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基于三线双极结构的扩展式多端直流系统建模与特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9-09-03 12:53
【摘要】:为更大程度地提升电网输电能力,缓解潮流拥塞问题,提出了将现有交流线路改造成多端直流系统的想法。通过对三极直流系统的分析,指出了其对多端直流系统的不适用性,进而提出了一种采用三线双极结构的扩展式多端直流系统。首先对扩展式多端直流系统的结构进行了描述,然后针对三线双极结构的运行原理、扩容机理和其核心设备——电流调节控制器的运行特性和可行拓扑结构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最后,通过PSCAD/EMTDC下的仿真分析,验证了三线双极结构在多端直流系统应用中的可行性及相应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同时,仿真结果还确立了全桥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作为电流调节控制器的可行性。
【图文】:

曲线,曲线,晶闸管,双向运行


图4Idm和Ux之间的关系曲线Fig.4RelationshipcurvebetweenIdmandUx为顺利实现过渡阶段各状态量的转变,CRC输出的直流电压需要满足:-RId-ΔVm≤Ux≤RId+ΔVm(7)式中:ΔVm为电压补偿值,一方面保证Idm具有足够大的变化范围,,另一方面向被施加了闭锁信号的晶闸管提供反向电压,促进晶闸管的可靠关断。2.2.2实现形式从上文分析可知,CRC需要具有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双向运行能力。根据目前研究成果,可有两种实现方式:①反并联晶闸管桥(anti-parallelthyristorbridge,APTB);②由全桥子模块(full-bridgesub-module,FBSM)级联而成的全桥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full-bridgemodularmultilevelconverter,FMMC),分别如图5(a)和图5(b)所示[16-17]。图5CRC的实现结构Fig.5TopologystructuresofCRCAPTB由2个六脉动晶闸管桥反并联构成,在直流侧加入电抗器能够起到抑制纹波的效果。由于每个晶闸管桥具有输出正负电压的能力,APTB将具有电压、电流双向运行特性。FMMC为三相六桥臂结构,每个桥臂由N个FBSM和1个电抗器构成。FBSM含有4个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T1至T4)、4个二极管(D1至D4)和1个电容。其中,Uc为电容电压;Usm为FBSM的输出电压。

曲线,晶闸管,双向运行,反并联


图4Idm和Ux之间的关系曲线Fig.4RelationshipcurvebetweenIdmandUx为顺利实现过渡阶段各状态量的转变,CRC输出的直流电压需要满足:-RId-ΔVm≤Ux≤RId+ΔVm(7)式中:ΔVm为电压补偿值,一方面保证Idm具有足够大的变化范围,另一方面向被施加了闭锁信号的晶闸管提供反向电压,促进晶闸管的可靠关断。2.2.2实现形式从上文分析可知,CRC需要具有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双向运行能力。根据目前研究成果,可有两种实现方式:①反并联晶闸管桥(anti-parallelthyristorbridge,APTB);②由全桥子模块(full-bridgesub-module,FBSM)级联而成的全桥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full-bridgemodularmultilevelconverter,FMMC),分别如图5(a)和图5(b)所示[16-17]。图5CRC的实现结构Fig.5TopologystructuresofCRCAPTB由2个六脉动晶闸管桥反并联构成,在直流侧加入电抗器能够起到抑制纹波的效果。由于每个晶闸管桥具有输出正负电压的能力,APTB将具有电压、电流双向运行特性。FMMC为三相六桥臂结构,每个桥臂由N个FBSM和1个电抗器构成。FBSM含有4个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T1至T4)、4个二极管(D1至D4)和1个电容。其中,Uc为电容电压;Usm为FBSM的输出电压。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2012AA050205)~~
【分类号】:TM72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许烽;徐政;傅闯;;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直流侧故障的控制保护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06期

2 吴婧;文俊;温家良;韩民晓;彭畅;王宇;吴锐;;高压直流三极输电特性分析[J];电网技术;2013年01期

3 文俊;温家良;殷威扬;别晓玉;吴婧;韩民晓;;高压直流三极输电技术[J];电网技术;2013年08期

4 饶宏;宋强;刘文华;罗雨;许树楷;黎小林;;多端MMC直流输电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及比较[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年15期

5 唐庚;徐政;刘f;顾益磊;陆羿;裘鹏;;适用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新型直流电压控制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年15期

6 仉雪娜;赵成勇;庞辉;林畅;;基于MMC的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直流侧故障控制保护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年15期

7 梅红明;刘建政;;新型模块化多电平直流融冰装置[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年1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军;;直流输电换流站系统构成及主接线方式[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楚金伟;肖遥;邓军;陈禾;赵宇明;倪园;张斌;夏辉;;±800kV云广UHVDC输电线路合成电场测试与分析[J];安全与电磁兼容;2012年02期

3 邓军;肖遥;楚金伟;赵宇明;张斌;倪园;夏辉;张建功;;±800kV云广UHVDC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测量与分析[J];安全与电磁兼容;2012年02期

4 黄小羽;高沁翔;夏明超;;特高压直流输电交流滤波器失谐报警的仿真[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5 祝志祥;韩钰;陈新;马壮;柳彦博;;等离子喷涂制备直流接地极钢基体NiFe_2O_4防腐涂层[J];中国表面工程;2012年03期

6 王建民;张喜乐;吴增泊;孙优良;赵文祥;;高压直流换流变压器电磁场特性的数值应用研究[J];变压器;2007年03期

7 王建民;张喜乐;陈志伟;齐桂芬;孔妮娜;;500kV油浸式平波电抗器电磁场特性的数值分析[J];变压器;2008年07期

8 傅铁军;王健;钟俊涛;陈香辉;党艳阳;吕金壮;;直流输电±800kV换流变压器的绝缘结构分析[J];变压器;2009年03期

9 孙勇;林睿;郭慧浩;;换流变压器的网侧绕组更换[J];变压器;2009年04期

10 张喜乐;王建民;吴增泊;齐桂芬;孙优良;陈志伟;;超高压直流换流变压器阀侧引出线电场的数值分析[J];变压器;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堂贤;陈安庆;卢永杰;付贤东;;HVDC换流变压器分接头的滑模控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C卷[C];2011年

2 朱毅;;直流输电的特点及与交流输电的经济性比较[A];福建省第十二届水利水电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3 余世峰;阮江军;张宇;杜志叶;黄道春;;直流离子流场的有限元迭代计算[A];湖北省电工技术学会、武汉电工技术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暨理事会换届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刘兵;阮江军;;交流架空输电线改造成柔性直流输电线后电磁环境研究[A];湖北省电工技术学会、武汉电工技术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暨理事会换届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孟伟;文俊;史秋娟;;直流输电线路与电信线路间磁耦合阻抗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电工数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吴磊;;基于EMTP/ATP的HVDC整流器建模及仿真研究[A];山东省石油学会油田电力、通信及自动化技术研讨会优秀工程技术论文集[C];2009年

7 刘云;张晋华;王明新;曾南超;高锡明;贺智;余涛;;换流站集中控制中心研究[A];2006电力系统自动化学术交流研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8 蒋蓁;;直流输电换流变压器绝缘结构的分析[A];2010输变电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刘宣宣;周国梁;;云广直流输电工程空载加压试验分析[A];2010输变电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谢佳君;谢龙;许斌;;±800 kV特高压换流站交流滤波器配置方案研究[A];2010输变电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璞;多直流馈入受端交流电网继电保护动作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罗兆楠;直流输电线路邻近建筑物时合成电场计算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3 李泓志;直流接地极接地性能及入地电流对变压器影响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4 刘士利;改进的边界元法及其在电场计算中的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5 李长云;半岛地质环境下直流偏磁效应计算与评估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谭涛亮;基于改进连续潮流法及分岔理论的交直流系统电压稳定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黄震;多馈直流系统接入对交流电网的影响及混联系统关键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薛振宇;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暂态仿真及其稳定性分析与参数优化[D];天津大学;2011年

9 宋红涛;高性能聚乙烯绝缘材料与半导电屏蔽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10 唐波;特高压直流线路对邻近无线电子设施电磁干扰防护的关键问题[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凤;特高压直流控制系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崔涛;±500kV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曾广桥;直流偏磁对高压设备运行的影响及应对[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翁洪志;兴安直流输电系统控制保护优化措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彦峰;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直流主回路电气接线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良;换流变压器油纸绝缘油流带电特性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7 穆清;基于EMTDC的高压直流控制保护模型的研究和开发[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0年

8 刘

本文编号:25313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5313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6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