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光伏组件形状参数工程解析模型

发布时间:2018-05-09 19:10

  本文选题:物理参数 + 形状参数 ; 参考:《电网技术》2015年06期


【摘要】:光伏组件由光伏电池串联组成,光伏电池的经典单二极管模型物理参数意义明确,但输出特性隐式超越方程求解困难;通过拟合外特性建立的新型解析数学模型方程形式简洁,但所取形状参数物理意义不明确。结合上述2种模型的优点,提出了形状参数工程解析模型。考虑到光伏组件的物理性能会随工作年限逐渐变化,该模型用当前实际测试条件(real test conditions,RTC)下实测输出数据替换出厂前标准测试条件(standard test conditions,STC)下输出数据,拟合得到RTC下形状参数。基于形状参数与物理参数相互间的解析关系,根据环境变化修正后的物理参数解析求取相应形状参数,得到任意环境下输出特性的解析结果。通过单晶硅光伏组件在典型室外环境下输出特性的实测,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
[Abstract]:The photovoltaic module is composed of photovoltaic cells in series. The physical parameters of the classic single diode model of photovoltaic cells are clear, but the output characteristics are difficult to solve by implicit transcendental equations. But the physical meaning of the shape parameter is not clear. Combining the advantages of the above two models, an engineering analytical model of shape parameters is proposed. Considering that the physical performance of photovoltaic module will change gradually with the working life, the model replaces the output data under standard test conditions under the current real test conditions (RTCs) with the output data under the pre-factory standard test conditions. The shape parameters under RTC are obtained by fitting the model. Based on the analy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hape parameters and the physical parameters, the corresponding shape parameters are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modified physical parameters, and the analytical results of the output characteristics in any environment are obtained. The accuracy of the model is verified by measuring the output characteristics of monocrystalline silicon photovoltaic module in typical outdoor environment.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所;国家电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分类号】:TM91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傅望;周林;郭珂;刘强;代璐;黄勇;;光伏电池工程用数学模型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11年10期

2 焦阳;宋强;刘文华;;光伏电池实用仿真模型及光伏发电系统仿真[J];电网技术;2010年11期

3 刘东冉;陈树勇;马敏;王皓怀;侯俊贤;马世英;;光伏发电系统模型综述[J];电网技术;2011年08期

4 王冰清;曾国宏;童亦斌;张勇波;;光伏组件精确工程模型及MPP电压范围研究[J];电网技术;2013年11期

5 司新跃;陈青;高湛军;;基于分段线性的光伏阵列等效模型[J];电网技术;2014年04期

6 苏建徽,余世杰,赵为,吴敏达,沈玉梁,何慧若;硅太阳电池工程用数学模型[J];太阳能学报;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康模;陈长缨;于志刚;刘兴华;刘小冲;赵俊;;太阳电池的负载匹配理论与负载变换技术[J];半导体光电;2009年02期

2 施敏;王强;孙玲;;ITO/Si/Al结构太阳电池pn结光电特性仿真研究[J];半导体光电;2010年04期

3 洪岳;陈长缨;王康模;邓椺;傅倩;;基于电流单参量控制的MPPT系统的设计[J];半导体光电;2011年01期

4 杨文燮;胡仁杰;卢志伟;;光伏模拟器的设计及仿真验证[J];半导体光电;2012年03期

5 李志敏;甘家梁;徐翠琴;谈怀江;;光伏并网的控制策略与最大功率点跟踪的仿真分析[J];变频器世界;2012年05期

6 王鑫磊;张皓;李振华;;光伏最大功率跟踪的分析与改进[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7 齐志远;王生铁;;光伏发电系统蓄电池变电流快速充电的研究[J];蓄电池;2008年04期

8 肖俊明;杜迎虎;李燕斌;祝海明;刘鹏程;;光伏系统蓄电池二阶段快速充电法的研究[J];蓄电池;2012年01期

9 辜渝嘉;金小军;赵翔宇;金仲和;;皮卫星在轨能量平衡仿真及实验[J];传感技术学报;2010年06期

10 王玉龙;褚金奎;赵开春;张娜;姚弘轶;;仿生微纳导航系统的光电薄膜仿真分析[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苏刚;龚威;潘雷;高瑞;王贝贝;;基于OIF-Elman网络的光伏电源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研究[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张国荣;瞿晓丽;苏建徽;刘宁;董康;;基于动态电容充电的光伏阵列Ⅰ-Ⅴ测试仪[A];2009安捷伦科技节论文集[C];2009年

3 孙亚宁;;独立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4 赵耀;赵庚申;程如岐;郭天勇;;微网中直流母线能量优化利用方法的研究[A];2012中国智能电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Dexuan Zou;Xin Wang;;Finding the model parameters of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by a novel modified 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A];第25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3年

6 傅望;罗时武;青志明;;局部阴影条件下光伏阵列输出特性方程研究[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Ru Qu;Ruonan Xu;Yuting Bian;Yue Liu;;The Optimization Model and Algorithm Study of Photovoltaic Cells Installation and Design[A];第26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晓冰;光伏跟踪系统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2 于蓉蓉;光伏发电关键技术及电动汽车充电站可靠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龚宇雷;微电源并网同步检测与定功率输出控制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何人望;基于IGCT的逆变技术若干应用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黄汉奇;风力发电与光伏发电系统小干扰稳定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欧阳名三;独立光伏系统中蓄电池管理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7 王培珍;光伏阵列故障状态的识别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8 唐西胜;超级电容器储能应用于分布式发电系统的能量管理及稳定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工研究所);2006年

9 董密;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与控制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10 翟载腾;任意条件下光伏阵列的输出性能预测[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晓艳;并网光伏电站模型及其运行特性研究[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09年

2 王鑫磊;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系统[D];北京印刷学院;2011年

3 张琪祁;大型光伏电站接入电网的技术和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张武斌;单级式光伏并网逆变系统最大功率点的研究与分析[D];东华大学;2010年

5 顾雪霏;单级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与MPPT的研究与实现[D];东华大学;2011年

6 王磊;基于生物网络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7 王卫星;光伏并网发电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1年

8 刘志强;10kW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9 王富卿;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10 刘东冉;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暂态稳定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英蕾;付青;李湘峰;陈淑华;;光伏阵列区域特性曲线拟合与预估算法研究[J];电测与仪表;2010年03期

2 刘邦银;段善旭;刘飞;徐鹏威;;基于改进扰动观察法的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06期

3 傅望;周林;郭珂;刘强;代璐;黄勇;;光伏电池工程用数学模型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11年10期

4 彭乐乐;孙以泽;孟Ze;陈玉洁;;光伏太阳能电池组件Matlab通用仿真模块[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5 官二勇;宋平岗;叶满园;;基于最优梯度法MPPT的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J];电力电子技术;2006年02期

6 崔开涌;陈国呈;张翼;俞俊杰;;光伏系统最大功率点直接电流跟踪策略[J];电力电子技术;2008年09期

7 魏伟;许胜辉;;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08年11期

8 孙超;郭勇;陈新;;独立光伏系统中太阳能充电器的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09年04期

9 时智勇;贺明智;郝瑞祥;游小杰;;基于同步PI控制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09年10期

10 戴训江;蔺红;晁勤;;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动态建型与灵敏度分析[J];电力电子技术;2009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为;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吴忠军;基于DSP的太阳能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江苏大学;2007年

2 杨建菲;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控制方法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3 王厦楠;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及其MPPT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4 余运江;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西安;马逸尘;黄希利;;拟三次Bézier曲线的形状调整[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8期

2 董克;邬弘毅;;带形状参数的二次混合函数均匀B-样条[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3 孙亦兵 ,梁淑芬 ,徐传兴;舵的形状参数对舵性能的影响[J];华中工学院学报;1983年04期

4 吴伟国,徐胜荣,荆仁杰;显微图象的形状参数测量[J];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5期

5 任中京,贾慧友;石墨微粉形状参数分布的研究[J];中国粉体技术;1999年01期

6 严兰兰;梁炯丰;;带2个形状参数的3次多项式曲线[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7 李宗利,娄宗科,马孝义;旱地水窑形状参数分析计算[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0年10期

8 吴雪梅,赵伟民,李瑰贤,郭峰;钻孔机立柱截面形状参数优化[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4年05期

9 程毅;陈征宙;;对关键块体失稳可能性分析中形状参数的研究[J];公路工程;2009年06期

10 严兰兰;梁炯丰;黄涛;;两种带形状参数的三角曲线[J];图学学报;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吴蓓蓓;解吉蔷;李春景;;二次Bézier曲线的新扩展[A];第六届全国几何设计与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2 吴晓勤;;带形状参数的五次Bézier曲线[A];几何设计与计算的新进展[C];2005年

3 郭清伟;程娴;熊建;;形状可调的三次三角多项式样条曲线及插值构造[A];第四届全国几何设计与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左华;邬弘毅;;多形状参数的Said-B忮zier型广义Ball曲线与曲面的扩展[A];中国几何设计与计算新进展2007——第三届中国几何设计与计算大会论文集[C];2007年

5 秦丽;吴青;吕植勇;;球形磨粒的计算机识别[A];第二届全国工业摩擦学大会暨第七届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朱远鹏;基函数中带形状参数的几何造型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2 吴晓勤;基于形状参数的曲线曲面几何造型理论与方法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3 王文涛;CAD中带形状参数曲线曲面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进;基于三点的多形状参数的非均匀样条曲线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2 董克;带形状参数的二次混合函数均匀B-样条[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3 刘静静;带形状参数的曲线曲面及其渐近迭代逼近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4 张锦秀;带形状参数的曲线曲面性质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5 张弛;基于参数法的船型生成与水动力计算[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熊建;带多形状参数的样条曲线曲面及其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7 闫惠嫱;带形状调整参数的二次B-样条曲线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8 陈素根;带形状参数Bézier型曲线及曲面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9 王祝园;带形状参数的Bézier曲线曲面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10 夏成林;带多个形状参数的Bézier曲线面的扩展[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670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8670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a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