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对称电压跌落条件下双馈风电机群馈出电流与线路电流保护的交互影响

发布时间:2019-02-25 07:56
【摘要】:随着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的加强和风电场规模的扩大,风机提供的短路电流变得不可忽视,对现有的风电场保护配置形成了挑战。首先介绍了大量含有双馈异步风电机组的酒泉风电场结构及保护配置,理论推导并仿真研究了单一风机对称电压跌落条件下定子电流的时频域特征,进而针对保护能够感受到的工频交流分量,研究不同风机侧及网侧参数条件下的风电集群馈出电流与集电线路电流保护的交互影响,并指出保护可能存在的误动风险。研究结果表明,中压集电线路故障可能引发邻近线路电流保护的误动,而合理的Crowbar电阻阻值及风电场资源配置可降低其误动风险。加装方向元件可在上述参数无法形成有效配合时避免电流保护误动,从而能够增强风电场的故障穿越能力。
[Abstract]:With the enhancement of low voltage traversing ability of wind turbine and the expansion of wind farm scale, the short-circuit current provided by wind turbine can not be ignored, which poses a challenge to the existing wind farm protection configuration. Firstly, the structure and protection configuration of Jiuquan wind farm with doubly-fed asynchronous wind turbine are introduced, and the time-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of stator curren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ymmetrical voltage drop of single fan are theoretically deduced and simulated. According to the AC component of power frequency which can be felt by the protecti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feedback current of the wind power cluster and the current protection of the collector line under different parameters of the fan side and the grid side is studied, and the possible misoperation risk of the protection is pointed 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ult of the middle voltage collector line may cause the misoperation of the current protection of the adjacent lines, and reasonable Crowbar resistance and the allocation of wind farm resources can reduce the misoperation risk. Adding directional elements can avoid the misoperation of current protection when the above parameters can not be effectively matched, thus enhancing the fault traversing ability of wind farm.
【作者单位】: 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项目)(2012CB2151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07064)~~
【分类号】:TM614;TM7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江,段献忠,唐跃进,程时杰,何仰赞;不失超型SFCL特性仿真分析[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2年03期

2 张华贵;LCBⅡ线路电流差动保护的应用[J];继电器;1989年04期

3 吕艳年;;利用故障指示器实现配电线路短路及接地故障定位系统[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0年10期

4 段生荣;浅谈小火电并网线路电流保护方式的选择[J];电气开关;1998年01期

5 朱泽民;张艳秋;;农网改造10KV线路的确定[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0年03期

6 霍大勇;师宝山;;照明线路电流和导线线径估算[J];矿山机械;2009年06期

7 王玉明;;电流限流自动检测控制电路的设计[J];计量技术;1993年08期

8 李林森;为什么大容量设备要多用低谷电?[J];大众用电;1996年05期

9 李振中;谈谈地方电网运行中的电量与潮流统计[J];吉林电力;1988年02期

10 ;热线征答[J];农村电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博;赵波;;对电能表行业标准中功耗试验方法的修改建议[A];江苏省计量测试学术论文集[C];2007年

2 姚伟;杨毅;孙海顺;文劲宇;程时杰;;可控串联电容补偿动模装置设计及实现[A];2006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迅;马晓红;吴湘黔;张超;陈峰;;电网融冰技术综述[A];2008年抗冰保电优秀论文集[C];2008年

4 张迅;马晓红;吴湘黔;张超;陈峰;;电网融冰技术综述[A];2008年抗冰保电技术论坛论文集(一)[C];2008年

5 张吴阳;张俊勃;;电力系统架空输电线融冰措施的分析研究[A];2008年抗冰保电优秀论文集[C];2008年

6 张吴阳;张俊勃;;电力系统架空输电线融冰措施的分析研究[A];2008年抗冰保电技术论坛论文集(一)[C];2008年

7 陈达;赵建国;李可军;;考虑晶闸管导通特性影响的TCSC阻抗特性分析[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8 张同洲;;基于小波变换与αβ空间参数的单相接地选线方法的研究[A];2006电力系统自动化学术交流研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9 任小庆;;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的应用[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10 王松岑;汤广福;于坤山;郑健超;;新型中压固态切换开关的研究[A];2006电力系统自动化学术交流研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贺小虎;现实堪忧 前景广阔[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2 陆项羽;健全体系 铺就平台 掌控要素[N];华东电力报;2008年

3 记者 何德敏;持续高温 南充用电保持稳定[N];南充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泽友;高压输电线路电流纵差保护装置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0年

2 赵建军;静态同步串联补偿器机电暂态及电磁暂态特性研究[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05年

3 姜旭;H桥级联式SSSC主电路拓扑分析及控制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4 刘黎明;柔性交流输电系统中电力电子装置运行特性分析及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朱青;桥路型高温超导故障限流器及其限流新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6 唐爱红;统一潮流控制器运行特性及其控制的仿真和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张晚英;新型超导故障限流器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8 赵洋;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控制策略及抑制次同步谐振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9 葛廷友;高压配电网无功补偿控制策略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10 刘敏;可控串补的次同步振荡阻尼特性研究[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毅;TCSC动模实验研究与监控系统优化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印永嘉;关于检测低压故障电弧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许鹏;高压输电线路电流状态监测及供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朱燕舞;可控串联补偿装置特性的仿真和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5 郑振华;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及其对继电保护影响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6 陈达;可控串联补偿(TCSC)阻抗控制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王辉;新型桥式高温超导限流器的应用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8年

8 安源;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9 黄远彦;可控串补TCSC装置主动过电压保护及控制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10 胡彬;电子式电流互感器高压侧电源的研究与设计[D];湖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299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4299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3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