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纳米结构晶态碳基材料可控制备及电化学储能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9-02-16 08:07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传统能源的日渐耗竭与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新型能源材料及其相应装置的研究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超级电容器作为介于传统电容器和二次电池的一种新型能量储存与转换装置,以其高的比容量、稳定的循环寿命、宽的工作电压视窗和高的功率密度等特点,在便携式仪器、动力混合汽车电源、信息技术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商业前景和价值。其中,,电极材料是影响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在各种电极材料中,碳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已被用作电极材料应用在商业电容器中。但传统的碳电极材料(如:活性碳,碳纳米管)低的比电容仍限制了其能量密度的提高。为了提高碳电极材料的比电容,本论文选用不同的碳的前驱体,根据基团相互作用原理设计合成出一系列的具有独特结构的纳米碳材料。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 1.采用溶液-固体路线以葡萄糖为碳源合成出高比表面积多孔晶态纳米碳材料(PGC),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PGC样品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表现出很好的电化学性能。PGC材料优异的电化学特性主要归因于其独特的微观结构。其中,多孔结构有利于电解液离子的传输,而优异的导电性有利于电子在大电流充放电过程中的传递。 2.采用一步水热的方法以氧化石墨和尿素为原材料合成出具有高含氮量的氮掺杂石墨烯(NGS),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通过一系列实验证实NGS材料的比表面积、氮的含量和类型都可通过改变实验条件来进行调控。当水热温度为180℃、水热时间为12h、氧化石墨与尿素质量比为300:1时制备的NGS材料展示了最好的电容特性。在水系电解液(6M KOH)中,电流密度为0.2A/g时,NGS材料的比电容高达326F/g。经过5000次充放电循环后,NGS材料的比电容为保持初始电容的99.9%。当以NGS材料为电极组装成对称电容器时,在功率密度为7980kW/kg下其能量密度为25.02Wh/kg。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氮的掺杂类型对NGS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有很重要的影响。其中,吡啶氮和吡咯氮可与电解液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法拉第准电容;而四元氮可有效的改善材料的导电性从而有利于电子的快速传输。 3.采用配位/热解碳化方法制备出氮掺杂多孔晶态纳米碳材料(NPGC),并研究了不同碳化温度和不同三聚氰胺加入量对NPGC材料微观结构和电容特性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NPGC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优良的导电性、以及高的氮含量。并且NPGC材料展示了较好的电容特性。在电流密度为1A/g下,比电容值可达到293F/g。经循环5000次后,其比电容仍为初始比电容的99.5%。 4.采用水热配位-ZnCl2活化的路线以生物衍生物壳聚糖为含氮的碳源制备出硼氮分别掺杂的多孔石墨化纳米碳材料(BNGC)。在合成过程中,首先,壳聚糖与Fe3+离子(固氮剂/石墨化催化剂前驱体)进行配位得到壳聚糖-Fe前驱体,随后将硼源加入到壳聚糖-Fe溶液中在180℃进行水热反应,在此过程中,H3BO3转化为B2O3气体,它们与壳聚糖-Fe上剩余的含氧基团进行反应得到分开掺杂的硼、氮碳材料。在经过氯化锌活化和酸处理后,具有大的比表面积、优良的导电性、硼氮的分别掺杂的BNGC样品被合成出来。BNGC样品独特的微观结构和硼氮的分别掺杂使得其具有高的比电容(313F/g,1A/g)、优异的倍率特性、较好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库伦效率、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 5.采用同步ZnCl2活化和石墨化的方法以椰壳为碳源合成了多孔层状晶态纳米碳材料(PNGS)。在合成过程中,首先将石墨催化剂前驱体(FeCl3)和活化剂(ZnCl2)同时引入到椰壳的骨架中形成椰壳-Fe3+复合体。将此复合体经过碳化和去催化剂后,得到PGNS材料。所合成的PGNS样品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和较好的导电性。当其做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时,展示了优异的电容特性。在水系电解液中,PGNS样品具有高的比电容和优异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而在有机系电解液中,PGNS样品同样也展示了好的电化学性能:在功率密度为10kW/kg时,PGNS样品能量密度可高达54.7Wh/kg。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O613.71;TM5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施建章;汪宏;沈智元;王楠;姚熹;;埋入式厚膜多层电容器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年S1期

2 胡雷;刘志宏;;四氧化三钴粉末的制备与应用现状[J];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08年04期

3 党宇;王瑶;邓元;张烨;张传玲;李茂;;高性能BaTiO_3/PVDF介电复合材料及其薄膜电容器应用[J];复合材料学报;2012年02期

4 袁安保;章庆林;;超级电容器材料纳米Co_3O_4的固相法制备及电化学性能[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7年01期

5 冉奋;赵磊;张宣宣;吴宁;孔令斌;康龙;;纳米棒状锰氧化物的制备及其电化学电容性能[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6 陈仲欣;卢红斌;;石墨烯-聚苯胺杂化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3年09期

7 吴旭冉;贾志军;马洪运;廖斯达;王保国;;电化学应用(Ⅱ)——电化学电容器的发展与应用[J];储能科学与技术;2013年06期

8 王姝;石晶;龚康;刘洋;唐跃进;任丽;李敬东;;多元复合储能系统及其应用[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3年03期

9 高云芳;宋云龙;王艳平;任冬雷;徐新;李飞;;PbSO_4/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能[J];材料研究学报;2013年05期

10 尚怀芳;黄伟峰;储旺盛;夏定国;吴自玉;;铝掺杂LiFePO_4的表面成分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研究[J];电化学;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魏海博;陈一民;谢凯;;高比表面积椰壳活性炭电极材料研究[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材料专业委员会2012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靳添絮;刘立;陈树新;;军用装备中基于超级电容器的混合动力装置设计及应用[A];2011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分册)[C];2011年

3 Wang Qi;Sun Yukun;Chen Kunhua;Huang Yonghong;Ji Xiaofu;;Research on the ultracapacitor/battery hybrid system[A];第25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3年

4 王升涛;陈玉丽;;范德华力作用下碳纳米管弯曲行为的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5 朱刚;李江涛;杨晓慧;晏志军;;分级Co_3O_4@C复合物的合成及其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材料的储锂性质[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1分会:表面界面与纳米结构材料[C];2013年

6 李常浩;刘天晴;;层状液晶中氧化镍纳米片的制备及电化学特性[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1分会:表面界面与纳米结构材料[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俊;碳/氧化锰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哈里德;几种锰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其在颜料催化降解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郎俊伟;用于超级电容器的金属氧化物及其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4 徐彬;新型碳纳米材料在电化学传感和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孙刚伟;炭基超级电容器正负极不对称电容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6 张治安;基于氧化锰和炭材料的超级电容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7 王强;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新型结构设计与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8 郑言贞;NiO和RuO_2电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容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9 葛军;超级电容器用明胶基和化学气相沉积碳材料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化技术研究所);2009年

10 王毅;层状双羟基复合金属氧化物及其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文华;电极材料孔结构与离子特性的相关性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姜遵群;分级纳米结构的聚苯胺及其复合物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白亚旭;碳浆印刷法及化学镀Ni-P法制作埋嵌电阻工艺方法的初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白瑞娟;电沉积法制备镍、锰氧化物及其超级电容性能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5 鲜青龙;氢氧化镍及其复合物电极材料的电化学电容行为[D];新疆大学;2011年

6 丘伟阳;基于树脂系基板的埋置式PCB可制造性与可靠性技术研究[D];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刘勇;电吸附法去除水中氟离子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8 王宇威;载体对超大容量电容器性能影响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9 丁锐;超级电容器MnO_x基电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D];湘潭大学;2007年

10 郎俊伟;高容量金属氧化物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242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4242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9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