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潮流能发电并联逆变器零序环流抑制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18 14:13
【摘要】:为提高潮流能发电系统功率等级,三相逆变器采用多模块并联技术。为抑制并联运行时的零序环流,通过建立和分析零序环流闭环控制模型可知:零序环流闭环控制中的主要扰动为零序调制电压。针对扰动为频谱离散的周期性信号的特性,提出一种新的零序环流抑制方法。该方法利用梳状滤波器代替传统的增益恒定的反馈函数,来提高谐波频率处的反馈增益从而提高系统抗扰动的能力。通过在梳妆滤波器中增加低通滤波器来提高系统稳定性,并提出通过减小延时时间对波峰频率矫正的方法;通过降低直流增益防止电网零序电压漂移。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能有效抑制零序环流。
文内图片:图1两台逆变器并联拓扑结构
图片说明: 频率矫正中图分类号:TM312文献标识码:A0引言随着传统化石能源资源紧缺,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对包括潮流能在内的新能源的开发利用[1,2],近年来中国也加大了对潮流能的开发力度。多模块并联技术是提高潮流能发电逆变器功率等级的重要手段[3,4]。三相逆变器输入输出直接并联时存在零序环流,其严重降低系统性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抑制零序环流。传统方法采用工频隔离变压器、高频隔离直流变换器或共模电抗来抑制零序环流[5~13],但这些方法均增加系统成本、重量和体积,所以潮流能发电装置采用图1所示的拓扑结构。文献[14]通过控制一台逆变器零序调制电压与另一台逆变器零序调制电压相同来抑制零序环流,该方法不仅需要额外的信息交换而且是开环控制。文献[15]中一台逆变器未采取零序环流闭环控制,两台以上逆变器并联工作时因各逆变器控制算法不同而降低其通用性。文献[16,17]中两台逆变器均采用零序环流闭环控制,但由于PI调节器的直流增益无穷大而反馈检测通道又不可避免存在直流干扰或误差,易导致零序电压漂移从而降低直流电压利用率,,且未讨论逆变器采用SVPWM方式时的情况。图1两台逆变器并联拓扑结构Fig.1Topologicalstructureoftwoparallelinverters现有文献均未考虑扰动的特性,通过建立的零序环流闭环控制模型并对其分析可知零序调制电压为主要扰动。针对该扰动为频谱离散的周期性信号[18,19]的特性,利用梳状滤波器提高谐波频率处反馈增益来提高闭环系统抗扰动能力。为防止直流增益太大导致零序电压漂移,对输出滤波器进行改进使其直流增益可控。1零序环流闭环控制平均状态模型图1为潮流能发电逆变器并联的拓扑结构,其中下角标数字代表逆变器编号。由图1可得逆变器
文内图片:零序环流闭环控制模型
图片说明: -ec)(1)式中,电压和电流均为平均值。由式(1)获得逆变器零序分量平均状态方程的变换公式为:x0=(xa+xb+xc)/3(2)式中,x———电压或电流;下标0———零序变量。由式(1)、式(2)可得逆变器零序分量的状态方程为:di0dt=1L(u0-e0)(3)由式(3)可得零序环流的频域模型为:I0(s)=(U0(s)-E0(s))/sL(4)忽略死区时间、管压降、调制误差、检测误差等对零序电压的影响,将PWM零序调制电压和电网零序电压都定义为扰动,则逆变器零序环流闭环控制模型如图2所示。图2零序环流闭环控制模型Fig.2Zerosequencecurrentclosed-loopcontrolmodel图中,I0r为零序参考电流,其值恒为零;U0m为零序调制电压;Ts为数字控制器采样、数据运算、PWM实现等的等效延时。由图1可知,当逆变器独立工作时,U0=E0且I0=0。当两台逆变器并联工作时,由图1可知:I01(s)+I02(s)=0(5)式中,下标1、2———逆变器编号。由式(4)和式(5)可得电网零序电压值为:E0(s)=U01(s)L2+U02(s)L1L1+L2(6)由图2和式(6)可得两台逆变器并联工作时的零序环流闭环控制模型,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两台逆变器并联工作时,零序调制电压为主要扰动。当两台以上逆变器并联工作时,可得电网零序电压如式(7)所示。图3两台逆变器并联零序环流闭环控制模型Fig.3Twoparallelinverterszerosequencecurrentclosed-loopcontrolmodelE0(s)=∑nmaxi=1U0i(s)Li∑nmaxi=11Li(7)式中,nmax———并联逆变器数量。同理可证明两台以上逆变器并联工作时零序调制电压为主要扰动。2零序环流闭环控制由图2可知逆变?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
【基金】:国家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GHME2010GC02)
【分类号】:TM4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钢;柴建云;全恒立;阮白水;;直驱式风力发电变流系统拓扑方案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11年07期

2 胡维昊;王跃;姚为正;王兆安;;直驱型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中零序环流的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年27期

3 李瑞;徐壮;徐殿国;;并联型永磁直驱风电系统的环流分析及其控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铁岩;罗耀华;;基于准谐振控制器的零序环流抑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2年11期

2 夏长亮;;永磁风力发电系统及其功率变换技术[J];电工技术学报;2012年11期

3 李昊;庄圣贤;霍连文;李宏强;许永衡;周兰;;高速永磁同步风电机组建模及其控制策略[J];电气自动化;2013年01期

4 王晗;王鹏;张建文;蔡旭;;有限电网容量下大功率变换器的测试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2013年04期

5 林建新;;滑模变结构并联变流器零序环流抑制技术[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3年04期

6 李明;王跃;高远;王兆安;;采用动态电压上升控制的1700 V大功率IGBT有源门极驱动技术[J];高电压技术;2014年08期

7 黄伟煌;胡书举;高俊娥;许洪华;;Boost型PWM整流器并联环流机理分析及抑制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年19期

8 王鹏;王海松;张建文;蔡旭;韩正之;;基于无源性理论的风电联合控制器设计[J];电工技术学报;2014年11期

9 秦斌;姜学想;朱万力;王欣;;基于无风速传感器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的直接转矩最大功率跟踪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14年S1期

10 姚修远;金新民;杨捷;吴学智;李会南;;三电平逆变器并联系统的零序环流抑制技术[J];电工技术学报;2014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吕敬;张建文;蔡旭;;基于环流前馈补偿的多变流器并联环流控制策略[A];第七届中国高校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仕韬;基于一种半直驱式风力发电装置的整流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陈毅东;全功率变流器风机运行品质优化控制技术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3 许铁岩;永磁直驱潮流发电变流器控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4 赖纪东;基于CSC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协调控制方法与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5 陈忠;电池储能功率调节系统及其控制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6 刘剑;六相永磁同步发电机控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广军;兆瓦级永磁直驱风电系统变流器并联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吕敬;风电变流器中多单元并联的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徐明明;基于现场总线的大功率风电变流器控制系统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4 周元峰;微网中三相逆变器并联控制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朱翔;兆瓦级并网型永磁直驱风电机组建模与控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6 蒋焊坤;笼型感应风力发电机全功率变流系统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7 熊超;基于PWM调制的变流器并联零序环流控制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8 王瑞;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9 卜若菲;并联型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均流技术和环流抑制技术[D];浙江大学;2014年

10 祁琦;三相双降压逆变器及其滤波器磁集成技术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钢;刘志刚;沈茂盛;刁利军;;组合式变流器错时矢量调制技术及并联控制方案[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2 王长永,金陶涛,张仲超;电流型组合变流器相移SPWM技术的数学分析[J];电工技术学报;2000年06期

3 伍小杰;罗悦华;乔树通;;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控制技术综述[J];电工技术学报;2005年12期

4 吴国祥;马炜;陈国呈;俞俊杰;;双馈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空载并网控制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2007年07期

5 刘其辉;贺益康;赵仁德;;交流励磁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的运行与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08年01期

6 张钢;刘志刚;王磊;全恒立;;能馈式牵引供电功率模块并联技术[J];电工技术学报;2010年06期

7 李建林;高志刚;胡书举;付勋波;许洪华;;并联背靠背PWM变流器在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的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年05期

8 卞松江,潘再平,贺益康;风力机特性的直流电机模拟[J];太阳能学报;2003年03期

9 庞涛;徐壮;徐殿国;;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器的永磁同步电动机无传感器矢量控制[J];微电机;2009年01期

10 李建林,王立乔,刘兆q

本文编号:25159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5159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8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