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光伏逆变器控制参数的分步辨识方法

发布时间:2018-05-24 23:28

  本文选题:光伏发电 + 逆变器 ; 参考:《电网技术》2015年03期


【摘要】:由于光伏逆变控制器的内外环之间是级联关系,在以往一次侧制造短路以产生电压跌落,或者在控制器参考值上制造阶跃扰动的激励下,参数存在不可唯一辨识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在二次侧量测信号上施加扰动的方法,称为虚拟量测激励。其突出优点是施加某个量测信号激励时可以屏蔽其他量测信号的变化,从而可以实现内外环控制器动作的解耦,进而解决参数的可辨识性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光伏逆变器控制参数的分步辨识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电容电压量测信号的方波和正弦激励,先后辨识得到电压外环的积分和比例系数;然后在屏蔽并网点电压和电容电压量测信号变化的条件下,利用并网点电流q轴量测信号的正弦激励确定电流内环3个控制参数的比例;再通过测量或辨识方法得到电感参数的数值后,即可获得电流内环的全部控制参数值。如果电感参数可测量,则整套方法都不需要使用优化算法。仿真算例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Abstract]:Because of the cascad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ner and outer loops of the photovoltaic inverter controller, there is a problem that the parameters can not be uniquely identified when the voltage drop is caused by a short circuit at the previous side or the step disturbance is made on the reference value of the controller. For this reason, a new method called virtual measurement excitation is proposed, in which the disturbance is applied to the secondary side measure signal. Its outstanding advantage is that the variation of other measurement signals can be shielded when a measurement signal is excited, so that the decoupling of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loop controller can be realized, and the problem of parameter identifiability can be solved. Based on this, a step-by-step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control parameters of photovoltaic inverter is proposed. In this method, the square wave and sinusoidal excitation of the capacitance voltage measurement signal are used to identify the integral and the proportional coefficient of the voltage outer loop successively, and the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hielding and measuring the voltage of the capacitance voltage and the measuring signal of the dot voltage and the capacitance voltage, the integral and the proportional coefficient of the voltage outer loop are obtained successively. The proportion of three control parameters of the current inner loop is determined by using the sine excitation of the measurement signal of the Q axis of the parallel dot current, and the value of the inductance parameter is obtained by measuring or identifying method, all the control parameters of the current inner loop can be obtained. If inductance parameters can be measured, the whole method does not need to use an optimization algorithm. A simulation example show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ethod.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能源与电气学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07059)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11AA05A103)~~
【分类号】:TM4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刘伟;彭冬;卜广全;苏剑;;光伏发电接入智能配电网后的系统问题综述[J];电网技术;2009年19期

2 刘东冉;陈树勇;马敏;王皓怀;侯俊贤;马世英;;光伏发电系统模型综述[J];电网技术;2011年08期

3 郑凌蔚;刘士荣;谢小高;;基于改进小波神经网络的光伏发电系统非线性模型辨识[J];电网技术;2011年10期

4 郑伟;熊小伏;;光伏并网逆变器NARX模型的系统辨识[J];电网技术;2013年09期

5 沈欣炜;郑竞宏;朱守真;朱凌志;施涛;曲立楠;;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参数的dq轴解耦辨识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年04期

6 付兵彬;贾春蓉;杨昌海;张中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仿真模型的参数辨识[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3年05期

7 司新跃;陈青;高湛军;;基于分段线性的光伏阵列等效模型[J];电网技术;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小云;顾广娟;;用户侧光伏微电网发展机遇与挑战[J];大功率变流技术;2011年06期

2 史常凯;梁英;孟晓丽;马力;;城乡一体化布局下的农网智能化建设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06期

3 魏磊;姜宁;于广亮;高媛媛;孙川永;张琳;;宁夏电力系统接纳新能源能力研究[J];电网技术;2010年11期

4 杨秋霞;高金玲;荣雅君;任玉艳;;单相光伏并网系统共模电流分析[J];电网技术;2011年01期

5 郑凌蔚;刘士荣;谢小高;;基于改进小波神经网络的光伏发电系统非线性模型辨识[J];电网技术;2011年10期

6 陶梅玉;余婕;钱军;余涛;;光伏电站并网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J];低压电器;2011年23期

7 赵波;张雪松;洪博文;;大量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智能配电网后的能量渗透率研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2年08期

8 吴文传;刘鹏飞;张屹;张伯明;刘耀年;;有源配电网公共信息模型扩展及其标准算例系统设计[J];电网技术;2012年09期

9 刘琳;陶顺;郑建辉;林焱;肖湘宁;;基于最优梯度的滞环比较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J];电网技术;2012年08期

10 邢浩江;张东来;李铁才;王子才;;考虑电网电压基波锁相环控制的单级式光伏逆变器柔性并网方法[J];电网技术;2012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吴小云;顾广娟;;用户侧光伏微电网发展机遇与挑战[A];第二届全国电能质量学术会议暨电能质量行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文;数字化光伏并网系统的逆变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2 蔡纪鹤;光伏并网发电的功率补偿控制研究[D];江苏大学;2014年

3 郑伟;光伏并网逆变器辨识建模方法及应用[D];重庆大学;2014年

4 黄亚峰;大容量光伏逆变系统接入弱电网运行可行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5 王鹤;含多种分布式电源的微电网运行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6 申科;模块化多电平功率变换系统基础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7 李安寿;分布式电源系统稳定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成山;李鹏;;分布式发电系统仿真理论与方法[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08年01期

2 刘素琴,黄可龙,刘又年,李林德,陈立泉;储能钒液流电池研发热点及前景[J];电池;2005年05期

3 邹建章;陈乔夫;张长征;;光伏逆变器综合性能测试平台研究[J];电测与仪表;2010年08期

4 王飞,余世杰,苏建徽,沈玉梁;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05年05期

5 汪海宁,苏建徽,张国荣,茆美琴,丁明;光伏并网发电及无功补偿的统一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05年09期

6 刘邦银;段善旭;刘飞;徐鹏威;;基于改进扰动观察法的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06期

7 魏克银;刘德志;欧阳斌;翟小飞;晏明;;三相四线制二极管整流桥的动态平均值模型[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11期

8 杜春水;张承慧;刘鑫正;陈阿莲;;带有源电力滤波功能的三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控制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2010年09期

9 杨勇;赵方平;阮毅;赵春江;;三相并网逆变器模型电流预测控制技术[J];电工技术学报;2011年06期

10 傅望;周林;郭珂;刘强;代璐;黄勇;;光伏电池工程用数学模型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11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为;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2 余蜜;光伏发电并网与并联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赵晶晶;含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优化运行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颜文旭,沈锦飞,惠晶,吴雷;脉冲均匀调制功率控制串联谐振式逆变器[J];电力电子技术;2004年04期

2 王耀北;闫英敏;;正弦逆变器控制软件设计[J];国外电子元器件;2005年12期

3 朱晓荣,彭咏龙,李和明;并联型逆变器的定角控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4 许爱国;谢少军;;数字双闭环瞬时值控制逆变器外特性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5 熊健;周亮;张凯;史鹏飞;;一种高性能的单相逆变器多环控制方案[J];电工技术学报;2006年12期

6 张春雨;彭咏龙;张智娟;;一种并联谐振型逆变器他激频率的控制方法[J];电力电子;2006年01期

7 崔彬;钱照明;丁新平;彭方正;;Z源逆变器的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J];电力电子技术;2007年09期

8 岳玉静;;196系列单片机在空调逆变器中的运用[J];电子技术;2009年06期

9 梁中华;于平泳;刘春芳;卢宝宏;刘宏楠;;多重化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10 周玉栋;许海平;曾莉莉;温旭辉;;电动汽车双向阻抗源逆变器控制系统设计[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年3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永利;霍艳军;;组合式三相正弦逆变器控制软件设计[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2 费雯丽;袁佳歆;陈立;;基于免疫算法的单相逆变器多目标最优控制策略研究[A];第七届中国高校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李红利;方文俊;仇书文;;基于60°坐标系的五电平逆变器研究[A];第22届全国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学术会议暨第4届中国煤矿信息化与自动化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郭建勇;方如举;李献伟;;光伏并网逆变器伪孤岛现象的研究[A];2012中国智能电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李金刚;马鑫;钟彦儒;;新型中频正弦波逆变器控制方法实现的研究[A];2008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石志学;王金峰;金传付;吉文杰;郭艳鹏;陈可;;500kW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设计和实现[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3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葛兴来;冯晓云;;逆变器无拍频控制策略研究[A];2008年中国铁道学会牵引动力学术年会——动车组、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叶楠;何中一;孟宪会;邢岩;;逆变器电流滞环控制技术研究[A];2006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张少杰;段铁群;杨勇;张亮;;1kW潮流能发电装置逆变器SVPWM技术的研究与应用[A];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海洋能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郭同生;黎辉;杨旭;王兆安;;UPS逆变器反馈控制误差分析与改进方法[A];第二届全国特种电源与元器件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上海 苏成富;一款新型逆变器控制芯片LX1692IDW简介[N];电子报;2013年

2 周志敏;新一代UPS的发展趋势[N];人民邮电;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房绪鹏;Z源逆变器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陈艳;光伏发电系统中Z源逆变器的控制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3 汤雨;Z源逆变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4 谭光慧;太阳能交流模块逆变器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5 郑伟锋;网络控制逆变器及其并联系统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6 程如岐;基于Z拓扑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许飞;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的电压型组合式逆变器和电流源逆变器控制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8 亓迎川;电压型逆变器分布式控制并联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建文;大容量高频谐振逆变器关键技术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10 许颇;基于Z源型逆变器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伍元彪;阻抗源逆变器在微型电动汽车上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赵玲霞;风光柴互补发电系统中并网双向逆变器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3 阚加荣;单相逆变器无互联线并联控制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4 张怀金;双向高频环节逆变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5 张志强;新型逆变器控制系统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6 郭哠;单相并网光伏逆变器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何耀;基于内高频环的并网三相光伏逆变器的研究和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8 王文杰;单相中频逆变器数字控制及其并联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9 金城;基于下垂法控制的无线并联逆变器系统由独立到并网模式切换策略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10 薛平;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用Z源逆变器的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310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9310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6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