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晕笼中无线电干扰高压侧测量结果的校准方法
【图文】:
撸嘈鄰?为它是对无线电干扰电流的直接测量,因而被广泛采用[8-14]。在高压侧测量时,因为测量回路的接入,改变了导线的终端特性,进而改变了电晕电流在导线上的传播特性,当这个影响大到不能忽略时,在使用测量结果计算激发函数时需要对其进行校准。但是目前各个国家对高压侧测量结果的校准方法并不统一,所以本文将从理论出发,研究电晕笼中高压侧测量结果的校准问题,并给出电晕笼中高压侧测量结果的校准方法。1高压侧测量方法1.1测量回路介绍根据电力行业标准[15],高压侧的测量回路如图1所示。图1中,C为耦合电容器,L为谐振电抗器,R1和R2为分压电阻,RM为测量仪器的内阻。分压电阻R2应与测量仪器的内阻RM相匹配。RM与R2并联后,再与R1串联,其总阻抗应该与导线的波阻抗相匹配。谐振电抗器L和耦合电容器C组成了1个选频电路,在测量频率附近应该呈现低阻抗,,而在其他频带应该呈现高阻抗。1.2激发函数的求取通过图1所示电路测量得到的RM和R2两端的无线电干扰电压URI,进而可以得到无线电干扰电流IRI=2URI/RM。根据激发函数理论[16],导线发生电晕时,单位长度上的注入电流为02CIΓε′′=π(1)式中:I′为单位长度导线上的注入电流;C′为单位长导线对地电容;ε0为真空中的介电常数;Γ为激发函数。导线上的全电流aI=I′l(l为测量导线的长度),由于电晕笼中的导线在端部接有测量回路,存在波的折反射过程,测量得到的电流IRI并不是导线上的全电流,其关系是Ia=GIRI,G即为电晕笼中高压侧无线电干扰测量结果的校准系数。得到校准系数G后,可以通过式(1)得到导线的激发函数RI0I2GlCεΓ
过程,测量得到的电流IRI并不是导线上的全电流,其关系是Ia=GIRI,G即为电晕笼中高压侧无线电干扰测量结果的校准系数。得到校准系数G后,可以通过式(1)得到导线的激发函数RI0I2GlCεΓπ=′(2)对于校准系数G的取值,各个国家的做法并不统一,美国特高压(ultrahighvoltage,UHV)计划中[9-10],G取为3dB(无线电干扰的测量结果一般用dB做单位,所以校准系数也取用dB),日本的YukioNakano等对高压侧的测量结果未做校准,即G取为0dB[17]。2校准系数的理论分析考虑一般情况,如图2所示,测量回路的总阻抗为Z2,导线的另一端阻抗为Z1,在点x处向导线注入一个正弦电流Jx。根据传输线理论,点y(y≥x)的电流可以用点x的电压xU和电流xI表示为csinh()cosh()xyxyxUIyxIZ=+γγ(3)式中:Zc为线路波阻抗;γ=α+jβ是线路的传播常数,α、β为常数。而x点处的电压和电流分别为:xAxBxxxAxBZZUJZZ=+(4)xAxxxAxBZIJZZ=+(5)图1无线电干扰测量回路Fig.1MeasuringcircuitofRI图2电流单点注入示意图Fig.2Currentinjectionatonepoint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1CB209402-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37004)~~
【分类号】:TM8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齐磊,崔翔,卢铁兵,谷雪松;屏蔽电缆的分布参数测量及瞬态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年06期
2 张文亮;于永清;李光范;范建斌;宿志一;陆家榆;李博;;特高压直流技术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7年22期
3 舒印彪;张文亮;;特高压输电若干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7年31期
4 张文亮;郭剑;陆家榆;李光范;孙麟;;我国特高压直流电晕笼的结构参数与设计原则[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年28期
5 谢莉;陆家榆;张文亮;郭剑;;特高压直流长、短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的转换关系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牛林;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参数预测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理杰;刘洋;杜新伟;周惟婧;;提高初期特高压互联电网稳定性措施初探[J];四川电力技术;2009年S1期
2 罗青林;谢德馨;;变压器绝缘可靠性评价的全域电力线扫描法[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3 唐权;邓盈盈;戴松灵;朱国俊;宋福龙;;“疆电入川”直流输电电压等级及导线截面选型[J];四川电力技术;2013年01期
4 黄海煜;于文娟;;区域电网互联下的省间联络线功率控制评价标准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3年10期
5 郭彦杰;王丽芳;廖承林;;基于阻抗测量的电动汽车串扰特性分析[J];汽车工程;2014年01期
6 梁玲;肖先勇;;考虑波形起始点的特高压变电站雷电入侵过电压分析[J];四川电力技术;2014年02期
7 宋玮;刘桂林;;电网大停电若干关键技术的探讨[J];国网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8 王新;宋元锋;王明;李复明;;陕西电网直流输电关键技术框架设置论证[J];陕西电力;2010年12期
9 周云峰;;交流系统故障对德宝HVDC换相失败的影响分析[J];陕西电力;2011年11期
10 刘岩;刘启新;;“三华”电网知识简介[J];应用能源技术;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李学斌;李爽;蔡强;林莘;徐建源;;1100 kV GIS暂态过电压特性与设备绝缘性能研究[A];2010输变电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学斌;吴冠男;林莘;徐建源;;1000 kV同塔双回线路感应电压和电流的计算分析[A];2010输变电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梁旭懿;王钢;李海锋;李志铿;;交流系统故障对直流换相失败的关联性分析[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王成亮;黄磊;向昌明;翟学锋;卫志农;孙国强;;特高压输电建设及其对江苏电网的影响探讨[A];第二十届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输配电技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2年
5 郭萌;胡继军;;±800kV直流换流站站用电系统原理接线[A];第十九届输配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亮;徐建源;林莘;;高压断路器电机操动机构控制技术研究[A];2012输变电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申萌;钟磊;陆建挺;张小勇;郝宇亮;;标准雷电冲击电压过冲抑制回路的仿真及试验研究[A];2012输变电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邓军;肖遥;楚金伟;赵宇明;张斌;倪园;夏辉;张建功;;±800kV云广特高压直流线路无线电干扰测量与分析[A];广东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2012年获奖优秀科技论文集[C];2012年
9 邓军;肖遥;楚金伟;李立mg;赵宇明;张建功;;±800kV云广特高压直流线路无线电干扰仿真计算与测试分析[A];第四届全国架空输电线路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少敏;多媒体数字水印若干关键算法研究[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0年
2 汪隆君;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及可靠性基础理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璞;多直流馈入受端交流电网继电保护动作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罗兆楠;直流输电线路邻近建筑物时合成电场计算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5 刘士利;改进的边界元法及其在电场计算中的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6 王峰;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基本设计若干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屈刚;考虑网络输电能力的多目标输电网规划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8 肖冬萍;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电磁场三维计算模型与屏蔽措施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9 牛海清;高压直流局部放电的模糊识别及去噪策略[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10 孙海峰;换流站换流系统的宽频电路建模方法和应用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治国;高压输电导线电晕放电的数值解析[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本勇;并行交直流输电线路地面合成场强的计算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李爽;GIS中DS操作产生的电磁暂态问题及其影响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4 王立成;同塔多回特高压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付朝国;高压输电线路和变电站工频电磁辐射分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魏菊芳;特高压换流阀塔寄生电容参数提取及冲击特性试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7 卢文浩;±800kV换流站直流侧雷电侵入波过电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程炜;特高压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的数值仿真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9 苏杰;超高压输电走廊土壤电阻率测量及其电场分布特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邹杨;特高压交直流并行输电线路的无线电干扰问题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青山;;高海拔地区对电晕杂音的影响[J];四川电力技术;1981年04期
2 汪秀丽;;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J];水利电力科技;2006年02期
3 卢铁兵,崔翔;变电站空载母线波过程的数值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0年06期
4 齐磊,卢铁兵,张重远,崔翔;考虑多层土壤时架空线的瞬态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3年05期
5 焦尚彬;刘丁;郑岗;张青;;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绝缘子等值附盐密度预测[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6 舒立春;白困利;胡琴;蒋兴良;杨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复杂环境条件下绝缘子闪络电压的预测[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年17期
7 张文亮;于永清;李光范;范建斌;宿志一;陆家榆;李博;;特高压直流技术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7年22期
8 张文亮;陆家榆;鞠勇;于永清;李光范;;±8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导线选型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7年27期
9 舒印彪;张文亮;;特高压输电若干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7年31期
10 鞠勇;陆家榆;郭剑;韩辉;薛辰东;赵鹏;;特高压直流试验线段的功能与方案设计[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年34期
本文编号:25220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522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