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大区互联电网与省级电网大扰动振荡耦合机制
本文选题:特高压交流 + 互联电网 ; 参考:《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年10期
【摘要】:华北电网与华中电网特高压交流互联后,位于华中电网西部末端且与互联通道电气距离最远的四川电网,其网内枢纽电站及其出线故障将会引发特高压通道功率大幅涌动,并成为约束南北电力互济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分析了华北—华中特高压互联电网网架拓扑结构与转动惯量分布特征;基于所定义的广义驱动能量,揭示华中不同省级电网故障扰动后,特高压通道华中侧落点电网的注入能量差异;通过理想主导振荡模态及大电网仿真轨迹分析,指出过渡期电网固有结构所决定的振荡机群同调性和振荡耦合叠加性,是导致四川网内故障激发大区振荡首摆驱动能量和反摆制动能量显著增大,进而引发特高压通道功率大幅涌动的根本原因。基于广义驱动能量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相应的缓解措施。该研究可提升特高压大电网动态行为机制的认知能力和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驾驭能力。
[Abstract]:After the UHV AC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North China Power Grid and Central China Power Grid, Sichuan Power Grid, which is located at the western end of Huazhong Power Grid and most distant from the interconnection channel, will cause a large surge of UHV channel power due to the failure of the hub power station and its outline in the network. And 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restrict the north and south power supply. Firstly, the topological structure and rotational inertia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UHV interconnected power grid in Huazhong and Huazhong are analyzed, and based on the generalized driving energy defined, the fault disturbance of different provincial power grid in Huazhong is reveal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ideal dominant oscillation mode and simulation trajectory of large power network,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oscillation cluster determined by the inherent structure of transitional power network is in harmony with the modulation and the superposition of oscillation coupling. It is the fundamental reason that the driving energy and the back swing braking energy of the oscillating head pendulum and the reverse swing braking energy in Sichuan network caused by the fault excitation in the large area a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the power surge of the UHV channel is caused by i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generalized driving energy, the corresponding mitigation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his research can improve the cognitive ability of dynamic behavior mechanism of UHV power grid and the ability of controlling safe and stable operation of UHV power grid.
【作者单位】: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新疆哈密电业局;
【基金】:国家电网公司大电网重大专项资助项目课题(SGCC-MPLG001-2012)~~
【分类号】:TM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洵,吴涛;电网交流互联对电网暂态稳定性的影响[J];电网技术;2000年06期
2 李丹;苏为民;张晶;王蓓;高洵;田云峰;吴涛;贾琳;苗友忠;许晓菲;李胜;蓝海波;雷为民;;“9.1”内蒙古西部电网振荡的仿真研究[J];电网技术;2006年06期
3 邓集祥;涂进;陈武晖;;大干扰下主导低频振荡模式的鉴别[J];电网技术;2007年07期
4 尚学伟;李立新;卓峻峰;杨小煜;罗亚洲;刘国旗;;特高压交流示范工程投运后华北电网AGC策略的改进[J];电网技术;2010年09期
5 邱丽萍;赵兵;张文朝;汤涌;王琦;高洵;邵广惠;熊卫红;史可琴;;综合负荷模型对大区互联电网稳定特性的影响[J];电网技术;2010年10期
6 王官宏;李莹;李文锋;陶向宇;牛栓保;常喜强;赵红光;;新疆与西北主网互联后电网小干扰稳定性和系统扰动试验特性[J];电网技术;2012年01期
7 汤涌;电力系统强迫功率振荡分析[J];电网技术;1995年12期
8 严伟佳;蒋平;;抑制区域间低频振荡的FACTS阻尼控制[J];高电压技术;2007年01期
9 刘红超,李兴源;基于PRONY辨识的交直流并联输电系统直流阻尼控制的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2年07期
10 邓集祥,华瑶,韩雪飞;大干扰稳定中低频振荡模式的作用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3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雪梅;吴迪;;小容量机组对220kV电网的暂态稳定性影响分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 李政;;合肥电厂#1、2、3机组稳定性分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叶斌;石磊;穆晓立;;安徽电网暂态电压稳定性初步研究[J];安徽电力;2006年02期
4 黄晟;;芜湖电网自动电压控制(AVC)系统的功能与应用[J];安徽电力;2006年03期
5 汤伟;;发电机组再同步研究综述[J];安徽电力;2006年04期
6 石雪梅;;从110kV接入系统的机组对电网稳定性影响的分析[J];安徽电力;2008年01期
7 桂国亮;张旭昶;戴申华;陈延云;;大型发电机组励磁调节器闭环试验研究[J];安徽电力;2011年02期
8 孙建连;;110kV电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王辉;衡卫华;;MATLAB在电力系统仿真中的应用和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谢威;刘波;;影响有载调压变压器“负调压效应”临界点因素的研究[J];变压器;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端超;陈实;吴迪;江山立;程栩;汤伟;;安徽电网自动电压控制(AVC)系统设计及实现[A];安徽省电机工程学会优秀学术论文集(2002-2003)[C];2005年
2 黄晟;;芜湖电网自动电压控制(AVC)系统的功能与应用[A];华东六省一市电机(电力)工程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曹华珍;陈旭;荆勇;余军;班连庚;;广东直流多落点的动态性能和交直流相互影响初步分析[A];广东省电机工程学会2003-2004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4 潘晓杰;任冲;;现代控制技术在抑制低频振荡中的应用[A];中南七省(区)电力系统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二届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邓集祥;纪晶;;基于复合模式的电力系统超低频振荡产生机理研究[A];2008中国水力发电论文集[C];2008年
6 ;Transient Stability Analysis for Hubei Jingzhou China Small Electric Power Grid[A];Proceedings of the 2011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CDC)[C];2011年
7 ;A Modified General Cayley Transformation for The Calculation of critical eigenvalues of large-scale power systems with DAE models[A];Proceedings of the 2011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CDC)[C];2011年
8 刘红超;李兴源;王路;邱晓燕;;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直流调制的协调优化[A];“电力大系统灾变防治和经济运行重大课题”部分专题暨第九届全国电工数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刘连光;张建华;;地磁感应电流对我国电网影响和监测问题研究[A];“电力大系统灾变防治和经济运行重大课题”部分专题暨第九届全国电工数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王庆;包玉;;泰安电网稳定分析计算[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四届供电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珊珊;电力市场条件下的工程和金融风险评估及规避[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0年
2 罗珂;基于输出预测和LMI方法的电力系统广域阻尼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施希;大型压水堆核电站接入电网的理论和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4 段志远;计及信号传输时延的电力系统阻尼控制器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5 张科;基于广域测量系统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态分析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李正天;高压线路保护动作特性分析及新原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陈仲伟;基于飞轮储能的柔性功率调节器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吴晋波;飞轮储能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黄震;多馈直流系统接入对交流电网的影响及混联系统关键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安海云;基于自由权矩阵理论的电力系统时滞稳定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纪二云;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玉佳;特高压交直流系统相互作用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刘涛;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分析中特征值灵敏度的算法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0年
4 朱泽磊;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建模与优化及其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0年
5 齐洪斌;2015年云电送粤断面暂态安全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6 王汉杰;基于全网AVC的地区电网无功电压控制[D];浙江大学;2010年
7 傅煜;发电机励磁系统与电网稳定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袁明哲;基于SSI理论的电力系统参数辨识与检测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1年
9 王辉;计及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10 赵海;配电网电压稳定性及控制方法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维,翁斌伟,陈陈;电力系统暂态变量的Prony分析[J];电工技术学报;2000年06期
2 尹建华,江道灼;可控串补的非线性控制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1999年03期
3 黄顺礼;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的柔性交流传输设备[J];电工技术杂志;2002年09期
4 印永华;郭强;张运洲;吕健;葛旭波;吴云;刘志铎;邬炜;;特高压同步电网构建方案论证及安全性分析[J];电力建设;2007年02期
5 何大愚;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和用户电力技术的新进展[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9年06期
6 王仲鸿,姜齐荣,沈东;关于新型静止无功发生器模型参数及暂态控制模型选择的讨论[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9年24期
7 谭振宇,程时杰,魏璇,李江,文劲宇;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电力系统稳定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年15期
8 徐琰,朱翠兰,曾伟民;华中电网AGC分层控制模式的探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年22期
9 王仲鸿,沈斐,吴铁铮;FACTS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年23期
10 邓集祥,华瑶,张芳;振荡模式非线性相关作用的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年1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壬泉;漫昆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施简介[J];电网技术;1997年03期
2 樊飞,郭佳,李志国,张晓临,朱方;互联电网低频振荡抑制措施研究[J];吉林电力;2002年06期
3 ;(973计划)项目“提高大型互联电网运行可靠性的基础研究”简讯[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年13期
4 李丹;互联电网的联络线功率频率偏差控制策略[J];华北电力技术;1999年08期
5 杨小煜,沈松林,吴杏平,李运平,韩福坤,刘国旗;华北、东北联网后华北电网自动发电控制(AGC)及其考核的实现[J];电网技术;2001年07期
6 康鲁豫;;访复杂电力系统稳定控制与经济运行专家曹一家教授[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0年02期
7 钱学东;郑伟华;周毅;;新型电网故障诊断系统设计方案[J];华东电力;2010年01期
8 史雨春;曾亮;;110kV电网目标网架结构适应性分析[J];湖北电力;2010年04期
9 许永茂;安徽省电网网架分析及建议[J];华东电力;1997年07期
10 吴世昌;南方互联电网安全运行综述[J];中国电力;199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文海;徐丽;;分装式永磁直流力矩电机转动惯量的计算[A];第十一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红蕾;魏一鸣;;南方互联电网在电力交易中购售双方行为分析[A];200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丽平;陶向红;肖静;卜广全;印永华;;大区互联电网计算基础数据库系统设计研究[A];2006电力系统自动化学术交流研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丁明;殷浩军;李生虎;葛斐;;基于概率方法的区域电网间极限传输容量的研究[A];“电力大系统灾变防治和经济运行重大课题”部分专题暨第九届全国电工数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曾庆徽;曾伊琳;;互联电网中基于DSP的多元保护信息系统[A];1999年中国神经网络与信号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赵兴勇;张秀彬;;特高压输电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及发展[A];2006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闯;王建元;李盛楠;邵春雨;;区域间功率振荡的相关性分析[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8 张恒旭;李常刚;刘玉田;庄侃沁;黄志龙;曹路;;电力系统频率动态分析与应用研究述评[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9 何金定;谢一工;朱欣春;黄霆;;对跨国互联电网调度运行工作的思考[A];2009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优秀论文部分)[C];2009年
10 王俊;林伟;刘娆;李卫东;;一种改进型CPS控制策略研究[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应梅 张逸飞;提高大型互联电网运行可靠性研究项目通过验收[N];国家电网报;2009年
2 京季邋郭超;西宁电网将进入特高电压时代[N];青海日报;2008年
3 赵军宝 徐谦;加快主网建设 完善网架结构[N];华东电力报;2010年
4 王梅珍 赵雷;延安供电局投资八亿元完善电源布点和网架结构[N];延安日报;2007年
5 金振文;天津电网今年投资82.9亿元[N];国家电网报;2007年
6 马晓静;国家973计划电网项目进展顺利[N];国家电网报;2007年
7 张佳星;电网可靠性研究有望出招[N];科技日报;2008年
8 张敬军邋黄德丰 李勇;固镇供电着力优化资源配置[N];中国电力报;2007年
9 阮爱民邋李志浩 张小,
本文编号:19582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958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