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基于多孔导电基底的锂硫电池阴极材料设计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02 12:34
【摘要】:储量有限的化石能源消费量的快速消耗和其使用带来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人们迫切需要开发出高能量、大功率和高安全性的电池。人们亟待寻求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优化能源结构的方法。为了降低经济发展中化石能源所占比重,实现能源的“绿色化”,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清洁能源发展的政策措施。然而,我们所熟知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由于易受自然因素的影响,难以满足稳定持续的向外界供能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寻找到能够将这类能源转化储存并稳定向外界供能的媒介装置。动力和储能电池就能够很好的实现这一功能,实现能源的空间自由和时间自由。然而,市售的动力和储能电池(铅酸、镍氢、镍镉、锂离子电池等)已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因此,我们需要开发出能量密度更高、性能更优的动力和储能电池。锂硫电池的理论能量密度高达2600 Wh/kg,是人们理想的下一代动力和储能电池。此外,其活性物质单质硫还具有环境友好、价廉易得、储量丰富等优点。然而,“穿梭效应”、单质硫绝缘、体积膨胀等问题,使得锂硫电池难以实现商业化应用。单质硫的导电性差和阴极复杂的电化学反应,决定了锂硫电池研究的关键在阴极材料。本论文中,作者主要针对锂硫电池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硫/多孔碳和硫/纳米多孔金的设计及其电化学性能测试。论文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1.将玉米粒退火炭化制备了多孔碳,然后通过溶剂热复合的方法成功制备了硫/多孔碳复合材料。我们将硫/多孔碳复合材料用作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0.2C的充放电倍率下循环50次后,比容量为293mAh/g。2.首次在锂硫电池研究领域,提出了将金属单质用作阴极载体材料。设计制备了具有5~20nm孔径的纳米多孔金,并将其与单质硫复合。在1C倍率下对由S/NPG装配成的电池进行循环性能测试,在电池循环1000次后仍能获得高达610 mAh/g的比容量,表现出优异的循环性能。甚至在高达10C的倍率下对电池进行测试,循环500次后,仍可获得360 mAh/g的比容量,表现出了优秀的倍率性能。
【图文】:

过程图,电池,硫元素,充放电曲线


方程1.1邋-邋1.3),然后高氧化态的聚硫离子逐步得电子还原生成低氧化态逡逑的聚硫离子,最终生成不溶于电解液的Li2S2和LisS邋(方程1.4-1.5),,并分别对逡逑应不同的放电平台(如图1-1所示)。阴极和阳极总的反应过程分别如方程1.6逡逑和1.7所示[30]。逡逑Sg邋+邋2e邋一邋Sg2逦(1.1)逡逑3Sg^ ̄邋+邋2e-邋^邋4Se^ ̄逦(1.2)逡逑ZSeZ-邋+邋2e_邋一邋3S42-逦(1.3)逡逑S42-邋+邋化i+邋+邋2e_邋一邋2LizS2逦(1.4)逡逑U2S2邋+邋2Li+邋+邋2e—邋一化邋isS逦(1.5)逡逑3逡逑

充放电曲线,多孔碳,充放电曲线,倍率


们所制各的多孔碳,具有H维连续的多孔结构,孔径约为l ̄3um。然后将多逡逑孔碳与单质硫按3:1的质量比分散在1邋mol/L的氨氧化钢溶液中,280°C水热逡逑化,经多次离屯、洗冻得到硫/多孔碳复合材料(如图2-1邋d)。从图中我们可W逡逑明显地观察到单质硫与多孔碳形成了很好的复合材料。逡逑(a)逦100-—逦—「仆)逡逑■邋I逦飞逡逑■fr邋1逦\逦S邋85-逦\逦口.91%逡逑I邋1,1邋嘶I逦\逡逑奏I逦J__逡逑I邋I邋I邋I邋?邋I—'—\—'—I—'—I—H逦*逦1逦?逦?逦?邋I邋?邋I邋?邋I逡逑10逦20逦30逦40逦50逦60逦70邋如逦100逦200逦300逦400邋\逦500逦600逡逑20邋(D巧ree)逦TemperahJi^e邋作?)逡逑图2-2邋(a)?多孔碳和硫/多孔碳复合材料的XRD衍射花样;(b)硫/多孔碳复合逡逑材料在N2气氛下的TGA曲线。逡逑对比观察多孔碳和硫/多孔碳复合材料的XRD衍射花样(如图2-2邋a所逡逑示),我们可W看到,硫/多孔碳前驱体较多孔碳有明显的硫的衍新峰(JCPDS逡逑42-1278,邋JCPDS邋65-11-1)。由此我们可知,退火后多孔碳与硫成巧I:合。观察逡逑硫/多孔碳复合材料在N2气氛下的TGA曲线,我们可W观察到在150邋 ̄邋280邋’C逡逑温度范围内有一个明显的失重过程,失重比例约为27.91%,这一结果与硫和多逡逑孔碳的复合比例(质量比1:3)相一致。■逡逑图2-3邋a为同一电极片在0.2邋C倍率下硫/多孔碳复合材料在不同循环次数逡逑的充放电曲线。首次的放电容量明显高于相应的充电过程。由方程2.1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M9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君政;吴锋;陈人杰;李丽;陈实;;不同管径多壁碳纳米管与硫含量对锂硫电池单质硫正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J];新型炭材料;2013年06期

2 马萍;张宝宏;徐宇虹;巩桂英;;聚苯胺包覆对提高单质硫正极材料的性能研究[J];现代化工;2007年03期

3 张黎明,齐晓周,秦永宁,沈美庆;氨还原SO_2到单质硫反应条件研究[J];燃烧科学与技术;2001年04期

4 苑克国;王安邦;王维坤;余仲宝;;正极材料单质硫在LiCF_3SO_3/DOL+DME电解液中的放电性能[J];电池;2007年03期

5 吴锋;吴生先;陈人杰;陈实;王国庆;;多壁碳纳米管对单质硫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改性[J];新型炭材料;2010年06期

6 苗力孝;王维坤;王梦佳;段博超;杨裕生;王安邦;;含单质硫正极复合材料[J];化学进展;2013年11期

7 胥江河;;某些共价键物质稳定存在形式的讨论[J];渝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4期

8 刘常青,张平民,陈启元;温度对含硫化氢废气氧化吸收的影响[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9 饶睦敏;耿秀玉;孙娉;李小平;李伟善;;锂电池单质硫/碳复合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3年21期

10 罗虎;邓全道;许光;林冠春;;单质硫与KS6合成石墨制备S/C复合材料[J];电池;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克强;季民;李军幸;李野;;含硫化物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单质硫的形成特性[A];首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周锡庚;;稀土有机化合物对不饱和有机分子和单质硫的活化[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郑伟;胡信国;张翠芬;;单质硫纳米复合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娟;烟气氢氧化钠循环吸收—微生物还原回收单质硫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2 郑伟;二次锂电池单质硫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3 喻献国;导电含硫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及储锂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文庆;基于多孔导电基底的锂硫电池阴极材料设计与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闫旭;硫化物生物转化为单质硫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3 吴宇;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治理与单质硫回收的新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胡静泊;生物法处理硫化氢及单质硫回收工艺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5 王庭;硫化物生物氧化为单质硫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6 张更新;单质硫对有机质深化成烃的影响[D];中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2001年

7 赵卫青;无色硫细菌的筛选及其单质硫生产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8 王丹;高含硫废水受控氧化及单质硫的形成特性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9 李振华;闪锌矿氧压酸浸浸出渣中回收单质硫的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10 陈金才;Halothiobacillus neapolitanus CYJN-1筛选、耐盐机理及其脱硫性能研究[D];江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5544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5544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f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