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基于逆向云的电能质量扰动综合评估方法

发布时间:2020-02-10 04:12
【摘要】:充分考虑扰动分类等级边界值具有的随机性和模糊性,结合云模型的不确定推理特性与物元分析理论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逆向云发生器的电能质量扰动综合评估模型。通过逆向云发生器建立电能质量扰动综合评估的标准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实时的数据分析,对现有模型进行实时修正,使得扰动综合评估模型具有更强的实时性。针对电能质量扰动综合评估的特点,将层次分析法、灰色聚类评估法相结合得到扰动综合评估中各项指标的权重值使得扰动综合评估结果可信度更高。对金属厂的中频炉和牵引变电站的试验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优越性和有效性。
【图文】:

电能质量监测,状态评估,模型图,流程


第10期和超熵He(Hyperentropy)来表征一个云模型。期望Ex表示隶属云的分布中心,熵En是对属性概念不确定程度的描述,超熵He是对熵的不确定性的量度。在扰动评估中Ex是最能够代表扰动分类等级概念的点值;熵En反映了电能质量扰动评估过程中数据样本的随机性以及可被电能质量扰动分级概念所接受的数据样本的模糊性;超熵He用于表征电能质量数据样本的离散度,揭示了电能质量扰动评估中各因素的随机性与模糊性。1.2电能质量监测状态逆向云建模逆向云发生器(backwardcloudgenerator)是实现定量值到定性概念的转换模型,可以将一定数量的精确数据转换为以数字特征(Ex,En,He)表示的定性概念,具体的算法如下。(1)输入已有的监测数据云滴xi,根据xi计算日95%概率值正常数据均值u=1nni=1Σxi;一阶样本绝对中心矩B1=1nni=1Σ|xi-u|;样本方差s=1n-1ni=1Σ(xi-u)2;期望Ex=u;熵En=π2姨×B1;超熵He=|s-En2姨|。(2)确定监测状态边界。根据一维正态云的数字特征、重尾性质和“3En规则”推导出异常边界为Cp95异常=Ex+(En+3He)(Cp95max-Ex)En-3He(1)式中:Cp95max为日95%概率值正常数据的最大值。按同样的方法也可以确定偏好和偏差边界;根据3个边界可以确定偏低、常态、偏高和异常4个区间。(3)将云模型数字特征和确定的状态边界等相关数据存储在电能质量数据库中,电能质量监测状态建模结束。2电能质量评估模型电能质量监测状态模型修正,

状态诊断,谐波电流


浙江某金属制品厂的380V中频炉实测数据进行分析,以6脉中频电源的A相5次谐波电流为例(A)。采用正常运行情况下(投入滤波器)的30天数据(日95%概率值)进行建模,一维云的特征参数为(35.500,4.484,0.809);样本方差为20.763。采用云模型确定的异常边界为56.236A;偏差边界为49.170A,偏好边界为33.285A。实时监测时段为2013-02-15T10:00:00—2013-02-15T10:35:00,1min取样1次,共得到35个样本,5次谐波电流值状态诊断如图2所示。由图2可看出,,云模型方法能很好区分数据是否异常,经过实际调研发现,异常数据是由滤波器故障造成的,验证了云模型方法的有效性。该模型实现了1个或多个监测点、1个或多个指标类型、1天或多天的一次性状态诊断结果;快速、分层、分区诊断出哪些监测点、哪些指标类型在何时相对于历史运行情况发生了异常,并给出异常的基本原因,这有利于电能质量问题的快速发现并及时给出治理意见。比如:从本次评估数据可以诊断出用户没有投入滤波器。5扰动严重度评估实验以某地区牵引变电站的测试数据为基础,分图2谐波电流状态诊断结果Fig.2Diagnosticresultsofharmoniccurrentstate电网fi=sk=1Σδikck(13)5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睿;方洁;张可;梁栋;程志友;;基于熵权和AHP的电能质量模糊综合评估[J];电测与仪表;2007年11期

2 何禹清;彭建春;毛丽林;姚欢;文明;;考虑用户不同需求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12期

3 李国栋;李庚银;杨晓东;周明;;基于雷达图法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14期

4 李如琦;苏浩益;;基于可拓云理论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01期

5 肖先勇,杨洪耕,刘俊勇;电能质量问题的研究和技术进展(七)——电力市场环境下的电能质量问题[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4年04期

6 赵霞,赵成勇,贾秀芳,李庚银;基于可变权重的电能质量模糊综合评价[J];电网技术;2005年06期

7 韩正伟;林锦国;邵如平;;模糊多目标决策理论在电能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继电器;2007年10期

8 王江晴;江迎春;;基于熵权的软件质量模糊评价模型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8年02期

9 周辉;杨洪耕;吴传来;;基于灰色聚类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方法[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年15期

10 党三磊;肖勇;杨劲锋;刘铁军;;基于IEC61850和PQDIF的电能质量监测装置研究与设计[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年2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纪秀;孟祥萍;谷春苗;常效峰;;配电网电能质量监控装置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2 王睿;方洁;张可;梁栋;程志友;;基于熵权和AHP的电能质量模糊综合评估[J];电测与仪表;2007年11期

3 谢红侠;史丽萍;惠正运;;改进免疫聚类算法的变压器故障诊断研究[J];电测与仪表;2012年03期

4 陶顺;肖湘宁;;基于短板效应的电能质量综合等级评价[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8年02期

5 陶顺;肖湘宁;;电力系统电能质量评估体系架构[J];电工技术学报;2010年04期

6 刘颖英;李国栋;顾强;徐永海;;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价[J];电气应用;2007年01期

7 朱学文;王庭喜;熊浩清;;基于模糊区间层次分析法的相对标度电能质量评估应用[J];电气应用;2008年19期

8 张荣乾;谭忠富;王成文;侯勇;;供电企业风险指标体系及多级风险评估模型[J];电力学报;2006年02期

9 姜琳;王念春;俞锋达;王红星;谢林枫;;多种负荷类型的电能质量模糊综合评价[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7年04期

10 陈华林;姚建刚;黄诗文;刘娟;李昀;刘国特;;用户侧能效评估模型的研究[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杨丽徙;郭建宇;丁荣刚;;证据理论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新农村电气化电能质量评估[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科技创新与工业强市战略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2 李登凤;董雷;高峰;杨选怀;林昌年;;一种新型的电力仿真培训智能评价指导系统[A];2006电力系统自动化学术交流研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谢俊;白兴忠;甘德强;;机组调峰能力的评估与激励[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8年

4 张逸;林焱;雷龙武;阎鼎;;一种含微网的配电网电能质量预评估方法[A];第七届电能质量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5 王昕;徐柏榆;王玲;盛超;张涛;王新华;;高采样率数字化变电站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研究与应用[A];第七届电能质量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6 陈聪;陈红坤;孙志达;钱龙;;模糊理论在电能质量综合评估中的应用[A];第七届电能质量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7 张斌;;基于Mallat算法和快速傅里叶变换的电能质量分析方法[A];第五届电能质量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丁泽俊;朱永强;陈彩虹;;基于分类评估的电能质量二级评估方法[A];第五届电能质量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管春;电能质量综合检测与分析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2 熊文涛;区间数多准则决策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童乾;基于生产管理系统可靠性因素的企业经营者激励模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金广厚;电能质量市场体系及若干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年

5 史燕琨;基于供电可靠性的配电网自动化理论与实践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王鹤;基于供电质量最优监管模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7 陶顺;现代电力系统电能质量评估体系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8 马丽叶;配电网运行经济性评价模型的建立与分析[D];燕山大学;2012年

9 张U

本文编号:25780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5780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e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