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输电线路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的仿真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19 12:15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电力需求不断上升,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越来越受到重视,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作为新一代FACTS设备,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SSSC能够在不改变原有电网结构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线路的传输能力。对于电压等级较高的输电系统,为了制造较大容量的SSSC,通常采用增加逆变器主电路容量的方法,级联多电平结构具有容易实现模块化且易于扩展等优点,因此本文采用级联多电平结构作为SSSC逆变器的主电路。并通过对比分析常用的多电平调制方法,选择载波移相PWM调制技术作为级联多电平逆变器的调制策略。载波移相PWM调制方法应用于级联多电平逆变器时,能够较好的降低逆变器输出电压波形中的谐波含量,从而改善输出波形。同时阐述了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的基本原理和拓扑结构,推导了应用于输电线路中的SSSC的数学模型,探讨限制输电线路传输能力的因素,针对这些因素分析SSSC改善输电线路传输能力的具体原理,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SSSC用于提高输电线路传输能力的控制策略。本文最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给出了SSSC作用于电力系统输电线路中的仿真,并通过分析仿真结果,证明了通过控制SSSC,可以改变串入SSSC的输电线路等效参数并具有提高输电线路输送有功功率的能力。
【图文】:

晶闸管控制,串联型,FACTS元件,FACTS装置


图 1.1 输电型 FACTS 元件及其对应控制目的串联型 FACTS 装置主要有 SSSC CSC 装置是由电容器与晶闸管控制电抗SSC 装置都是基于可关断开关构成的输出电压进行平滑连续的调节,,其向线路电流大小无关,并且不需要其它

输出波形,级联,电平,输出波形


阶的方法。图 3.1 给出了级联七电平,选取合适的开关角度(即每一个电,得到的输出电压的波形就越接近理想开关角度的大小,用以达到消除和抑制做进一步的优化。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M75;TM46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黎明;康勇;陈坚;朱鹏程;;SSSC建模、控制策略及性能[J];电工技术学报;2006年09期

2 赵洋;肖湘宁;;基于微分几何方法的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非线性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08年04期

3 高本锋;肖湘宁;赵成勇;郭春林;赵洋;;混合串联补偿装置抑制次同步谐振的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10年11期

4 周俊宇;;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综述[J];电气应用;2006年04期

5 洪镇南;盛义发;春日正男;阳武娇;;STATCOM模糊控制的综合优化设计[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7年06期

6 肖湘宁;赵洋;叶猛;王小宁;;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恒功率非线性控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年24期

7 李志民;韩绪鹏;孙勇;卢曦;;可控串联补偿的神经滑模控制器设计[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0年01期

8 钱碧甫;王奔;黄崇鑫;仇乐兵;;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的变结构控制器设计[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0年06期

9 吴政球;邹贤求;陈波;王国民;葛建伟;;SSSC在互联电力系统负荷频率控制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1年05期

10 郑教增;康惠骏;;混合磁路电机结构化建模与控制仿真[J];电气传动自动化;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洪镇南;盛义发;李祖林;阳武娇;;基于变结构神经模糊控制的ASVG控制器的研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臧强;周颖;张凯锋;戴先中;;基于非线性微分-代数子系统模型的电力系统元件可逆性[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A卷[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爱国;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的数学模型及控制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2 孟杰;船舶电力系统的非线性鲁棒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3 赵建军;静态同步串联补偿器机电暂态及电磁暂态特性研究[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05年

4 姜旭;H桥级联式SSSC主电路拓扑分析及控制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5 刘黎明;柔性交流输电系统中电力电子装置运行特性分析及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兰洲;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控制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7 赵洋;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控制策略及抑制次同步谐振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8 王明东;发电机组灰色预测可拓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9 任伟;基于暂态能量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切机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10 张雪焱;基于WAMS信息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若干控制措施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碧甫;含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的单机系统非线性变结构控制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常彦彦;SSSC串补线路的故障位置识别及保护新原理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3 邹彪;基于耗散系统原理的STATCOM与发电机励磁鲁棒稳定控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吴雪松;基于BP神经网络的同步发电机自适应励磁控制器的设计和仿真研究[D];广西大学;2004年

5 刘慧威;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的数学建模及其仿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6 任鑫;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系统中的协调控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7 杜继伟;含静止无功补偿器的电力系统非线性协调滑模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8 赵楠;磁浮开关磁阻电机悬浮控制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9 常蕾;基于直线电机测试平台的混合悬浮控制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10 郑振华;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及其对继电保护影响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本文编号:25381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5381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d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