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基于支路两端母线频差的失步解列判据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7 10:06

  本文选题:失步解列 + 解列判据 ; 参考:《电力自动化设备》2014年03期


【摘要】:依据等频差原则推导了等值两机系统失步过程中电压的变化特点,根据失步中心频率与两侧系统频差的对应关系,提出了基于支路两端母线频差的失步解列判据。通过计算支路两端母线频差,判断是否存在振荡中心迁移现象,定位振荡中心并判断失步状态。以CEPRI 36节点系统为例,分别对振荡中心是否发生迁移2种情况进行了判据的有效性验证,并与实际解列装置所采用的判据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判据的准确性与实用性。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equal frequency differenc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oltage variation in the process of losing step of equivalent two-machine system are deduced. According to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 between the center frequency of out-of-step and the frequency difference of both sides of the system, the criterion of de-stepping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frequency difference of bus line at both ends of the branch. By calculating the frequency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busbars of the branch circuit, the migration of the oscillation center is judged, the oscillation center is located and the out-of-step state is judged. Taking the CEPRI 36-bus system as an example, the validity of the criteria for whether the oscillation center is shifted or not is verifi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criterion used in the actual decoupling devic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verify the accuracy and practicability of the proposed criterion.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11AA-05A119) 国家电网公司大电网重大专项资助项目(SGCC-MPLG029-201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120702020006)~~
【分类号】:TM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宗洪良,任祖怡,郑玉平,邵学俭,孙光辉,沈国荣;基于ucos φ的失步解列装置[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年19期

2 高鹏,王建全,周文平;视在阻抗角失步解列判据的改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年24期

3 刘福锁;方勇杰;;基于广域实测受扰轨迹的失步解列判据[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年17期

4 李莉;刘玉田;;一种系统断面自适应复合解列判据[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22期

5 薛禹胜;肖世杰;;综合防御高风险的小概率事件:对日本相继天灾引发大停电及核泄漏事件的思考[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08期

6 张保会;电网继电保护与实时安全性控制面临的问题与需要开展的研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4年07期

7 曹一家;王光增;;电力系统复杂性及其相关问题研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0年02期

8 张保会;郝治国;Zhiqian BO;;智能电网继电保护研究的进展(三)——保护功能的发展[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0年03期

9 张保会;汪成根;郝治国;;电力系统失步解列存在的问题及需要开展的研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0年10期

10 曹一家;张宇栋;包哲静;;电力系统和通信网络交互影响下的连锁故障分析[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远波;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判据研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刘容容;鲍有理;季东方;董丽金;;继电保护母线电压直流控制回路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陈建文;;发变组微机保护双重化配置探讨[J];安徽电力;2004年01期

4 汤伟;;发电机组再同步研究综述[J];安徽电力;2006年04期

5 郑国强;汤伟;吴红斌;;大型发电机组失磁保护对机网协调安全影响的仿真计算研究[J];安徽电力;2008年01期

6 刘容容;沈俊东;许小兵;;微机型备用电源自投装置应用中的问题及处理方法[J];安徽电力;2008年02期

7 关洪强;裴士伦;高刚;;MLX微机消谐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与变电运行安全[J];安全;2005年06期

8 李邦云,丁晓群,李娟;变压器绕组变形在线监测方法的研究[J];变压器;2003年10期

9 高军;;由主变差动保护接线方式引起的保护误动问题探讨[J];变压器;2009年04期

10 马海波;;RCS985T电厂变压器保护装置的工程应用[J];变压器;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倪雪丹;钟齐勇;;抽水蓄能机组和主变压器保护闭锁逻辑研究[A];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文集2011[C];2011年

2 赵应富;;大朝山电厂500kV/220kV联络变压器公共绕组过负荷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A];2010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C];2010年

3 陈义宣;;电力系统低频减载整定方法综述[A];2010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C];2010年

4 禹海斌;;3/2接线方式下RCS-921A型自动重合闸装置的边、中断路器单相重合闸配合使用问题的探讨[A];2010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优秀论文部分)[C];2010年

5 叶远波;;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判据研究[A];华东六省一市电机(电力)工程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周程;;双电流互感器下二次绕组分配的探讨[A];华东六省一市电机(电力)工程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薇;;一起由于TA回路开路导致的保护动作分析[A];第十六届(2008年)华东六省一市电机(电力)工程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王薇;叶远波;;220kV线路保护与断路器逻辑回路协调应用研究[A];第十六届(2008年)华东六省一市电机(电力)工程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王婧;哈恒旭;;投影变换理论在电磁暂态分析中的应用[A];2007中国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行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桂林;王祥珩;王维俭;张学深;;三峡电站1号发电机内部故障主保护配置方案的研究[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继电保护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静铁岩;大规模风电并网条件下的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平衡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安yN春;非线性电力系统分岔控制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3 余昆;基于分层递阶控制理论的城市电网自愈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廖泽友;高压输电线路电流纵差保护装置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0年

5 任雁铭;变电站计算机通信网络和系统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0年

6 王铁强;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共振机理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1年

7 杨卫东;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8 王卫国;电力系统动态负荷建模及其有效性验证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2年

9 雷亚洲;随机规划理论在风电并网系统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01年

10 毕兆东;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控制决策算法[D];浙江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黎建彪;区域电网稳定控制系统的原理及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宋庆林;南方电网电压静态、暂态及全过程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廖来新;2015年南方电网电压稳定分析计算[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4 翁军美;电网自动化系统时钟设备同步实时监测系统研究与应用[D];浙江大学;2010年

5 孟磊;大规模双馈型风电场异常脱网特性分析[D];东北电力大学;2011年

6 杨悦;基于时间—空间解耦的动态无功优化方法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1年

7 张伟;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软件的应用开发[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8 李树峰;发电机注入式定转子接地保护的研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9 朱东杰;电力变压器差动保护的涌流识别方法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10 何金;电网安全性综合评价模型与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志来,张保会,哈恒旭;一种变结构的时间序列预测算法及其在电力系统暂态稳定预测中的应用[J];电工技术学报;2002年03期

2 沈国荣;;阻抗循序判别式失步继电器的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1984年03期

3 卢强;“我国电力大系统灾变防治和经济运行的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项目简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年01期

4 戴晨松,薛峰,薛禹胜;受扰轨迹的分群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年01期

5 严伟,陆于平,李鹏;一种新的大型发电机失步预测综合保护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年21期

6 薛禹胜;综合防御由偶然故障演化为电力灾难——北美“8·14”大停电的警示[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年18期

7 宗洪良,任祖怡,郑玉平,邵学俭,孙光辉,沈国荣;基于ucos φ的失步解列装置[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年19期

8 宗洪良,孙光辉,刘志,王荣;大型电力系统失步解列装置的协调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年22期

9 甘德强,胡江溢,韩祯祥;2003年国际若干停电事故思考[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年03期

10 王洪涛,刘玉田,邱夕照;基于分层案例推理的黑启动决策支持系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沉;吴佳耘;乔颖;卢强;刘前进;Christian Rehtanz;;电力系统主动解列控制方法的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年13期

2 吴学娟;沈沉;向学军;乔颖;;主动解列策略求解过程中的网络化简[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年07期

3 王达;薛禹胜;刘玉田;张恒旭;;故障解列与失步解列的协调优化[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14期

4 黎瀚;;小电源并网运行可靠性及故障解列问题探讨[J];广西轻工业;2009年11期

5 谭伟;杨银国;倪敬敏;;电力系统在线主动解列控制算法[J];广东电力;2011年12期

6 黄伟;李文云;吴小辰;孙光辉;徐光虎;吴琛;柳勇军;张丹;;基于广域量测的云南小水电群振荡解列原理及判据[J];南方电网技术;2010年S1期

7 何昌文;小电源并网的影响及解列装置问题的分析[J];继电器;1995年02期

8 许惠敏;距离Ⅲ段整定方法的改进及解列点的选取[J];华中电力;1994年03期

9 赵勇;徐光虎;张勇;余畅;黄河;柳勇军;;南方电网的失步特征与解列措施适应性分析[J];南方电网技术;2010年03期

10 蔡国伟;孟祥霞;李晓峰;王孟夏;;基于网络结构及暂态能量的失步解列方案的研究[J];中国电力;200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宗洪良;孙光辉;刘志;王荣;;大型电力系统失步解列装置的协调与配合[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能源科技分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孙鸣;余娟;;分布式电源与系统解列策略的探讨[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源祺;基于广域测量信息的电力系统解列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李莉;基于广域测量信息的失步解列判据与控制方案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王达;紧急控制与校正控制的协调优化[D];山东大学;2009年

4 王旭东;基于图论的智能电网最优孤岛划分模型和算法[D];天津大学;2011年

5 王超;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中的几个重要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胜文;电力系统主动解列策略及脆弱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田圳;基于多层图分割理论的电力系统主动解列面快速搜索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吴学娟;主动解列控制中简化电网拓扑的研究[D];三峡大学;2007年

4 丁雅琦;基于广域测量系统解列方案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5 孟祥侠;基于网络结构及暂态能量的电力系统失步解列方案的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05年

6 董璇;大区互联电网失步解列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7 娄宝磊;基于双DSP技术故障解列装置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8 于绚;微网失步解列保护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雷晓鹏;大型互联电力系统失步解列分析与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10 王艺璇;基于PMU信息的电网失步解列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本文编号:19415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9415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a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