the research of inductively coupled power and signal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M7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强浩;黄学良;谭林林;吉青晶;赵家明;;基于动态调谐实现感应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最大功率传输[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2年07期
2 李培芳,M.T.C.Fang;感应耦合气体放电的理论模型[J];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3期
3 谢智娟;金学军;;无线感应耦合充电系统仿真与设计[J];电视技术;2013年13期
4 周锦锋;孙跃;苏玉刚;戴欣;翟渊;;感应耦合电能与信号同步传输技术[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5 邓云;王欣;;新型感应耦合传输式温盐深链[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08年03期
6 杨芳勋;孙跃;戴欣;;多负载感应耦合电能双向传输的仿真[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10期
7 冯德旺;刘文虎;;矿用电缆护套对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感应耦合的影响[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8 金祖山;测试引线间互感对土壤电阻率测量的影响[J];浙江电力;2000年01期
9 林宁;姚缨英;李玉玲;高慧;;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的设计[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2年02期
10 孙勇;楼佩煌;钱晓明;;感应耦合功率传输技术高频逆变环节研究与应用[J];电工电气;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邓云;;感应耦合传输技术在海洋中的应用[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高洪涛;苏玉阔;马凯;;关于电磁骚扰的耦合途径之一——感应耦合的分析[A];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吉林经济发展——启明杯·吉林省第四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孙晓艳;李雪春;王友年;;射频感应耦合Ar/Cl_2等离子体特性模拟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一届全国等离子体医学研讨会会议摘要集[C];2013年
4 孙跃;苏玉刚;戴欣;杜雪飞;;适用于感应耦合电力传输系统的软开关模式功率变换器[A];四川省电工技术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罗辰;李弘;陈志鹏;王慧慧;白小燕;欧阳亮;李斌;耿松;刘秋艳;冯雷;刘万东;;中等气压下凹腔型感应耦合放电机理的实验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刘洋;陈育明;任亚炎;;感应耦合Ar-Hg放电的数值模拟[A];第十六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一届全国等离子体医学研讨会会议摘要集[C];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雪;凹腔型感应耦合等离子体源的研制及特性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王斌;基于感应耦合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3 季作敬;感应耦合式正负脉冲充电系统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6年
4 伊雪梅;感应耦合式电能与信号传输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年
5 张林;高效率感应耦合无线电源设计与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6 李文鹏;低气压感应耦合放电器件研究及模型建立[D];复旦大学;2009年
7 王琛琛;感应耦合式电能与信号混合传输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8 林杰;浮标系统非接触电能高效耦合及数据传输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陆扬;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4年
10 程鹏天;基于感应耦合电能传输方式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8124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812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