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并网逆变多目标约束预测控制器设计及在线算法

发布时间:2018-05-14 11:13

  本文选题:三相并网逆变器 + LCL滤波器 ; 参考:《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年30期


【摘要】:针对三相并网逆变系统采用LCL滤波装置产生的控制及效率问题,该文通过对滤波器数学模型的推导、分析及转换,设计了一种在静止坐标系下受约束多目标优化的离散型电流模型预测控制器,使得对系统电流的跟踪效果及效率优化能在控制器中体现。然而对于受约束控制的优化问题,由于传统优化方法的复杂性和计算的庞大性,该文提出一种结合预测控制模型的修正分枝定界方法。该方法寻求三电平27个控制矢量中符合系统前后两拍输入矢量切换原则的控制序列,并综合考虑包含系统跟踪性、开关损耗及大电流条件切换损耗的预测性能指标值极小,达到系统最优控制。该策略解决了LCL滤波器易产生谐振的控制问题,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跟踪性,降低系统损耗,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开关次数,相对其他受约束控制降低了处理器运算负担。仿真和实验结果很好的证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ontrol and efficiency produced by the LCL filter in the three-phase grid inverter system, this paper designs a discrete current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ler which is constrained by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in the stationary coordinate system by derivation, analysis and conversion of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filter, so that the tracking effect and efficiency of the system current can be optimized and the efficiency is optimized. However, for the optimization problem of constrained control,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the traditional optimization method and the complexity of the calculation, a modified branch and bound method combining the predictive control model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is method seeks the control order of the three level 27 control vectors which conform to the switching principle of the input vector of the two beat before and after the system. This strategy solves the problem of controlling the resonance of the LCL filter, ensuring the stability and tracking of the system, reducing the loss of the system, reducing the number of switching times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reducing the number of switches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other constraints control reduces the computational burden of the processor.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correctn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strategy.

【作者单位】: 南昌航空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67014,50967003) 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2010BGA01000) 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GJJ11516)~~
【分类号】:TM4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洪峰;单任仲;王慧贞;严仰光;;一种逆变器损耗分析与计算的新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年15期

2 姜卫东;杜少武;史晓锋;鲍晓华;;中点箝位型三电平逆变器空间矢量与虚拟空间矢量的混合调制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年18期

3 侯朝勇;胡学浩;惠东;;基于离散状态空间模型的LCL滤波并网变换器控制策略[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1年36期

4 王颖杰;伍小杰;戴鹏;朱荣伍;;采用参数辨识及新型主动阻尼控制的LCL滤波脉宽调制整流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年1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为勇;王毓顺;孙振源;崔如泉;;基于MRAS的改进型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仿真[J];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11年03期

2 陈涛;李连波;;基于运动控制卡的控制系统的研究[J];伺服控制;2011年07期

3 魏祥林;傅龙飞;郝晓弘;;交流电机理论中相量、矢量的概念辨析及空间矢量分析法的意义[J];上海大中型电机;2012年02期

4 邬大为;阮毅;任志斌;;基于产生式系统和轨迹优化的巡线机器人控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8年11期

5 戴宇文;吕黄;谭德银;;考虑桩波动特性的PHC管桩半闭环施工监控[J];水运工程;2010年10期

6 洪峰;嵇鼎毅;王成华;;模拟光伏并网实验装置的研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年08期

7 李哲;阎威武;;基于Modelica的伺服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年10期

8 尚丽;;运动控制系统课程建设及发展构想[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9 杨勇;阮毅;沈欢庆;杨影;;风力发电中PWM逆变器交流侧电感的设计[J];太阳能学报;2009年03期

10 卢兴军;耿攀;李庆振;;单相逆变器损耗分析与计算[J];通信电源技术;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梁鹏飞;万健如;刘英培;;PMSM一种基于参考磁链的DTC方法[A];天津市电机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虹;王博宇;谭少林;游小杰;;基于CSPWM控制的四象限变流器功率开关器件损耗分析与比较[A];第七届中国高校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费雯丽;袁佳歆;陈立;;基于免疫算法的单相逆变器多目标最优控制策略研究[A];第七届中国高校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马俊婷;王少华;焦华;张一工;;户用型可并网单相光伏逆变器及输出滤波器的设计[A];第二届全国电能质量学术会议暨电能质量行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周帝;赵可君;;模型预测控制中的硬约束松化研究[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4年会论文集[C];2014年

6 凌路;叶永强;庄超;王建宏;;基于分裂电容法的LCL并网逆变器有源阻尼控制策略研究[A];第26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益;具有目的域的光电稳定跟踪系统满意控制策略[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2 谢维;在线圈中心测量磁场垂直分量的频率域电磁测深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蒋奇云;广域电磁测深仪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叶宗彬;大功率提升机三电平双馈调速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5 田凯;基于双调制波载波PWM策略的中点电位平衡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景巍;大功率三电平变频器功率器件损耗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7 李渊;兆瓦级双馈式三电平风电变流器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8 毛鹏;航空应用三相高功率因数整流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9 肖华锋;光伏发电高效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10 郭伟峰;APF与TSC谐波无功综合补偿控制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亮;基于DSP的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技术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高圆圆;基于FPGA的跑步机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杨列坤;基于运动控制的虚拟样机技术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葛金法;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研究与实现[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史大伟;宽频调速系统设计及精度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孔庆珊;光电跟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刘晟楠;基于灰色预测反馈线性化伺服控制算法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8 郭轶yN;基于DSP的全数字永磁同步电机伺服控制器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9 曾凡菊;弹道修正弹电动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D];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

10 林凯;基于真空机器人的直驱电机控制方法的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勇;阮毅;沈欢庆;汤燕燕;杨影;;Grid-connected inverter for win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J];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09年01期

2 崔巍,王长德,管光华,范杰;渠道运行管理自动化的多渠段模型预测控制[J];水利学报;2005年08期

3 陈虹丽;兰海;沈毅;;基于π型舵船舶减纵摇广义预测控制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6年12期

4 郭卫农,陈坚;基于状态观测器的逆变器数字双环控制技术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2年09期

5 翁海清,孙旭东,刘丛伟,韦立祥;三电平逆变器直流侧电压平衡控制方法的改进[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2年09期

6 金舜,钟彦儒,明正峰,王建渊;一种控制中点电位并消除窄脉冲的三电平PWM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3年10期

7 王鸿雁,邓焰,赵荣祥,何湘宁;飞跨电容多电平逆变器开关损耗最小PWM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年08期

8 姜俊峰,刘会金,陈允平,孙建军;有源滤波器的电压空间矢量双滞环电流控制新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年10期

9 李冬,阮新波;高效率的BOOST型功率因数校正预调节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年10期

10 林磊,邹云屏,钟和清,邹旭东,丁凯;二极管箝位型三电平逆变器控制系统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年1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兴;PWM整流器及其控制策略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8876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8876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f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