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极直流输电技术特性及协调控制方式
本文选题:三极直流输电 + 交流直流转换 ; 参考:《高电压技术》2014年02期
【摘要】:为较大程度提升现有交流线路的输电容量,以缓解输电网输电能力欠缺,潮流拥塞等问题,引入一种交流线路改造成直流线路的技术方案—三极直流。三极直流能够提高线路的传输容量,具有较高的内在冗余度和过负荷能力,并可充分借鉴已有工程的经验,应用前景值得期待。该文介绍了三极直流输电的基本运行原理,总结了其技术和应用上的特点和优势,同时根据不对称电流调节策略,从时序控制、极控制和接地极电流平衡控制3方面提出了三极直流输电特有的协调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协调控制策略能够使得转换期间直流系统功率传输保持稳定,接地极电流波动控制在较小范围内,有利于交直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Abstract]: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transmission capacity of the existing AC lines to a large extent, and to alleviate the problems such as the lack of transmission capacity and the congestion of the power flow in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technical scheme of transforming AC lines into DC lines, which is called three-pole direct current (TDC). The three-pole DC can improve the transmission capacit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e, have higher inherent redundancy and overload capacity, and can fully use for reference the experience of existing projects.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 is worth looking forward to.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operation principle of three-pol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its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strategy of asymmetric current regulation, from the time sequence control, The special coordinated control strategy of three-pol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 is proposed in three aspects of pole control and earth-pole current balance control.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coordinated control strategy can make the DC system power transmission stable during the conversion period, and the earth pole current fluctuation is controlled in a small range,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long-term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AC / DC system.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12AA050205)~~
【分类号】:TM72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许烽;徐政;傅闯;;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直流侧故障的控制保护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06期
2 刘连光;崔明德;孙中明;褚优群;;±800kV直流接地极对交流电网的影响范围[J];高电压技术;2009年06期
3 刘可真;束洪春;孙士云;司大军;张广斌;朱子钊;;±800kV云广特高压直流控制方式的动态特性分析[J];高电压技术;2010年01期
4 张尧;房宣合;胡烈良;傅闯;武志刚;钟庆;;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阀组投退策略[J];高电压技术;2010年08期
5 徐韬;徐政;张哲任;周志超;沈扬;;特高压直流输电圆环型接地极电流场计算[J];高电压技术;2012年06期
6 李少华;刘涛;苏匀;佟鹏;史林;杨健;冯雷;;±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解锁/闭锁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茂迁;;交直流输电系统交互影响特性分析[J];安徽电力;2012年01期
2 罗隆福;郝强;时建峰;雷圆圆;倪蒙;刘福生;;基于新型换流变压器的多基频交直流互联系统的谐波特性研究[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08年01期
3 杨汾艳,徐政;直流输电系统典型暂态响应特性分析[J];电工技术学报;2005年03期
4 许加柱;罗隆福;李季;李勇;刘福生;;自耦补偿与谐波屏蔽换流变压器的接线方案和原理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06年09期
5 卢文冰;罗应立;闫迎;;基于时频分析与互相关技术的工频通信下行解调[J];电工技术学报;2011年04期
6 周俊;郭剑波;胡涛;印永华;郭强;蒋卫平;朱艺颖;;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数字物理动态仿真[J];电工技术学报;2012年05期
7 黄北军;王奔;郭春平;李泰;;基于输出反馈控制理论的HVDC附加次同步阻尼控制器[J];电气应用;2008年10期
8 杨鹏;王亮;王军波;;银川东—胶东±660kV直流输电工程故障恢复逻辑研究[J];电气应用;2012年01期
9 张露;潘卓洪;雷鸣;谭波;张曾;文习山;;水电站主变的直流偏磁的评估与抑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0年07期
10 朱大鹏;许斌;曾静;;向家坝—上海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直流回路的谐振研究[J];电力建设;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吴磊;;基于EMTP/ATP的HVDC整流器建模及仿真研究[A];山东省石油学会油田电力、通信及自动化技术研讨会优秀工程技术论文集[C];2009年
2 高鹏;胡铭;蔡汉生;田杰;陈松林;;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实时闭环仿真建模研究[A];2008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孙志媛;梁小冰;孙艳;;基于EMTDC的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仿真研究[A];2006电力系统自动化学术交流研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郭春义;赵成勇;;基于VSC的直流输电系统完全独立控制模型[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王兴刚;;“十二五”多回直流对云南电网大机组次同步振荡影响研究[A];2012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顾强;武云生;;大型火电机组交直流送出系统引发SSO及抑制措施的研究[A];分布式发电、智能微电网与电能质量——第三届全国电能质量学术会议暨电能质量行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7 苑舜;康激扬;宋云东;;弱送端系统高压直流输电安全稳定控制策略研究综述[A];2012输变电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杨帆;;直流输电系统参与互联电网频率和联络线功率控制的研究[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璞;多直流馈入受端交流电网继电保护动作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谭涛亮;基于改进连续潮流法及分岔理论的交直流系统电压稳定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黄震;多馈直流系统接入对交流电网的影响及混联系统关键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高毅;交直流电力系统稳定性仿真的多速率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5 薛振宇;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暂态仿真及其稳定性分析与参数优化[D];天津大学;2011年
6 王凯;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电网结构复杂性和脆弱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郑翔;次同步振荡抑制装置及其控制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周俊;交直流电网数字物理混合仿真技术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黄莹;交直流电力系统动态特性分析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王路;复杂交、直流互联系统的电磁—机电暂态混合仿真和相关问题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玉佳;特高压交直流系统相互作用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穆清;基于EMTDC的高压直流控制保护模型的研究和开发[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0年
3 刘,
本文编号:19847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984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