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三相逆变器并联系统模型预测控制及仿真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04 08:57
【摘要】:针对三相逆变器并联系统,设计了一种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在dqo旋转坐标系下建立三相逆变器并联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构建了三相逆变器并联控制系统的预测模型。根据三相逆变器并联系统的控制要求设计预测控制器优化性能函数,通过求解该优化性能函数得出最优控制量的解析表达式,并进行了并联逆变器的热插拔设计,给出了三相逆变器并联系统预测控制器结构框图。基于状态反馈闭环系统特征方程,采用根轨迹法设计了各预测控制器参数。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了控制算法的建模及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预测控制器可以实现对三相逆变器并联系统的有效控制,且与传统的功率下垂控制器相比,三相逆变器并联系统的均流性能得到了改善。
【图文】:

三相逆变器并联系统模型预测控制及仿真研究


(e)、5(f)则表明并联系统切除逆变器2后,系统负载完全由逆变器1承担,即逆变器1输出电流增加了一倍,而并联系统输出电流则没有变化。由此可知所设计的模型预测控制器可实现逆变器并联系统在某一逆变器失效工况下的可靠运行。00.60.81.00.40.2-0.2-0.4-0.6-0.8-1.0-1.0-0.8-0.6-0.4-0.200.20.40.60.81.0轴虚实轴00.60.81.00.40.2-0.2-0.4-0.6-0.8-1.0-1.0-0.8-0.6-0.4-0.200.20.40.60.81.0轴虚实轴(a)r=0.1,q=2,,1<w<10000(b)r=0.1,w=100,0.01<q<20000图3闭环系统根轨迹图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科学学院;
【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5JJ6070)
【分类号】:TM4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沈坤;章兢;姚晓阳;王坚;;一种改进的逆变器并联列车辅助供电系统[J];电工技术学报;2013年05期

2 吴云亚;阚加荣;谢少军;;逆变器无线并联系统的建模与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2009年12期

3 吕志鹏;罗安;;不同容量微源逆变器并联功率鲁棒控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静;;基于预测控制理论的水产品价格模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6期

2 张庆丰;郑睿;陈宗祥;;一种基于滚动窗口的AGV动态路径规划算法[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3 吴丽娟;DMC-PID串级控制算法[J];鞍山钢铁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4 孙德辉;郝冬冬;李志军;;考虑网络丢包的网络化控制系统的广义预测控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5 周福恩,毕效辉;基于遗传算法的动态矩阵预测控制算法[J];兵工自动化;2005年01期

6 梁瑾;宋科璞;;基于滚动预测原理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J];兵工自动化;2010年06期

7 孙卫华,裘丽华,祁晓野,王占林;电液复合系统中的相乘非线性控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8 李静,王京;可逆冷连轧卷取张力系统中的预测控制应用[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9 范瑞霞,莫伟锋,毕军;广义预测控制在液位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10 田野;;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预测控制方法[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德伟;席裕庚;;有界扰动系统基于集结的鲁棒预测控制器设计[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张颖;巢志骏;席裕庚;;预测调度算法在单机问题中的应用[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王孝红;吴姝芹;申涛;范勇;;灰色预测控制及在篦冷机系统中的应用[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李会军;叶宾;;一种基于递归BP神经网络的多步预测控制方法[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薛美盛;王振;赵铁彪;;多模型模糊修正广义预测控制仿真研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C卷[C];2011年

6 邹涛;李海强;张宪霞;赵东亚;;二次规划动态矩阵控制计算复杂度的仿真分析[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D卷[C];2011年

7 喻寿益;匡泳锦;桂卫华;谢永芳;;氧化铝生产连续碳酸化分解过程大时滞控制系统[A];2011中国有色金属行业仪表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王定乾;;基于Delphi和汇编语言开发配料控制软件研究[A];2010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9 罗秋滨;韩志刚;朱宏;;非线性系统的无模型预测控制方法[A];2009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1)[C];2009年

10 罗国娟;吴刚;;预测控制中柔化因子与控制增量权重的关系[A];第二十四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冷欣;船用增压锅炉汽包水位预测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2 罗石;线控转向系统主动安全预测控制策略的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3 魏晋宏;预测控制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4 程远雄;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推力波动的优化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修观;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在滑翔弹道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6 李鹏;基于系统辨识的太阳能—相变蓄热新风供暖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7 周洪波;小型无人直升机的建模与控制器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陈立生;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木材干燥预测控制技术[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9 王梦灵;基于I/O数据的空间分布系统建模与预测控制器设计[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10 牟亮;不确定使命环境下C2组织结构动态适应性优化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海博;预测函数控制系统的鲁棒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李长鹏;基于CSTR温度系统的模糊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3 王峰;时滞系统的辨识与控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赵丹;基于MPSO-RBF预测控制的瓦斯监控系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5 刘桂萍;基于T-S模型的模糊预测控制在三级液位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世明;基于模糊控制与遗传算法的两步法预测控制在三级液位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利杰;不确定广义系统的鲁棒预测控制研究[D];鲁东大学;2009年

8 王朋;列车运行仿真、实时调度的模型及算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徐劏;基于预测控制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调整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10 王喜庆;预测控制在电厂过热蒸汽温度控制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阚加荣;谢少军;;提高无互联线逆变器并联稳定性的一种功率运算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2007年03期

2 王成山;肖朝霞;王守相;;微网中分布式电源逆变器的多环反馈控制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02期

3 沈坤;章兢;王坚;;基于PQ下垂控制逆变器并联技术的列车辅助供电系统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11年07期

4 姚玮;高明智;陈敏;钱照明;;可调阻抗无互联线并联逆变器的控制方法[J];电力电子技术;2007年09期

5 吕志鹏;罗安;荣飞;郭镥;;电网电压不平衡条件下微网PQ控制策略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10年06期

6 徐林云;DC600 V列车供电系统[J];铁道车辆;2001年03期

7 王茂海,刘会金;通用瞬时功率定义及广义谐波理论[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1年09期

8 姜桂宾,裴云庆,杨旭,王兆安;SPWM逆变电源的无互联信号线并联控制技术[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3年12期

9 林新春,段善旭,康勇,陈坚;基于下垂特性控制的无互联线并联UPS建模与稳定性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10 许爱国,谢少军;电容电流瞬时值反馈控制逆变器的数字控制技术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建元,赵般多,纪延超;三相逆变器工作方式分析[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3年01期

2 张宇,段善旭,康勇,陈坚;基于瞬时对称分量的三相逆变器特性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年17期

3 蒋志坚;栾茹;陈一民;周聃;;三相逆变器低成本容错拓扑的工程运行研究[J];电气应用;2007年12期

4 郭国强;吴为麟;何建剑;;一种新颖的三相逆变器解耦方法[J];机电工程;2008年06期

5 张宁;石健将;何湘宁;;400Hz三环三相逆变器的设计[J];机电工程;2008年06期

6 刘磊;王建华;龚春英;;一种组合式三相逆变器基准信号的产生方法[J];电力电子技术;2009年01期

7 岳珂;;新型四开关三相逆变器的实验研究[J];河南科技;2010年14期

8 郭新华;丛炜;赵峰;方瑞明;;四开关管三相逆变器控制算法研究[J];微特电机;2012年03期

9 祝骅;;基于可编程计数阵列的低成本三相逆变器的设计[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3年01期

10 赵立民,胡庆,张欣;滑模变结构控制在三相逆变器中的应用[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宇;段善旭;康勇;;基于瞬时对称分量的三相逆变器稳定性分析方法[A];2006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侯婷;裴雪军;刘明先;康勇;;大功率组合式三相逆变电源的控制技术研究[A];2006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明正峰;钟彦儒;宁耀斌;;串联谐振直流环节三相逆变器研究现状与发展[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宇;三相逆变器动态特性及其并联系统环流抑制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杨宏;四桥臂三相逆变器的控制和实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3 沈坤;三相逆变器及其并联系统预测控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佳;三相逆变器数字化控制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年

2 许庆婷;基于直流微网的三相逆变器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3 刘慧;大功率三相逆变器控制与并联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谈磊;光伏三相逆变器的设计与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5 徐慧;电压控制型三相逆变器的并联与并网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王云鹏;三相逆变器并网与孤岛运行控制技术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7 郭津;基于网络控制及功率下垂控制的三相逆变器并联系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郝洪伟;基于状态观测器的三相逆变器增广控制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彭银锭;基于逆系统的三相逆变器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10 贾磊磊;分布式发电系统中三相逆变器无互联线并联均流控制[D];燕山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228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5228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6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