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燃煤锅炉SCR脱硝过程对颗粒物和痕量元素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6-06 17:32

  本文选题:煤粉锅炉 + SCR ; 参考:《煤炭学报》2015年11期


【摘要】: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广泛被应用于燃煤电厂NOx减排,而SCR脱硝技术对颗粒物(PM)的影响尚不清楚。在两台300 MW煤粉锅炉机组SCR反应器的入口和出口进行了颗粒物现场采样,分析了SCR脱硝过程对PM的质量粒径分布和痕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SCR脱硝过程产生NH+4,SO2+4等组分并部分转化为颗粒物,促使0.1μm以下颗粒物团聚、长大,导致0.3μm以下颗粒物的峰值粒径由0.1μm增大到0.3μm,同时使S含量显著升高,最终导致0.3μm以下颗粒物浓度升高约30.67%。烟气中部分0.3μm以上颗粒物在SCR反应器中受惯性碰撞作用而分离,使其浓度降低0.06%~33.11%,但峰值粒径和组成成分不变。SCR反应器入口烟气中的气态痕量元素在脱硝过程中向颗粒物转移,引起PM中痕量元素含量变化。实验条件下,经过SCR反应器后,0.3μm以下颗粒物中Cd,As,Pb含量分别升高104.15%,12.26%和12.18%,而Cr含量降低23.38%;0.3μm以上颗粒物中各痕量元素含量均略有升高。
[Abstract]: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SCR) technology is widely used to reduce NOx emissions in coal-fired power plants, but the effect of SCR on particulate matter (PMN) is not clear. Particle sampling was carried out at the inlet and outlet of SCR reactor of two 300 MW pulverized coal boiler units. The effect of SCR denitrification process on mass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and trace element content of PM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H _ 4O _ 2 _ 4 and other components were partially converted into particles during SCR denitrification, which promoted the agglomeration of particles below 0.1 渭 m and grew up, resulting in the increase of the peak particle size from 0.1 渭 m to 0.3 渭 m, and the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S content. The concentration of particulate matter below 0.3 渭 m was increased by 30.67%. Some particulate matter above 0.3 渭 m in flue gas was separated by inertial collision in SCR reactor, which reduced its concentration by 0.06% and 33.11%, but the peak particle size and composition were not changed. The trace gaseous elements in flue gas from the inlet of SCR reactor were transferred to particulate matter during denitrification. The content of trace elements in PM was changed.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SCR reactor, the content of CD ~ (2 +) As-Pb in particles below 0.3 渭 m increased by 12.26% and 12.18%, respectively, while the content of Cr decreased by 23.38 渭 m, and the contents of trace elements in particles above 0.3 渭 m increased slightly.
【作者单位】: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76064) 煤炭联合基金资助项目(U1261204)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资助项目(2013CB228501)
【分类号】:X77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孙俊民,姚强,刘惠永,鲁静,尹国勋,赵成美;燃煤排放可吸入颗粒物中砷的分布与富集机理[J];煤炭学报;2004年01期

2 杨书申;邵龙义;李卫军;张桂林;谈明光;;煤炭燃烧对上海市大气质量影响的分析[J];煤炭学报;2007年10期

3 段雷;马子轸;李振;蒋靖坤;叶芝祥;;燃煤电厂排放细颗粒物的水溶性无机离子特征综述[J];环境科学;2015年03期

4 马子轸;李振;蒋靖坤;叶芝祥;邓建国;段雷;;燃煤电厂产生和排放的PM_(2.5)中水溶性离子特征[J];环境科学;2015年07期

5 朱法华;王圣;;煤电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集成与建议[J];环境影响评价;201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鲁静;孙俊民;邵龙义;张涛;;燃煤排放可吸入颗粒物(PM_(10))中重金属元素分布与富集特征[J];地球化学;2009年02期

2 郑刘根;刘桂建;高连芬;彭子成;;中国煤中砷的含量分布、赋存状态、富集及环境意义[J];地球学报;2006年04期

3 赵承美;孙俊民;刘惠永;;褐煤与烟煤燃烧排放可吸入颗粒物的特性[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年12期

4 张淑会;吕庆;胡晓;;吸附剂烟气脱砷的研究现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年03期

5 王明仕;钦凡;刘克武;张晓;吴月晶;;焦作市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砷的分布特征[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2年04期

6 成福伟;张月丛;;承德市城乡结合部大气污染源分析[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7 虞江萍;杨林生;王五一;李跃;白爱梅;;高砷煤燃烧影响下室内外空气砷含量特征[J];环境科学研究;2009年08期

8 包良满;张元勋;金婵;林俊;刘卫;彭岚;陆文忠;李玉兰;张桂林;李燕;;燃煤小锅炉燃烧产物的SR-XRF和XANES分析[J];核技术;2008年09期

9 赵承美;李清飞;孙俊民;刘惠永;;燃油和燃煤电厂排放可吸入颗粒物的物理化学特性[J];中国环境监测;2011年06期

10 吴大鹏;刘柏谦;;火电厂载汞煤灰的汞脱附现象研究[J];东北电力技术;2007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郭欣;煤燃烧过程中汞、砷、硒的排放与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于敦喜;燃煤细微颗粒物的模态识别及其形成机理[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建锋;郝继红;;我国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数据统计与分析[J];电力技术;2009年10期

2 陈牧;;湿法脱硫后烟囱出口烟气液滴夹带问题分析及解决[J];电力建设;2010年10期

3 程永新;曹佩;;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石膏雨”问题的分析及对策[J];电力建设;2010年11期

4 颜金培;杨林军;鲍静静;;湿法脱硫烟气中细颗粒物的变化特性[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5 骆仲泱,何宏舟,王勤辉,岑可法;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动力工程;2004年06期

6 赵立章;燃煤锅炉低温受热面发生酸性腐蚀的原因分析[J];工业锅炉;2001年06期

7 赵琴霞;陈招妹;周超炯;尹得仕;;湿式电除尘技术及其在电厂的应用前景探讨[J];电力科技与环保;2012年04期

8 刘鹤忠;陶秋根;;湿式电除尘器在工程中的应用[J];电力勘测设计;2012年03期

9 李杰;王丽萍;田立江;张秀琨;韩晶晶;;电袋复合除尘技术在燃煤电厂中的应用[J];环境工程;2011年04期

10 邵龙义,时宗波;北京西北城区与清洁对照点夏季大气PM_(10)的微观特征及粒度分布[J];环境科学;200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晴;典型地区无机细粒子污染特征及成因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2 唐志永;湿法脱硫后燃煤电站尾部装置腐蚀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3 雷宇;中国人为源颗粒物及关键化学组分的排放与控制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满雪;高维恒;;SCR脱硝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广州化工;2008年06期

2 赵建忠;李宝;赵勇东;黄永刚;;SCR脱硝反应塔流场数值模拟研究[J];应用能源技术;2014年04期

3 范红梅;仲兆平;金保升;李锋;刘涛;翟俊霞;;V_2O_5-WO_3/TiO_2催化剂氨法SCR脱硝反应动力学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06年03期

4 曾吟操;罗舜旭;;火电厂SCR脱硝系统旁路烟道的不利影响分析[J];电力环境保护;2009年06期

5 李云涛;杜云贵;黄锐;;TiO_2的基本性质对SCR脱硝催化剂制造的影响[J];化工进展;2012年04期

6 刘予;王沛迪;王雪涛;任建兴;;燃煤发电机组SCR脱硝催化剂类型与失活的防治措施[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7 张彦军;高翔;骆仲泱;岑可法;;SCR脱硝系统入口烟道设计模拟研究[J];热力发电;2007年01期

8 刘思棋;;试论电厂烟气SCR脱硝工艺及特点分析[J];北方环境;2011年05期

9 徐淑红;杨剑斌;;燃煤机组SCR脱硝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中国环保产业;2014年07期

10 滕敏华;;带SCR脱硝的燃煤锅炉汞排放状态及控制[J];电力与能源;201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卢熙宁;半干法脱硫后的烧结烟气低温SCR脱硝催化剂的研发[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马昊;水泥炉窑烟气低温SCR脱硝成型催化剂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陈然;SCR脱硝后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设计理论及应用软件的开发[D];浙江大学;2013年

3 阮东亮;燃煤电厂SCR脱硝催化剂的中毒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4 刘启栋;MnO_X-CeO_2/TiO_2低温SCR脱硝催化材料的成型及性能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5 王胭;碱土金属对锰基低温SCR脱硝催化剂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6 常宇钰;Al_2O_3-TiO_2-ZrO_2复合氧化物为载体的SCR脱硝催化剂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7 王伟;SCR脱硝反应器入口烟道流场模拟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张玉青;基于不锈钢和钛基板上纳米结构TiO_2载体的SCR脱硝催化剂[D];浙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875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9875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d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