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基于电压电流组合模型磁链观测器的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14 16:23
【摘要】:感应电机变频调速技术在我国工业生产电力拖动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同国外企业相比,国内变频器企业在高端市场应用领域占有率很低,核心技术发展相对落后,因此高性能变频调速系统研究对我国变频技术行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此外,虽然感应电机变频控制理论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但是其在传统应用领域仍然存在一些技术难点没有彻底解决;随着电力电子技术不断进步及先进数字控制芯片的使用,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合适的控制算法,发掘其技术难点的最终解决方案。再者,变频调速系统在新的应用场合——例如电动汽车应用领域——也遇到一些挑战,及时发现并解决新的应用难点对变频调速系统的未来发展十分有意义。本文以实现高性能无速度传感器感应电机矢量控制为主要目标,深入研究了基于电压电流组合模型观测器的变频系统控制性能和算法,并在此基础上尝试解决现代感应电机控制的几个关键点,主要包括: 首先,作为高性能变频控制系统的基础环节,感应电机离线参数辨识成为本文的首要研究对象。由于现有离线参数辨识方案针对不同电机参数采用的硬件及程序配置并不统一,本文在调研一系列离线参数辨识方法的基础上,以工业实用性为主要目标,整合优化了一套感应电机离线参数辨识方法。此外,大部分应用场合很难保证传统堵转和空载旋转的离线辨识条件,而在保持转子静止实现参数辨识的现有方案中,逆变器非线性误差又对辨识精度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直流偏置激励的离线参数辨识方案——从而避免了逆变器非线性误差对辨识结果造成的影响,最终实现了电机参数的准确辨识并得到实验验证。 其次,本文研究了感应电机励磁曲线辨识方法。为了保证系统稳态精度,励磁曲线辨识及更新技术在变磁链控制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变磁链控制正是高性能变频驱动器最优效率算法的核心。传统励磁曲线辨识方法通常基于特定假设函数的曲线拟合方案,其缺点是最终辨识结果因假设函数不同而各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斜坡电压激励直接计算获取励磁曲线的辨识方案——从而避免了曲线拟合算法对特定假设函数的依赖性。本文提出的方案实施简单方便,其辨识原理的正确性得到了仿真验证,且在最优效率实验中同传统曲线拟合方案作了详细对比。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方案具有良好的实用性能。 再次,本文研究了电压电流组合模型发电状态稳定性能的改进。相较于其它观测器,电压电流组合模型具有结构简单和参数敏感性小等诸多优点,但是其在发电状态下存在不稳定工作区域,目前尚无有效解决方案。实际上,电梯等提升类负载应用场合通常需要变频器工作在发电状态,且对系统可靠性要求很高,因此发电状态不稳定性改进是高性能变频系统不能忽略的研究重点。本文通过构建电压电流组合模型观测器的小信号模型,说明了该观测器传统参数配置在低速发电(再生制动)工作状态下存在的不稳定问题,并详细计算出了不稳定区域。进一步地,本文提出一种交叉耦合反馈机制,改善了系统的稳定性能,实现其全工作范围稳定运行。仿真和实验证明了该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最后,本文提出一种新颖的转子时间常数在线辨识方案。转子时间常数由于温升效应会产生大幅度变化,从而导致较大的速度估算误差,因此有效的转子时间常数在线辨识是满足高性能变频器稳态精度的重要手段。转子时间常数在线辨识的难点在于如何准确获取用于辨识计算的交流信号。现有的辨识方案中,用于最终辨识的交流信号并不能直接得到,而需要通过直流、交流信号的精确分离和滤波,并进一步计算得到;而在本文提出的方案中,相关交流信号可以直接从观测器中提取而无需任何信号分离及滤波运算,因此该方案在简化辨识过程的同时,大大增加了辨识精度。此外,现有方案辨识精度同时依赖于交流信号幅值和相位的准确度——从而引入较大估算误差;本文提出的方案只需要交流信号幅值而无需其相位信息,因此辨识过程对交流信号的依赖度从两维(幅值,相位)降至一维(幅值)。相关仿真和实际实验有效验证了该方案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M3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晓刚;陈伯时;夏承光;;感应电动机转子磁链的间接观测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1997年01期

2 李崇坚;;交流电机变频调速控制系统的探讨[J];电力电子;2004年01期

3 李洁;钟彦儒;;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电力电子;2007年05期

4 曾岳南,陈伯时;异步电动机无速度传感器的矢量控制[J];电气传动自动化;2000年04期

5 陈伯时;杨耕;;无速度传感器高性能交流调速控制的三条思路及其发展建议[J];电气传动;2006年01期

6 陈伟华;李秀英;姚鹏;;电机及其系统节能技术发展综述[J];电气技术;2008年09期

7 王琳;王占奎;;我国变频器的发展态势[J];电气时代;2006年07期

8 刘福禄;;我国变频器市场发展趋势预测分析[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9 王思童;贾常艳;;《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三项主要任务 五大重点成亮点[J];电器工业;2012年11期

10 杨国良;;电动车电机驱动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年11期



本文编号:23316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3316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d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