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片压实密度对双电层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本文选题:双电层电容器 + 压实密度 ; 参考:《化工新型材料》2014年12期
【摘要】:以商品化的活性炭为原料,采用部分锂离子制造工艺,制备了2.7V40F有机系软包装双电层电容器,研究了极片的压实密度对双电层电容器的容量、等效串联电阻、漏电流以及循环性能的影响,并对制备的双电层电容器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极片压实密度为600mg/cm3时,双电层电容器在1000mA放电电流时,电容器的能量密度为6.98W·h/Kg,经过2.7V恒压30min后,电容器漏电流为0.4mA,循环10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5.02%。
[Abstract]:Using commercial activated carbon as raw material, 2.7V40F organic soft packaging electric double layer capacitor was prepared by using part of lithium ion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 capacity of the electrode sheet compaction density to the double layer capacitor was studied, and the equivalent series resistance was studied. The effect of leakage current and cycle performance was also tes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nergy density of the double layer capacitor is 6.98 W / kg at the 1000mA discharge current when the compaction density of the electrode is 600mg/cm3. The leakage current of the capacitor is 0.4 Ma after the constant voltage of 2.7 V 30min, and the capacity retention rate of the double layer capacitor is 95.02 after 1000 cycles.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化学与药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64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063003)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1GXNSFA018016)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桂科攻1114019-3)
【分类号】:TM5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向阳;;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系统集成及基础科学[J];电器工业;2009年11期
2 叶峰;;新能源发电-实现人类的持续发展[J];能源与环境;2008年03期
3 曹秉刚;曹建波;李军伟;续慧;许鹏;;超级电容在电动车中的应用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干频;;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技术研究[J];传动技术;2010年03期
2 封世领;刘强;李志强;;基于FPGA的超级电容器均衡充电电路设计与实现[J];电源技术;2011年05期
3 胡进;吕征宇;韩珏;张达敏;;一种超级电容DC/DC管理电路的控制方法研究[J];电源学报;2011年05期
4 卞永明;赵芳伟;吴昊;蒋佳;;超级电容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11年04期
5 张京明;任殿波;崔淑梅;宋宝玉;;并联混合动力汽车复合电源控制策略的研究[J];高技术通讯;2010年03期
6 蓝正升;邹焕青;;电-电复合电源与功率分配控制的建模仿真研究[J];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12年05期
7 孙文;林平;卢冶;徐德鸿;;用于电动汽车的双向DC/DC变换器控制设计[J];电力电子技术;2012年07期
8 武琼;滕青芳;;混合电动汽车辅助储能系统的研究[J];电源技术;2013年03期
9 戚思良;盘朝奉;陈昆山;陈龙;马跃超;;复合电源电动车再生制动系统的仿真与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10 狄东晗;张维;李保勇;王焕文;;10kV户外柱上智能设备电源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广东电力;201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贵平;纯电动汽车驱动与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2 于海芳;混合动力汽车复合储能系统参数匹配与控制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王永利;区域客户端能源综合需求侧管理理论及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0年
4 任桂周;内燃—直线发电集成动力系统储能装置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5 于翔鹏;混合电动汽车制动系统的控制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6 于們;基于混合储能的风电场实时功率调控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7 赵国柱;电动汽车再生制动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8 胡春花;纯电动大客车复合电源系统能量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江苏大学;2012年
9 王乐萍;基于PEMFC的温差能驱动水下滑翔器能源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邓玲娟;过渡金属氧化物/石墨烯纳米电极材料制备及其电容性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俊臣;柔性石墨烯基复合薄膜的制备与电容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2 刘道庆;多孔碳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3 刘志豪;碳材料和聚苯胺对超级电池负极性能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4 杜龙飞;Ni(OH)_2/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5 李琼琼;氧化石墨烯的还原及其在超级电容器活性炭电极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6 郭子涵;含氮活性炭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3年
7 胡菁;纳米结构电极材料的制备及超级电容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8 肖婷婷;铁/锰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超级电容器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4年
9 赵真真;界面电子输运及在超级电容器材料中的应用[D];南京大学;2012年
10 姚添元;氧化石墨烯/锰氧化物/PANI三元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南金瑞,王建群,孙逢春;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系统的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2 曹文云,朱刚,刘军平,钱敦勇;碱性方形锌空电池的研制[J];电池;2003年05期
3 徐保伯,梁艳,刘务华;锂离子电池电动自行车及充电模式[J];电池;2005年01期
4 王成山;马立克;;含风电场电源的配电系统三相潮流计算(英文)[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年16期
5 赵颖然;;沼气发电机并网一次主接线及继电保护配置的探讨[J];电气技术;2006年04期
6 周双喜,吴畏,吴俊玲,安宁;超导储能装置用于改善暂态电压稳定性的研究[J];电网技术;2004年04期
7 赵海翔,张义斌,陈默子;用于计算风电机组并网运行引起全电网电压波动的电流源等效法[J];电网技术;2004年19期
8 曹娜;赵海翔;戴慧珠;;常用风电机组并网运行时的无功与电压分析[J];电网技术;2006年22期
9 曹秉刚,张传伟,白志峰,李竟成;电动汽车技术进展和发展趋势[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10 李贵远;陈勇;;动力电池与超级电容混合驱动系统设计与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慧妍;超级电容器直流储能系统分析与控制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工研究所);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梅滨;新型双电层电容器研究现状及展望[J];炭素;2003年02期
2 曲喜新;双电层电容器[J];电子元件与材料;1993年01期
3 王国庆;双电层电容器发展现状及前景[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0年01期
4 顾温国,李劲,夏云发,曹婉真;纽扣型液体双电层电容器的研制[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0年03期
5 宋晔,朱绪飞,刘宗才;全固态双电层电容器的开发和应用前景[J];电子质量;2000年12期
6 刘志祥,董国君,张密林;双电层电容器的制备及性能[J];电源技术;2001年06期
7 钟海云,李荐,姜翠玲,王德全,戴艳阳;双电层电容器的研制[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1年05期
8 孟庆函,李开喜,凌立成;碳基双电层电容器的结构、机理及研究进展[J];化学通报;2001年11期
9 王松宇,王国庆;双电层电容器及其应用[J];国外电子元器件;2001年06期
10 遇桂春,徐继芬;电化学双电层电容器的研制[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颂;梁磊;郭鹏义;杨耕;;介绍一种新型电容器——双电层电容器[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韩鹏献;时志强;赵朔;张翠;姚国富;吕嘉辉;王成扬;;水蒸气活化的酚醛树脂炭作双电层电容器电极材料[A];第二十七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程洪平;董海雯;潘英俊;魏子栋;;碳基双电层电容器的研究[A];第二十七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梁业如;骆建卫;吴丁财;徐飞;符若文;;剑麻纤维基多孔炭的制备及其在双电层电容器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15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预印集[C];2010年
5 郭春雨;王成扬;时志强;王艳素;杜[;;双电层电容器炭基电极制备及应用研究[A];第20届炭—石墨材料学术会论文集[C];2006年
6 常俊玲;刘洪波;张红波;;高比表面积活性炭作双电层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张琳;李步广;刘洪波;张红波;何月德;;酚醛树脂为原料制备双电层电容器用电极材料的工艺研究[A];第19届炭—石墨材料学术会论文集[C];2004年
8 徐文东;陈进富;李术元;;高能量密度双电层电容器开发及储放电性能研究 1.电解液与粘接剂对电极性能的影响[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Ⅲ[C];2004年
9 刘亚菲;胡中华;曾俊;程庚金生;;高性能活性炭电极材料在双电层电容器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10 程庚金生;刘亚菲;曾俊;胡中华;;高容量炭电极材料制备及在双电层电容器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成都 陈迪 宋恩才;双电层电容器EDLC简介[N];电子报;2003年
2 王小龙;美国制成充电仅需200微秒的新型超级电容[N];中国质量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津;乙炔黑电极材料及其双电层电容器制备与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罗曼;低内阻碳基双电层电容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洪东升;铝箔腐蚀工艺与双电层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孟祥利;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双电层电容器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5 秦军;酚醛基活性炭纤维作为双电层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程洪平;碳基电化学双电层电容器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7 韩鹏献;酚醛树脂基活性炭用作双电层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周海生;双电层电容器电极材料及其制备工艺与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9 张翠;水溶性沥青基多孔炭的制备及其在双电层电容器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13年
10 王建英;双电层电容器项目技术经济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204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920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