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经济性影响及其评估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5 16:25

  本文选题:电动汽车 + 充电负荷 ; 参考:《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发展电动汽车是缓解环境污染及对石油资源的依赖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政府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充电技术、设备的日益进步,电动汽车正在不断普及。电动汽车对电力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研究充电负荷与电网的适应性,评估其对配电网经济性影响,关系到电动汽车产业和电网本身的发展。本文以电动汽车充电对配电网经济性影响及评估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所做工作及取得成果归纳如下: 首先,调研了现阶段电动汽车充电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向,重点研究充电对电能质量、配电网规划和经济运行的影响,为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打下坚实理论基础。 在分析影响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建模的因素基础上,总结现阶段充电负荷建模的主要方法、适用场合及存在的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出行规律的负荷确定模型和一种充/换电站电量储存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间充电需求调度的有序充电控制策略,该方法以负荷峰谷差尽可能小为目标确定充电时段和地点,为评估电动汽车充电对配电网经济性影响提供了对照方案。 针对充电负荷的不确定性的特征,采用电力系统随机生产模拟的方法,在考虑系统供电可靠性指标条件下,分别计算局部有序充电和全局有序充电方案下系统燃煤量的节约。实例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对EV有序充电控制不但能实现能源的节约,还可以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系统容量使用率。该方法实现了对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效益的数学量化,对充电负荷并网经济性量化评估问题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建立了电动汽车充电对配电网经济性影响的评估指标体系,给出了含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配电网经济性模糊综合评估的具体步骤。分区设置了不同类型基础负荷,以评估充电负荷对不同类型负荷区域的影响程度;通过不同比例电动汽车参与协调充电的对照方案,评估协调充电在改善充电负荷影响及配网接纳能力方面的作用。评估过程实现了对定性分析问题的数学量化,且易于编程实现,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vehicle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to alleviat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dependence on oil resources. With the increasing of government suppor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arging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electric vehicle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Electric vehicle (EV) poses a new challenge to the power system. It i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lectric vehicle industry and the power grid to study the adaptability of charging load and power grid and evaluate its economic impact on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In this paper, the economic impact of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on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and evaluation methods as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 the work done and achievements summarized as follows: first, the main content and direction of the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research at the present stage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 of charging on power quality, distribution network planning and economic operation is studied in order to lay a soli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harging load model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the main methods, applicable situation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charging load modeling are summarized. A load determination model based on travel law and a charging / switching power storage model are established. An orderly charging control strategy based on inter-area charging demand scheduling is proposed. The aim of this method is to minimize the load peak and valley difference to determine the charging time and location. This paper provides a control scheme for evaluating the economic impact of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on distribution network. In view of the uncertainty of charging load, the stochastic production simulation method of power system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saving of coal consump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ocal orderly charging and global orderly charging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onsidering the reliability index of power supply.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rol of EV orderly charging can not only save energy, but als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power supply and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system capacity. This method realizes the mathematical quantification of the ordered charging benefit of electric vehicle, and has positive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quantification evaluation of charging load and grid economy.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on distribution network economy is established, and the concrete steps of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economy with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load are given. Different types of basic loads are set up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charging loads on different load areas; different propor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are involved in coordinated charging control schemes. Evaluate the role of coordinated charging in improving charging load impact and distribution network acceptance capacity. The evaluation process realizes the mathematical quantification of qualitative analysis problems, and is easy to program and has good portability.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U469.72;TM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清,徐衍亮,安忠良,许家群,齐瑞贵;电动汽车的发展与环境保护[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2 章超,易家玉;全球电动汽车发展迅猛[J];大众用电;2000年09期

3 章超;开发电动汽车市场前景广阔[J];大众用电;2000年09期

4 ;戴-克公司第四代电动汽车[J];重型汽车;2000年04期

5 ;电动汽车是中国汽车业赶超发达国家的重要切入点[J];电器工业;2001年12期

6 徐新明;环保电动汽车时代谁执牛耳[J];发明与革新;2001年04期

7 焦庆丰;电动汽车前景广阔[J];大众用电;2001年03期

8 刘茂理;云南需要电动汽车[J];云南交通科技;2001年01期

9 丛晓杰;电动汽车:推动世界的绿色动力[J];中国石油;2001年09期

10 豪彦;21世纪世界汽车工业发展趋势(三)——电动汽车[J];汽车与配件;2001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翔;;电动汽车是未来的趋势[A];重庆汽车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贾爱芹;;浅谈电动汽车推广的实现途径[A];第六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梦洁;田令;;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A];第三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伦景光;;电动汽车在中国的发展前景[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5 张梦洁;田令;;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A];第三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暨2006年省汽学会理事会议资料[C];2006年

6 张炳力;赵韩;;贯彻“汽车新政”加快安徽电动汽车工业的发展[A];2004“安徽制造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张杰;;电动汽车发展需要更多“绿灯”[A];西南汽车信息:2013年第7期(总第328期)[C];2013年

8 姚勇;刘林生;顾健辉;陈林;李科江;赵晓;;电动汽车发展对配电网的影响及对策[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蒋惠琴;欧万彬;鲍健强;叶瑞克;;电动汽车:引领城市低碳交通的未来[A];生态城市建设与生态危机管理——中国未来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李晓勤;鲁植雄;逄小凤;;浅述电动汽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A];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陈兴安;电动汽车引领奥运时尚[N];中国经营报;2002年

2 贾俊国;公司推动电动汽车发展试点实施方案座谈会在上海召开[N];国家电网报;2007年

3 孙逢春;助推电动汽车发展意义重大[N];国家电网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葛胜征;奥运会 世博会重点采购电动汽车[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刘辉邋李层;发展电动汽车 国网抢得先机[N];中国电力报;2007年

6 记者 张静;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论坛召开[N];经济日报;2009年

7 孙萌萌;工信部召集各方落实电动汽车政策[N];人民政协报;2009年

8 本报实习记者 杨冬;电动汽车能否顺利驶入“产业化时代”[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9年

9 柯芸;应加快建立电动汽车研发支撑体系[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张凤宇;电动汽车中国汽车业的新机遇[N];中国信息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超;电动汽车无线供电电磁耦合机构能效特性及优化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2 张虹;考虑电动汽车聚合站的主动配电网动态优化调度[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宋世欣;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控制策略及硬件在环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4 张迪;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选址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5 徐浩;面向规模化电动汽车入网的充电站布局优化及有序充电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6 张斌;电动汽车永磁同步驱动电机电磁热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7 方支剑;计及电池与电网影响的电动汽车充换电控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8 邵艾博(Khalid,Muhammad Shoaib);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一体化管理对多模微电网稳定性的影响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9 刘瑜俊;电动汽车储能特性及其配置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10 强浩;计及无线充电的电动汽车对电网的影响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寇凌峰;电动汽车大规模接入对电网的影响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2 黄润;电动汽车入网对电网负荷影响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3 杨俊秋;电动汽车充放电容量预测及控制策略的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4 薛红红;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技术之协调充电策略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许恬;我国当前电动汽车潜在消费者的识别与消费行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6 唐升卫;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7 王传能;电动汽车换电站优化规划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8 张晨曦;电动汽车入网技术及社会综合效益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9 何清晨;适用于城市通勤的个人电动汽车设计与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10 张敏;计及规模化电动汽车充放电负荷的配电网效能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0226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0226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b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