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双馈感应发电机暂态性能精确计算及Crowbar电路参数优化

发布时间:2018-08-16 12:09
【摘要】:随着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的大规模应用及对其低电压穿越能力(LVRT)要求的提高,关于电网电压跌落时刻DFIG的暂态过程及LVRT改进措施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是,之前的研究无论是用仿真方法还是数学手段,大都进行了一系列省略及近似,包括忽略定子电阻及认为定转子漏感相同等,这导致对DFIG暂态性能的研究及仿真计算的准确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文中首先从理论上对电网电压对称跌落后DFIG的暂态性能进行了精确计算和分析,揭示了定子磁链的暂态自然分量变化的本质规律,得到了转子参数对发电机各暂态衰减量的不同影响。然后,提出了一种新的Crowbar电路结构,并给出了Crowbar电阻和转子漏感的最优化参数设计方法。最后,采用MATLAB/Simulink对所提方案进行了仿真研究,验证了理论计算和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Abstract]:With the large-scale application of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 (DFIG) and the improvement of its low voltage traversing capability (LVRT), more and more researches have been made on the transient process of DFIG and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LVRT at the voltage drop time. In previous studies, a series of omissions and approximations have been carried out either by simulation or by mathematical means, including neglecting the stator resistance and considering that the stator or rotor leakage inductance is the same. As a result, the research of DFIG transient performance and the accuracy of simulation are affected to some extent. In this paper, the transient performance of DFIG after voltage symmetrical drop is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in theory, and the essential law of natural transient component change of stator flux is revealed. The different effects of rotor parameters on the transient attenuation of generator are obtained. Then, a new Crowbar circuit structure is proposed, and the optimal design method of Crowbar resistor and rotor leakage inductance is given. Finally, the proposed scheme is simulated by MATLAB/Simulink to verify the correctness and validity of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and the proposed method.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西北电网有限公司;
【分类号】:TM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朱晓东;石磊;陈宁;朱凌志;刘皓明;刘隽;;考虑Crowbar阻值和退出时间的双馈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18期

2 张建华;王健;莫岳平;辛付龙;;双馈电机的Crowbar参数整定及保护特性研究[J];可再生能源;2011年02期

3 郎永强;张学广;徐殿国;马洪飞;Hadianmrei S.R;;双馈电机风电场无功功率分析及控制策略[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7年09期

4 徐殿国;王伟;陈宁;;基于撬棒保护的双馈电机风电场低电压穿越动态特性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年22期

5 贾俊川;刘晋;张一工;;电网电压故障时双馈异步发电机定子磁链的动态特性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6 马浩淼;高勇;杨媛;张文娟;;双馈风力发电低电压穿越撬棒阻值模糊优化[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年3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志星;胡婵娟;年珩;程鹏;;双馈风电变流器低电压穿越下Crowbar电阻的优化设计[J];大功率变流技术;2012年01期

2 杨培宏;李洁;;电网故障下风力发电系统的暂态电压控制策略[J];大电机技术;2010年05期

3 邓文浪;陈智勇;段斌;;提高双馈式风电系统故障穿越能力的控制策略[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0年12期

4 秦原伟;刘爽;;基于Crowbar的双馈风力发电低电压穿越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11年08期

5 李生民;雷佳;田昌会;;矩阵变换器的双馈风电系统最大风能捕获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12年02期

6 刘广东;高宁;王东;赵双喜;鲁志平;;电网不对称故障下双馈式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技术[J];电力建设;2011年12期

7 孙蕾;余洋;原美琳;;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组功率调控能力研究[J];电力科学与工程;2009年09期

8 杜宝星;刘观起;杨玉新;游晓科;;利用改进Crowbar电路提高DFIG低电压穿越能力[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2年02期

9 曹军;张榕林;林国庆;王虹富;邱家驹;;变速恒频双馈电机风电场电压控制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04期

10 朱凌志;陈宁;王伟;;兼顾接入地区无功需求的风电场无功控制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庭龙;纪志成;;变速恒频双馈风电系统的建模及运行特性分析[A];2009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1)[C];2009年

2 栗然;张孝乾;唐凡;柯拥勤;;风电场容量比对无功补偿容量的影响研究[A];中国智能电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生虎;杨振林;刘正楷;孙莎莎;;双馈异步电机稳态无功出力范围的优化算法[A];中国智能电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谷峰;梁军;张利;;并网双馈发电机风电场的功率控制[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5 李生民;雷佳;;基于PSCAD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仿真研究[A];第三届数控机床与自动化技术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赵广宇;;双馈风电机组机端电压控制策略研究[A];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2012年度论文集(下)[C];2012年

7 王丽宏;;我国风电现状与发展[A];2009年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袁玮;李鸿路;;风电场短路电流计算的应用研究[A];2009年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陈鉴庆;邹旭东;黄清军;梁宗泽;熊威;童力;;不对称故障下双馈风机暂态过程研究[A];第七届中国高校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0 熊威;邹旭东;陈鉴庆;黄清军;梁宗泽;童力;康勇;;基于CroWbar保护的双馈电机暂态特性分析与参数设计研究[A];第七届中国高校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敏;分布式电源的概率建模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2 贾俊川;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中双变流器优化联合控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3 李辉;基于矩阵变换器励磁的双馈型风力发电机并网运行控制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侯佑华;内蒙古电网大规模风电入网的运行分析及调度方案设计[D];天津大学;2010年

5 白永祥;省级调度中心风电场调度管理技术支持系统关键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6 王靖然;输电网优化规划策略与安全价值评估[D];天津大学;2011年

7 程孟增;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低电压穿越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8 周金辉;基于价值评估的含大规模风电的电力规划[D];天津大学;2012年

9 叶杭冶;大型并网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算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10 耿华;风力发电系统能量优化问题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智勇;双馈式风力发电系统低压穿越暂态优化控制[D];湘潭大学;2010年

2 钱叶牛;双馈异步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的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1年

3 李晓涛;并网型风电场的短路电流计算及低电压穿越能力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4 王文明;双馈风电机组有源Crowbar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任红;采用无功补偿设备提高风电场LVRT能力及系统电压稳定性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姚嘉琨;风电机组励磁调节与低电压穿越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7 时艳强;含SVC大规模风电场无功运行协调分析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8 王大伟;双馈风力发电机运行控制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9 夏岩;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低电压穿越技术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10 徐坊降;中小型风力发电系统设计与并网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臧晓笛;;几种双馈式变速恒频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技术对比分析[J];变频器世界;2008年05期

2 关宏亮;赵海翔;王伟胜;戴慧珠;杨以涵;;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功能及其应用[J];电工技术学报;2007年10期

3 蔚兰;陈国呈;宋小亮;曹大鹏;吴国祥;;一种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低电压穿越的控制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2010年09期

4 宁玉泉;李炜;涂光瑜;;双馈交流励磁变速电机的稳态特性及励磁容量分析[J];大电机技术;2005年06期

5 张学广;徐殿国;李伟伟;;双馈风力发电机三相短路电流分析[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8年05期

6 胡家兵;孙丹;贺益康;赵仁德;;电网电压骤降故障下双馈风力发电机建模与控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年08期

7 胡家兵;贺益康;郭晓明;年珩;;不平衡电压下双馈异步风力发电系统的建模与控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年14期

8 姚骏;廖勇;;基于Crowbar保护控制的交流励磁风电系统运行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年23期

9 王伟;孙明冬;朱晓东;;双馈式风力发电机低电压穿越技术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年23期

10 胡家兵;贺益康;;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低压穿越运行与控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其辉;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运行与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迟永宁;大型风电场接入电网的稳定性问题研究[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06年

3 杨淑英;双馈型风力发电变流器及其控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欣;风电机组的短路电流特性及低电压穿越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明光;林冠吾;宫有民;张磊;;电网故障不脱网运行的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11年08期

2 高志刚;李建林;赵斌;;适合电压跌落的DFIG与电网连接方式对比分析[J];电力建设;2007年02期

3 李建林;赵栋利;李亚西;许洪华;;适合于变速恒频双馈感应发电机的Crowbar对比分析[J];可再生能源;2006年05期

4 刘峰;任永峰;徐少华;牛海伟;;双馈风力发电机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11年08期

5 王定国;张红超;;双馈型风力发电机低电压穿越的分析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年17期

6 吴建明;魏毅立;吴振奎;;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及其低电压穿越技术的研究[J];电气传动自动化;2011年02期

7 臧晓笛;;几种双馈式变速恒频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技术对比分析[J];变频器世界;2008年05期

8 王伟;孙明冬;朱晓东;;双馈式风力发电机低电压穿越技术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年23期

9 王晓兰;吴东佶;;基于微分几何方法的双馈发电机解耦控制[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10 赵阳;邹旭东;丁稳房;;不平衡电网电压下并网型双馈感应发电机励磁控制策略[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建林;朱颖;许洪华;;基于Crowbar电路的双馈感应式发电系统低电压穿越特性研究[A];2008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王茂春;严干贵;崔杨;吴学鹏;;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组建模及其对无功的调节[A];高效 清洁 安全 电力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吉林省电机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朱燕舞;尹忠东;马晓蕾;檀跃亭;陈平;刘立新;;TCSC提高并网风电场低电压穿越能力的研究[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张兴;张龙云;杨淑英;余勇;曹仁贤;;风力发电低电压穿越技术综述[A];2008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宋伟伟;李强;袁越;;双馈风电机组接入地区电网后的电压稳定分析[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6 魏林君;迟永宁;赵建国;王伟胜;;双馈变速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控制[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7 杨晓萍;段先锋;冯帆;;直驱永磁同步风电系统低电压穿越的研究[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8 黄晓梅;李宁;黎德育;蒋丽敏;;浸锌溶液中多元金属离子使用消耗的研究[A];天津市电镀工程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郭秋敏;刘晓文;徐博;;基于AT89C52单片机的交流电工频参数万用表[A];第十七届全国煤矿自动化学术年会、中国煤炭学会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袁蓉;;大理电网风电接入的分析[A];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首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 徐海星;广东设想下半年 深莞停电大演习[N];广州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刘文硕;推广灵活交流输电正当时[N];国家电网报;2009年

3 葛俊;亚洲首条柔性直流输电线路试运行[N];国家电网报;2011年

4 葛俊;新能源并网有了最优方案[N];华东电力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乐;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2 邹和平;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故障穿越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3 李晶;变速恒频双馈风电机组动态模型及并网控制策略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年

4 杨淑英;双馈型风力发电变流器及其控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5 邹旭东;变速恒频交流励磁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赵阳;风力发电系统用双馈感应发电机矢量控制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赵仁德;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交流励磁电源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肖运启;双馈型风力发电机励磁控制与优化运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9 张学广;变速恒频双馈风电机组并网控制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周国梁;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佳骝;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建模和运行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2 杜宝星;基于双馈感应发电机的风电系统故障穿越能力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3 李广博;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组低电压穿越特性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9年

4 李增辉;DFIG低电压穿越动态特性及穿越策略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5 叶仁杰;电网故障下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组的暂态运行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6 韩伟峰;双馈感应发电机电压跌落故障分析[D];重庆大学;2012年

7 谭志广;双馈感应发电机低电压穿越的控制策略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3年

8 任彦珍;双馈感应发电机转子绕组故障特征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9 贾豫东;双馈感应发电机低电压穿越和动态等值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10 王喜梅;双馈感应发电机绕组匝间短路的电磁场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1859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1859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a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