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考虑模型不确定性和时延的静止无功补偿器自适应滑膜控制器设计

发布时间:2019-06-25 18:06
【摘要】: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不仅可以为电力系统提供无功支撑、稳定电压,其附加控制还可以有效提高系统暂态稳定性,但SVC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以及广域测量信号时延等外部干扰给附加控制器的设计带来很大的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滑模变结构理论的SVC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所设计控制器能有效提高系统暂态稳定性,并且其对于模型不确定性以及时延有较好的鲁棒性.首先根据区域惯量中心的运动方程建立了包含SVC的电力系统模型;然后将滑模变结构理论应用于电力系统模型中,求得SVC附加控制律,并通过自适应律优化控制器参数;最后通过四机两区域系统以及IEEE9节点系统对SVC控制器效果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SVC自适应滑模控制器可以有效提升系统暂态稳定性,并且其性能优于传统的线性控制方法.
[Abstract]:Static Var compensator (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 can not only provide reactive power support and stable voltage for power system, but als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ansient stability of the system. However, the uncertainty of SVC model parameters and external interference such as wide area measurement signal delay bring great difficulty to the design of additional controller. A SVC robust controller design method based on adaptive sliding mode variable structure theory is proposed. The designed controller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ansient stability of the system, and it has good robustness to model uncertainty and delay. Firstly, the power system model including SVC i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motion equation of the regional inertia center, then the sliding mode variable structure theory is applied to the power system model, and the additional control law of SVC is obtained, and the controller parameters are optimized by adaptive law. Finally, the effect of SVC controller is verified by simulation of four-machine two-area system and IEEE9 node sys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VC adaptive sliding mode controller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ansient stability of the system, and its performance is better than the traditional linear control method.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51037003) 国家电网公司大电网规划与运行控制技术重大专项(批准号:SGCC-MPLG0272012)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批准号:522830140003)资助的课题~~
【分类号】:TM761.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勇;徐政;;SVC广域辅助控制阻尼区域间低频振荡[J];电工技术学报;2006年12期

2 王仲鸿,沈斐,吴铁铮;FACTS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年23期

3 薛安成;沈沉;梅生伟;倪以信;吴复立;;基于稳定域边界理论的暂态稳定指标及其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年08期

4 马幼捷,周雪松;静止无功补偿器非线性控制对系统功角稳定的影响[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3年12期

5 江全元;张鹏翔;曹一家;;计及反馈信号时滞影响的广域FACTS阻尼控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年07期

6 付俊;赵军;乔治·迪米罗夫斯基;;静态无功补偿器鲁棒控制的一种新自适应逆推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年10期

7 刘宪林;王鑫;;单机-SVC-无穷大系统机电模式阻尼特性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年03期

8 黄丽莲;齐雪;;基于自适应滑模控制的不同维分数阶混沌系统的同步[J];物理学报;2013年08期

9 孔翠翠;陈士华;;Synchronization of noise-perturbed generalized Lorenz system by sliding mode control[J];Chinese Physics B;2009年01期

10 楼旭阳;崔宝同;;Integral sliding mode control for a class of nonlinear neutral systems with time-varying delays[J];Chinese Physics B;2008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同向前,王超,钟彦儒;基于SPWM-VSI结构的DSTATCOM的实验研究[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4年03期

2 王义红;梅生伟;;基于稳定裕度指标的暂态电压稳定分析[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7年02期

3 徐政,卢强;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电工技术学报;2004年08期

4 阮映琴;王杰;;SVC与发电机励磁无源协调Backstepping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07年06期

5 赵洋;肖湘宁;;基于微分几何方法的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非线性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08年04期

6 张雪焱;黄少锋;;可控制动电阻控制器广域协调优化方法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08年06期

7 何斌;张秀彬;赵兴勇;;多机系统中励磁与SVC的协调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08年12期

8 武诚;徐政;常勇;;高压侧电压控制对电力系统小扰动稳定性的影响[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01期

9 戚军;江全元;曹一家;;采用时滞广域测量信号的区间低频振荡阻尼控制器设计[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06期

10 郭成;李群湛;;基于改进PSO算法的SSSC广域阻尼控制器设计[J];电工技术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茅靖峰;孙玉坤;吴国庆;刘羡飞;;用于无功静补系统的鲁棒切换函数变结构控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胡国文;王仲鸿;程明;;伊-冯输电线可控串补(TCSC)动模特性线路的简化与仿真研究[A];江苏省电工技术学会成立十周年庆典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Nonlinear Adaptive Backstepping Controller Design for Static VAR Compensator[A];Proceedings of 2010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2010年

4 闫朝;艾欣;朱维新;王瑞欣;;应用SVC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研究[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峰;典型FACTS装置在电网中接入点、容量及类型选择方法研究[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09年

2 罗珂;基于输出预测和LMI方法的电力系统广域阻尼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盘宏斌;综合型电能质量调节装置的理论与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郝正航;双馈风电机组的暂态行为及其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影响[D];天津大学;2011年

5 陆冬良;含FACTS的电力系统无源控制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孟杰;船舶电力系统的非线性鲁棒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7 方璐;企业能量管理与节能技术研究及应用[D];湖南大学;2011年

8 李鹏;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UPQC及其H_∞控制方法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4年

9 李正国;基于智能集成控制的同步静止补偿器理论和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10 周林;输电线路非全相运行时负序零序电流的补偿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柳强;灵活交流输电设备建模与仿真若干问题的研究[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09年

2 张红;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控制策略的研究与实现[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3 张磊;基于UPFC的非对称短路故障电流限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4 曹振博;负荷特性对电力系统动态安全域的影响[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5 李津;计及励磁和调速系统的电力系统动态安全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6 李伟;交直流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分析与抑制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7 鄢家财;静止无功发生器(SVG)的研究及应用[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8 辛阔;SVC装置在500kV南方电网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甄卫国;基于强化学习的PSS最优控制策略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刘永江;UPFC控制策略研究及对电力系统的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书强,丁峰,侯子利,曹德玲;自寻优模糊电力系统稳定器的设计[J];电工技术学报;2004年03期

2 梁有伟,胡志坚,陈允平;基于神经网络逆系统的电力系统稳定器的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04年05期

3 何大愚;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和用户电力技术的新进展[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9年06期

4 翁利民,张广祥,曾莉;武钢硅钢SVC的研制与实际效果的评价[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年19期

5 林孔兴,李菊根,李向荣,黄涌,张云,周小兵;STATCOM应用于2010年华中电网的初步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年23期

6 刘文华,梁旭,姜齐荣,罗承廉,刘遵义;采用GTO逆变器的±20 Mvar STATCOM[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年23期

7 胡志祥,谢小荣,肖晋宇,童陆园;广域测量系统的延迟分析及其测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年15期

8 江全元,邹振宇,曹一家,韩祯祥;考虑时滞影响的电力系统稳定分析和广域控制研究进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年03期

9 薛安成,梅生伟,卢强,吴复立;基于网络约化模型的电力系统动态安全域近似[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年13期

10 薛安成,梅生伟,倪以信,吴复立,卢强;基于稳定域边界二次近似的故障临界切除时间估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年1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晓华,陆桂华,郦建强;自适应基因算法在环境优化问题中的应用[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2 李国勇;一种改进的自适应PID控制器[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3 项文君,余忠华,殷建军;热态误差的自适应分段补偿方法研究[J];计量技术;2005年09期

4 蒋支运;欧干良;陈文宝;;自适应PID控制系统仿真[J];飞机设计;2005年04期

5 龚晨;曲线的随机拟合及其自适应算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6 李锃;李小平;;自适应考试系统的分级组卷模板实现[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6年02期

7 邢卓异;朱齐丹;定宇;;自适应—模糊滤波算法[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8 高媛;李成海;;新的变步长LMS算法及其在自适应噪声对消中的应用[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郑杰;马胜前;;自适应测量接口的研究和实现[J];电测与仪表;2009年08期

10 许航;赵军;朱明勇;蔡威;;一种改进的自适应旁瓣对消技术[J];测试技术学报;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寒光;;电子地图中的自适应注记[A];工程设计与计算机技术:第十五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孟宏;刘玉;;基于复调制的自适应细化谱算法[A];2008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进展大会论文集(Ⅰ)[C];2008年

3 王平;冯海朋;李勇;康燕;;一种工业无线网络的自适应节能机制[A];2009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铁;樊剑;钟秀蓉;;地震波的自适应时频分析方法对比研究[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8年

5 张竞新;张广岩;;全局收敛的自适应广义预报控制算法[A];1991年控制理论及其应用年会论文集(上)[C];1991年

6 彭云;王遂学;陈莽;李欣冀;张宇翔;肖继红;;自适应抗干扰天线在飞行器导航系统中的应用研究[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7 张士娟;孙金生;;自适应PID主动队列管理算法设计[A];Proceedings of 2010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2010年

8 唐文彬;郝重阳;;目标成像识别的自适应融合系统和方法[A];中国图象图形科学技术新进展——第九届全国图象图形科技大会论文集[C];1998年

9 徐振中;;多指机器人手的一种自适应力/位控制方法[A];1994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4年

10 李维;汪小帆;;群集的自适应速度策略[A];第三届全国复杂动态网络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胜春;自适应时频分析技术及其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刘亚;复杂非线性系统的智能自适应重构控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年

3 吴礼福;脉冲噪声自适应有源控制算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4 梁凌宇;人脸图像的自适应美化与渲染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5 叶镇清;自适应聚类算法挖掘网络模块结构及其在酵母蛋白作用网络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8年

6 伍宇;移动计算中自适应负载转移决策模型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7 朱磊;基于自适应邻域概念的视频图像处理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8 杨洋;三维人体动作分析及其在智能舞蹈教学系统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9 李力争;凿岩机器人双三角钻臂自适应控制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10 杨祥;无线正交频分多址系统中自适应资源配置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韦群锋;校园网环境下的自适应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东南大学;2006年

2 彭青艳;粒子滤波及跟踪窗口尺寸自适应调整方法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3 徐聪聪;基于眼动追踪技术的自适应服务方式的实证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4 来林;双螺旋桨自适应双重控制系统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5 饶睿楠;自适应对消的收发隔离技术[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6 汤佳惠;自适应泄漏弹性的基于身份加密机制[D];苏州大学;2012年

7 丁蕾;用于运动载体的三轴自主稳定系统自适应鲁棒控制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8 杨晓;基于内容特征的图像自适应压缩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9 任俊伟;关于自适应小波相关问题的一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晓玲;复杂网络的自适应同步及其应用[D];北方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058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5058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9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