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变电站电缆沟内接地导体对腐蚀诊断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7-01 20:11

  本文选题:变电站 + 接地网 ; 参考:《高电压技术》2014年02期


【摘要】:实际地网腐蚀诊断中,难以判断变电站电缆沟接地导体是否与地网相连,或两者相连时具体节点位置不明确,因此,常常忽略变电站电缆沟内导体的影响。通过地网腐蚀诊断软件仿真分析电缆沟导体位置、腐蚀程度、数量以及跨距对腐蚀诊断的影响,并与不考虑电缆沟导体时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当电缆沟导体与主网连接,不论跨度大小,当其与腐蚀支路间距离(D)不大于主网单根支路长度的3倍时,电缆沟导体距腐蚀支路越近,数量越多,腐蚀支路诊断准确度越低;电缆沟导体腐蚀越严重,腐蚀支路诊断结果越接近真实情况。增加电缆沟导体附近增大倍数不明显的支路作为开挖对象,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Abstract]:It is difficult to judge whether the grounding conductor of substation cable trench is connected to the grounding network or whether the location of the specific node is not clear when the actual grounding network is corroded, so the influence of the conductor in the cable ditch of substation is often ignored. The influence of location, corrosion degree, number and span of cable channel conductor on corrosion diagnosis is analyzed by simulation software of ground net corrosion diagnosis, and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without considering cable channel conductor.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cable channel conductor is connected to the main network, regardless of the span, when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conductor and the corrosion branch (D) is less than 3 times the length of the single branch of the main network, the closer the cable channel conductor is to the corrosion branch, the more the number of cable channel conductors is. The lower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the corrosion branch is, the more serious the corrosion of the cable channel conductor is, the closer the diagnosis result of the corrosion branch is to the real situation. The accuracy of diagnosis can be improved by increasing the branch near the conductor of cable channel which is not obvious.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石家庄市电力公司;
【基金】: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基金(51021005)~~
【分类号】:TM86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崇积;电力交流接地网损坏原因调研与分析[J];电力设备;2005年04期

2 张晓玲,黄青阳;电力系统接地网故障诊断[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2年01期

3 肖新华,刘华,陈先禄,张晓玲;接地网腐蚀和断点的诊断理论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4 刘渝根,滕永禧,陈先禄,袁涛;接地网导体状态的诊断方法[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5 刘渝根;吴立香;王硕;;大中型接地网腐蚀优化诊断实用化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6 刘渝根;王硕;田金虎;孟宪;;接地网腐蚀诊断优化测量方法[J];重庆大学学报;2008年11期

7 饶章权;刘渝根;李谦;杨楚明;张英;付客勤;肖磊石;刘小二;;接地引下线偏移对接地网故障诊断的影响[J];广东电力;2010年11期

8 刘健;王树奇;李志忠;倪云峰;王森;;接地网导体腐蚀故障诊断测试方案[J];高电压技术;2008年09期

9 程红丽;杨燕娜;刘健;倪云峰;王森;刘树林;李志忠;曹笛笛;卢伟;;接地网故障诊断自动测试系统及其关键技术[J];高电压技术;2009年12期

10 刘健;倪云峰;王树奇;李志忠;王森;;接地网的分块模型及分块故障诊断[J];高电压技术;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维理;陈先禄;冉懋海;杜立兵;;接地网腐蚀及断点诊断方法研究[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2 罗日成,李卫国;基于图论的网络函数灵敏度符号分析法[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3 洪海涛;彭敏放;刘聪利;王恒山;;一种新的接地网智能监测系统[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08年03期

4 李永安;罗惠霞;;适宜集成的KHN滤波器设计[J];电讯技术;2007年05期

5 王建新;刘健;王树奇;倪云峰;卢伟;李志忠;王森;;基于蒙特卡罗的接地网故障诊断可测性分析[J];电测与仪表;2008年02期

6 吴昊;李世光;高正中;高庆地;;电网谐波检测抗混叠滤波器的分析与设计[J];电测与仪表;2008年03期

7 刘健;王建新;卢伟;王森;李志忠;;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接地网支路可测性分析的改进方法[J];电测与仪表;2009年12期

8 李强;陈炳林;李书田;苗新军;;DC—DC变换电路的状态平均法分析[J];电测与仪表;2009年S2期

9 刘洋;崔翔;赵志斌;李琳;陈建军;;变电站接地网腐蚀诊断磁场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01期

10 祝文姬;何怡刚;;容差模拟电路软故障诊断的神经网络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饶章权;刘渝根;李谦;杨楚明;郑晓光;何宏明;付客勤;肖磊石;刘小二;;基于灵敏度的接地引下线偏移对接地网故障诊断的影响研究[A];2010电工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森;李志忠;牛涛;安宗贵;吉宏亮;;实用接地网腐蚀缺陷诊断评估系统的研究[A];2009年全国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多斌;供暖空调管网流体输配与换热特性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2 刘洋;变电站接地网缺陷诊断方法和技术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3 王建新;接地网腐蚀故障诊断算法与可测性研究及其应用[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4 王树奇;基于分层约简模型的接地网腐蚀故障诊断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5 袁涛;接地网电气连接故障的诊断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6 倪云峰;接地网分块故障诊断及可及节点偏移影响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7 郑博仁;高性能基片集成波导微波滤波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8 李勇;感应滤波理论及其在直流输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9 张蓬鹤;基于接地系统频域特性的接地网缺陷诊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杨晓峰;基于动力吸振原理的车辆ISD悬架动力学特性与实现方法研究[D];江苏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毕博;隔离四通道数字存储示波器的设计与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徐坤山;三相四线制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韩俊;基于状态空间法的多机系统次同步谐振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朱振华;接地网腐蚀故障诊断优化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5 赵少卓;基于OFDM的电力线远程路灯控制模块设计[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6 杨彬;VFTO作用下变压器严格无源电路模型建立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7 邓景;高阻地区变电站接地优化设计及降阻措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肖磊石;变电站接地网腐蚀诊断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9 李洋;地线系统直流电阻特性辨识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10 陈琦;基于混合滤波器的电铁谐波与无功治理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道武,朱志平,李景禄;用导电涂料与阴极保护联合防止接地网腐蚀[J];电瓷避雷器;2005年01期

2 王建新;刘健;王树奇;倪云峰;卢伟;李志忠;王森;;基于蒙特卡罗的接地网故障诊断可测性分析[J];电测与仪表;2008年02期

3 周佩朋;王森;李志忠;张波;曾嵘;;耐蚀性金属接地材料研究综述[J];电力建设;2010年08期

4 王锦荣;丁勇明;;导电混凝土在白沙水电站接地网改造中的应用[J];电力设备;2008年04期

5 周文俊,刘大建;通信系统防雷接地技术[J];电力系统通信;2005年03期

6 张晓玲,黄青阳;电力系统接地网故障诊断[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2年01期

7 杨晓雄;彭敏放;苗文华;刘振强;;发变电站接地网优化设计[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0年04期

8 黄健光,白忠林,戴雯霞;铜接地体技术在GIS变电站工程中的探索与实践[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4年10期

9 何智强;文习山;张科;王建武;;基于遗传算法的变电站接地网优化[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8年06期

10 文习山,蓝磊,许军,覃利明,张元芳,舒廉甫,陈慈萱;三峡电站允许地电位升高试验研究(Ⅰ)——控制电缆的工频耐压特性研究[J];电网技术;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镜锋;;关于降低变电站接地电阻的探讨[J];广东输电与变电技术;2007年04期

2 朱忠伟;吴一平;葛红花;;变电站接地网腐蚀与防护研究进展[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3 武贤萍;;变电站接地网技术监督的重要性及监督体系的建立[J];科技信息;2010年31期

4 李俊松;田妍;周瑾;郝会锋;;接地网防腐方案的判定与实施[J];陕西电力;2009年05期

5 曹康;董国防;贾志林;张振东;;牺牲阳极保护法在接地网防腐改造中的应用[J];河北电力技术;2006年03期

6 李俊;;关于变电站接地降阻措施的应用分析[J];湖北电力;2006年S2期

7 葛红霞;;浅议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如何降低变电站接地电阻[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24期

8 汪新秀;蒋正龙;毛文奇;;湖南省220 kV及以上变电站接地网安全性评价[J];湖南电力;2006年05期

9 伊立挺;;变电站接地网优化与改造[J];科技资讯;2009年05期

10 韩钰;马光;陈新;谭晨;;铜钢复合材料及其在变电站地网中的应用前景[J];电力建设;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廖怀东;李建平;关健;;变电站接地网腐蚀机理及材料选择[A];全国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与接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徐华;文习山;李中建;张英;;大型变电站钢材和铜材接地网的性能比较[A];全国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与接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张建利;李兆远;;从雷击事故看农村变电站防雷设计的误区[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四届供电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郭火庆;邱水平;;110kV变电站防雷接地常见问题和对策[A];全国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与接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杜继平;;变电站建构筑物基础冻胀分析及防治对策[A];高效 清洁 安全 电力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吉林省电机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谭享波;彭敏放;俞东江;;两层土壤中变电站接地网分析的一种新方法[A];第十五届电工理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鲁志伟;常树生;张久禄;;大型变电站接地网的网内电位差[A];全国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与接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刘劲松;;变电站接地网改造研究[A];2006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9 饶章权;刘渝根;李谦;杨楚明;郑晓光;何宏明;付客勤;肖磊石;刘小二;;基于灵敏度的接地引下线偏移对接地网故障诊断的影响研究[A];2010电工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徐荣根;;论变电站扩建工程的安全管理[A];第一届电力安全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黎平;鄂东环网最后一座500千伏变电站投运[N];国家电网报;2007年

2 魏继东;扎根高原 勇立潮头[N];国家电网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殷贝;打通动脉点亮万家灯火[N];珠海特区报;2009年

4 陈柴 潘晓筠 雷萍;细致除隐患 老站安全十年[N];国家电网报;2010年

5 记者 曹松林;为了灯火更明亮[N];红河日报;2010年

6 杨体;小动物对变电站的危害原因及预防[N];中国电力报;2000年

7 池长斌;标杆这样树立[N];国家电网报;2007年

8 曾鸿钧 吴辉 杨秀繁;捧给老区人民一个“小太阳”[N];华中电力报;2006年

9 罗红新;“十一五”赣西电力将年均递增10%[N];华中电力报;2007年

10 记者  安莉 通讯员  马季;安塞油坊坪110千伏变电站投运[N];陕西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志斌;复杂土壤中接地网性能分析与变电站内空间电磁场计算[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年

2 刘洋;变电站接地网缺陷诊断方法和技术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3 倪云峰;接地网分块故障诊断及可及节点偏移影响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蓬鹤;基于接地系统频域特性的接地网缺陷诊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齐磊;变电站瞬态电磁场对二次电缆的电磁耦合机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6年

6 李云伟;变电站开关瞬态场及其对二次电缆的耦合机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7 鲁志伟;大型接地网工频接地参数的计算和测量[D];武汉大学;2004年

8 付龙海;青藏铁路输变电系统防雷及接地技术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9 张波;变电站接地网频域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研究及其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4年

10 王树奇;基于分层约简模型的接地网腐蚀故障诊断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路;500kV变电站接地网计算与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2 邬春玲;乌海地区变电站接地工程设计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3 贺芳;电网规划方法研究及图形化软件开发[D];郑州大学;2007年

4 兰淑丽;大型发变电站接地网工频参数计算[D];东北电力大学;2005年

5 张电;重庆220kV人和变电站接地网现场腐蚀优化诊断方法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6 马福;雷击变电所地电位干扰及防护措施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7 李岩;变压器在线状态监测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李静;变电站安全运行监控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王利娜;基于CAN总线的10KV变电站上位监控系统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6年

10 魏敏;变电培训仿真系统中仪表控件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890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0890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1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