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复合绝缘子雾凇覆冰厚度预测模型

发布时间:2020-01-23 19:09
【摘要】:基于拉格朗日法,通过数值求解覆冰过程中复合绝缘子外部连续气流场和水滴运动轨迹,提出一种以区域分割方式数值计算绝缘子表面水滴碰撞系数的方法,并分析了风速和水滴中值体积直径(MVD)对水滴碰撞系数的影响;通过求解覆冰热平衡方程建立绝缘子雾凇覆冰厚度预测模型,并通过人工覆冰增长试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数值计算和试验结果表明:复合绝缘子迎风侧杆径和伞裙边缘的水滴碰撞系数比迎风侧伞裙表面的碰撞系数大很多,迎风侧伞裙表面的水滴碰撞系数几乎是背风侧水滴碰撞系数的两倍;水滴碰撞系数随风速和MVD的增大而增大,且MVD的影响程度比风速更大;绝缘子伞裙表面覆冰厚度小于8mm时,模型能很好地预测绝缘子表面雾凇覆冰厚度,模型计算厚度与试验实测厚度相对误差在8%以内;绝缘子伞裙表面覆冰厚度在10~14mm之间时,模型的预测准确性稍差,其相对误差为12%~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志劲;蒋兴良;胡建林;孙才新;;间插布置方式对交流绝缘子串覆冰特性影响[J];电工技术学报;2011年01期

2 黄强;王家红;欧名勇;;2005年湖南电网冰灾事故分析及其应对措施[J];电网技术;2005年24期

3 李庆峰;范峥;吴穹;高剑;宿志一;周文俊;;全国输电线路覆冰情况调研及事故分析[J];电网技术;2008年09期

4 郭昊;刘沛清;屈秋林;刘胜春;王景朝;邸玉贤;;输电线雾凇覆冰过程的二维数值模拟[J];工程力学;2011年05期

5 胡毅;;电网大面积冰灾分析及对策探讨[J];高电压技术;2008年02期

6 蒋兴良;温作铭;;过冷水滴撞击复合绝缘子表面的数值模拟[J];高电压技术;2008年05期

7 蒋兴良;李海波;;计算流体力学在绝缘子积污特性分析中的应用[J];高电压技术;2010年02期

8 蒋兴良;肖丹华;陈凌;毕茂强;巢亚锋;奚思建;;基于界面移动理论的导线覆冰过程分析[J];高电压技术;2011年04期

9 杨倩,常士楠,袁修干;水滴撞击特性的数值计算方法研究[J];航空学报;2002年02期

10 易贤,朱国林,王开春,李树民;翼型积冰的数值模拟[J];空气动力学学报;200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巢亚锋;分裂导线和多串并联绝缘子覆冰模型与影响因素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玉祥;周瑜;;基于输电线路导线悬点倾角与张力估算覆冰重量模型[J];安徽电力;2009年01期

2 周绍毅;苏志;李强;;广西导线覆冰的特征及其气候成因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1期

3 何应法;欧晋辉;杨建玲;曹云芳;袁桂花;;高压电线覆冰厚度测量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09期

4 何治,常士楠,袁修干;悬停状态下直升机旋翼水滴撞击特性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3年11期

5 张强;曹义华;李栋;;采用欧拉两相流法对翼型表面霜冰的数值模拟[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6 钟国;曹义华;;多段翼积冰的数值模拟及防冰预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7 钟国;曹义华;赵明;;直升机旋翼积冰的数值模拟[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8 周蕊;金海云;高乃奎;彭宗仁;乔冠军;李西育;金志浩;;表面粗糙度对硅橡胶材料表面超疏水性的影响[J];中国表面工程;2009年06期

9 王林;罗毅;姚毅;;输电线路覆冰载荷在线检测分析与神经网络预测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代晖;;浅议配电网络的防冰[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小芹;张素侠;刘习军;;输电导线舞动分析及防治[A];第十三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1年

2 赵立进;吴湘黔;李巍;罗洪;刘华麟;娄向阳;杨积久;;2008年贵州电网冰灾事故分析及其应对措施[A];2008年抗冰保电优秀论文集[C];2008年

3 吴湘黔;罗洪;马晓红;刘华麟;杨佳鹏;;220kV洪站Ⅰ线路带负荷融冰情况分析报告[A];2008年抗冰保电优秀论文集[C];2008年

4 邓成钢;;2008年贵州电网冰害原因分析及思考[A];2008年抗冰保电优秀论文集[C];2008年

5 马晓红;吴湘黔;罗洪;李翱鹏;;电源点出口线路交流短路融冰方案的研究[A];2008年抗冰保电优秀论文集[C];2008年

6 张迅;马晓红;吴湘黔;张超;陈峰;;电网融冰技术综述[A];2008年抗冰保电优秀论文集[C];2008年

7 赵立进;吴湘黔;李巍;罗洪;刘华麟;娄向阳;杨积久;;2008年贵州电网冰灾事故分析及其应对措施[A];2008年抗冰保电技术论坛论文集(一)[C];2008年

8 邓成钢;;2008年贵州电网冰害原因分析及思考[A];2008年抗冰保电技术论坛论文集(一)[C];2008年

9 吴湘黔;罗洪;马晓红;刘华麟;杨佳鹏;;220kV洪站Ⅰ线路带负荷融冰情况分析报告[A];2008年抗冰保电技术论坛论文集(一)[C];2008年

10 马晓红;吴湘黔;罗洪;李翱鹏;;关于电源点出口线路交流短路融冰方案的研究[A];2008年抗冰保电技术论坛论文集(一)[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刚;覆冰在绝缘子上的形成机理及其防范措施[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2 汪佛池;输电线路铝导线憎水性防覆冰涂层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3 马国明;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架空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4 江文强;构造节点的精细模拟及其在输电铁塔结构分析中的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5 赵玉顺;绝缘子超疏水涂层制备方法与防冰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6 巢亚锋;分裂导线和多串并联绝缘子覆冰模型与影响因素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7 陈凌;旋转圆柱体覆冰增长模型与线路覆冰参数预测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8 陈俊旗;自立式输电塔线体系关键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9 杨隆宇;特高压输电塔组合截面构件承载力理论与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10 曹广州;迎风表面三维积冰的数学模型与计算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灿东;输电线路除冰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冯超;输电塔—线体系覆冰荷载下的断线分析及分灾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郭华;架空导线覆冰时捕获空气中过冷水滴规律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伍智华;电力线路冰厚测量及融冰方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宁;覆冰输电线路高频高压除冰技术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刘景姝;直流绝缘子的覆冰闪络特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7 杨付刚;多点输入下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抗震性能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8 滕玲;光纤复合架空地线覆冰性能研究[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09年

9 王春雷;导线覆冰自动化观测设备研发[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10 徐晓斌;输电线覆冰脱冰的有限元模拟方法和动力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凤华,张朝民,,王跃欣;飞机机翼表面水滴撞击特性计算[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2 谢玉静;朱继业;王腊春;;合肥市大气降尘粒度特征及污染物来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8年01期

3 李政敏;庾振平;胡琰锋;;输电线路覆冰的危害及防护[J];电瓷避雷器;2006年02期

4 王乐;孙强;刘建琴;;中外应对电网冰灾事故措施对比分析[J];电力技术经济;2008年02期

5 张福林;复合绝缘子外绝缘表面结构形状的分析与确定[J];电力建设;2003年06期

6 朱宽军,尤传永,赵渊如;输电线路舞动的研究与治理[J];电力建设;2004年12期

7 胡红春;冰害、冰闪和舞动的防治措施[J];电力建设;2005年09期

8 蒋兴良;;贵州电网冰灾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J];电力建设;2008年04期

9 陆佳政;彭继文;张红先;李波;方针;;2008年湖南电网冰灾气象成因分析[J];电力建设;2009年06期

10 廖祥林;导线覆冰性质分类和密度浅析[J];电力建设;1994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高永钰邋秦童童;[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高煜;大跨越高压输电线路分裂导线覆冰舞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杜辕;采用间插布置的绝缘子串交流覆冰闪络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2 温作铭;基于流体力学的覆冰地区用复合绝缘子伞裙结构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3 于洋;基于临界电流的架空线路防冰技术[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4 李海波;基于流体力学原理的悬垂绝缘子串积污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复合绝缘子端部场强控制方法及复合绝缘子[J];电瓷避雷器;2010年04期

2 陈昌图;高压复合绝缘子在多因子老化下的特性变化[J];电气应用;1986年02期

3 ;场致老化及新复合绝缘子泄漏电流波形的分析[J];电瓷避雷器;1999年03期

4 王国春,陈原;京津唐电网复合绝缘子运行分析[J];电瓷避雷器;2002年05期

5 朱宇,江秀臣;复合绝缘子不明闪络原因的实验分析[J];高压电器;2002年01期

6 刘晓安;复合绝缘子性能检测方法简析[J];西北电力技术;2004年01期

7 苏玫;陡波试验在检测复合绝缘子中的作用[J];高电压技术;1997年03期

8 应伟国,周松尧;500kV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芯棒脆断的预防措施[J];电瓷避雷器;2004年06期

9 赵敏;;一种复合绝缘子硅橡胶护套的制备方法[J];橡胶工业;2010年05期

10 胡振;赵天任;魏强华;;500kV耐张串使用复合绝缘子的力学试验研究[J];电气制造;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婷;安昌萍;林伟;;重庆电网110KV运行交流复合绝缘子试验研究[A];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张福林;;复合绝缘子外绝缘材质老化原因的分析[A];第八届全国绝缘材料与绝缘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张福林;张银龙;;复合绝缘子耐酸芯棒性能的稳定性[A];电工陶瓷第七次学术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4 张福林;章银龙;;复合绝缘子耐酸芯棒的材料及成型工艺[A];第八届全国绝缘材料与绝缘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陈继东;;光纤光栅实现复合绝缘子在线监测方法初探[A];中南七省(区)电力系统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二届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吴光亚;张锐;;我国绝缘子的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第八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Christian Beisele;;先进材料在户外的运用[A];第一届电器装备及其智能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敬亮兵;李景禄;颜喜平;;复合绝缘子雷击闪络事故的分析及对策[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8年

9 王军;王振兴;;一种新型复合绝缘子的金具[A];山东省石油学会油田电力、通信及自动化技术研讨会优秀工程技术论文集[C];2009年

10 崔文杰;;复合绝缘子污闪问题的时域、地域分析[A];山东省石油学会油田电力、通信及自动化技术研讨会优秀工程技术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魏广军 通讯员 林军英;平高集团成功研制出新型空心复合绝缘子[N];平顶山日报;2009年

2 陈顺风;防冰复合绝缘子研制成功[N];国家电网报;2008年

3 ;广州750kV复合绝缘子通过技术鉴定[N];今日信息报;2004年

4 吴广生;传统绝缘子将被新品取代[N];中国矿业报;2003年

5 刘英 记者 李楠;大连电瓷将建成东北最大复合绝缘子生产基地[N];大连日报;2009年

6 赵林杰 李成榕 王伟;复合绝缘子检测技术亮点斑斓[N];中国电力报;2004年

7 萧湘;复合绝缘子闪络事出有因[N];中国电力报;2003年

8 樊哲高;中国泰光:开掘能源“金矿”[N];中国电子报;2008年

9 记者 路晓冰;我国特高压复合绝缘子国际领先[N];中国电力报;2006年

10 记者 曹建萍;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绝缘子技术标准[N];国家电网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从珍;硅橡胶复合绝缘子伞裙优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赵林杰;硅橡胶复合绝缘子憎水性与污闪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3 胡建林;低气压下覆冰绝缘子(长)串闪络特性及直流放电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4 苑吉河;输电线路绝缘子(串)交流污闪特性及放电过程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5 王胜辉;基于紫外成像的污秽悬式绝缘子放电检测及评估[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6 张志劲;低气压下绝缘子(长)串污闪特性及直流放电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7 戴日俊;基于紫外光信号的发电厂高压电气设备放电检测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8 胡大伟;高压复合绝缘子闪络过程及其诊断方法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3年

9 马俊;电场对输电线路绝缘子覆冰及放电特性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10 石岩;基于泄漏电流特征量的绝缘子污闪预测模型及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镓卓;串联玻璃绝缘子改善复合绝缘子电场分布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黄兴民;复合绝缘子端部电场改善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谢占山;500kV“V”串复合绝缘子机械疲劳试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4 刘杰;基于微观性能分析的复合绝缘子老化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5 何子兰;复合绝缘子人工内部缺陷的超声波检测[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6 杨挺;东莞地区不同运行年限复合绝缘子的老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佟宇梁;基于热刺激电流的复合绝缘子老化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8 刘玄;复合绝缘子不明原因闪络特性及端部电场改善措施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广长林;基于ARM的复合绝缘子图像采集和传输方法的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3年

10 孙敏;基于3G技术的复合绝缘子数据传输系统设计[D];湖北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723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5723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5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