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基于双PI控制器的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环流抑制策略

发布时间:2019-09-29 14:02
【摘要】:由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本身的结构特点带来了桥臂环流问题,环流的存在使得MMC桥臂电流发生畸变,从而提高了器件的额定电流容量,增加了系统成本,甚至威胁功率器件和电容的正常安全运行。为了克服上述问题,首先建立了MMC的数学模型,推导出环流中主要存在直流分量和偶数次环流谐波分量,其中2次、4次谐波所占比重最大。为了实现对环流的有效抑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双PI控制器的环流抑制策略;基于该策略搭建了Matlab/Simulink仿真和实验平台,实验和仿真结果验证了环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所提环流抑制策略的有效性。
【图文】:

主电路拓扑,桥臂


MMC工作原理分析1.1MMC数学模型图1为MMC主电路拓扑结构示意图。由图1可以看出,MMC主要包括三相,每相由上、下桥臂组成,每个桥臂由n个子模块(SM)与一个滤波电抗器串联而成,每个子模块由半桥和电容并联构成,通过控制子模块IGBT开关动作可以调节子模块输出电压[13-14]。图1中:IGBT1和IGBT2表示电力电子开关器件,D1和D2表示反并联二极管,Uc表示电容电压,iSM和USM分别表示流入子模块的电流,和子模块输出电压,usx和ix(x=a,b,c)分别表示电网电压和电流,L为滤波电感,SMi(i=1,2,3,…,n)图1MMC主电路拓扑结构Fig.1ThetopologyofMMC为各桥臂串联的子模块,ipx、inx和izx(x=a,b,c)分别表示各相上、下桥臂电流和环流,Lbridge为桥臂电感,Udc为直流侧母线电压。图2为MMC的单相等效电路,其中us表示电网相电压。上桥臂或者下桥臂所串联的子模块可以等效为受控电压源(up、un),uout为单相输出电压,MMC三相输出通过滤波电感与电网相连结。忽略桥臂滤波电抗器上的电压降则可得如下方程式:dcpoutdcnout22UuuUuu(1)zz_dcciriIi图2MMC单相等效电路Fig.2ThesinglephaseequivalentcircuitofMMCip、in分别表示上、下桥臂电流,主要包括两部分:环流成分iz和输出电流iout,它们存在如下关系:outpzoutnz22iiiiii(2)环流也可以分为两部分:直流分量z_dcI和交流环流分量cirI;直流分量z_dcI在三相之间均分,起到功率传输的作用,交流环流分量cirI主要在MMC三相之间内部流动,对外部输出电流outi不会造成影响。不考虑MMC变换器内部损耗,则根据功率

环流控制,直流分量,电压控制,外环


5,z_7,z_9,...I0(23)从式(19)—(23)中可以看出,环流中只包含偶数次谐波,奇数次谐波都等于零;根据式(19)可知桥臂电抗器可有效抑制高次谐波。因此,通过上述建立环流数学模型可得出如下结论:环流中只含有直流分量和偶数次谐波,不含有奇数次谐波,并且2次、4次谐波所占比重最大。2环流控制策略2.1直流分量环流控制根据第2节的分析可知,MMC三相间的桥臂电压之和不一致是引起环流的主要原因,而环流中的直流分量起到维持三相能量均衡和传输功率的作用,为了保证MMC的正常运行必须对直流分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图3为直流分量的控制框图。图3中:vx表示x相电压调制信号;ipx和inx分别表示x相上、下桥臂电流,izx和izx*分别表示x相环流和环流参考;xv(x=a,b,c)为每相平均电压。pn111()2nnxxixiiivuun,x=a,b,c(24)式中upxi和unxi分别表示x相上、下桥臂第i个子模块的输出电压值。vx*zix*capU图3直流分量环流控制Fig.3Thecontrolofdccirculatingcurrent由图3可以看出,通过外环电压控制可以保证每相电压的平均值等于理论参考值,并生成相应的直流分量环流指令*zxi,迫使桥臂电流跟随外环指令变化,从而实现直流分量的控制。考虑到环流中含有一定的谐波电流,而比例谐振(proportionalresonant,,PR)控制器可以很好地对交流信号实现无静差调节,所以内环电流部分采用了PR控制器。由于直流分量环流是通过调节每相桥臂电容电压的均值相等来实现控制的,所以直流分量环流控制实质上起到了电容电压均衡的作用。2.2谐波环流分量控制根据上节的控制算法,尽管通过对每相电容电压的平均控制,一定程度上间接抑制了相间环流,但只是稳定控制环流中的?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淄博供电公司;
【分类号】:TM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文宝;杨晓峰;王晓鹏;郑琼林;;基于模块组合多电平变换器的SVG控制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2011年S1期

2 文俊,张一工,韩民晓,肖湘宁;轻型直流输电——一种新一代的HVDC技术[J];电网技术;2003年01期

3 李强;贺之渊;汤广福;包海龙;王熙骏;王韧;;新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的通用算法[J];电网技术;2011年05期

4 孔明;邱宇峰;贺之渊;何维国;刘隽;;模块化多电平式柔性直流输电换流器的预充电控制策略[J];电网技术;2011年11期

5 屠卿瑞;徐政;郑翔;管敏渊;;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型直流输电内部环流机理分析[J];高电压技术;2010年02期

6 韦延方;卫志农;孙国强;孙永辉;滕德红;;适用于电压源换流器型高压直流输电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最新研究进展[J];高电压技术;2012年05期

7 宋强;刘文华;李笑倩;李建国;罗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稳态运行特性的解析分析[J];电网技术;2012年11期

8 孙一莹;赵成勇;赵静;张建坡;;基于两相静止坐标系的MMC-HVDC系统稳态控制策略[J];电网技术;2013年05期

9 郑博文;武守远;戴朝波;刘慧文;李欣;王广柱;;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分桥臂电流控制策略[J];电网技术;2013年06期

10 王鹏伍;崔翔;;MMC-HVDC三相解耦二次谐波环流抑制算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年1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明明,张艳,李红斌,刘延冰;一种新型传感结构的光纤直流电流传感器[J];传感器技术;2005年09期

2 魏晓光;汤广福;魏晓云;迟永宁;;VSC-HVDC控制器抑制风电场电压波动的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07年04期

3 周国梁;石新春;付超;魏晓光;朱晓荣;;VSC-HVDC离散模型及其不平衡控制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2008年12期

4 梁海峰;李庚银;王松;赵成勇;;VSC-HVDC系统控制体系框架[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05期

5 屠卿瑞;徐政;郑翔;张静;;一种优化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电压均衡控制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2011年05期

6 杨晓峰;王晓鹏;范文宝;郑琼林;;模块组合多电平变换器的环流模型[J];电工技术学报;2011年05期

7 王梅芳;林莉;牟道槐;王远游;;直流输电技术及其发展动向[J];电工技术;2003年12期

8 董文杰;张兴;刘芳;王付胜;;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均压策略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12年02期

9 侯慧;游大海;尹项根;;轻型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电力建设;2005年11期

10 阮思烨;李国杰;;多馈入电压源直流对配电网稳定性的影响分析[J];电力建设;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文杰;张兴;刘芳;王付胜;;模块化多电平均压策略研究[A];2011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孙峰;叶鹏;蔡志远;赵洪菊;;轻型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与展望[A];第十一届全国电工数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孙峰;叶鹏;蔡志远;赵洪菊;;新型直流输电技术——HVDC LIGHT的应用与展望[A];第九届全国电技术节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史建立;梁小冰;李树卿;覃亮;胡云;;dq0坐标下轻型直流输电系统控制策略与仿真的研究[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王书征;李先允;陈小虎;;基于多时间尺度的HVDC Light系统降阶模型[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郭晨吉;杨秀;陈雨;陈鸿煜;;轻型高压直流输电综述[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7 王熙骏;;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在示范工程中的应用[A];第八届长三角电机、电力科技分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王熙骏;;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在示范工程中的应用[A];第十九届输配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张国驹;陈瑶;于蓉蓉;;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平均值建模与控制[A];第七届中国高校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0 张杰;王卫安;马雅青;敬华兵;唐剑钊;任涛;;MMC-HVDC滤波装置设计[A];第二届全国电能质量学术会议暨电能质量行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葛廷友;高压配电网无功补偿控制策略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2 刘洪涛;新型直流输电的控制和保护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3 马玉龙;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稳定性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4 郑超;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数学建模与仿真分析[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06年

5 陈谦;新型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与控制[D];东南大学;2005年

6 李广凯;VSC-HVDC系统及其在电网恢复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7 尹明;基于VSC-HVDC的风电场联网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8 尚荣艳;新型换流变压器及其滤波系统对直流输电换相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9 周国梁;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10 梁海峰;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控制策略研究及其实验系统的实现[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昊;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仿真[D];山东大学;2010年

2 戴晖;1.5MW双馈型风机变频器控制系统[D];江南大学;2010年

3 刘涛;用于电网恢复的VSC-HVDC仿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4 王晓鹏;模块组合多电平变换器控制系统研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孙佑宣;基于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风电变换器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洁;基于VSC-HVDC的风电场并网控制技术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7 陈曦;模块化高压输出直流电源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8 彭喜云;基于轻型直流输电的风电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9 黄川;海上风电场VSC-HVDC柔性直流输电变流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10 吕栋;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子模块的构建与热设计[D];浙江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静;徐政;陈海荣;;VSC-HVDC系统启动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09期

2 杨晓峰;孙浩;支刚;郑琼林;;双星型模块组合型多电平变换器的PWM控制策略[J];电力电子;2010年02期

3 刘钟淇;宋强;刘文华;;采用MMC变流器的VSC-HVDC系统故障态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10年09期

4 李庚银,吕鹏飞,李广凯,周明;轻型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年04期

5 郑超,周孝信,李若梅;新型高压直流输电的开关函数建模与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年08期

6 陈海荣;徐政;;适用于VSC-MTDC系统的直流电压控制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年19期

7 牟龙华;邢锦磊;;基于傅里叶变换的精确频率测量算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年23期

8 丁冠军;丁明;汤广福;;VSC-HVDC主电路拓扑及其调制策略分析与比较[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10期

9 管敏渊;徐政;屠卿瑞;潘伟勇;;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型直流输电的调制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02期

10 刘钟淇;宋强;刘文华;;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的轻型直流输电系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彩霞;级联型多电平变流器在有源电力滤波器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传伟,郭卫;直流电机双闭环调速系统仿真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5年02期

2 徐立新,强文义,王玉琛,周彦,苗立杰;发电用重型燃气轮机的模糊自适应控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3 卢彬;史新兴;林敏;牛军;鲍文;;基于LMI的超燃冲压发动机鲁棒PI控制器设计[J];战术导弹技术;2011年03期

4 马礼胜,张振超,徐欣圻;一种非线性传动机构的模糊补偿[J];电气传动自动化;2002年01期

5 权广力;张庆范;;一种实用的PWM整流器工程设计方法[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6 郭智;佘致庭;谭理武;;基于模糊PI自适应控制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J];电气开关;2007年03期

7 刘鹏;张俊芳;;消弧线圈励磁调节器的研究[J];继电器;2007年S1期

8 权广力;张庆范;;基于两相调制的SVPWM整流器设计与仿真[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05年04期

9 唐浦华;黎亚元;宋昌林;;交流感应电机直接转矩控制[J];电气自动化;2004年03期

10 陈建国;;电液伺服系统变增益PI控制仿真[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志红;杨昌宏;;离散混沌系统PI控制研究[A];2003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胡智信;樊生文;刘海山;乔森;;活套式拉丝机张力闭环控制电控系统[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葛铭;李平;孙优贤;;基于神经网络的多变量控制系统设计[A];1994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4 陈晓青;姜木林;秦忆;陶绪楠;;交流伺服系统中PI参数微机自整定[A];1992年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5 马飞;陈雪波;李小华;;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在电力系统LFC控制中的应用[A];200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6 刘明;朱绍文;;遗传算法用于网络拥塞PI控制器参数整定的方法[A];2003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7 李钟慎;;基于最优传递函数的Smith预估控制系统整定方法[A];第25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6年

8 白建波;张小松;;空调系统的鲁棒PI控制[A];制冷空调新技术进展——第四届全国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夏红;宋建成;;根据幅相裕度整定IMC-PI控制器参数[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测控技术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彭飞;刘昆;;基于Fuzzy-PI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仿真[A];’2004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朱晓琳;基于神经网络的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邵波;永磁直线同步电机关键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吴振兴;三相电力电子负载特性与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徐月同;高速精密永磁直线同步电机进给系统及控制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午光;焦炉压力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04年

2 屈霁云;X型航空发动机数字控制系统分析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3 谭甜源;配电网有源滤波技术的研究和工程应用[D];中南大学;2004年

4 李安平;基于遗传算法与模糊推理的智能DSP控制器及在仿生人工腿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03年

5 董恒;高性能交流永磁同步调速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6 张继祖;基于DSP和自抗扰控制器的无刷直流电动机转速控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7 朱肇轩;呼吸机综合测试平台及呼吸模式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8 周铭秋;并联有源滤波器的补偿控制策略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8年

9 许维东;静止同步串联补偿装置的智能PID控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10 刘占亮;自适应拥塞控制协议PI速率控制器的实现与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439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5439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7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