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LCL型并网逆变器的分裂电容无源阻尼控制

发布时间:2020-02-25 20:25
【摘要】:采用电容支路串联电阻的无源阻尼方案能够较好解决LCL型并网逆变器存在的电流谐振问题,但其存在阻尼电阻功率损耗较大的缺点。为此,提出了分裂电容无源阻尼方案。该方案将LCL的电容支路均分为2部分,只在其中一半电容上串联阻尼电阻。分析了该方案下LCL滤波器在固有谐振峰值的阻尼效果,并对比了不同阻尼电阻下其与传统方案的功率损耗情况。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完全电容阻尼方案,选择合适的阻尼电阻后,采用所提方案能够获得几乎相同的阻尼效果,且能够降低阻尼电阻功率损耗。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张宪平;林资旭;李亚西;许洪华;;LCL滤波的PWM整流器新型控制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2007年02期

2 孙蔚;伍小杰;戴鹏;周娟;;基于LCL滤波器的电压源型PWM整流器控制策略综述[J];电工技术学报;2008年01期

3 黄宇淇;姜新建;邱阿瑞;;LCL滤波的电压型有源整流器新型主动阻尼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08年09期

4 伍小杰;孙蔚;戴鹏;周娟;;一种虚拟电阻并联电容有源阻尼法[J];电工技术学报;2010年10期

5 孙大南;刁利军;刘志刚;;交流传动矢量控制系统时延补偿[J];电工技术学报;2011年05期

6 何良;赵继敏;谢海先;;三相电压型脉宽调制整流器的LCL滤波器设计[J];电网技术;2006年S1期

7 沈阳武;彭晓涛;孙元章;;背靠背双PWM变流器的协调控制策略[J];电网技术;2012年01期

8 李志勇;沈玲菲;徐保友;危韧勇;;基于无谐波检测的LCL-APF直接功率控制[J];电网技术;2012年12期

9 尹靖元;金新民;吴学智;童亦斌;;基于带通滤波器的LCL型滤波器有源阻尼控制[J];电网技术;2013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宪平;;基于LCL滤波器的电压型PWM整流器新型电流控制策略研究[J];大功率变流技术;2009年06期

2 陈仲;朱银玉;罗颖鹏;;基于交流侧LC滤波的近正弦输入电流三相整流器[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11期

3 李芬;邹旭东;邹云屏;石晶;吴振兴;王成智;唐健;;并网LCL滤波的PWM整流器输入阻抗分析[J];电工技术学报;2010年01期

4 郭小强;邬伟扬;顾和荣;王立乔;赵清林;;并网逆变器LCL接口直接输出电流控制建模及稳定性分析[J];电工技术学报;2010年03期

5 伍小杰;孙蔚;戴鹏;周娟;;一种虚拟电阻并联电容有源阻尼法[J];电工技术学报;2010年10期

6 侯睿;郭伟峰;武健;徐殿国;;基于多采样率定时比较技术的并联有源滤波器[J];电工技术学报;2011年10期

7 张学广;刘义成;王瑞;徐殿国;;一种新型的PWM变换器LCL滤波器有源阻尼控制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2011年10期

8 王存平;尹项根;张哲;文明浩;;配电网STATCOM输出LCL滤波器特性分析及参数设计[J];电工技术学报;2011年12期

9 李军;李玉玲;陈国柱;;无阻尼LCL滤波器的并网变流器稳定性控制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2012年04期

10 管晓磊;刘子健;徐颖;赵鹏;迟爽;;三相有源逆变器的研制[J];电工技术;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马俊婷;王少华;焦华;张一工;;户用型可并网单相光伏逆变器及输出滤波器的设计[A];第二届全国电能质量学术会议暨电能质量行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渊;兆瓦级双馈式三电平风电变流器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2 毛鹏;航空应用三相高功率因数整流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肖华锋;光伏发电高效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郭伟峰;APF与TSC谐波无功综合补偿控制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刘飞;三相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控制策略[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仇志凌;基于LCL滤波器的三相三线并网变流器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杨恩星;低速永磁直驱风力发电变流器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8 李芬;单相背靠背绿色节能试验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孙蔚;LCL滤波的PWM整流器控制策略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10 韩耀飞;MW级异步电机双三电平变频系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其塔;小型单相并网风力发电变流器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2 喻明江;双馈风力发电若干问题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3 李欣然;基于LCL滤波的大功率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蒋伟;微网接入配电网的保护控制关键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胡渊;城市轨道交通再生能量回馈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熊萱;永磁直驱风电系统的控制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赵会亮;基于DSP的静止无功发生器控制系统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8 江涛;应用于中频电源的高功率因数整流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9 张逸飞;蓄电池回馈放电并网逆变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张娜;基于重复控制理论的光伏并网逆变器输出控制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琦;供电网谐波分析及抑制措施[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阳若宁;电力系统中谐波的产生、危害及抑制[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3 黄崇鑫;王奔;钱碧甫;鲍鹏;;基于直接功率控制的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J];电测与仪表;2009年05期

4 林维明,Javier Sebastián,A Fernandez;满足新版IEC1000-3-2标准规定(2000版)的单相LC滤波整流器的设计[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2年02期

5 祝晓辉;李颖晖;付明明;;永磁同步电机电流调节器动态特性分析及改进设计[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7年04期

6 吴志敢,贺益康;交-交变频交流励磁电机谐波的解析分析[J];电工技术学报;1999年06期

7 马小亮,许镇琳,许勇,蔡昆;数字控制交-交变频—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仿真[J];电工技术学报;2000年05期

8 赵仁德,贺益康,刘其辉;提高PWM整流器抗负载扰动性能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04年08期

9 胡兆庆,毛承雄,陆继明,李国栋;一种新型的直流输电技术——HVDC Light[J];电工技术学报;2005年07期

10 李春龙;沈颂华;卢家林;张建荣;白小青;石涛;;基于状态观测器的PWM整流器电流环无差拍控制技术[J];电工技术学报;2006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刁利军;电力推进负载模拟系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蒋桂强;背靠背电压源型变流器的控制器设计及性能分析[D];东北电力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飞;秦亮;孙建军;查晓明;;三相并网逆变器的双环控制策略研究[J];变频器世界;2009年11期

2 王要强;吴凤江;孙力;;并网逆变器用LCL滤波器新型有源阻尼控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1年05期

3 沈国桥;徐德鸿;;LCL滤波并网逆变器的分裂电容法电流控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年18期

4 霍弘宇;陈伟琪;;基于双电流环控制的并网逆变器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11年13期

5 王斯然;吕征宇;;LCL型并网逆变器中重复控制方法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年27期

6 杨淑英;张兴;张崇巍;谢震;曹仁贤;;LCL滤波电压源并网逆变器多环控制策略设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05期

7 王斯然;周霞;姚文熙;吕征宇;王岳人;;锂电池能量回收系统的进网电流优化控制技术[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年05期

8 刘飞;段善旭;查晓明;;基于LCL滤波器的并网逆变器双环控制设计[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年S1期

9 王要强;吴凤江;孙力;孙奎;;阻尼损耗最小化的LCL滤波器参数优化设计[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年27期

10 邓翔;胡雪峰;龚春英;;LCL滤波并网逆变电源的控制策略研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志英;许爱国;谢少军;汤雨;;LCL并网逆变器入网电流控制技术研究[A];2008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殷进军;段善旭;刘飞;周彦;陈昌松;;基于双环的三相光伏逆变器并网控制研究[A];2008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史玉立;;微网中并网逆变器的一种改进下垂控制策略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CSAE 2011)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陈曦;李亚楠;陈阿莲;杜春水;张承慧;;基于频率偏移法的光伏并网逆变器孤岛检测[A];2011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何占宁;夏东伟;刘玉朋;马秀秀;;一种基于dsPIC30F4011的并网逆变器锁相控制方法[A];2011年全国通信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侯世英;肖旭;彭文雄;张闯;;基于间接电流控制的改进型双BUCK并网逆变器[A];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郭小强;邬伟扬;关雅娟;;并网逆变器直流注入控制策略研究[A];2008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叶刚;;基于dsPIC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研究[A];教育部中南地区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教学研究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9 于元;张志文;王文静;刘波;;自主研制的10kW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A];21世纪太阳能新技术——2003年中国太阳能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郑万雷;刘文良;;并网调节的不间断光伏电源[A];第十届中国太阳能光伏会议论文集:迎接光伏发电新时代[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倩;京仪绿能光伏并网逆变器通过国际权威认证[N];首都建设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孙人杰 实习生 钟天翼 黄星;吕全亚:把复杂问题简单化[N];常州日报;2011年

3 杨娜;上广电与AE联合抢滩中国太阳能并网逆变器市场[N];中国电力报;2009年

4 记者 陈文忠;云南无线电公司与Power-One公司签署光伏并网逆变器项目合作协议[N];云南日报;2008年

5 姜小莉 左裔;光伏发电若要并网 直流先要变成交流[N];常州日报;2010年

6 通讯员 于莉杰;黑龙江省首个大型太阳能电站通过可研[N];中国电力报;2010年

7 曹红涛 于莉杰;我省首个太阳能发电项目启动[N];黑龙江经济报;2010年

8 通讯员 于莉杰 记者 桑学勇;黑龙江首个并网太阳能工程启动[N];国家电网报;2010年

9 记者 吴生锋;太阳能电站昨投入运行[N];扬州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吴红雅;擎科技创新大旗 迎阳光旭日起舞[N];大众科技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华锋;光伏发电高效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马亮;大功率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3 杨波;基于并网逆变器电能质量与变换效率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姚志垒;并网逆变器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5 程如岐;基于Z拓扑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张犁;模块化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及发电系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7 王鹿军;分布式发电中三相三电平并网逆变器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8 余蜜;光伏发电并网与并联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马琳;无变压器结构光伏并网逆变器拓扑及控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陈东;并网逆变器系统中的重复控制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施韵;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周迪;微电网三相并网逆变器硬件研究与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王,

本文编号:25828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5828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6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