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智能变电站智能电子设备在线评估及动态重构

发布时间:2019-08-20 13:34
【摘要】:设备在线健康诊断及失效功能恢复是智能变电站可靠运行的保障。阐述了智能变电站智能电子设备(IED)在线评估与动态重构技术发展的迫切性。基于现有的IEC 61850标准和即插即用技术,提出了在线评估与动态重构冗余备用的技术方案,探讨了即插即用、诊断模型、IED数据库自动生成、在线评估和动态重构等关键内容,分析了当前亟须解决的主要问题,符合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发展方向。
【图文】:

在线评估


矗因此,符合IEC61850标准的状态评估模型、通用的IED和即插即用技术是在线评估与动态重构的关键。IEC61850标准的可扩展性、通用性、网络终端设备通用即插即用(UPnP)协议为解决上述瓶颈问题奠定了基础,下文将分别加以阐述。1.1IEC61850标准IEC61850标准对变电站自动化中测量、控制、继电保护、故障录波等各个领域的功能进行了总结,分别对信息模型、通信服务映射和通信协议栈3个方面内容进行了规范。标准中定义的信息模型采用面向对象的建模方式,主要通过类对象的继承、派生、组合等手段实现,充分发挥了面向对象可扩展、良好的伸缩性等显著优点。虽然已颁布的IEC61850标准中尚未明确定义变电站IED状态量监测模型[9-12],但在IEC61850标准中表达了模型建立以及扩展的方法和思路。文献[13]依据IEC61850可扩展性原理及其建模方法,阐述了电能质量模型和站域保护模型的扩展方式。因此,鉴于IED失效机理信息建立状态监测模型具有理论和实践基矗同时,IEC61850标准具有良好的互操作性,即设备的功能定义是明确的,根据载入模型的信息即可实现对应的功能。设备对外是通用的,而设备内部功能实现方法对每个设备研发单位而言是可以私有的。不同厂家设备只要载入对应功能的标准化信息模型,以通信协议栈为载体、通信服务映射为手段即可实现互操作。实践表明,IEC61850具有较好的互操作性[14]。1.2即插即用技术目前网络通信已在智能变电站的建设中大范围应用,但智能变电站IED即插即用功能尚不具备。然而,网络终端设备即插即用功能,如

数据流图,在线评估,数据流,交换机


装置与交换机的端口对应关系也不能随意更换。而支持GMRP技术的交换机都能够接收来自其他交换机的多播注册信息,动态更新本地的多播注册信息,并将其向其他交换机转发,不存在装置与交换机的端口严格对应的问题。因此,本文研究的IED过程层网络是基于GMRP技术的组播管理。2.2数据流程在线评估与重构数据流如图2所示。数据流分为制造报文规范(MMS)、UPnP服务、模型文件服务3种类型。二次设备运行状态评估的数据源是运行IED和备用IED的MMS服务端和UPnP设备端进程采集的数据,通过MMS和UPnP网络通信,传输至管控主机的MMS客户端和UPnP控制端进程,在线评估运行状态发生的变化。若发现故障则发送消息给告警进程,设备故障最终在告警界面和动态重构主界面上显示。为简便起见,运行IED和备用IED开通文件传输协议(FTP)服务,用于配置模型、程序、参数等文件的传输。变电站所有IED的FTP服务应采用统一的用户权限设置,以方便管理。图2IED在线评估与动态重构系统数据流Fig.2Dataflowofintelligentelectronicdevicesonlineassessmentanddynamicreconfiguration3关键技术分析3.1备用IED备用IED具备常规IED的IEC61850功能,,分为硬件平台、软件平台、通信协议、基础应用、高级应用等5层架构,如图3所示。图3备用装置架构Fig.3Architectureofbackupdevice硬件平台基于嵌入式计算机,无旋转设
【作者单位】: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
【基金】: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在线评估及动态重构的技术研究”~~
【分类号】:TM76;TM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肖世杰;;构建中国智能电网技术思考[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09期

2 王慧芳;杨荷娟;何奔腾;王一;;输变电设备状态故障率模型改进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16期

3 李锋;谢俊;赵银凤;张小波;冯勇;李勇;;基于IEC 61850的智能变电站交换机IED信息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07期

4 谢国财;李朝晖;杨贤;;基于宏试验的水电机组健康状况在线监测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08期

5 李欣;李轶婷;;基于DLNA数字媒体适配器的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12年20期

6 吴杰余,张哲,尹项根,胡文平;电气二次设备状态检修研究[J];继电器;2002年02期

7 高翔,刘韶俊;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及实施探讨[J];继电器;2005年20期

8 杨威;朱珍民;陈援非;胡艳萍;;远程访问UPnP网络的方法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2年05期

9 谭大鹏;李培玉;潘晓弘;;基于UPnP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网络系统[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科峰;;电气设备智能化技术在智能变电站的应用[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田建伟;胡兆光;吴俊勇;周景宏;;远距离大容量风水互补系统的优化调度[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3 王晓丰;;关于智能电网中的通信传输技术分析[J];才智;2012年02期

4 李家坤;;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战略意义及发展方向分析[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郭创新;周恒俊;秦杰;;分布式企业级电气化监控和能量管理系统(E~3CS)[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0年01期

6 刘俊勇;黄媛;杨嘉n\;;智能电网四位一体调度信息系统的理论与实践[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1年01期

7 徐磊;;智能化变电站的技术特点与网络架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22期

8 冯汉夫;石爽;马琴;张超;翟莎;;智能化水电站建设的思考[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10年06期

9 刘观标;李晓斌;李永红;高磊;;智能水电厂的体系结构[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11年01期

10 彭志强;朱辰;;IEC 61850在智能水电厂应用的相关技术[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伟;蔡葆锐;杨强;;开展智能电网研究应用的建议[A];2010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优秀论文部分)[C];2010年

2 牛萌;吴鸣;黄体笋;魏德林;;智能电网中的储能技术应用及展望[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5分会场-大规模储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桂红;;发电机励磁系统状态检修的探讨[A];全国大中型水电厂技术协作网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浦同争;宗容;胡劲松;施继红;常俊;王平;;基于隶属云的电力通信网可靠性评估[A];中国通信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5 张献;高圣伟;袁臣虎;张牧;张冠军;杨庆新;;电力变压器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现状与新技术[A];天津市电机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李杰;王爱民;于金刚;;智能电网中云计算技术的应用研究[A];中国智能电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朱开阳;宣筱青;宋锦海;叶振风;司庆华;许高阳;;安全稳定控制装置过程层数据通信研究及设计方案[A];中国智能电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张丽全;朱开阳;张倩;徐军;宣筱青;;IEC60870-5-103与IEC61850协议转换装置的研发[A];中国智能电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晓佳;杨善林;王海江;;基于Markov链的灰色正交化预测模型在智能电网用电量预测中的应用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夏友斌;;500kV繁昌变智能化改造的设计与实现[A];第二十届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输配电技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隆君;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及可靠性基础理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唐慧;区域电网智能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3 韩国政;基于IEC61850的配网自动化开放式通信体系[D];山东大学;2011年

4 张刚;促进我国智能电网发展的政府责任分析[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5 陈国荣;面向服务的滚齿机故障诊断模式及关键支撑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李超英;基于电网智能化的中低压线损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段玉兵;微电网潮流分析与柔性控制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高翔;数字化变电站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9 汪e

本文编号:25286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5286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c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