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特高压交直流线路同塔架设对交流线路电磁暂态特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5-15 21:13

  本文选题:特高压输电 + 直流输电 ; 参考:《电力自动化设备》2014年01期


【摘要】:分别建立了±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与500 kV、220 kV交流线路同塔架设的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分析了交直流线路同塔架设对500 kV、220 kV交流线路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的影响和对500 kV、220 kV交流线路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和双回交流线路同塔架设相比,交直流线路同塔架设时,会对500 kV、220 kV交流线路产生如下影响:220 kV和500 kV交流线路中均会产生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500 kV架设线路高抗时线路故障后潜供电流无过零点,否则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仅略有增加;由于220 kV交流线路通常不装设线路高抗,所以交直流线路同塔架设对其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影响甚微。针对500 kV架设线路高抗时潜供电流不过零的现象,提出了解决措施。
[Abstract]:The electromagnetic transient simulation models of 卤800 kV UHV HVDC transmission line and 500 kV / 220 kV AC transmission line with the same tower are established, respectively. The influence of the same tower erection on the induction voltage and inductive current of 500kV / 220kV AC transmission line and the effect on the potential supply current and recovery voltage of 500kV / 220kV AC line are analyzed.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same tower erection of double AC lines, when AC / DC lines are set up with the same tower, It will have the following effects on 500kV / 220kV AC lines. Both the inductive voltage and the inductive current in the 500kV AC transmission lines will produce zero crossing points after the fault of the 500kV transmission lines with high resistance. Otherwise, the submersible current and recovery voltage are only slightly increased, and because 220 kV AC lines are not usually equipped with high reactance,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same tower of AC / DC lines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submersible current and recovery voltage. In view of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potential supply current of 500 kV transmission line is not zero when it is high resistance, the solving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系统所;
【分类号】:TM7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商立群,施围;超高压同杆双回输电线路中熄灭潜供电弧的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年10期

2 王晓彤;班连庚;林集明;项祖涛;郑彬;;金昌—酒泉750kV同塔双回紧凑型线路换位方式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16期

3 易强;周浩;计荣荣;苏菲;孙可;陈稼苗;;同塔双回特高压线路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的限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10期

4 陈剑萍;张思;丘文千;戴攀;陈光;王东举;周浩;;特高压线路潜供电流的仿真计算[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9年04期

5 李博通;李永丽;景雷;苏斌;;同塔双回线的并联电抗器补偿方式研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9年08期

6 刘海军;韩民晓;文俊;张惠媛;肖湘宁;;特高压双回线路并联电抗器中性点小电抗的优化设计[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9年11期

7 王晓彤;林集明;班连庚;项祖涛;韩彬;;1000kV同塔双回线路不平衡度及换位方式分析[J];电网技术;2009年05期

8 张媛媛;班连庚;林集明;韩彬;王晓刚;项祖涛;;100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潜供电流研究(英文)[J];电网技术;2009年15期

9 林莘;李学斌;徐建源;;快速接地开关对交流特高压同塔双回输电线路潜供电弧的限制[J];电网技术;2010年09期

10 李雨;邓春;韩仲卿;;500kV同塔双回紧凑型线路并联补偿特性[J];电网技术;2010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正荣;李正熙;陈建业;邹军;;电子调节式可控电抗器[J];大功率变流技术;2009年02期

2 李召兄;文俊;徐超;张慧媛;肖湘宁;;特高压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的潜供电流[J];电工技术学报;2010年11期

3 康凯;赵兴勇;王世杰;;特高压并联电抗器抑制潜供电流研究[J];电力学报;2010年06期

4 邓春;王辉;李雨;袁亦超;孙宝强;;紧凑型输电线路改进导线布置可行性研究[J];电力技术;2009年11期

5 汪晶毅;李志泰;潘春平;;同塔多回输电线路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的研究[J];电力建设;2011年03期

6 蒋陶宁;徐亮;卞鹏;贾佳;康东升;孙成秋;李军;;导线相序及换位方式对地线损耗的影响[J];电力建设;2011年11期

7 柏晓路;葛秦岭;余雯雯;谢帮华;赵全江;;架空输电线路最小相间距离计算分析[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0年04期

8 沈军;张哲;郑玉平;李九虎;孟国凯;;500kV同杆双回线自适应重合闸方案[J];电力设备;2006年01期

9 林军;;一种提高超高压输电线自动重合闸成功率的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年24期

10 柴旭峥;梁曦东;曾嵘;何金良;;串联补偿的远距离输电线路潜供电弧参数特性[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何柏娜;特高压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开断后瞬态特性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2 吴彤;基于空间磁场的同杆并架双回线动态物理模型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周丽霞;大容量输电长线可控并联补偿与潜供电弧抑制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4 李博通;同塔多回线智能跳合闸方案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孙秋芹;特高压输电线路潜供电弧的动态物理特性与抑制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6 闫晓卿;特高压同步电网继电保护关键问题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学斌;特高压系统潜供电弧特性及抑制措施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2 梁昌深;长距离大容量混合海缆输电无功补偿及潜供电流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3 崔若晨;磁阀式可控电抗器抑制输电线路潜供电流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4 吕斗牛;输电线路瞬时性故障与永久性故障识别[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5 吴世敏;500kV平行输电线路感应电压、电流及其谐振问题研究[D];上海电力学院;2011年

6 吴文辉;同塔多回输电线路不平衡度分析及相序布置优化研究[D];上海电力学院;2011年

7 康凯;特高压输电线路内部过电压限制措施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8 白维祖;超高压输电线路自适应单相重合闸的判据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9 赵一;500千伏同杆双回线路重合闸方案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10 庚振新;超/特高压断路器开断过程电磁暂态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商立群,施围;快速接地开关熄灭同杆双回输电线路潜供电弧的研究[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5年02期

2 张栋;;500kV输电线路高抗中性点小电抗的选择及绝缘配合[J];电工技术;2010年12期

3 傅春蘅,秦庆芝;500kV同塔双回紧凑型塔[J];电力建设;2002年06期

4 马志坚,傅春蘅;500kV同塔多回输电线路技术及其推广应用[J];电力设备;2005年10期

5 李斌,李永丽,贺家李,郑玉平,盛濵,郭征;750kV输电线路保护与单相重合闸动作的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年13期

6 商立群,施围;超高压同杆双回输电线路中熄灭潜供电弧的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年10期

7 林军;;一种提高超高压输电线自动重合闸成功率的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年24期

8 柴旭峥;梁曦东;曾嵘;何金良;;串联补偿的远距离输电线路潜供电弧参数特性[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年05期

9 赵谷泉;电力系统无功功率的平衡及补偿[J];电力自动化设备;1997年02期

10 吴海涛,吕志宁,张浩,顾向阳,王颖;并联电抗器运行异常分析及处理[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1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孙鹏飞;输配电线路工频参数测量系统设计[D];河北大学;2006年

2 何柏娜;800kV GIS中采用快速接地开关抑制潜供电弧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6年

3 杨芳;高压输电线路的潜供电流特性与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超;陈为化;艾琳;;浙江电网开展特高压建设的研究[J];浙江电力;2009年01期

2 邹圣权;陈为化;;1000kV交流输电试验示范工程投运综述[J];湖北电力;2009年S1期

3 关志成;张福增;王新;王黎明;;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外绝缘设计和绝缘子选型[J];高电压技术;2006年12期

4 熊一权;;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改造为直流输电线路[J];黑龙江电力;1993年04期

5 蒙定中;;建议直流远送/稳控互联各大区强化的同步网,避免全国1000kV联网[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7年05期

6 张文亮,胡毅;发展特高压交流输电,促进全国联网[J];高电压技术;2003年08期

7 高靖;;ABB与中国共同迈进特高压时代——访ABB(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谭善理[J];国家电网;2007年01期

8 牛涛;谢珍建;钱康;许文超;张英娇;;徐州-南京1000kV输电线路潜供电流影响因素分析及高抗中性点接地电抗优化计算[J];电网技术;2010年11期

9 胡婧;;未来电网要符合规律适应国情——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周孝信[J];国家电网;2009年03期

10 李庆峰;廖蔚明;丁玉剑;范建斌;;±800kV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屏蔽防护[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年3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毅;;直流输电的特点及与交流输电的经济性比较[A];福建省第十二届水利水电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2 许崇武;耿汉杰;李诚;;HVDC换流站晶闸管阀冷系统水质与结垢[A];湖北省电机工程学会电厂化学专委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韩祯祥;徐政;;直流输电中的多馈入问题[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4 刘兵;阮江军;;交流架空输电线改造成柔性直流输电线后电磁环境研究[A];湖北省电工技术学会、武汉电工技术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暨理事会换届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林莘;何柏娜;徐建源;马怀;;潜供电弧的参数计算与分析[A];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胡云;梁小冰;莫丽琼;覃亮;史建立;;基于RTDS的超高压串联补偿线路潜供电流的仿真研究[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7 赵兴勇;张秀彬;;特高压输电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及发展[A];2006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杨建军;;大型海上风电场开发对电气设计的挑战[A];2010年度电气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罗健斌;王钢;李海锋;李志铿;;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暂态能量平衡保护[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10 黄成云;罗义华;武抒理;;500千伏大跨越钢管塔起吊设备及方案[A];华东六省一市电机(电力)工程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梁;发展特高压输电是一个中期合理选择[N];中国工业报;2011年

2 记者 刘宇;全国人大代表调研特高压输电工程[N];山西日报;2011年

3 ;2009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纪要[N];国家电网报;2009年

4 杨绍晗 李明;荆门-枫泾直流输电线路投运[N];华北电力报;2010年

5 记者 陶思遥;2009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今日开幕[N];国家电网报;2009年

6 记者 陶思遥 崔越男;2009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取得丰硕成果[N];国家电网报;2009年

7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 党组书记 曹广晶;特高压输电是必然选择[N];国家电网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何清平 张s,

本文编号:18939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8939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6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