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融合大功率点追踪和寻光感知技术的太阳能智能跟踪系统设计

发布时间:2018-07-03 10:11

  本文选题:太阳能 + 光伏电池 ; 参考:《电网技术》2014年01期


【摘要】:针对目前跟踪式太阳能光伏电池发电系统跟踪误差较大、抗干扰性较差、系统耗能较高等问题,融合大功率点追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和智能寻光感知技术设计了套太阳能光伏电池跟踪系统,实现了光电转化效率的大化。运用投影原理研制了寻光传感器,加入光强感测单元构成智能寻光感知模块,消除气候条件影响实现系统全天候的运行工作。为降低系统功耗,将跟踪方式设计为离散式,系统空闲时断电待机。对实现大功率点跟踪的扰动观察法进行优化改进,提出差别化扰动方式避免了扰动观察法在大功率点附近产生震荡及光强变化时的误动作。经实验验证,该系统跟踪分辨力可达到0.344?,系统误差小于2.5°,系统充电效率提高40%以上。
[Abstract]: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large tracking error, poor anti-interference and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current tracking solar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A solar photovoltaic cell tracking system is designed by combining high-power point tracin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and intelligent light-seeking sensing technology. The photovoltaic conversion efficiency is greatly improved.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projection, the light-seeking sensor is developed, and the intelligent light-seeking and sensing module is formed by adding the light-intensity sensing unit to eliminate the influence of climate conditions to realize the all-weather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In order to reduce the power consumption of the system, the tracking mode is designed as discrete mode, and the system is off standby in idle time. The disturbance observation method for realizing high power point tracking is optimized and improved, and the differential disturbance method is proposed to avoid the misoperation of disturbance observation method when the disturbance observation method produces oscillation and light intensity change near the high power poin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acking resolution of the system can reach 0.344.The system error is less than 2.5 掳, and the charging efficiency of the system is increased by more than 40%.
【作者单位】: 测控技术与仪器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哈尔滨理工大学);
【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ZD201217977)~~
【分类号】:TM6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晓光;汪友华;丁宁;寇臣锐;;太阳能LED路灯照明系统的研制[J];电工技术学报;2010年06期

2 赵建钊;史耀耀;马健;冯云;;智能型太阳能跟踪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网技术;2008年24期

3 焦阳;宋强;刘文华;;光伏电池实用仿真模型及光伏发电系统仿真[J];电网技术;2010年11期

4 蔡国伟;孔令国;杨德友;潘超;孙正龙;;大规模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建模与运行特性研究[J];电网技术;2012年01期

5 于荣金;;光学与太阳能[J];光学学报;2009年07期

6 刘立群;王志新;;PV系统的变电压MPPT算法及仿真[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7 卞新高;杨缝缝;辛秋霞;;一种大范围太阳光线自动跟踪方法[J];太阳能学报;2010年10期

8 杜春旭;王普;马重芳;吴玉庭;;日子数在太阳位置计算中的应用[J];太阳能学报;2011年11期

9 曹卫华;李明杨;陈鑫;吴敏;;独立光伏发电系统高效充电控制器设计[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年07期

10 廖志凌;阮新波;;独立光伏发电系统能量管理控制策略[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年2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勤;张杰;阮新波;金科;;一种新型双输入反激DC/DC变换器[J];电工技术学报;2011年02期

2 高志强;纪延超;谭光慧;王建赜;;新型光伏三端口逆变器[J];电工技术学报;2011年S1期

3 吴凤江;孙秀冬;孙力;赵克;;电网功率可控型太阳能电池-电网-蓄电池混合供电不间断逆变电源[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1年06期

4 刘立群;王志新;张华强;薛迎成;;分布式风力发电系统MPPT控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1年08期

5 侯世英;殷忠宁;孙韬;;基于单变量检测的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2年01期

6 刘胜永;唐安琼;;一种新颖的软开关双向DC/DC变换器分析与设计[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2年03期

7 扈晓静;;智能太阳能屋顶模型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03期

8 陈亚爱;金雍奥;;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控制技术综述[J];电气传动;2012年01期

9 田军;朱永强;陈彩虹;;储能技术在分布式发电中的应用[J];电气技术;2010年08期

10 侯世英;房勇;孙韬;彭文雄;;混合储能系统在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功率平衡中的应用[J];电网技术;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茂初;单宝忠;韦荣卫;;太阳能LED路灯的设计[A];2010中国仪器仪表学术、产业大会(论文集2)[C];2010年

2 吴红飞;孙凯;邢岩;;三端口能量系统功率变换技术[A];第七届中国高校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何人望;基于IGCT的逆变技术若干应用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张军朝;路灯、景观灯照明控制系统节能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3 刘梦璇;微网能量管理与优化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4 龙兴明;InGaN/GaN发光二极管的数学物理模型和特性及最优驱动电流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5 姜世公;微网孤岛运行模式下阻抗匹配关系和混杂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6 高志强;基于Z源网络的三端口光伏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军;分布式发电系统储能优化配置[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2 王富卿;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3 陈春柳;独立型太阳能发电系统双向直直变换模块的研究与实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王光旭;基于DSP的三相系统频率与相位跟踪研究[D];中国舰船研究院;2011年

5 刘淼生;基于图像处理的太阳跟踪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王超;风电及太阳能系统并网的全过程仿真[D];天津大学;2012年

7 张春雁;波浪能和太阳能互补独立发电系统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胖莹;基于STM32的太阳跟踪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9 蔡保海;应用于光伏系统的双向DC/DC变换器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10 吴志明;风光互补LED路灯照明系统项目经济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建国;基于单片机的太阳能电池自动跟踪系统的设计[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7期

2 王坚,秦大为,季宝华,马以春;慢脉冲快速充电方法的研究[J];电池工业;2002年Z1期

3 王飞,余世杰,苏建徽,沈玉梁;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05年05期

4 汪海宁,苏建徽,张国荣,茆美琴,丁明;光伏并网发电及无功补偿的统一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05年09期

5 张超,何湘宁;非对称模糊PID控制在光伏发电MPPT中的应用[J];电工技术学报;2005年10期

6 何海洋;姚刚;邓焰;何湘宁;;一种三电平交错并联Boost变换器[J];电工技术学报;2006年06期

7 计长安;张秀彬;赵兴勇;吴浩;曾国辉;;基于模糊控制的风光互补能源系统[J];电工技术学报;2007年10期

8 廖志凌;阮新波;;一种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双向变换器的控制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2008年01期

9 刘邦银;段善旭;刘飞;徐鹏威;;基于改进扰动观察法的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06期

10 王议锋;徐殿国;徐博;王斌泽;杨潮晖;张相军;;图腾柱式无桥零纹波交错并联Boost功率因数校正器[J];电工技术学报;2011年0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赵丹;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预测局部遮阴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D];天津大学;2010年

2 孙茵茵;自适应复精度太阳跟踪平台[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张宝星;太阳能利用的跟踪与聚集系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4 夏小燕;大范围太阳光线跟踪传感器及跟踪方法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新运;康龙云;;太阳能电动车最大功率跟踪器的研究与开发[J];电力电子技术;2010年03期

2 沈建军;侯福平;;太阳能光伏供电系统在通信行业的应用探讨[J];电信技术;2009年09期

3 郑立群;吕实诚;隋艳霞;;一种实用的太阳能充电器的研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0年12期

4 汤继东;陈正国;;浅谈并网运行光伏发电站系统集成[J];电气工程应用;2010年03期

5 宋振灿;邹继军;;嵌入式太阳能充电系统的设计[J];电子元器件应用;2010年04期

6 赵朝会;;光伏发电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蔡康;关欣;刘鹏;唐应堂;;太阳能电池冷却器的设计与研究[J];能源研究与信息;2009年03期

8 蒋鸿飞;胡淑婷;;绿色能源——太阳能充电器[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9 王健;刘廷章;杨晓;;基于太阳能驱动的LED照明系统[J];自动化仪表;2008年12期

10 孟范例;;中国人的“绿色梦”[J];环境教育;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印寿根;陈永胜;;石墨烯材料光伏电池的研究[A];全国第八届有机固体电子过程暨华人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2 翟小锋;赖建军;;包含近场热传递的热光伏电池系统的性能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陈志钢;张丽莎;胡俊青;;面向生物体系的980nm激光驱动光伏电池[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傅望;郭珂;周林;;光伏电池工程用数学模型研究[A];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徐琴芳;忽满利;李听昕;赵佩;高平安;梁磊;向光华;孙浩;;光伏电池表面周期性微结构减反特性分析与计算[A];2011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Martin A.Green;;第三代光伏电池:高效与低成本[A];21世纪太阳能新技术——2003年中国太阳能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谢志元;赵云;付莹莹;;混合溶剂对共轭聚合物/富勒烯衍生物薄膜光伏电池性能的影响[A];全国第八届有机固体电子过程暨华人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8 陈锦地;黄昱瑞;刘舜维;郑照翰;王俊凯;;硫化镉奈米粒对聚3-己基噻吩/苯基C61丁酸甲酯光伏电池效率提高与其对光伏电池薄膜材料结构排列之影响[A];2010年两岸三地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一次全国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论文报告会)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彭新村;李国兴;张宝林;赵晓薇;董鑫;郑伟;杜国同;;叠层结构GaInAsSb热光伏电池的设计和优化[A];第十一届全国MOCVD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席燕燕;周剑章;蓝碧波;陈红香;林仲华;;氧化还原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光伏电池[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佚名;2020年欧洲四成用电由建筑物太阳能电池板供给[N];中国建材报;2010年

2 记者 常丽君;美开发出自动除尘太阳能电池板[N];科技日报;2010年

3 本报通讯员 余桃晶;东风本田节能出新招[N];中国环境报;2010年

4 冯卫东;美开发出卷带式薄膜太阳能电池[N];科技日报;2009年

5 潘华;意大利拟建大型光伏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基地[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6 云南 张跃;基于AT89C52的太阳能电池板方位角自动跟踪控制器[N];电子报;2009年

7 陈颖晖 万晶 本报记者 武星;电源插头背后的故事[N];国家电网报;2010年

8 通讯员 杨孝文;从空气中捕捉电[N];浙江日报;2010年

9 通讯员 程兴东 安娜;中电投西安100万千瓦光伏电池项目开工[N];中国电力报;2008年

10 记者 常丽君;太阳能发电新工艺可同时利用光和热[N];科技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申小娟;基于硅纳米线阵列的有机/无机杂化光伏电池的制备及性能表征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2 罗新泽;多酸/ZnO光伏电池的构建和性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伟;光伏电池表面微结构制备及其抗反射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2年

4 王云峰;太阳能碟式聚光发电供热综合利用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5 吴春华;光伏发电系统逆变技术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6 张彩珍;太阳能级硅(SOG-Si)光伏电池中多孔硅吸杂工艺及其神经网络分析方法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章丹艳;用于现代电源系统的若干关键控制芯片研究与设计[D];浙江大学;2008年

8 胡义华;小型光伏系统及其关键问题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9 张军朝;路灯、景观灯照明控制系统节能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10 任碧莹;户用式光伏并网发电控制策略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牛曙;基于低碳供电与监控的智能实验室设计与实现[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2 司传涛;双电源太阳能路灯系统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赵亮亮;船用太阳能电池板玻璃盖片光学性能损伤效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莫尘;独立光伏发电的自动跟踪系统[D];山东大学;2005年

5 杨建菲;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控制方法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6 张瑞宁;基于超级电容器储能的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7 虞正琦;基于模糊控制的光伏发电系统MPPT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常立强;BIPV单体光伏电池最大功率跟踪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张利;光伏电池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10 杜慧;太阳能光伏发电控制系统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本文编号:20932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0932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a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