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模块化多电平SVG负序补偿容量比较

发布时间:2018-04-29 14:56

  本文选题:模块化多电平 + 负序补偿 ; 参考:《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年24期


【摘要】:全桥单元作为子模块且主电路采用三角形连接的拓扑(single-delta bridge cells,SDBC)和半桥单元作为子模块且主电路采用双星形连接的拓扑(double-star chopper cells,DSCC)都可应用于负序电流的补偿,但两种拓扑负序电流补偿机理不同,哪种拓扑更具优势尚待研究。文中分别阐明了SDBC型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 var generator,SVG)和双星形连接的拓扑(double-star chopper cells,DSCC)型SVG的负序补偿原理,对环流和桥臂电流进行了数学推导,并进行了仿真验证。对比分析了两种模块化多电平SVG的负序补偿特性,分析表明在相同的负序补偿情况下,DSCC型SVG的桥臂电流应力和安装容量均小于SDBC型SVG。所得结论为工程应用时合理选择负序补偿拓扑提供了理论依据。
[Abstract]:The topology single-delta bridge cells with triangular connection in the main circuit and the topology double-star chopper cells with double star connection in the main circuit can be used to compensate the negative sequence current. However, the mechanism of negative sequence current compensation between the two topologies is different, which topology has more advantages remains to be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principle of negative sequence compensation for SDBC static var generator and double-star connected topology double-star chopper cells SVG is expounded, and the circulation and bridge arm current are derived and verified by simulation. The negative sequence compens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wo kinds of modular multilevel SVG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urrent stress and installation capacity of bridge arm of DSCC-type SVG are smaller than that of SDBC type SVG under the same negative sequence compensation condition. The conclusion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rational selection of negative order compensation topology i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作者单位】: 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37003) 国家863高技术基金项目(2011AA05A301)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12A006)~~
【分类号】:TM7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文雄!江苏南京210003,何奔腾!江苏杭州310027;数字式负序滤过器的不平衡输出[J];中国电力;1999年12期

2 余水忠;反应电网负序和零序量的接地短路保护[J];继电器;2000年11期

3 冯梅,张会民;变压器差动保护装置的改造[J];电气时代;2004年01期

4 孙惠亭;发电机负序过流保护误动作问题及其改进[J];华中电力;1989年01期

5 李银广,赵桂亭,薛惠民;蒙达2号机发电机负序反时限过负荷保护的技术改进[J];内蒙古电力技术;1998年05期

6 焦邵华,刘万顺,肖仕武,程利军,秦立军;高精度快速负序算法的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年21期

7 毕连义;高光军;邹述彦;;变压器零序阻抗测试及分析[J];东北水利水电;2009年11期

8 孙惠亭;发电机负序过流保护误动作问题及其改进[J];继电器;1989年01期

9 赵迎才,,张津;电力机车负序电流计算程序[J];四川电力技术;1994年06期

10 李仲明;用负荷电流电压检查负序功率方向元件接线的程序[J];继电器;199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益宏;卓放;李红雨;王兆安;;一种新型的数字化谐波电流实时检测方法[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刘峰;刘健;陈波;兰莉红;;一起线路非全相引起的保护动作分析[A];2006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莲;陈鸿雁;;多功能电动机保护中不对称及断相保护模型的研究[A];全国第十四届计算机科学及其在仪器仪表中的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4 张华志;;静态变流设备(交直交牵引变电所)现状及其在铁路电气化发展应用前景[A];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所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黄益庄;;智能型电动机综合保护装置的研究[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第八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梁进国;李同;袁修建;宋爱红;刘向东;;再论“对称分量分析”法是无的放矢[A];中南七省(区)电力系统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二届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孙尧;粟梅;夏立勋;桂卫华;;基于载波调制策略的双级四脚矩阵变换器研究[A];2008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王延国;赵宝廉;;微机型保护在高压电动机的整定计算[A];首届全国有色金属自动化技术与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李丽;刘立生;;动态电压恢复器的检测方法与补偿策略探讨[A];2004年电力电容器学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张兴;陈玲;杨淑英;谢震;曹仁贤;;离网型小型风力发电系统逆变器的控制[A];2008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晓强 刘俊勇 杨可 雷霞;大型发电机绕组电气故障分析[N];中国电力报;2005年

2 康燕飞;高压线路采用单相重合闸需考虑的因素[N];中国电力报;2002年

3 成学奎;从一台设备故障谈设备的管理与维护[N];中国电力报;2006年

4 韩柳 张歆;徐州公司消除电气化铁路对电网的影响[N];中国电力报;2006年

5 张明明邋江锋;监测电铁污染的“哨兵”[N];国家电网报;2008年

6 常秉玉;青海公司明确“十二五”发展重点[N];国家电网报;2009年

7 记者 星子 通讯员 晓常;青海电网超前谋划超高压电网将成中坚[N];青海日报;2009年

8 贾长忠;电铁供电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通过国家电网公司验收[N];人民铁道;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万庆祝;牵引供电系统负序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2 黄胜利;时变动态相量理论在电力系统分析中的应用[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02年

3 周林;输电线路非全相运行时负序零序电流的补偿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4 杨晓峰;模块组合多电平变换器(MMC)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5 焦邵华;电网智能保护新技术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风国;多功能平衡变压器性能分析与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2 高红梅;电铁负荷对沧州电网影响的分析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年

3 周晋;谐波、负序在电网中透入机理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4 罗眉;基于空间矢量调制的静止无功发生器在不平衡系统补偿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5 王猛;电力系统谐波、负序过程仿真及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6 陈玲;离网型风力发电系统三相四桥臂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7 高秀航;分布式发电配电网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控制策略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毛彦辉;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补偿电网不平衡的控制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9 涂亿斯;基于MMCC-SDBC的静止同步无功补偿器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10 李山德;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研制及其应用仿真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204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8204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0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