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氧化物及其复合结构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8-10-26 08:48
【摘要】:目前商业化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一般采用石墨。石墨结构稳定,在充放电循环中具有稳定的可逆容量,不足之处是理论比容量只有372mA h g-1,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电子设备对锂电池更高的能量密度要求,因此具有更高比容量的新型负极材料是当前锂电池的研究热点。新型负极材料可使锂电池具有更轻的质量,更高的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其中,金属氧化物由于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备受瞩目,但是金属氧化物在充放电反应中材料体积会发生较大变化,导致材料逐步粉化,失去电化学活性,因此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循环性能较差,限制了其商业化应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纳米材料尺寸较小,充放电时材料的相对体积变化也较小,能有效缓解材料粉化,提高电池性能。基于此,本论文采用将金属氧化物纳米化的思路,同时对不同纳米结构进行复合,获得多级纳米结构材料,形成纳米效应、结构效应和复合效应从而改善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ZnO/MnO2海胆状套筒阵列复合材料的合成与锂电池性能研究。采用水热法直接在金属镍基底上生长ZnO纳米棒阵列,然后在MnSO4溶液中用恒电流法在ZnO表面电沉积生长一层毛刺状MnO2外壳,形成内核为ZnO、外壳为MnO2的核壳结构复合材料,外形类似拉长的海胆。海胆棒顶端的ZnO与MnO2之间存在夹空层,呈现套筒结构。研究ZnO/MnO2海胆状套筒阵列的循环伏安特性后发现,MnO2和ZnO均显示氧化还原特性峰,,这表明MnO2和ZnO均参与了充放电反应。其充放电曲线显示,随着循环次数增加,MnO2充放电平台逐渐出现并增强,这说明MnO2对复合材料比容量的贡献在逐渐增加。ZnO/MnO2的首次放电容量高达2023mA h g-1,接近单一ZnO(746mA h g-1)和MnO2(1374mA h g-1)材料的容量之和,复合效应显著。复合材料中,ZnO和MnO2相互支撑的协同效应提高了循环性能,可逆容量在100个循环后依然有1210mA h g-1,而ZnO纳米棒和MnO2多孔膜的容量分别为120和500mA h g-1。对充放电不同次数的复合材料进行SEM观察,发现ZnO/MnO2套筒结构的顶端在充放电循环中会逐渐打开,变成开口筒管结构,这种结构效应能增加内部材料的利用率,提高材料的容量,因此循环中容量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 二、ZnO/NiO核壳结构复合材料的合成与锂电池性能研究。通过ZnO种子层辅助水热法在金属Ni箔上生长了ZnO纳米棒阵列,用化学浴沉积结合热处理在ZnO纳米棒表面生长一层褶皱状NiO薄膜,形成了核壳结构。一体化的电极上的ZnO/NiO核壳结构复合材料比容量高、循环和倍率性能好,在200mA g-1的电流密度下100个循环后可逆容量为700mA h g-1,在5000mA g-1的大电流下可逆容量保持在250mA h g-1。相比之下,ZnO纳米棒在200mA g-1的电流密度下100个循环后可逆容量为150mA h g-1。充放电循环后,电极材料的SEM照片显示ZnO/NiO复合材料保持了较好的棒状阵列结构,只有少数轻微的沟壑状裂痕,有别于纯ZnO纳米棒阵列的塌陷粉碎。研究表明核壳结构中的NiO外壳能和锂反应,有贡献容量、保护内部ZnO稳定和维持材料电接触的复合效应,有效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容量、循环和倍率性能。 三、多种形态的多孔NiO的合成及材料结构对NiO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通过溶剂热法,本文在泡沫镍上生长了NiO多孔纳米带、纳米棒、纳米片等结构。材料的合成机制是通过泡沫镍在一定温度的有机溶剂中与草酸反应,表面形成NiC2O4·2H2O,再受热分解形成多孔结构的NiO。反应条件对产物形态有很大影响,在乙醇溶液中可以获得花状纳米带NiO;当乙醇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或升高反应温度,可以获得海葵状的纳米棒或者草丛状的纳米线NiO;在甲醇溶液中可以获得相互交叉连接的纳米墙NiO;在甲醇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中,NiO会形成银耳状片膜结构。不同结构的NiO显示出不同的电化学性能。其中银耳状的NiO纳米片膜比容量高,循环性能好,首次放电容量为1.73mA h cm-2,首次库伦效率为62.1%,50次循环后可逆容量为0.92mA h cm-2,是第二次放电容量的80%。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M912
本文编号:2295194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M9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顾鑫;徐化云;杨剑;钱逸泰;;二氧化锰纳米材料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J];科学通报;2013年31期
2 吴大勇;刘昌炎;;锂离子电池隔膜研究进展[J];新材料产业;2006年09期
本文编号:22951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295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