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采用灰色聚类方法的智能变电站技术先进性评价

发布时间:2019-08-02 16:32
【摘要】:为准确反映智能变电站的技术水平与功能特征,提出一种基于灰色聚类理论的技术先进性评价方法。以层次化的灰类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通过对灰色聚类方法中的三角白化权函数进行改进,解决了常规方法定量评价能力不足的问题,实现了对变电站技术发展阶段及其应用技术先进程度的定性判断与定量评价。算例给出了该方法与层次分析法不同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并对默认白化数符合度的灵敏度作出分析,验证了所提评价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
【图文】:

采用灰色聚类方法的智能变电站技术先进性评价


第38卷第7期电网技术1729表3变电站灰色聚类评价结果Tab.3Greyclusteringresultofsubstations变电站编号末灰类综合聚类评估值中灰类综合聚类评估值上灰类综合聚类评估值10.00000.28220.717820.69760.27210.030330.13890.57060.290440.84570.11350.040850.74930.21570.035060.00000.23680.763270.11480.27770.607580.03930.59080.3699图5变电站的灰色聚类定量评价结果Fig.5Quantitativegreyclusteringevaluationresult0.00.20.40.60.81.0变电站1变电站5变电站6变电站8变电站70.8489变电站2变电站3变电站40.26280.66730.15160.21120.94520.82510.7081图6变电站的AHP评价结果Fig.6AHPevaluationresult类评价方法所得结果的正确性。在定性评价结果方面,灰色聚类评价得出的常规变电站、数字化变电站和智能变电站分别具有较低、中等、较高的AHP评价值,故2种方法的结果不存在逻辑矛盾。在定量评价结果方面,灰色聚类评价得出的3类变电站量化评价值高低排序能够与AHP的评价结果相一致,由此验证了灰色聚类方法定量评价结果的准确性。2)灰色聚类评价方法与AHP方法相比,在具备准确定量评价能力的同时,还能对变电站所属技术发展阶段作出定性的判断。AHP方法通过指标值的综合合成,所得的评价结果仅保留宏观目标层的意义,因此在定性评价时会存在定界的困难。而灰色聚类方法的白化权函数设计针对底层指标,函数中的默认白化数具有明确的实际意义,易于确定且更具科学性。故灰色聚类方法与层次分析法相比,在同样具有良好定量特征的基础上,增加了定性评价的能力,符合了智能变电站整体技术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3.3对于默认白化数符合度的灵敏度分析

采用灰色聚类方法的智能变电站技术先进性评价


变电站编号末灰类综合聚类评估值中灰类综合聚类评估值上灰类综合聚类评估值10.00000.28220.717820.69760.27210.030330.13890.57060.290440.84570.11350.040850.74930.21570.035060.00000.23680.763270.11480.27770.607580.03930.59080.3699图5变电站的灰色聚类定量评价结果Fig.5Quantitativegreyclusteringevaluationresult0.00.20.40.60.81.0变电站1变电站5变电站6变电站8变电站70.8489变电站2变电站3变电站40.26280.66730.15160.21120.94520.82510.7081图6变电站的AHP评价结果Fig.6AHPevaluationresult类评价方法所得结果的正确性。在定性评价结果方面,灰色聚类评价得出的常规变电站、数字化变电站和智能变电站分别具有较低、中等、较高的AHP评价值,故2种方法的结果不存在逻辑矛盾。在定量评价结果方面,,灰色聚类评价得出的3类变电站量化评价值高低排序能够与AHP的评价结果相一致,由此验证了灰色聚类方法定量评价结果的准确性。2)灰色聚类评价方法与AHP方法相比,在具备准确定量评价能力的同时,还能对变电站所属技术发展阶段作出定性的判断。AHP方法通过指标值的综合合成,所得的评价结果仅保留宏观目标层的意义,因此在定性评价时会存在定界的困难。而灰色聚类方法的白化权函数设计针对底层指标,函数中的默认白化数具有明确的实际意义,易于确定且更具科学性。故灰色聚类方法与层次分析法相比,在同样具有良好定量特征的基础上,增加了定性评价的能力,符合了智能变电站整体技术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3.3对于默认白化数符合度的灵敏度分析在灰色聚类方法中,白化权函数的确定对评价结果的正确性有较大的影响。本文所述改进型白化权
【作者单位】: 电力传输与功率变换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7103)~~
【分类号】:TM63;TM7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韩冬;严正;宋依群;孙强;张义斌;;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智能电网动态评价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03期

2 徐志超;李晓明;杨玲君;周冬旭;赵云;;数字化变电站系统可靠性评估与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05期

3 王智冬;李晖;李隽;韩丰;;智能电网的评估指标体系[J];电网技术;2009年17期

4 张健;蒲天骄;王伟;李敬如;温卫宁;;智能电网示范工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J];电网技术;2011年06期

5 王彬;何光宇;陈颖;胡长金;闾海荣;;智能电网评估指标体系中电力用户需求指标集的构建[J];电网技术;2012年06期

6 高新华;严正;;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的智能电网建设综合评价[J];电网技术;2013年08期

7 邱剑;王慧芳;陈志光;曾耿晖;何奔腾;;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有效度评估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年17期

8 杜双育;王先培;谢光彬;蔡涛;张其林;;基于IEC61850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可靠性评估[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年05期

9 刘思峰;谢乃明;;基于改进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评估新方法[J];系统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开云;冯卫;王亮;朱峰;;多目标决策灰色关联投影法在建筑工程投资决策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2 王贵权;朱云鹃;;企业债券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灰色系统理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3 杜淑辉;臧德奎;孙居文;;木瓜属观赏品种的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J];山东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4 丁霁明;王家庆;;基于灰关联度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过程评价的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吴艳蕾;;基于灰理论的居民生活电力消费预测研究[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6 程晋石;裴九芳;;3PL企业物流能力灰色评价研究[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7 廉同辉;;基于灰色层次决策理论的合芜蚌试验区产业效应分析[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8 侯晓亮;;建筑物地基沉降的灰色模型GM(1,1)预测法[J];安徽建筑;2006年06期

9 陈小霞;黄桐城;;舟山农业产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1期

10 姚翠友;;基于灰色关联的北京市耕地面积变化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羽;马凤山;魏爱华;赵海军;郭捷;;灰色系统与神经网络组合模型在地下水水位预测中的应用[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2 黄碧春;;灰色系统理论在建筑物变形分析中的应用[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五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首彬;李娜;龚威;;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天津市人口与环境分析[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刘荣成;戴文战;;一种基于残差模型的自调整灰色模糊预测控制器的设计[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戴文战;李燕;杨爱萍;;基于遗传算法的灰色Verhulst模型的改进研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C卷[C];2011年

6 廉同辉;王金叶;;基于灰色关联的自然保护区居民旅游感知研究——以广西猫儿山自然保护区为例[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赵家辉;李振兴;解仑;孙铁;;基于灰色滑模变结构速度环的轧机扭振抑制研究[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2年会暨能源计量与节能降耗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8 张启义;卞世明;;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工程装备保障性评价研究[A];经济全球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王正新;党耀国;刘思峰;;幂强化缓冲算子及其在小样本预测中的应用[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沙尼娅;阿不都热依木;;新疆牛奶企业发展趋势预测[A];中国奶业协会年会论文集2009(下册)[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辉;中国产业结构的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刘洪斌;节能减排政府责任保障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陈非;基于过程信息融合的旋转机械信息(火用)故障诊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唐丽;湖南南天竹遗传多样性及园林利用评价体系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5 李建军;广东湛江红树林生态系统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6 刘义;对抗条件下被动雷达制导技术及效能评估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7 方平;科技创新对我国渔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8 张翔;文本挖掘技术研究及其在综合风险信息网络中的应用[D];西北大学;2011年

9 徐光瑞;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贺利坚;多Agent系统中信任和信誉模型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浩锋;新疆包尔图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深部预测[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乐志军;新朝川矿矿井水分布规律研究与防治对策[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段守军;煤炭资源潜力评价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孟宪宇;我国钢铁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捷;数字图像边缘检测方法的若干改进与应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顺岩;灰色系统理论在间歇式染色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7 乔小琴;基于灰理论的土石坝安全监控综合评价模型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张姝慧;我国石油行业供求状况与发展趋势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白雪;世界油船订单量的波动及其预测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申志涛;基于灰色系统预测理论的商品住宅价格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林;陈金富;段献忠;;数字化变电站冗余体系结构的改进及其可靠性和经济性评估[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10期

2 王智冬;李隽;仇卫东;刘建琴;;2000-2006年电网发展特点分析[J];电力技术经济;2007年05期

3 黄怡;王智冬;;2007年500、330kV电网建设发展特点的量化分析[J];电力技术经济;2008年03期

4 雷宇;李涛;;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可靠性的定量评估[J];电力科学与工程;2009年06期

5 黄健柏;黄向宇;邵留国;扶缚龙;;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峰谷分时电价模型与仿真 (一)模型的建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年11期

6 王超;高鹏;徐政;张雪松;W.SHAO;;GO法在继电保护可靠性评估中的初步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年24期

7 肖世杰;;构建中国智能电网技术思考[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09期

8 何光宇;孙英云;梅生伟;卢强;李实恭;孙福杰;于红光;尹文君;;多指标自趋优的智能电网[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17期

9 傅书

本文编号:25222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5222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e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