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平台的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潜力研究
【图文】:
第5期王利珍,等:基于GIS平台的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潜力研究图1实验系统原理图Fig.1Diagramoftheexperimentalsystem表1光伏组件主要特征参数Tab.1CharacteristicparametersofphotovoltaicsystemPV组件类型单个组件尺寸/m长宽组件数/组装机容量/W单晶硅1.5800.80861020多晶硅1.6550.99261320薄膜1.3301.1001011501.2.2实验结果分析测试期间(2010年8月19日至9月16日)辐射强度与室外温度T、环境风速V数据如图2所示.分析汇总PV系统逐时发电量与辐射强度数据,剔除实验误差工况点,对采集的数据按式(3)计算光伏系统的转换效率,得到图3(见下页).图2上海地区辐射强度与室外温度、环境风速Fig.2Radiationintensity,outdoorairtemperatureandwindvelocityinShanghaiη(t)=Epv(t)G(t)Apv,s×100%(3)由图3可知,在相同环境参数下,单晶硅组件效率最高,,依次是多晶硅和薄膜组件.辐射强度和转换效率的关系总结如下:a.辐射强度与转换效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强相关性,不同组件转换效率与辐射强度呈现同一规律;b.在低辐射强度下(小于100W/m2),转换效率增长较快,随着辐射强度增加,转换效率增速减慢;c.当辐射强度达到2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第36卷图3不同组件的转换效率与辐射强度Fig.3ConversionefficiencyandradiationintensityofthreekindsofPVsystems算式如下:ηmono=3.5781lnG-4.0401,10≤G≤200-0.0006G+14.798,G>{200(4)ηpoly=3.4155lnG-5.0545,10≤G≤200-0.0012G+12.71,G>{200(5)ηthin=1.9076lnG-3.4561,10≤G≤200-0.0003G+6.7909,G>{200(6)式中,ηmono表示单晶硅组件转换效率;ηpoly表示多晶硅组件转换效率;ηthin为薄膜组件转换效率.当转换效率逐渐趋于稳定,组件温度和转换效率分析如图4所示.组件表面温度的升高会降低光伏系统转换效率,可通过风冷的方式降低组件表面温度.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相同的辐射强度和风速条件下,室外气温变高转换效率会降低;在相同的辐射强度和室外气温下,风速越大越有利于光伏发电.图4转换效率与组件表面温度Fig.4Conversionefficiencyvsthesurfacetemperatureofbatteryplate1.3上海地区太阳能光伏资源潜力评价对上海地区全年8760h辐射强度进行频数分析,有4418h辐射强度为0,如图5所示.在4342h中,28.9%的日照时数处于低效区(0~100W/m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春平,刘志刚,赵耀华,唐大伟;碟式聚光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用腔式吸热器热性能分析[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2 张华;张静敏;黄惠兰;卢峰;;太阳能热风发电系统的空气集热器试验装置的研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3 廖志凌;阮新波;;任意光强和温度下的硅太阳电池非线性工程简化数学模型[J];太阳能学报;2009年04期
4 周扬;吴文祥;胡莹;刘光旭;;西北地区太阳能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资源潜力评估[J];自然资源学报;2010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忠明;熊飞峤;李天华;;转地养蜂专业户光伏系统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9期
2 王志刚;龙维绪;崔海昱;邓菊莲;刘祖明;廖华;涂洁磊;;大型集中并网光伏电站硬件设计要求及安全保护[J];阳光能源;2008年04期
3 鲁延武;高佳;;关于青藏铁路工程中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应用分析[J];阳光能源;2008年05期
4 李天下;;太阳能光伏支架系统的应用[J];阳光能源;2010年10期
5 杨燕;陈义胜;魏毅立;庞峗佶;崔小超;罗剑慧;;太阳能热风发电站集热棚的实验和CFD计算模拟研究[J];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6 刘方伟;杨向东;金建华;;可再生能源综合应用于高速公路照明系统的可行性[J];包装工程;2009年01期
7 朱永斌;陈文良;;大梅沙—万科中心工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J];电气应用;2009年02期
8 华锡锋;周名嘉;;浅谈光伏建筑一体化在超高层建筑珠江城项目的应用[J];电气应用;2010年15期
9 王健强;;太阳能发电技术与应用 第一讲:太阳辐射与太阳能资源[J];电力电子;2008年06期
10 王健强;;第五讲:并网光伏发电系统[J];电力电子;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郝文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工程结构强度设计[A];2011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罗尧治;饶力;;国内外太阳能空间结构的应用与技术探讨[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罗尧治;吴成万;周南;徐东升;林建杰;叶幸超;;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与施工概述[A];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刚;张全国;杨群发;岳建芝;;光合细菌连续制氢试验系统设计[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5 邱凌;梁勇;邓媛方;罗涛;;太阳能双级增温沼气发酵系统的增温效果[A];全国农村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明杰;刘志璋;张庆祝;;兆瓦级并网光伏示范电站的优化匹配设计[A];第九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7 谢亦丰;祝明华;熊连松;李琛;卓放;张海龙;;光伏发电系统建模及其控制器参数的全局优化设计方法研究[A];分布式发电、智能微电网与电能质量——第三届全国电能质量学术会议暨电能质量行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一婷;基于酞菁铜的太阳能电池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张伯泉;人工智能及其在风—光互补发电场中的应用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7年
3 周新平;基于西部太阳能烟囱热气流发电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李刚;太阳能光合细菌连续制氢试验系统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8年
5 文玉良;熔融盐横纹管吸热器传递特性与强化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马亮;大功率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7 尉学勇;西藏高寒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太阳能融雪(冰)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8 王军伟;碟式斯特林热发电熔融盐储热装置及储热腔腐蚀行为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3年
9 王富强;太阳能多碟聚光系统聚集特性及吸热器光热力特性[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10 明杰;光伏系统在内蒙古地区标识绿色建筑节能贡献[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建国;光伏建筑一体化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开发[D];浙江大学;2011年
2 刘超;张拉型温室大棚基本设计理论及节点构造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3 欧阳新义;张拉型温室结构分析与设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4 李敏;光伏并网逆变器效率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朱海林;太阳能烟囱发电系统集热器的传热与流动过程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6 马巍;基于DSP/GPRS的光伏能源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辽宁工业大学;2011年
7 李振东;基于DSP2812的5kW光伏逆变器研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游玲玲;移动通信基站用光伏控制器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石昆;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逆变器的研究与开发[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何坚;碟式斯特林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模型构建和优化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查良松;我国地面太阳辐射量的时空变化研究[J];地理科学;1996年03期
2 刘登伟;封志明;杨艳昭;;海河流域降水空间插值方法的选取[J];地球信息科学;2006年04期
3 廖顺宝;刘凯;李泽辉;;中国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的估算[J];地球信息科学;2008年05期
4 陈中华;赵敏荣;葛亮;李慧玉;;硅太阳电池数学模型的简化[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刘佳;何清;刘蕊;陈向军;;新疆太阳辐射特征及其太阳能资源状况[J];干旱气象;2008年04期
6 李新,程国栋,卢玲;青藏高原气温分布的空间插值方法比较[J];高原气象;2003年06期
7 白建辉,王庚辰;影响太阳总辐射各主要因子的分析[J];高原气象;1994年04期
8 卢峰;张华;姚秀平;黄惠兰;;太阳能热风发电关键技术综述[J];华东电力;2006年03期
9 刘可群;陈正洪;夏智宏;;湖北省太阳能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区划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10 于华深;蔺娜;于杨;;辽宁省太阳能资源分布及区划初探[J];气象与环境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志华;1957-2000年中国地面太阳辐射状况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胜红;陆虎俞;;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9) 光伏系统的维护与检修[J];大众用电;2006年09期
2 李杰吾;;非对称聚光跟踪光伏系统产业化优势[J];阳光能源;2009年05期
3 王东;;建筑光伏系统的设计、工程管理与维护[J];建筑;2010年09期
4 张德科;宁芙;;太阳光伏系统设计浅析[J];邮电设计技术;2010年05期
5 李光明;刘祖明;何京鸿;赵恒利;;某职工宿舍屋顶光伏系统的设计方案研究[J];节能;2010年10期
6 王坤;施火泉;;光伏系统分布式功率的优化[J];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7 本刊编辑部;;美国拟开发即插即用式光伏系统推进分布式太阳能应用[J];广东电力;2012年05期
8 史立山;;史立山:应重点支持建设分布式光伏系统[J];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12年08期
9 刘臣辉;詹晓燕;范海燕;吕信红;;多晶硅-光伏系统碳排放环节分析[J];太阳能学报;2012年07期
10 高俊营;龚信华;王飞龙;董博;常迪;;基于Matlab/Simulink的光伏系统仿真研究[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金焕;陈中华;;光伏系统应用中的若干误区[A];中国第六届光伏会议论文集[C];2000年
2 张月超;梁冰;;并网光伏系统对配电网的影响及安全生产管理对策[A];虚拟运营与云计算——第十八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3 杜盼盼;许静;李宇杰;陈金宏;;光子晶体热辐射器应用于热光伏系统中的研究进展[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材料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杨宏;王鹤;;光伏系统用中小功率逆变电源的现状与展望[A];中国第六届光伏会议论文集[C];2000年
5 陈维;沈辉;王宁;施晓丹;杨振宝;;广州地区倾角对光伏系统性能影响实验研究[A];第十届中国太阳能光伏会议论文集:迎接光伏发电新时代[C];2008年
6 李杰吾;;聚光跟踪常规单晶光伏系统的产业化趋势[A];中国第六届光伏会议论文集[C];2000年
7 李波涛;李鹏;张宏滨;王志强;马梦朝;;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孤岛现象的混沌检测方法[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8 陈建富;梁从主;赵兴国;;应用于光伏系统之直流/直流模组化转换器研制[A];2006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杨金焕;;光伏系统减排CO_2潜力的分析[A];第十届中国太阳能光伏会议论文集:迎接光伏发电新时代[C];2008年
10 匡荛;杨昭宇;;一种基于UPS模式的建筑光伏系统[A];21世纪太阳能新技术——2003年中国太阳能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见习记者 徐瑶;光伏系统是租赁还是购买[N];中国电力报;2014年
2 记者 李志强;大力推广光伏产业的实用工程[N];南昌日报;2009年
3 记者 张希 通讯员 王静;中环光伏在宁打造光伏系统集成基地[N];南京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李永强;欧洲政策调整助推中小光伏成主流[N];中国能源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李桂琴;中小光伏渐成新宠[N];中国经营报;2011年
6 赵国陆;山东省博物馆光伏系统并网发电[N];中国建设报;2010年
7 秦京午;中国大力发展光伏系统发电[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8 中信集团武汉市建筑设计院 李蔚;开发光伏系统市场前景广阔[N];中国建设报;2008年
9 国网能源研究院 孙李平;分布式光伏应用安全隐患不容忽视[N];中国电力报;2013年
10 ;国家光伏研究中心产业化基地落户广东[N];市场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高志强;基于Z源网络的三端口光伏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2 刘芙蓉;并网型户用光伏系统的孤岛检测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陈雪;太阳能热光伏系统机理与实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4 茆磊;热光伏系统数值模拟及其光谱控制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胡义华;小型光伏系统及其关键问题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6 吴玺;热光伏系统的实验和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浩;并网光伏系统中混沌现象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2年
2 于冰;混合光伏系统的数字化控制方案设计及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3 张勃;北京地区光伏系统发电功率预测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4 谢伟;光伏系统实验平台及控制策略的研究与实现[D];江南大学;2012年
5 孙宁励;光伏系统的数据仿真和管理[D];山东大学;2014年
6 杨晓红;光伏系统并网管理应用项目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7 庞志伟;稀土辐射器热光伏系统余热发电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王飞;多逆变器光伏系统的优化控制策略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9 孙o踥
本文编号:25764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576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