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利用行波固有频率和原子能量熵的故障选相方法

发布时间:2019-02-16 11:22
【摘要】:准确识别故障信号中所含固有频率成分特征是基于该量的选相算法的核心,分析故障时相电流中所含固有频率的能量与故障类型的关系,提出一种直接分析相电流中固有频率特征的选相方法;多相短路故障时,在滤除工频分量后,各故障相中均含有显著的固有频率且频率相等,非故障相中的固有频率能量很弱:单相短路时各相均难有稳定的固有频率。应用原子分解法分析故障电流,若固有频率成分显著存在,则其对应主导原子且能量熵值最大,根据相电流中主导原子的能量熵值及其频率即可进行选相。经仿真验证,文中方法具有较理想的固有频率辨识能力,选相结果稳定,可靠。
[Abstract]:It is the core of the phase sel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the fault signal to accurately identify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natural frequency component in the fault sign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nergy of the natural frequency contained in the fault phase current and the fault type is analyzed. A phase selection method for direct analysis of natural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in phase current is proposed. In the case of multiphase short circuit fault, after the power frequency component is filtered, there is significant natural frequency and equal frequency in each fault phase, and the natural frequency energy in non-fault phase is very weak, and it is difficult for each phase to have a stable natural frequency during single-phase short circuit. The method of atomic decomposition is used to analyze the fault current. If the natural frequency component exists obviously, it corresponds to the dominant atom and its energy entropy is the largest. According to the energy entropy value and its frequency of the dominant atom in the phase current, the phase can be select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an ideal natural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capability, and the phase selection results are stable and reliable.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A02B01)~~
【分类号】:TM7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新洲,贺家李,葛耀中,徐丙垠;基于小波变换的行波故障选相研究第1部分理论基础[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8年12期

2 董新洲,贺家李,葛耀中,徐丙根;基于小波变换的行波故障选相研究第2部分仿真试验结果[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9年01期

3 郑涛,刘万顺,杨奇逊,殷志良;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新型故障序分量选相元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年12期

4 李幼仪;董新洲;孙元章;;基于行波理论的补偿电压突变量选相元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年08期

5 麦瑞坤;何正友;符玲;钱清泉;;基于电流行波能量和小波变换的输电线路故障选相研究[J];电网技术;2007年03期

6 陈双;何正友;李小鹏;;基于行波固有频率的特高压输电线路故障选相[J];电网技术;2011年06期

7 林圣;梅俊涛;陈双;何正友;钱清泉;;基于暂态行波时频特征的输电线路故障检测与选相方法[J];电网技术;2012年07期

8 林圣;何正友;李小鹏;陈鉴;钱清泉;;一种考虑时域特征的单端行波固有频率测距方法[J];电网技术;2012年07期

9 王兴国;黄少锋;;基于固有频率的超高压线路选相新方法[J];高电压技术;2009年06期

10 李勋;龚庆武;贾晶晶;肖辉;;基于原子稀疏分解的低频振荡模态参数辨识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2012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正友;邬林勇;李小鹏;夏璐璐;钱清泉;;基于行波自然频率的故障测距方法适应性分析[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0年01期

2 徐俊明;魏文伟;夏沛;;基于Prony算法的固有频率法输电线路故障定位[J];电测与仪表;2011年10期

3 尹星;汪芳宗;徐俊明;;基于三迭代算法的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J];电测与仪表;2012年01期

4 季英业;和敬涵;;基于小波变换的铁路10kV系统单相接地故障行波测距法[J];电工技术;2003年11期

5 唐宝锋;徐玉琴;;运用相关分析法进行故障选相技术[J];电工技术;2004年09期

6 刘学民;王艳松;申华;李发才;贾莉;;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电缆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定位研究[J];电气应用;2010年10期

7 李晋民;董跃中;;小波分析在高压线路行波保护中的应用[J];电力学报;2009年03期

8 宋锦刚;许长青;朱统亮;;基于波形辨识技术的SF_6断路器分/合闸线圈电流监测[J];电力建设;2011年03期

9 董新洲,贺家李,葛耀中,徐丙根;基于小波变换的行波故障选相研究第2部分仿真试验结果[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9年01期

10 陈平,徐丙垠,葛耀中,刘湖连;离散小波变换用于输电线路故障暂态行波信息压缩[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郝艳妮;田宇;王茜;;基于行波自然频率的线路单端故障测距[A];中国智能电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傅周兴;张莉;;小波分析理论及其在电力系统中应用[A];第十一届全国煤矿自动化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峰;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优化算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陈皓;超高压输电线路暂态电流保护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3 张艳霞;微机保护自适应算法和暂态特征量算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4 俞波;超高压同杆并架双回线路微机保护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3年

5 毕大强;大型水轮发电机定子绕组单相接地故障及保护方案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3年

6 陈朝晖;超高压线路保护按相补偿方法及相关问题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7 朱正伟;基于小波理论的电力系统故障检测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8 党晓强;大型发电机内部故障在线诊断及其行波应用新原理[D];四川大学;2006年

9 高湛军;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系统数据建模和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邹力;数学形态学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茂清;基于阻抗法与行波法相结合的输电线路单端故障测距研究[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0年

2 栾雪莲;基于九电流的同杆双回线故障选相原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3 张红燕;自由振荡频率的快速提取与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4 尹晓光;基于暂态行波的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张海申;暂态信号小波分析系统开发及谐接地系统故障选线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夏璐璐;基于行波固有频率的输电线网故障测距方法[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高闯;输电网故障诊断和设备性能分析系统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仇成;同杆并架双回线路纵联保护与选相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刘天翼;220kV弱馈系统(电源)对线路保护动作的影响分析与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张宝树;电缆—架空线混合线路故障测距方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明;普运伟;金炜东;胡来招;;基于时频原子方法的雷达辐射源信号特征提取[J];电波科学学报;2007年03期

2 孙闽红;唐斌;;基于原子分解理论的雷达欺骗式干扰信号特征提取[J];电波科学学报;2008年03期

3 曹维,翁斌伟,陈陈;电力系统暂态变量的Prony分析[J];电工技术学报;2000年06期

4 邓集祥;纪晶;邓斌;;基于复合模式的电力系统超低频振荡产生机理[J];电工技术学报;2007年08期

5 邓集祥;欧小高;姚天亮;;基于小波能量系数的主导低频振荡模式检测[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08期

6 王安定,葛耀中;模量变换技术在反应故障分量的微机保护中的应用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1988年03期

7 董新洲,贺家李,葛耀中,徐丙垠;基于小波变换的行波故障选相研究第1部分理论基础[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8年12期

8 董新洲,贺家李,葛耀中,徐丙根;基于小波变换的行波故障选相研究第2部分仿真试验结果[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9年01期

9 焦邵华,刘万顺,肖仕武,张振华,杨奇逊;基于故障产生的电压暂态高频分量的模糊选相新原理[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9年09期

10 徐丙垠,李京,陈平,陈羽,董新洲,葛耀中,P.F.Gale;现代行波测距技术及其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年2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邬林勇;利用故障行波固有频率的单端行波故障测距法[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晓莉;1000kV交流输电线路动态模拟系统的研制[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08年

2 何谋超;高压输电线路故障选相方法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3 陈伟;基于过电压在线监测系统的高压电网输电线路故障定位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振宇,杨奇逊,刘万顺,张振华;一种序分量高压线路保护选相元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997年03期

2 柳焕章,王春;用电流故障分量判别故障类型及故障特殊相[J];继电器;1993年04期

3 王亚强,焦彦军,张延东;(超)高压输电线路故障选相现状及其发展[J];继电器;2004年24期

4 苏方春,李凯;开关设备选相分合闸技术的发展现状[J];电气开关;1997年02期

5 吴晓阳 ,高熙康 ,王建新;多磁路变压器瞬时选相测控系统[J];安全与电磁兼容;2004年06期

6 隋凤海,李钢,王善祥,王忠;余弦电压元件的特性及其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7年05期

7 索南加乐,许庆强,宋国兵,李瑞生,葛耀中;电力系统振荡过程中序分量选相元件动作行为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年02期

8 范春菊,,郁惟镛;配合于零序电抗继电器的方向性选相元件[J];电网技术;1996年12期

9 鲍小鹏,张举;一种新型选相方案[J];继电器;2004年05期

10 杨赢,邰能灵,郁惟镛;基于自谐振神经网络的线路故障自适应选相元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常风然;张洪;周纪录;孙利强;;单电源线路保护问题分析及对策[A];2006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常志婷;“新视角”带来眼明手快[N];西南电力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海;同杆双回线故障稳态分析及其单端量选相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2 闫晓卿;特高压同步电网继电保护关键问题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3 李伟;同杆双回线距离保护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4 曾耿晖;同塔线路故障分析及其对继电保护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5 王艳;基于广域信息的继电保护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俞波;超高压同杆并架双回线路微机保护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3年

7 徐鹏;同塔四回输电线路故障分析与故障测距[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中卿;电力变压器选相投切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培颖;交流电器选相分合闸的控制技术[D];河北工业大学;2004年

3 仇成;同杆并架双回线路纵联保护与选相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鲍小鹏;基于DSP的高压输电线路保护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4年

5 郝琳娜;变电站录波数据分析与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2年

6 王超;输电线路故障行波分析与测距[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7 陈建华;电缆连接变压器选相投切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8 李龙;同杆双回输电线路保护原理与仿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张海娟;接触器选相激磁及其检测技术[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10 胡楠;并联电抗器选相投切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243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4243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d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