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带并联电抗器同杆双回线跨线故障性质判别方法

发布时间:2018-12-28 10:07
【摘要】:针对带并联电抗器的同杆双回线线路,在复频域上对故障相端电压进行详细分析,提出利用故障相β模电压进行故障性质判断的方法,其中β模电压为不同回线故障相电压平均值之差。以IABIIBC跨线故障为例进行仿真分析,综合得出利用故障相β模电压进行判断的结论,并给出了不同故障类型下的β模电压求解通式。瞬时性跨线故障下β模电压中既存在工频分量又存在自由频率分量;而永久性跨线故障下β模电压中只存在工频分量。通过利用最小二乘法提取其中自由频率分量幅值可以准确判断出故障性质,原理简单,灵敏度高。大量ATP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识别不同跨线故障类型的故障性质,可以应用于带并联电抗器同杆双回线的自适应重合闸。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fault phase terminal voltage in complex frequency domain is analyzed in detail for the same pole double circuit line with parallel reactor, and a method to judge the fault property by using the fault phase 尾 mode voltage is put forward. The 尾-mode voltage is the difference of the average voltage of different circuit fault phase voltage. Taking the cross-line fault of IABIIBC as an example, the conclusion is drawn that the fault phase 尾 mode voltage is used to judge the fault phase, and the general formula for solving the 尾 mode voltage under different fault types is given. There are both power frequency component and free frequency component in 尾 mode voltage under transient cross line fault, but only power frequency component in 尾 mode voltage under permanent cross line fault. By using the least square method to extract the amplitude of the free frequency component, the fault property can be accurately determined. The principle is simple and the sensitivity is high. A large number of ATP simulation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can identify the fault properties of different cross-line fault types and can be applied to adaptive reclosure with parallel reactor with the same rod and double circuit lines.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分类号】:TM762.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玉平,黄震,张哲,沈军,陈允平;同杆并架双回线自适应重合闸的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年22期

2 刘毅;张哲;尹项根;邓星;夏勇军;胡刚;;同杆并架双回线自适应重合闸组合判据[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02期

3 李博通;李永丽;;同杆双回线跨线永久性故障识别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03期

4 朱建红;陈福锋;魏曜;陈伟;宋国斌;郭效军;马文龙;;新型同杆双回线自适应重合闸方案研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7年04期

5 刘浩芳;王增平;徐岩;马静;;带并联电抗器的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单相自适应重合闸故障性质识别判据[J];电网技术;2006年18期

6 宋国兵;索南加乐;孙丹丹;;输电线路永久性故障判别方法综述[J];电网技术;2006年18期

7 刘俊岭;刘汉青;刘浩芳;;基于准测距结果的输电线单相故障性质识别[J];电网技术;2009年08期

8 刘玉;文俊;肖湘宁;;特高压线路单相自适应重合闸仿真分析[J];电网技术;2010年03期

9 刘玉萍;何正友;何文;;基于线路参数修正的同杆双回线故障定位方法[J];电网技术;2012年05期

10 李炜;陈剑;姜美玲;胡志坚;程小敏;;考虑电容电流的同塔双回线接地距离保护零序电流补偿系数的整定[J];电网技术;2012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艳敏;邰能灵;吴文宣;陈金祥;;线路无通信行波速动保护新方案研究[J];电工技术;2009年04期

2 谭晓玉;谢维兵;;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仿真分析[J];电工技术;2010年09期

3 沈军;张哲;郑玉平;李九虎;孟国凯;;500kV同杆双回线自适应重合闸方案[J];电力设备;2006年01期

4 刘海峰,林湘宁,刘沛,杨丹,薄志谦;基于形态学闭开-开闭梯度变换的单相自适应重合闸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年21期

5 林军;;一种提高超高压输电线自动重合闸成功率的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年24期

6 索南加乐;宋国兵;邵文权;孙丹丹;张怿宁;;两端带并联电抗器输电线路永久故障判别[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年20期

7 刘浩芳;王增平;刘俊岭;;带并补的超高压输电线路单相自适应重合闸新判据[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年24期

8 陆岩;郑玉平;沈军;吴通华;张哲;李九虎;曹小拐;;超高压有并联电抗器线路无故障重合闸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年06期

9 商立群;白维祖;程刚;曹小鹏;柳秦;李军;;带并联电抗器的线路单相自适应重合闸故障判别原理[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年06期

10 张武军;何奔腾;洪光辉;饶玉凡;;同杆并架双回线路行波差动保护[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宋国兵;袁晓辉;邵文权;刘林林;;一种只取两端电气量的两端带并联电抗器输电线路永久性故障判别方法[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柏娜;特高压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开断后瞬态特性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2 李中伟;供配电线路自适应保护系统的算法与通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3 刘浩芳;特高压输电线路保护新原理及自适应重合闸技术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4 赵庆明;六相输电线的故障分析与继电保护[D];天津大学;2008年

5 李博通;同塔多回线智能跳合闸方案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孙秋芹;特高压输电线路潜供电弧的动态物理特性与抑制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邓星;同杆并架线路继电保护与故障测距新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张海;同杆双回线故障稳态分析及其单端量选相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9 徐子利;同塔多回输电线路瞬时性故障的故障分析与故障测距[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张波;特高压输电线路继电保护原理与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忠伟;选相投切特高压线路抑制操作过电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敏;单相自适应重合闸新原理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3 梁昌深;长距离大容量混合海缆输电无功补偿及潜供电流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4 吕斗牛;输电线路瞬时性故障与永久性故障识别[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5 丁伟;广域继电保护与同杆双回线自适应重合闸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程玲;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单相自适应重合闸的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7 白维祖;超高压输电线路自适应单相重合闸的判据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8 李红志;单相接地故障中瞬时性故障的判别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9 李博通;单相自适应重合闸新原理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滕开雯;电力系统单回线自适应重合闸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束洪春,高峰,葛耀中;耦合双回输电线故障测距方法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1999年06期

2 沈军;张哲;郑玉平;李九虎;孟国凯;;500kV同杆双回线自适应重合闸方案[J];电力设备;2006年01期

3 冯博文;双回线零序互感对接地距离继电器测量阻抗的影响[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0年05期

4 范越,施围;输电线路单相自动重合闸中电压判据的修正[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年06期

5 孙静,李兴源,李立;基于小波变换和ANN的最佳重合闸时刻的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年15期

6 宋斌;具有不同特性的微机反时限过流继电器的实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年17期

7 陈少华,张辉,陈允平;智能型自适应单相重合闸的应用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年06期

8 李斌,李永丽,黄强,翟永昌,曾治安,马志宇,贺家李;单相自适应重合闸相位判据的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年22期

9 李斌,李永丽,贺家李,郑玉平,盛濵,郭征;750 kV输电线路保护与三相重合闸动作的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年12期

10 李斌,李永丽,贺家李,郑玉平,盛濵,郭征;750kV输电线路保护与单相重合闸动作的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年1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郑玉平;串补线路继电保护的研究与同杆双回线继电保护及重合闸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2 李伟;同杆双回线距离保护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伟;500kV洪龙同杆双回线继电保护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素敏;;一起110kV两线同时受雷击的跨线事故分析[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9年17期

2 梁懋;;JCZC-21A型保护装置可用于同杆双回线[J];电力建设;1993年01期

3 张庆超,宋文南;同杆并架双回输电线路故障定位算法的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02年04期

4 朱丽娟;吴宗熙;王其林;;500kV线路保护改造分析[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8年21期

5 陈桥平;蔡泽祥;刘为雄;曾耿晖;;同杆线路跨线故障及其对距离保护的影响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05期

6 郭强;尚海一;;负序方向元件在同杆双回线中的动作行为分析[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0年12期

7 冬大龙;李新儒;张文;;同杆并架双回线保护选相实用算法的研究[J];江苏电机工程;2011年02期

8 刘焕辉;;220kV线路跨线故障导致继电保护误判的分析及改造[J];大众用电;2009年11期

9 刘庆;李卓君;;同杆并架线路保护有关问题的研究[J];广东电力;2007年05期

10 余荣云;陈福锋;钱国明;;新型同杆并架双回线故障选相方案研究[J];继电器;2007年S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俞波;超高压同杆并架双回线路微机保护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3年

2 曾耿晖;同塔线路故障分析及其对继电保护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3 张海;同杆双回线故障稳态分析及其单端量选相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4 李伟;同杆双回线距离保护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5 阎俏;特高压输电线路继电保护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6 徐鹏;同塔四回输电线路故障分析与故障测距[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首宇;基于六序分量的同杆并架双回线综合选相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2 王伟;500kV洪龙同杆双回线继电保护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3 武在前;220kV同杆双回线继电保护方案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4 李永斌;同杆跨线故障的选相及其单回线故障测距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5 余胜;同杆并架双回线故障测距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6 赵敏;高压电网同塔双回输电线路故障保护技术[D];沈阳工业大学;2007年

7 赵一;500千伏同杆双回线路重合闸方案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8 侯仰栋;特高压交流同塔双回线路继电保护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9 仇成;同杆并架双回线路纵联保护与选相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岳宏亮;同杆并架双回线后备保护技术研究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938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3938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9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