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多负载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24 20:05

  本文选题: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 + 多负载 ; 参考:《电工技术学报》2015年S1期


【摘要】:多负载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由于加入了谐振补偿拓扑,可能存在多谐振点,从而导致系统频率控制中的不稳定现象。为此,本文重点研究了多负载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稳定工作条件。本文利用互感耦合模型获得了多负载系统次级侧到初级侧的等效反映阻抗;为了保证最大功率传输能力,获得了初、次级系统谐振频率一致时的初级谐振电容值;最后,根据多负载系统初级侧存在唯一零相角谐振点的条件,得到了多负载系统的稳定条件:当所有初、次级绕组之间的耦合系数的平方和与次级系统品质因数满足稳定条件时,系统工作在稳定区域,仿真分析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
[Abstract]:The multi-load inductive radio energy transmission system may have multiple resonance points due to the addition of resonant compensation topology, which leads to instability in the frequency control of the system. Therefore, the stable working conditions of multi-load radio energy transmission system a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In this paper, the equivalent reflection impedance from secondary side to primary side of multi-load system is obtained by using the mutual inductance coupling model. In order to ensure the maximum power transmission capacity, the primary resonant capacitance is obtained when the resonant frequency of the secondary system is the same.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 that there is a unique zero phase angle resonance point at the primary side of the multi-load system, the stability condition of the multi-load system is obtained: when the square sum of the coupling coefficient between all the secondary windings and the quality factor of the secondary system satisfy the stability condition, The system works in a stable region,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verify the correctness of the theory.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分类号】:TM7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孙跃;黄卫;苏玉刚;;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负载识别算法[J];重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2 武瑛,严陆光,徐善纲;新型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稳定性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郑辉;多负载ICPT系统的频率稳定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文珍;张波;丘东元;;频率跟踪式谐振耦合电能无线传输系统研究[J];变频器世界;2009年08期

2 杨民生;王耀南;;新型无接触感应耦合电能传输技术研究综述[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3 孙跃;朱军峰;王智慧;苏玉刚;戴欣;;CPT系统输出稳压控制技术[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4 聂一雄;文波;刘艺;;无接触功率传输技术[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0年03期

5 杨民生;王耀南;欧阳红林;张细政;;基于可控电抗器的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动态补偿[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05期

6 黄俊博;孙跃;;基于图示法和根轨迹法的CPT系统频率稳定性分析[J];电工技术;2010年06期

7 孙丹婷;聂一雄;;对无接触功率传输系统设计的探讨[J];电气应用;2007年12期

8 吴永亮;陈国光;孟召丽;;弹载参数装定中非接触供电技术分析[J];电源技术应用;2010年09期

9 姜田贵;张峰;王慧贞;;松耦合感应能量传输系统中补偿网络的分析[J];电力电子技术;2007年08期

10 赵彪;冷志伟;吕良;陈希有;;小型非接触式电能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力电子技术;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Resonant Frequency of Non-contact Energy Transmission System[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朱军峰;王智慧;孙跃;;CPT系统输出稳压控制技术研究[A];四川省电工技术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傅文珍;张波;丘东元;王伟;;串并联谐振共振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性能的比较分析[A];ABB杯第三届全国自动化系统工程师论文大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泽松;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水下非接触式电能传输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张旭;感应耦合式电能传输系统的理论与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3 薛凯峰;微机电系统多维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夏晨阳;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能效特性的分析与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5 马纪梅;人工心脏的经皮传能系统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6 刘礼平;基于机床附件化的旋转超声波加工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周雯琪;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的特性与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8 唐春森;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软开关工作点研究及应用[D];重庆大学;2009年

9 王智慧;基于包络线调制的非接触电能传输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10 黄金鑫;基于空间电磁能的无线传感器自供能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宁;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邵珠宏;基于感应电能传输的轮胎充放气系统设计[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李杨;三维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在体内微机电系统中的实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张青;谐振耦合式无线输电多载系统建模及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刘结焱;变电站无线无源测温节点的设计与集成[D];安徽大学;2011年

6 刘妍;基于高频旋转变换器数字无刷励磁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7 张志博;wMPS测量系统激光器非接触电能传输设计[D];天津大学;2010年

8 封阿明;基于全桥谐振变换器的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基本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9 李中贵;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开放式平台的设计[D];重庆大学;2011年

10 刘秀芳;基于非接触能量传输电动汽车锂电池组充电系统设计[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瑛,严陆光,徐善纲;新型无接触能量传输系统[J];变压器;2003年06期

2 武瑛,严陆光,黄常纲,徐善纲;新型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性能分析[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3年04期

3 韩腾,卓放,闫军凯,刘涛,王兆安;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频率分叉现象研究[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5年02期

4 武瑛,严陆光,徐善纲;运动设备无接触供电系统耦合特性的研究[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5年03期

5 孙跃,李良,戴欣,苏玉刚,王智慧;电流型全桥软开关变换器的离散映射建模与仿真[J];电工技术学报;2005年06期

6 孙跃;王智慧;戴欣;苏玉刚;李良;;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频率稳定性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05年11期

7 苏玉刚;王智慧;孙跃;唐春森;;非接触供电移相控制系统建模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08年07期

8 苏玉刚;唐春森;孙跃;王智慧;;非接触供电系统多负载自适应技术[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01期

9 王智慧;孙跃;苏玉刚;戴欣;唐春森;;适用于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新型AC/DC/AC变换器[J];电工技术学报;2010年01期

10 徐磊;徐中友;;通用非接触供电平台设计及实现[J];电气应用;2008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戴欣;软开关变换电路离散映射建模方法及非线性行为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2 周雯琪;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的特性与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3 王智慧;基于包络线调制的非接触电能传输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志军;多负载ICPT系统建模与控制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2 张红颖;模糊控制在软开关功率变换器中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浩,王宇,曲宏宇;日产智能传输系统[J];山东内燃机;2000年03期

2 孙宏伟;张永顺;;一种指令传输系统抗干扰评估模型研究[J];战术导弹技术;2008年01期

3 张屹松;;浅谈数字MMDS传输系统的几点经验[J];科学之友;2010年13期

4 王继军;;胶济客运专线信息安全传输系统方案改进[J];铁道通信信号;2009年06期

5 ;传输系统:毫秒时间的附加值[J];现代制造;2008年42期

6 高兴平;卢f,

本文编号:19303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9303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6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