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网三相逆变器网络控制并联运行策略及信号时延分析
本文选题:微电网 + 并联逆变器 ; 参考:《太阳能学报》2015年07期
【摘要】:在分析现有逆变器并联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网络控制功率下垂三相逆变器并联方法,给出自主式和主从式两种网络控制策略。分析建模三相逆变器后,利用MATI方法分析系统所能允许的时延。通过Matlab仿真表明时延允许的范围内并联逆变器在稳定性及在有网络时延情况等方面具备良好的综合性能。建立两台1 k W三相逆变器组成的网络控制实验平台,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控制方法以及时延分析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existing parallel inverter, a parallel method based on network control power droop three-phase inverter is proposed, and two network control strategies, autonomous and master-slave, are given. After analyzing the modeling of the three-phase inverter, the allowable delay of the system is analyzed by using the MATI method. The Matlab simulation shows that the parallel inverter has good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stability and network delay. A network control experiment platform composed of two 1kW three-phase inverters is establish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verify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method and the time-delay analysis.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控制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7149) 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10R50021)
【分类号】:TM4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姚玮;陈敏;牟善科;高明智;钱照明;;基于改进下垂法的微电网逆变器并联控制技术[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勇;朱桂萍;刘秀成;;电池储能系统在改善微电网电能质量中的应用[J];电工技术学报;2012年01期
2 李振杰;袁越;;智能微网——未来智能配电网新的组织形式[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17期
3 余宏桥;陈水明;;微电网中合闸空载电缆时的过电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06期
4 郑竞宏;王燕廷;李兴旺;王忠军;王小宇;朱守真;;微电网平滑切换控制方法及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18期
5 时珊珊;鲁宗相;闵勇;王阳;;无差调频过程中微电源功率分配策略设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19期
6 董亮;张尧;马皓;张仲超;;微电网无互联线逆变器并联系统新型相位调节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02期
7 董亮;马皓;王小瑞;张仲超;;基于滑动平均电压电流相移的数字化功率计算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05期
8 鞠平;蔡昌春;曹相芹;;基于物理背景的微网总体模型[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0年03期
9 徐瑞林;徐鑫;郑永伟;陈民铀;李闯;;基于改进下垂控制的微网运行控制策略[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2年06期
10 董亮;马皓;张尧;张仲超;;逆变器并联系统加权功率均分控制方法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12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明勇;微网多目标优化运行及控制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2 陈卫民;基于微电网运行的光伏逆变电源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3 朱艳萍;微电网多参数特性分析及其测控方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4 吕志鹏;多逆变器型微网运行与复合控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5 王瑞琪;分布式发电与微网系统多目标优化设计与协调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6 沈坤;三相逆变器及其并联系统预测控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7 周松林;风电功率预测及微电网概率潮流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8 郑伟锋;网络控制逆变器及其并联系统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9 陈燕东;微电网多逆变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10 马添翼;孤岛模式下微网的性能优化控制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彦杰;三相逆变器并联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林园园;微电网并网换流器和直流微网控制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蒋伟;微网接入配电网的保护控制关键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靳恒;微网系统控制及能量管理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梁量;分布式VSC动态虚拟阻抗优化并联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张烁;基于同步相量测量的孤岛检测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吕婷婷;微电源控制方法与微电网暂态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田莎;微电网中光伏发电控制技术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杏林;微电网中光伏系统的控制与稳定性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10 张艳红;基于模糊机理的微电网逆变电源控制系统仿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建;李兴源;邱晓燕;;含有分布式发电装置的电力系统研究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年24期
2 梁有伟,胡志坚,陈允平;分布式发电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电网技术;2003年12期
3 姜桂宾,裴云庆,杨旭,王兆安;SPWM逆变电源的无互联信号线并联控制技术[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3年12期
4 林新春,段善旭,康勇,陈坚;UPS无互联线并联中基于解耦控制的下垂特性控制方案[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3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青松;;网络控制系统的研究状况分析[J];电力学报;2006年03期
2 ;网络控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11期
3 卢昱;网络控制和控制方式[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朱其新,胡寿松;网络控制系统的随机状态反馈控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5 郭敏强,王树青;基于模型的网络控制系统传输特性分析[J];仪器仪表学报;2003年05期
6 徐立红,胡燕瑜;网络控制系统的分析与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03年15期
7 吴钦木;李叶松;秦忆;;网络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和控制方法[J];电气传动;2006年06期
8 陈超;史志才;陈波;;网络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J];仪器仪表学报;2006年S1期
9 李丽春;蒋静坪;于晓明;;时滞独立的网络控制系统H_∞控制器设计[J];机电工程;2007年08期
10 郑利红;张玉;贾新春;;一类网络控制系统稳定的切换法[J];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红革;赵强;黄大贵;;基于混合随机Petri网的网络控制系统的故障分析[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陈波;王常虹;;网络控制系统中控制与调度的协同设计策略[A];第二十四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5年
3 刘俊峰;陈曦;常金朝;韩金芬;王俊彪;;不确定时滞网络控制系统的保性能控制器设计[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朱其新;刘红俐;胡寿松;;确定性网络控制系统的生成研究[A];200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纪志成;卢星海;谢林柏;;时延网络控制系统的协同设计方法研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刘怀;黄建新;曹弋;;基于令牌总线的网络控制系统中信息的优化调度[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尹逊和;宋永端;孟祥龙;肖永康;;基于层次结构模型的网络控制系统有限预知控制策略[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周映江;李训铭;梁华;;不确定时滞网络控制系统的状态反馈控制[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八分册)[控制理论与应用(专刊)][C];2009年
9 李洪波;孙增圻;孙富春;;网络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展望[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八分册)[控制理论与应用(专刊)][C];2009年
10 田晴;彭力;娄国焕;;一种新的网络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第二十三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姚丹 记者 孙寰宇;“中国脑”打破国外垄断[N];吉林日报;2011年
2 张梅;中国北车为地铁列车装备“中国脑”[N];中国安全生产报;2010年
3 记者 何旭 通讯员 张勇;中国动车组核心技术首次对外输出[N];人民铁道;2012年
4 记者 俞慧友 通讯员 郝波;我列车网络控制系统通信速率大幅提升[N];科技日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李万予;Infoblox挟数据 实现网络控制[N];中国计算机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王臻;Infoblox制胜企业网络控制[N];计算机世界;2013年
7 ;VHE成为ITU研究热点[N];人民邮电;2001年
8 雷新安;列车通信与控制系统研制成功[N];科技日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李智鹏;Blue Coat网络控制有新招[N];计算机世界;2010年
10 记者 班玮;网络控制机器人,万里外海底寻“宝”[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安宇;乘用车网络控制系统中调度算法的研究与实现[D];武汉大学;2014年
2 董子健;网络控制系统的建模及其稳定性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李放文;具有Markov特性的网络控制系统H∞量化反馈控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4 王柱锋;网络控制系统的预测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王天X;网络控制系统的研究及其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6 陈文颖;网络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研究及调度策略[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7 潘卫华;网络控制系统调度与控制协同设计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年
8 窦连旺;网络控制系统的建模、稳定性分析及其调度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黎善斌;网络控制系统的鲁棒控制算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郭超勇;高速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若干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正福;CAN协议冗余网络的多实时参数协调负载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刘娟;网络控制系统中递推网络延时预测控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张政;网络控制系统时延分析与补偿控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张中石;基于True Time的网络控制系统的模糊PID控制器设计[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5 吴文;基于事件触发传输机制的网络控制系统的分布式控制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6 赵亚楠;网络控制系统的最优估计和输出反馈预测控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7 杨琦慧;PROFINET网络控制系统随机时延补偿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8 崔振茂;基于跳变系统理论的网络控制系统模型参考跟踪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9 胡天水;无线网络控制系统滤波器设计[D];安徽工程大学;2015年
10 潘丰e,
本文编号:18191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819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