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福建—华东电网失步振荡特性及宾金直流投产后解列装置适应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9-08-24 12:03
【摘要】:结合华东电网实际运行情况,确定了引发福建电网—华东主网失步振荡的严重故障,并对失步振荡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确定了失步中心,介绍了失步振荡解列装置判据原理。针对宾金直流投产过程,对华东电网失步振荡特性进行仿真,为宾金直流工程投产过程中华东电网失步解列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图文】:

华东电网,功角,故障,机组


27802014,42(12)部短路故障;(3)宁德站、双龙站开关拒动故障。本文利用BPA仿真软件,华东电网落地直流均采取DA模型,以2013年夏季高峰方式为例(福建通过宁德—双龙双线送出1700MW功率),对上述严重故障引发的华东电网失步振荡进行分析。1.1多回直流双极闭锁故障当华东电网多回直流双极闭锁故障,,累计损失功率达到18000MW以上时,会引发福建电网—华东主网失步振荡。故障发生后,华东电网内部机组功角特性如图1所示。图1故障后华东电网机组功角图福建省内机组同调、其余华东机组同调,华东电网发生福建机群与华东机群失步振荡。此时宁德—双龙线路沿线电压曲线如图2所示(将宁德至双龙分为20等段,从宁德侧起编号依次为闽宁德、宁溪0A01、宁溪0A02、宁溪0A03……宁溪0A18、宁溪0A19、浙双龙,下同)。图2故障后宁德—双龙沿线电压曲线根据失步振荡失步中心理论,失步中心为全系统电压最低点,在图2中为电压最低点和电压次低点之间的区段。可以看出:宁德—双龙双线第一周期失步中心在A12与A13之间,即60%~65%之间(由宁德侧算起,下同),随着振荡的继续发生,失步中心向福建侧转移。第一振荡周期内,宁德母线最低电压为0.6825,双龙母线最低电压为0.3854。同时根据失步振荡失步中心理论,失步中心两端频率偏差相反[3]。列出A10~A15点频率偏差曲线,可以看到在第1个振荡周期内,A12与A13频率偏差反向,且大幅偏离,验证了系统的失步中心就在该A12~A13之间。宁德—双龙双线沿线频率偏差曲线如图3所示。图3故障后宁德—双龙沿线频率偏差曲线1.2500kV联络线及线路短路故障当福建—华东联络线及福建电网内部短路故障,且短路持续时间达到0.54s以上时,会引发福建电网—华东主网失步振荡。浙江电网内部线?

宁德,双龙,电压曲线,故障


动故障。本文利用BPA仿真软件,华东电网落地直流均采取DA模型,以2013年夏季高峰方式为例(福建通过宁德—双龙双线送出1700MW功率),对上述严重故障引发的华东电网失步振荡进行分析。1.1多回直流双极闭锁故障当华东电网多回直流双极闭锁故障,累计损失功率达到18000MW以上时,会引发福建电网—华东主网失步振荡。故障发生后,华东电网内部机组功角特性如图1所示。图1故障后华东电网机组功角图福建省内机组同调、其余华东机组同调,华东电网发生福建机群与华东机群失步振荡。此时宁德—双龙线路沿线电压曲线如图2所示(将宁德至双龙分为20等段,从宁德侧起编号依次为闽宁德、宁溪0A01、宁溪0A02、宁溪0A03……宁溪0A18、宁溪0A19、浙双龙,下同)。图2故障后宁德—双龙沿线电压曲线根据失步振荡失步中心理论,失步中心为全系统电压最低点,在图2中为电压最低点和电压次低点之间的区段。可以看出:宁德—双龙双线第一周期失步中心在A12与A13之间,即60%~65%之间(由宁德侧算起,下同),随着振荡的继续发生,失步中心向福建侧转移。第一振荡周期内,宁德母线最低电压为0.6825,双龙母线最低电压为0.3854。同时根据失步振荡失步中心理论,失步中心两端频率偏差相反[3]。列出A10~A15点频率偏差曲线,可以看到在第1个振荡周期内,A12与A13频率偏差反向,且大幅偏离,验证了系统的失步中心就在该A12~A13之间。宁德—双龙双线沿线频率偏差曲线如图3所示。图3故障后宁德—双龙沿线频率偏差曲线1.2500kV联络线及线路短路故障当福建—华东联络线及福建电网内部短路故障,且短路持续时间达到0.54s以上时,会引发福建电网—华东主网失步振荡。浙江电网内部线路短路故障不会引发福建电网—华东主网失步振荡。以宁?
【作者单位】: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华东分部;
【分类号】:TM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邵俊松,李庚银,周明;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分析及振荡解列策略研究综述[J];电力情报;2000年02期

2 高鹏,王建全,甘德强,韩祯祥;电力系统失步解列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年19期

3 陈西颖;李卫星;郭志忠;;电力系统失步解列研究[J];继电器;2006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伟;;发电机组再同步研究综述[J];安徽电力;2006年04期

2 郭雅蓉;;电网安全保护技术浅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3 袁红斌;张元波;崔国有;;浅谈电力系统低频振荡[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4 刘巍;;Prony分析在电力系统低频振荡仿真中的应用[J];电力学报;2011年01期

5 白杨;高鹏;孙光辉;陈松林;;中国南方电网失步解列装置的配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年07期

6 高鹏;王超;任祖怡;张玉琼;;考虑次要失步机群的大区电网失步解列配置[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年17期

7 方勇杰;;电力系统的自适应解列控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年20期

8 黄河;曾勇刚;俞秋阳;孙光辉;李战鹰;张建设;;南方电网失步解列装置整定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年05期

9 刘源祺;刘玉田;;基于调度分区的电力系统解列割集搜索算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年11期

10 薛禹胜;王达;文福拴;;关于紧急控制与校正控制优化和协调的评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静;刘文颖;赵冬红;;西北电网低频振荡机理及PSS应用[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志远;计及信号传输时延的电力系统阻尼控制器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2 王旭东;基于图论的智能电网最优孤岛划分模型和算法[D];天津大学;2011年

3 王兴志;动态电力系统的建模与网格计算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林姿峰;基于信号激励法的小扰动安全在线评估[D];清华大学;2004年

5 王超;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中的几个重要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晏谢飞;应急控制中的阻隔控制策略[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7 刘源祺;基于广域测量信息的电力系统解列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于洋;电力系统连锁故障及相关问题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9 王达;紧急控制与校正控制的协调优化[D];山东大学;2009年

10 李莉;基于广域测量信息的失步解列判据与控制方案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伟;基于MATLAB的PSS的参数计算与仿真[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2 苏和;内蒙古电网小干扰稳定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3 王辉;基于广域测量系统及Prony算法的低频振荡分析[D];山西大学;2011年

4 黄波;基于遗传算法的以△ω为反馈信号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励磁控制方法研究[D];广西大学;2002年

5 张丽;华中区域电网低频振荡分析及控制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6 李顺昕;基于Prony辨识的多代理自适应PSS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7 邓华;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第三道防线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盛伟;电力系统大扰动分析[D];大连交通大学;2005年

9 包顺先;提高电力系统动态稳定性的UPFC模糊控制器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10 刘森;基于Prony算法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在线辨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俊松,李庚银,周明;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分析及振荡解列策略研究综述[J];电力情报;2000年02期

2 何南强;王新超;赵遵廉;孟远景;;电力系统随机振荡的频谱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1988年05期

3 刘晓鹏,吕世荣,郭强,夏道止;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稳定极限的直接算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9年10期

4 李兴源,李立;电力系统紧急控制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年09期

5 宗洪良,任祖怡,郑玉平,邵学俭,孙光辉,沈国荣;基于ucos φ的失步解列装置[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年19期

6 宗洪良,孙光辉,刘志,王荣;大型电力系统失步解列装置的协调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年22期

7 甘德强,胡江溢,韩祯祥;2003年国际若干停电事故思考[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年03期

8 高鹏,王建全,周文平;视在阻抗角失步解列判据的改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年24期

9 高鹏,王建全,周文平,邹宇;基于无功功率捕捉失步解列断面的理论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年05期

10 高鹏,王建全,周文平,袁洪,奚汉江;捕捉失步断面的实现方案及其仿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琳,陈刚,朱伟江,赵玉柱;2003年电网安全运行情况分析[J];中国电力;2004年05期

2 段一雄,熊志全,叶锋,谭e

本文编号:25289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5289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f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