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多变截面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喷氨方式数值模拟

发布时间:2019-01-30 10:24
【摘要】:以某660 MW燃煤机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Gambit软件建立了三维数值模型,以模拟分析反应器内流场分布的特点,并对比了分区喷氨和线性喷氨2种方式对首层催化剂入口氨气分布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因反应器存在2个变截面烟道,从而使得喷氨格栅处的烟气流场分布极不均匀,烟气速度相对偏差系数为27.5%;采用线性喷氨方式时,首层催化剂入口氨气分布相对偏差系数高达25.3%;对于分区喷氨方式,采用10区喷氨方式时首层催化剂入口氨气分布相对偏差系数为8.9%,30分区喷氨方式可使氨气分布相对偏差系数降低至5.6%,分区喷氨的效果显著优于线性喷氨。
[Abstract]:Taking the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SCR) flue gas denitrification system of a 660 MW coal-fired uni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Gambit software to simulate and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low field distribution in the reactor. The effects of zonal ammonia injection and linear ammonia injection on the distribution of ammonia gas in the inlet of the first layer catalyst we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two flue gas channels with variable cross section in the reactor, which makes the flue gas flow field in the grille of ammonia spray extremely uneven, and the relative deviation coefficient of flue gas velocity is 27.5. When linear ammonia injection is used, the relative deviation coefficient of ammonia gas distribution in the inlet of the first layer catalyst is as high as 25.3%. For the zonal ammonia injection, the relative deviation coefficient of ammonia gas distribution in the inlet of the first layer catalyst is 8.9 ~ (30) when the ammonia injection mode in 10 zones is adopted, the relative deviation coefficient of ammonia gas distribution can be reduced to 5.6%. The effect of zonal ammonia spraying is better than that of linear ammonia spraying.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能源热转换及其过程测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唐马鞍山当涂发电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6030)
【分类号】:X77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波;牛国平;王月明;马建兰;王晓冰;董陈;罗志;;SCR系统急转烟道均流装置的数值模拟[J];热力发电;2014年04期

2 杨松;丁皓姝;黄越;;SCR脱硝系统流场数值模拟及优化[J];热力发电;2014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艳靓;朱林;王可辉;王娴娜;;火电厂SCR脱硝还原剂技术经济比较[J];电力科技与环保;2014年05期

2 杨润生;;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的探讨[J];福建建材;2014年10期

3 黄隆q;张启勤;孙海锋;;SCR法烟气脱硝技术在潮州电厂2×1000MW机组上的应用[J];华北电力技术;2014年02期

4 斯琴高娃;蔡文龙;;火电厂低氮燃烧改造技术的应用[J];环境与发展;2014年Z1期

5 余廷芳;李俊;曾过房;李海山;;火电厂SCR烟气脱硝装置的模拟优化[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14年02期

6 李进;;循环流化床活性炭法烟气脱硫脱硝过程及其机理研究[J];科技视界;2014年07期

7 周长城;金保f;朱孝强;沈凯;徐海涛;;自适应模糊方法在烟气脱硝喷氨量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环境工程;2014年S1期

8 郭永强;;烧结烟气SCR脱硝技术浅析[J];环境工程;2014年S1期

9 蔡文龙;斯琴高娃;;电厂脱硝改造技术应用[J];环境与发展;2014年04期

10 路璐;钟智坤;吴华成;康玺;;脱硝氨逃逸采样和测试方法的探讨与优化[J];华北电力技术;2014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凤;烧蚀型载体烟气脱硝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乐;玻璃纤维负载Ce-Mn氧化物低温催化还原NO的实验研究[D];东华大学;2014年

2 张蕊;F掺杂铈钛低温SCR催化剂的制备及脱硝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3 乔凯;应用于氢气选择性催化还原的高效尖晶石型催化剂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4 倪琼;络合催化氧化同时脱硫脱硝过程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5 赵万里;火电厂SCR烟气脱硝的催化剂应用性能分析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

6 孟现菊;燃煤烟气脱硝工程设计和数值模拟[D];济南大学;2014年

7 朱翔宇;介质阻挡放电与催化剂结合脱除NO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8 咸士龙;660MW机组烟气脱硝控制系统分析及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9 谷东亮;SCR板式脱硝催化剂的工艺与性能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4年

10 刘文平;基于DCS的烟气脱硝控制系统设计及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沈丹;仲兆平;过小玲;;600MW电厂SCR烟气脱硝反应器内不同导流板的流场数值模拟[J];电力环境保护;2007年01期

2 陈莲芳;周慎杰;王伟;;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反应器流场的模拟优化[J];动力工程学报;2010年03期

3 郭婷婷;刘汉强;杨勇平;路光杰;;基于数值模拟的1000MW燃煤机组SCR脱硝系统设计[J];电站系统工程;2010年05期

4 王志轩;潘荔;张晶杰;杨帆;;我国燃煤电厂“十二五”大气污染物控制规划的思考[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1年01期

5 张波;张伟;牛国平;;300MW机组锅炉SCR装置流场研究[J];热力发电;2012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代金;郑明刚;许伯彦;张现成;;柴油机选择性催化还原后处理系统的数值模拟[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2 李烨;程昊;李德意;秦永生;王树东;;耐高温WO_3-CeO_2-ZrO_2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柴油车尾气氨-选择性催化还原一氧化氮中的应用[J];燃料化学学报;2008年06期

3 沈伯雄;杨婷婷;刘亭;王静;赵宁;;纳米负载型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催化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年35期

4 楼狄明;张正兴;谭丕强;马滨;;车用柴油机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年12期

5 高岩;栾涛;徐宏明;吕涛;李小龙;;焙烧温度对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剂表征及活性的影响[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年S1期

6 马双忱;郭蒙;宋卉卉;陈公达;杨洁红;藏斌;李钊;;选择性催化还原工艺中硫酸氢铵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J];热力发电;2014年02期

7 周响球;杨晨;;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反应器数学模型及仿真[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8 翟峗;邱文革;何洪;;氨法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催化剂的研究[J];工业催化;2009年02期

9 刘中正;袁慎玉;陈正禄;粟学进;;氨选择性催化还原处理硝酸尾气75—014型催化剂[J];成都科技大学学报;1980年01期

10 范剑峰,吴以凡,贾宝荣,李子建;火电厂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的可行性研究[J];化工时刊;2005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丽丽;刘辉;雷志刚;;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器气体预分布器内速度场和浓度场模拟[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上)[C];2009年

2 吕宏俊;吴迅海;;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应用的若干关键问题[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精选[C];2006年

3 张新艳;程杰;麻春艳;郝郑平;;Fe-MOR催化剂上N_2O和NO同时去除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4 柯锐;李俊华;郝吉明;陈强;;稀燃条件下C_3H_6对SCR活性促进的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李俊华;陈建军;唐晓龙;林绮纯;郝吉明;;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的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魏士新;陈长新;蔡成伟;吴学其;张杰;;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O_x的研究[A];中国化工学会2003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刘福东;单文坡;石晓燕;贺泓;;XAFS在研究新型氮氧化物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剂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8 刘帅;朱鹏程;;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反应器流场改善方法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9 张登松;方程;张磊;黄垒;李红蕊;张剑平;施利毅;;锰铈氧化物/纳米碳管复合结构的原位制备及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O性能研究[A];第七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S05 大气污染与控制[C];2013年

10 张登松;方程;张磊;黄垒;李红蕊;张剑平;施利毅;;金属氧化物/纳米碳管复合结构的原位制备及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O性能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记者 沈耘;Exteninge探路柴油车排放后处理市场[N];中国工业报;2005年

2 郁红;外企要帮中国控制氮氧化物[N];中国化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贺;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钛基催化剂研究及催化转化器的制备[D];吉林大学;2013年

2 李哲;贫燃条件下Fe-Mo/ZSM-5催化剂上氮氧化物的选择性催化还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6年

3 孙克勤;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的理论及实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4 王志;炭基催化剂担载含NH2化合物的低温NOx选择性催化还原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庄柯;纳米Mn-Ti-O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结构与NO选择性催化还原性能[D];南京大学;2011年

6 左建良;氮氧化物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锰基催化剂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7 温苗苗;尿素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的仿真与优化[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8 袁德玲;CuNiTi类水滑石衍生物富氧丙烯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9 刘洁;Cu负载型Ti基复合氧化物选择性催化还原NO及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10 宾峰;改性分子筛材料用于选择催化还原柴油机氮氧化物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丹丹;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的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2 俞逾;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的建模与仿真[D];重庆大学;2007年

3 高彦杰;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4 郭金龙;火电机组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喷氨的优化控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5 孙亮;氧化锰分子筛低温氨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D];华侨大学;2011年

6 陈山;大型电站锅炉烟气脱硝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乔凯;应用于氢气选择性催化还原的高效尖晶石型催化剂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8 邱琳;NO的选择性催化还原实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9 邱陆明;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NO_x的新型锰基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何勇;新型CuSO_4-CeO_2/TS催化处理NO_x活性及抗毒化性能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180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4180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c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