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基于光纤温度传感器的电网温度监测应用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6 05:23

  本文选题:电力系统 + 光纤温度传感器 ; 参考:《长春理工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电力系统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电力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障电网及电力设施的安全运行成为电力工业的首要任务。但是一直以来电网事故的频发导致国家和人民产生了诸多的经济损失。之所以频发的最主要原因是电力设备触点温度过高易引起火灾,因此对电力设备的触点温度进行有成效的监控是减少安全隐患的重要措施。本文依据电力电网设备温度测量之切实情况,对以新型的光纤温度传感器为基础的电网温度监测应用系统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阐述了以热致色变技术实现温度监测为基础的光纤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完成了高电场强度及高磁场强度下光纤温度传感器的设计及研制;同时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制定电网温度监测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案,完成温度监测应用系统软件的初步开发工作;完成温度监测应用系统在变电站的软硬件部署;对回传数据、可视化显示、智能分析、数据监控等进行研究,从而起到预防电网安全隐患的作用。
[Abstract]:Power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illar of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power supply have been put forward, and ensuring the safe operation of power grid and power facilities has become the primary task of power industry. However, th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power grid accidents has caused a lot of economic losses to the country and people. The main reason for frequent occurrence is that high contact temperature of power equipment can easily lead to fire, so effective monitoring of contact temperature of power equipment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reduce the hidden danger of safety.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of power grid equipment, the application system of power network temperature monitoring based on new fiber optic temperature sensor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the principle of optical fiber temperature sensor based on thermochromic technology is described, and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optical fiber temperature sensor under high electric field and high magnetic field intensity are completed. At the same time, based on the technology of Internet of things, the design scheme of the temperature monitoring application system of power network is established, and the preliminary development of the temperature monitoring application system software is completed, the software and hardware deployment of the temperature monitoring application system in the substation is completed, and the data is transmitted back to the substation. Visual display, intelligent analysis, data monitoring and other research, so as to prevent potential security problems in power grid.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M76;TP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分布光纤温度传感器的应力研究[J];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李家猛;金施群;刘晨;;埋入式光纤温度传感器的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2008年01期

3 安毅,张申,钱建生;高性价比光纤温度传感器[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1989年04期

4 Andreas T.Augousti;王莉;;由可见光发光二极管激励的光纤温度传感器[J];国外计量;1989年03期

5 王剑锋,张在宣,郭宁,余向东,吴孝彪,金仁洙,金尧喜;提高分布光纤温度传感器系统稳定性的方法[J];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6 陈学岗,何兴道,方利华;半导体吸收式光纤温度传感器的研制[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1年10期

7 刘晔,张峗,王采堂,唐胜安,韦兆碧,王锋;双波长光纤温度传感器的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8 王亚民,王彦龙;光纤温度传感器在热加工生产中的应用[J];仪表技术;2004年01期

9 邢小军;闫建国;;一种用于光传飞控系统的光纤温度传感器研究[J];计测技术;2005年06期

10 徐竞 ,郑龙江;基于荧光寿命的光纤温度传感器[J];电气时代;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廷籍;戴晓丽;关庆彬;;一种光纤温度传感器[A];首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2年

2 刘晨;;光纤温度传感器[A];光子科技创新与产业化——长三角光子科技创新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张文松;朱香平;樊维涛;刘兰书;;荧光光纤温度传感器的研制及其应用研究[A];全国第15次光纤通信暨第16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李邦淑;张建国;马世良;孙晓燕;;新型光纤温度传感器及其显示仪表[A];西北五省区第四届热处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下)[C];1990年

5 刘晨;;干涉型光纤温度传感器[A];第十一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韩立唐;徐志东;;光纤技术的基本训练与传感器实验[A];数学·物理·力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2000(8)卷——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8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王冬生;王桂梅;王玉田;张继高;潘玮炜;;基于稀土荧光材料的光纤温度传感器[A];2007'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一)[C];2007年

8 徐海峰;张在宣;王剑锋;戴碧智;刘红林;INSOO S.KIM;;25km光纤温度传感器中背向拉曼散射的放大效应[A];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郑东;隋成华;蔡萍根;许晓军;;ZnO薄膜温变特性在透射型光纤温度传感器中应用的研究[A];2009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陈振生;周骁威;;智能电器温升的测量及在线监测[A];第五届全国智能化电器及应用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繁昕;基于光纤温度传感器的电网温度监测应用系统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4年

2 柏海鹰;稀土荧光光纤温度传感器系统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3 张杨;荧光光纤温度传感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4 刘兰书;高精度荧光光纤温度传感器及其应用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1年

5 武鹏飞;大量程超高温光纤温度传感器技术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3年

6 孙权;热致色变光纤温度传感器的设计与热学特性仿真[D];长春理工大学;2014年

7 施清平;光纤温度传感器实用化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8 王博;光纤温度传感器中热形变材料的漫反射特性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9 王冬生;荧光光纤温度传感器的研究[D];燕山大学;2006年

10 李家猛;嵌入式光纤温度传感器的设计[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956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8956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6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